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可  蒋慕蓉  杨文丽  刘秋梅  刘弘毅 《中草药》2024,55(10):3539-354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致残致死率不断攀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积极控制血糖、抗氧化、改善微循环、镇痛等治疗效果有限。中药因其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种作用机制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与重视。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调节血糖水平、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抑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产生、改善血脂水平、抑制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恢复自噬平衡、抑制细胞凋亡和增强神经营养信号转导等改善DPN。通过对黄酮类化合物改善DPN的分子靶点和信号通路进行总结,为阐明黄酮类化合物改善DPN的机制及临床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PubMed等国内外常用的专业数据库的检索分析,总结了近年来关于以梓醇为主要成分的地黄环烯醚萜苷的生物活性的研究现状。研究结果显示,以梓醇为代表的地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具有抑制糖尿病肾病中足细胞损伤、抑制糖尿病颈动脉内膜增生、抑制骨质流失、改善神经退行性病变、改善神经性疼痛、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肾小球内皮细胞功能障、抑制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抑制急性胰腺炎、保肝、降糖、抗抑郁等众多的生物活性,其中梓醇为地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发挥以上生物活性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进一步围绕某一关键分子靶标系统地深入地开展地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特别是梓醇发挥生物活性的分子机制及作用靶点的研究,无疑是后续值得关注和探索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为地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及梓醇的进一步研发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3.
阐述中药抑制骨性关节炎滑膜炎症的作用机制。中药可以改善软骨退变过程中软骨组成及代谢紊乱,调节骨性关节炎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氧自由基的损伤,改善局部微循环、降低骨内压以及具有直接的抗炎作用等等,为中药治疗骨关节炎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综述黄芪及其衍生物治疗大鼠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黄芪及其衍生物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其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改善心功能、抑制心肌肥厚、改善能量代谢 、抑制钙超载、抑制心力衰竭相关细胞因子、干预神经内分泌系统、降低氧自由基含量抑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桃红四物汤是活血化瘀的常用方之一,近年来被广泛用于治疗冠心病。研究表明,桃红四物汤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缺血的表现,其机制可能与减轻心肌细胞损伤、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活化、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脂代谢相关。但纵观桃红四物汤对冠心病的机制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进一步明确其治疗冠心病的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开展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以期为桃红四物汤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及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有效改善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的症状、体征,延缓疾病发展进程,且副作用较小。其中单味中药可通过抑制局部炎性反应,改善患者内环境而起到治疗作用;中药汤剂或中成药可改善患者阴阳平衡状态,达到整体治疗作用;中医外治法则以改善患者局部症状为主,以活血化瘀止痛、疏通经络等为主要治则,采用中药外敷或者针灸寻经选穴等治疗手段抑制局部炎症反应的发生,从而减轻红肿热痛症状。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为减少炎性因子水平、干预GA疾病进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抑制核转录因子的表达、增加抑炎因子水平等。  相似文献   

7.
对清胰化积方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分析,概述清胰化积方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相关机制。清胰化积方以清热解毒、理气化湿为原则,在中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中,可稳定瘤灶、延长生存期。其机制主要表现在下调免疫抑制因子、改善免疫抑制状态、抑制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改善肿瘤微环境、下调转移相关基因Ski、降低S期细胞比例进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调节Notch信号通路抑制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8.
本文检索了近1999-2013年间有关针灸改善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动物实验研究方面的文献,通过对文献资料中灸法改善化疗后骨髓抑制实验研究内容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认为灸法提升白细胞、诱生集落刺激因子、改善造血微环境等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灸法改善骨髓抑制的机制、穴位的选择配伍、治疗时机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攻下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应用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锋  刘浩  夏庆 《吉林中医药》2008,28(1):71-72
讨论中医攻下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原理.以攻下法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SAP有改善胃肠功能、改善腹腔器官血供、保护肠道屏障功能、减少内毒素和胰酶吸收、消除氧自由基及抑制细菌感染、抑制全身炎症反应、保护组织器官等作用,攻下法在多个环节阻断或抑制了SAP的病理生理过程,为其治疗SAP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检索了近年来有关针灸改善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方面的文献,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发现针灸能有效改善化疗后骨髓抑制,尤其是提升白细胞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生集落刺激因子、改善造血微环境、调控骨髓细胞中相关蛋白及notch信号的表达等方面有一定的联系,但针灸改善骨髓抑制的机制仍然比较模糊,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1.
SanChengQiTangisthebriefnameofDaXiaoTiaoWeiChengQiTang,ThethreeprescribesallcomefromZHANGZHONGJING《SanghanYangmingArticle》istherepresentative’sprescribeofdecantabottom .Theprescribeisproducedbyaddingandsubtractingthethreeprescribe ,Clinicalapplicationisextremelyextensive .ThethreesquaresalltakeCRCasthemainmedicine .DaChengQiTangmatewithMagnoliaAurantGlauber ;XiaoChengQiTangmatewithmagnoliaandaurantii;TiaoWeiChengQiTangthenwithCRCGlycyrrhizandGlauber ,respectivelyhashars…  相似文献   

12.
黄斌  陈骏 《辽宁中医杂志》2012,(7):1333-1335
目的:观察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宣肺化痰中药对慢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脱机成功率的影响,为制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奠定基础。方法:对照组32例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1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宣肺化痰中药。观察治疗前、第7、14、21天的C反应蛋白、白蛋白、浅快呼吸指数、脱机成功率。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明显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的脱机成功率(均P<0.05)。结论:健脾益气,宣肺化痰中药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杂志》2016,(4):286-287
人参在《温疫论》全篇广泛提及,范围覆盖治法与方剂等。归纳总结《温疫论》中对人参的应用,主要有助药力、扶正气两方面。助药力主要可以祛邪气、增药效;而扶正气主要是通过养阴津、调胃气、救坏证来实现。并对人参用药禁忌有所阐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运气理论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价值。方法:结合现代自然科学研究成果,挖掘运气理论与中医理论的内在关系。结果:运气理论是天人相应理论的核心内容,对学习传统中医与中医现代化研究均有重要意义。结论:运气学说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具有独特价值,是中医理论体系中最为高深部分。  相似文献   

