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血乳酸在评价危重患者近期病死率及预后方面的作用已得到证实,但局限性也逐渐显露.为早期进行针对性治疗、降低病死率,乳酸的早期清除率检测日益受到重视 [1].本文旨在评估重症烧伤患者休克期乳酸清除率与预后的关系,探讨烧伤休克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血乳酸在评价危重患者近期病死率及预后方面的作用已得到证实,但局限性也逐渐显露.为早期进行针对性治疗、降低病死率,乳酸的早期清除率检测日益受到重视 [1].本文旨在评估重症烧伤患者休克期乳酸清除率与预后的关系,探讨烧伤休克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血乳酸在评价危重患者近期病死率及预后方面的作用已得到证实,但局限性也逐渐显露.为早期进行针对性治疗、降低病死率,乳酸的早期清除率检测日益受到重视 [1].本文旨在评估重症烧伤患者休克期乳酸清除率与预后的关系,探讨烧伤休克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血乳酸在评价危重患者近期病死率及预后方面的作用已得到证实,但局限性也逐渐显露.为早期进行针对性治疗、降低病死率,乳酸的早期清除率检测日益受到重视 [1].本文旨在评估重症烧伤患者休克期乳酸清除率与预后的关系,探讨烧伤休克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血乳酸在评价危重患者近期病死率及预后方面的作用已得到证实,但局限性也逐渐显露.为早期进行针对性治疗、降低病死率,乳酸的早期清除率检测日益受到重视 [1].本文旨在评估重症烧伤患者休克期乳酸清除率与预后的关系,探讨烧伤休克的监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血乳酸在评价危重患者近期病死率及预后方面的作用已得到证实,但局限性也逐渐显露.为早期进行针对性治疗、降低病死率,乳酸的早期清除率检测日益受到重视 [1].本文旨在评估重症烧伤患者休克期乳酸清除率与预后的关系,探讨烧伤休克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血乳酸在评价危重患者近期病死率及预后方面的作用已得到证实,但局限性也逐渐显露.为早期进行针对性治疗、降低病死率,乳酸的早期清除率检测日益受到重视 [1].本文旨在评估重症烧伤患者休克期乳酸清除率与预后的关系,探讨烧伤休克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血乳酸在评价危重患者近期病死率及预后方面的作用已得到证实,但局限性也逐渐显露.为早期进行针对性治疗、降低病死率,乳酸的早期清除率检测日益受到重视 [1].本文旨在评估重症烧伤患者休克期乳酸清除率与预后的关系,探讨烧伤休克的监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血乳酸在评价危重患者近期病死率及预后方面的作用已得到证实,但局限性也逐渐显露.为早期进行针对性治疗、降低病死率,乳酸的早期清除率检测日益受到重视 [1].本文旨在评估重症烧伤患者休克期乳酸清除率与预后的关系,探讨烧伤休克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血乳酸在评价危重患者近期病死率及预后方面的作用已得到证实,但局限性也逐渐显露.为早期进行针对性治疗、降低病死率,乳酸的早期清除率检测日益受到重视 [1].本文旨在评估重症烧伤患者休克期乳酸清除率与预后的关系,探讨烧伤休克的监测.  相似文献   

11.
浸浴治疗严重烧伤休克期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选择伤后6 h内入院的严重烧伤患者40例, 其中男32例、女8例,年龄18-45岁。烧伤总面积40%- 80%,浅Ⅱ度(8±3)%、深Ⅱ度(21±6)%、Ⅲ度(36±6)% TBSA。随机分为浸浴组和非浸浴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相似文献   

12.
烧伤休克期补液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To retrospect the development of fluid resuscitation for burn shock and to look to the future. The main achievements in burn care in the past fifty years and existing problems are summarized, and the appropriate regime of fluid resuscitation for burn shock is suggested. Numerous achievements in burn care have been made, including the estimation of burn area, fluid replenishment formula, delayed resuscitation, fluid resuscitation for bum shock complicated by inhalation injury, covert compensatory shock and research on mechanism of bum shock etc. We had established and improved fluid resuscitation formula, and we had made clear how to properly resuscitate burn shock. However how to tide over the patient form burn shock smoothly had not yet reached a consensus. Effective treatment to alleviate hypoxic injuries as a result of severe shock had not been properly defined. Although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in fluid resuscitation for burn shock have been made, 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to go to attain a perfect regime. Therefore it is still utterly necessary to carry on in-depth research on this problem both in the laboratory and bedside.  相似文献   

13.
此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观察性研究,收集并分析214例严重烧伤患者入院后72 h内每8小时的实验室检验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乳酸及乳酸清除率数据。研究显示,幸存者与非幸存者的初始乳酸水平分别为(2.02±1.62)、(4.05±3.90) mmol/L,初始高水平的乳酸增加了病死率;对于烧伤总面积<20...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小剂量氯胺酮和芬太尼静脉滴注,观察烧伤休克期自控镇痛的可行性,认为镇痛效果较好、不良反应低,有利于平稳度过休克期。但尚属初步的探索,应慎用。应用对象应为能自控的患者,重度烧伤患者应在气管切开及监护条件下进行,以免呼吸道窒息。  相似文献   

