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总结10 kg以下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全组36例均在体外循环下心停跳行室缺修补术.均采用绦纶或自体心包片修补缺损,无直接缝合.结果全部治愈出院,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肺部感染5例,肺不张4例,心律失常2例,残余分流2例.结论婴幼儿室缺伴反复感染、肺动脉高压或心功能不全宜及早手术治疗,完善和提高手术技巧、加强术后监护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林奕 《当代护士》2009,(9):13-14
总结了46例10kg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伴中重度肺高压术后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准备充分;接病人时有条不紊、动作迅速;术后及时监测,注意体温,防止腹胀,充分镇静。及时防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正确的呼吸道护理。认为完善的术前准备,科学的术后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变异对临床路径实施的影响。方法对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中发生变异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正性、负性变异,为进一步完善临床路径提供依据。结果临床路径中正性变异有利于缩短住院天数,控制和改进可避免性负性变异,有利于临床路径的改进。结论及时有效的改进和控制变异,有利于临床路径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室间隔缺损(VSD)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约占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25%~40%,部分小的VSD患者6岁前可自然闭合,大部分需手术治疗。VSD系胚胎期室间隔发育不全而形成的单个或多个缺损,由此产生左心室与右心室的异常交通。总结我院ICU收治的16例VSD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体外循环下儿童VSD修补术后监护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H)外科治疗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技术及围术期的处理.[方法]46例VSD耍幼儿,均合并重度PH,合并卵圆孔未闭(PF0)及房间隔缺损(ASD)32例,2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主动脉瓣下VSD 30例,膜周部VSD16例.全部患儿均在中低温、中低流量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VSD均采取补片修补,ASD和PDA予以直接缝合.[结果]死亡3例,手术病死率为2.9%,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1例存在3 mm残余漏.所有患儿术后3个月至1年随访,生长发育好.[结论]合并重度PH的VSD患者儿,尽早行手术治疗,并且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1996-06~2004-01我院为1 252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患实施了心内直视术,其中13例出现迟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经治疗后痊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5 kg以下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高压的术后监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5kg以下大型室间隔缺损(VSD)患儿多营养不良,术前反复心衰,肺部感染,术中体外循环时间相对较长,给术后监护带来困难。据报道,年龄5个月以上,体重5kg以上的患儿手术成功率明显增加,而年龄小于4个月,体重小于4kg者,死亡率可达99,6~75%。我院2003年6月~2005年2月共对25例5kg以下大型VSD婴幼儿进行了手术,现将术后监护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5 kg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VSD)手术矫治的效果和处理方法.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25例5 kg以下先天性心脏痛VSD伴肺动脉高压婴儿,经术前恰当处理后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VSD修补术.结果:术后死亡1例.除1例有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出院外,其余经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随诊结果多数无症状.结论:有症状和(或)重度肺动脉高压的5 kg以下先天性心脏病VSD婴儿期行VSD修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992年1月~2001年12月年龄3~36个月,体重3.1~15.6k的492例婴幼儿VSD修补术后并发症进行总结。结果 全组手术死亡26例,手术病死率5.2%。手术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肺动脉高压危象和严重心律失常。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肺部感染,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危象和残余VSD。结论 只要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完善手术技术操作,及时防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在婴幼儿期施行VSD修补术可以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心律失常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报告 例1:女,9岁.术前超声心动图诊断室间隔膜周部缺损,测缺损口10/6 mm,听诊:胸骨左缘3/6级收缩期杂音,p2亢进.术中行经导管左窒造影,测缺损口13 mm,选用16 mm Amplatzer封堵器,封堵顺利.术前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封堵术后7 d,阵发性头晕伴意识不清5 h,ECG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交界性自主心律.经药物治疗几日后复查ECG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尖肌部室间隔缺损(VSD)的解剖学特点,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总结经漏斗心尖部右心室小切口修补心尖肌部VSD的经验.[方法]对三例伴有心尖肌部VSD的先心病患儿采用经漏斗心尖部右心室小切口间断缝合涤纶补片关闭心尖肌部VSD并同期矫治伴发先心病.[结果]三例患儿心功能恢复正常,心尖肌部VSD无残余分流.[结论]采用漏斗心尖部右心室小切口修补心尖肌部VSD是简便、有效、可靠的手术方法,尤其适用于婴幼儿和伴有其他心脏畸形的心尖肌部VSD患儿.  相似文献   

12.
赵玉香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2):2211-2212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706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婴幼儿,术后精心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和并发症对症处理.结果:术后30d内死亡18例(其中11例年龄小于6个月),死亡率2.55%,晚期死亡1例.主要并发症发生率11.2%.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维护良好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及时防治低心排、心律失常、肺不张、肺高压危象等并发症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992年1月~2001年12月年龄3~36个月,体重3.1~15.6kg的492例婴幼儿VSD修补术后并发症进行总结.结果全组手术死亡26例,手术病死率5.2%.手术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肺动脉高压危象和严重心律失常.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肺部感染,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危象和残余VSD.结论只要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完善手术技术操作,及时防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在婴幼儿期施行VSD修补术可以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112例先心病室缺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手术在全麻浅低温和体外循环下进行,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对室缺直径小于10mm者多直接缝闭,大于10mm者补片修补。结果:术后30d内死亡1例(0.89%),发生各种并发症3例(2.68%),无远期死亡病例及并发症。结论:先心病室缺外科治疗效果满意,对较大缺损,引起心脏改变者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15.
石应康  田子朴 《华西医学》1989,4(3):357-359
本文报告我院自1980年1月至1986年12月为14岁以下患儿施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40例。Dacron补片修补43例,直接缝合97例。全组死亡率3.6%,直接缝合死亡2%,Dacron补片修补死亡7%。本文着重讨论膜周室缺修补时避免损伤传导束的重点,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的诊断与处理和不同经路修补室间隔缺损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10kg以下婴幼儿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监护经验。方法:对32例10kg以下在我院住院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加强呼吸道护理,严密监护生命体征,静脉输入血管活性药物,维护重要器官功能,加强营养支持,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和基础护理。结果:本组患儿30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婴幼儿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做好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引流管、感染等监护,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1997年2月至2005年4月,本科共完成体外循环(CPB)下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麻醉93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95—03/2006-10我们共手术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28例,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FI)在先心病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膜部室间隔缺损患者10例,使用SSA-270A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术前检测VSD部位、大小、缺损上缘与主动脉瓣环的距离,距三尖瓣的距离,选择合适的封堵器。结果:10例患者,8例即刻封堵成功,2例封堵失败。结论:CDFI经胸指导介入治疗在膜周部VSD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快速发展,胸腔镜已经在胸部外科普遍应用,在心血管外科的应用也将成为必然。目前国内外在胸腔镜辅助下心脏手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能进行心脏外科领域的大部分手术,但大多数是在小切口辅助下完成。全胸腔镜下完成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全部心内操作文献报道极少。我们共行全胸腔镜下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