15.
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之效。被誉为补气健脾之要药,临床上常用于气虚乏力、脾虚泄泻等疾病,已为医者所熟知。近年来,研究学者围绕其补气、健脾、利水功效机制已有较全面的认识。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首载黄芪"逐五脏间恶血",表明本品兼有活血作用。目前,对于本品活血作用机制阐释,中医常基于"补气活血""气行血行"理论进行论证,但并不等同于本品无活血作用。通过梳理历代本草文献中对黄芪的记载,发现其活血作用应用广泛。综合传统方剂与现代方剂中有关其活血作用的应用,本品在方中行活血通络、活血利水、活血扶正作用,尤能体现其活血作用。且现代药理学研究在有关瘀血病理指标的分子机制中,黄芪有很好的调控作用,表明黄芪有活血作用,但未深入探究,存在研究价值。该文从历代文献对黄芪活血功效的论述、黄芪活血作用的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学研究深入探讨其活血作用机制,以期扩展黄芪的临床应用范围,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晚期胃癌患者的中医证素特点,初步揭示晚期胃癌的中医病理特性。方法采用中医证素辨证方法,观察126例晚期胃癌患者的症状、体征,分析各个证素的频数分布及证素积分。结果晚期胃癌的病位证素主要为:胃、脾、肝、肾、胆、肺、大肠、小肠、胞宫、心、脑(神)、膀胱,其中胃、脾、肝和肾所占比例均>50%。晚期胃癌患者病位证素积分中,脾与胃证素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肝、肾、肺、胆、大肠、小肠证素与脾(t值依次为5.053、4.815、4.465、3.938、4.730、4.278)、胃(t值依次为7.126、6.699、5.679、5.484、6.255、5.604)证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病性证素主要为:气虚、血虚、气滞、血瘀、邪毒、痰、湿、阴虚、气逆、热、食积、水停、阳虚,其中气滞、血瘀、邪毒、痰、湿、阴虚、气逆、热、食积、水停、阳虚病性证素与气虚(t值依次为3.338、4.664、5.998、6.046、6.024、6.116、6.225、5.889、5.727、5.767、4.718)、血虚(t值依次为2.021、3.402、4.540、4.625、4.688、4.892、5.025、4.843、4.738、4.792、3.936)病性证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晚期胃癌中医病位证素主要集中在脾、胃、肝和肾,病性证素主要有气虚、血虚,但气滞、血瘀、邪毒、痰、湿、阴虚、气逆、热、食积、水停、阳虚也是不可忽视的病性证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宣肺化痰中药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为制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奠定基础。方法: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7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宣肺化痰中药。观察治疗前、第7、14、21天的胃肠功能评分、腹内压、肠鸣音、排便次数、脱机成功率。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明显降低患者的胃肠功能评分和腹内压,增加患者的肠鸣音和排便次数,改善胃肠功能,提高患者的脱机成功率(均P<0.05)。结论:健脾益气,宣肺化痰中药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癌性恶病质动物模型实验探索益气养阴中药改善恶病质状态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肠腺癌26(colon26)小鼠癌症恶病质模型,观察益气养阴中药对恶病质小鼠的体重、摄食量、饮水量、生存时间、提高生命延长率、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及瘦素水平的影响。结果:给药前后小鼠体重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治疗中剂量组的甘油三酯、胆固醇指标与模型组相比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而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治疗组瘤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治疗中剂量组具有比其他各治疗组更高的生命延长率。结论:益气养阴中药能控制荷瘤小鼠体重,调节癌性恶病质小鼠血清瘦素及血脂水平,改善其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9.
补气中药治疗心衰新机制的研究——调节心肌能量代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心肌能量代谢紊乱为切人点探讨中药特别是补气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新思路.总结既往学术文献及研究结果,分析心衰与心肌能量代谢之间的关系及补气中药与能量代谢的关系.能量缺乏及能量代谢障碍是心衰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心衰发生、发展和恶化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抑制脂肪酸代谢产能、增加葡萄糖代谢产能可以改善心脏功能.中医学“气”的概念很大程度上与现代医学中“能量”密切相关.党参黄芪等补气中药及其相关复方及/或有效成分在改善心衰、调节脂质和糖代谢供能方面显示了较好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这些中药大都含有多糖,其代谢成单糖后可能成为心肌能量代谢的底物,从而发挥对心衰心肌的保护作用.以心肌能量代谢为切入点开展中药特别是补气中药治疗心衰的研究,将有可能找到改善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改善心衰预后的新的药物作用途径,从而从一个新的视角进一步完善补气中药对心衰治疗作用的机制研究,同时也为中药治疗能量代谢紊乱相关疾病的机制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0.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本文在分析脾气本质的基础上,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认识其脾统血本质,明确其内涵。传统观点认为脾统血主要为脾气统血,是通过气摄血而实现的,实际上是气对血的统摄作用,又因脾有化生血液之功而间接统血。笔者通过对脾气概念分析,得出脾气为脾生理活动的基础,脾统血是自身生理功能的体现,又是通过脾自身气所化之气(营气,中气,脾阴,脾阳)来统摄血液。脾所化之气既能通过化生血液而统血,又发挥其自身特性来统摄血液的。其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恰当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