15.
成批烧伤患者休克期补液治疗体会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总结成批烧伤患者早期补液复苏经验。 方法 对 1批 2 5例烧伤中 11例危重患者的现场救护和休克期的补液复苏治疗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11例危重患者均平稳度过休克期 ,全部治愈。 结论 医护人员快速前伸至事故现场救援 ,及时实施正确的补液复苏治疗 ,能有效地预防休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小剂量氯胺酮与芬太尼用于烧伤患者休克期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玉珍  付京 《护理学杂志》2005,20(22):74-76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休克期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联合自控镇痛(PCA)效果。方法将6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传统镇痛组(CAT组),氯胺酮镇痛组(PCIKA组),芬太尼镇痛组(PCIFA组)和氯胺酮、芬太尼联合镇痛组(PCIKFA组),每组15例。CAT组注射盐酸哌替啶50 mg加异丙嗪25 mg,PCIKA组用氯胺酮20 mg/ml加氟哌利多50μg/ml,PCIFA组用芬太尼10μg/ml加氟哌利多50μg/ml,PCIKFA组用氯胺酮10 mg/ml加芬太尼5μg/ml加氟哌利多50μg/ml,3组均采用9500型PCA泵进行静脉PCA。参数设置均为负荷量1.5 ml,PCA量1 ml,锁定时间30 min,持续输注量1.5 ml/h,连续48 h。结果PCIKA组、PCIFA组和PCIKFA组镇痛后1、4、8、24、48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显著低于镇痛前及CAT组(均P<0.01),而PCIKA组、PCIFA组和PCIKFA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镇痛后各组MAP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PCIKA组最为明显,HR均有不同程度减缓,其中PCIFA组较为显著和稳定,RR变化不大;PCIFA组注射负荷量后BP轻度升高;PCIFA组出现尿潴留2例,嗜睡3例。结论烧伤患者休克期采用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联合静脉PCA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利于患者平稳渡过休克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外科术后合并脓毒症患者动脉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68例外科术后合并脓毒症患者分别测定术前和术后6 h动脉乳酸并计算早期6 h乳酸清除率,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及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成存活组及死亡组,比较2组间早期6 h乳酸清除率等指标差异性。结果死亡组动脉乳酸(11.75±2.31)明显高于存活组(5.34±2.76),死亡组患者早期6 h乳酸清除率(11.00±3.62)明显低于存活组(31.21±12.58),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动态监测术后脓毒症患者动脉乳酸及其早期乳酸清除率对评价和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较为可靠,可较好预测术后患者预后转归。  相似文献   

18.
熊玉珍  付京 《护理学杂志》2005,20(11):74-76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休克期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联合自控镇痛(PCA)效果。方法将6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传统镇痛组(CAT组),氯胺酮镇痛组(PCIKA组)。芬太尼镇痛组(PCIFA组)和氯胺酮、芬太尼联合镇痛组(PCIKFA组)。每组15例。CAT组注射盐酸哌替啶50mg加异丙嗪25mg.PCIKA组用氯胺酮20mg/ml加氟哌利多50μg/ml,PCIFA组用芬太尼10μg/ml加氟哌利多50μg/ml.PCIKFA组用氯胺酮10mg/ml加芬太尼5μg/ml加氟哌利多50μg/ml,3组均采用9500型PCA泵进行静脉PCA。参数设置均为负荷量1.5ml,PCA量1ml,锁定时间30min,持续输注量1.5ml/h.连续48h。结果PCIKA组、PCIFA组和PCIKFA组镇痛后1、4、8、24、48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显著低于镇痛前及CAT组(均P〈0.01),而PCIKA组、PCIFA组和PCIKFA组闯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镇痛后各组MAP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PCIKA组最为明显,HR均有不同程度减缓,其中PCIFA组较为显著和稳定。RR变化不大;PCIFA组注射负荷量后BP轻度升高;PCIFA组出现尿潴留2例,嗜睡3例。结论烧伤患者休克期采用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联合静脉PCA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利于患者平稳渡过休克期。  相似文献   

19.
微循环是直接参与细胞、组织间物质交换的血液循环动态,可通过神经体液等途径改变微血管开放数目、微血管渗透性、口径、阻力和血液流变特性以达到对血压、血量和交换面积、交换速度的调节。微循环调节障碍是烧伤休克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烧伤局部微循环变化皮肤烧伤后局部典型的病理变化是出现三个凹面向上的同心半月带。内带为高热引起的凝固带,微血管血流完全阻滞,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伤;中带为淤滞带,部分微血管完全阻滞,部分直捷通路开放,组织损伤为可逆性;外带是充血带,微血管扩张,血流加快。Boykin等以无毛小鼠耳部在54℃热水浸泡20秒后1小时  相似文献   

20.
烧伤休克期补液的思考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近20年来烧伤休克的发生率日趋降低,伤后因休克而死亡的患者亦减少,证明了休克期处理的进步,但并不等于此问题已经解决。一些基层烧伤单位在休克期仍按照常规公式补液,造成补液量不足,难以纠正缺氧,不能摆脱休克损害;若超常规补液,不仅会加重组织水肿,甚至还可能引发急性肺水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