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陈彩贞  叶薇  刘集鸿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1):2842-2845
目的: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液中HBV—DNA、谷丙转氨酶(ALT)、r-谷氨酰转移酶(r—GT)的检测,了解CHB患者经拉米夫定(3TC)治疗前后HBV—YMDD变异情况,分析HBV—YMDD变异与HBV—DNA、ALT、r—GT相关情况,探讨3TC治疗CHB的效果以寻找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71例治疗前CHB患者,检测HBV—YMDD变异株;选择64例HBV-YMDD的CHB患者经治疗1年后,检测HBV—YMDD变异株;选择36例患者经治疗后仍然是YMDD;13例经治疗后由YMDD变为YIDD;5例治疗后由YMDD变为YVDD的;9例经治疗后由YMDD变异为YMDD+YVDD混和型的CHB进行检测HBV—DNA、ALT、r—GT含量。结果:71例CHB用3TC治疗前已有7例存在变异现象,其中2例是YVDD型;3例是YIDD型;2例是YMDD+YVDD混合型;64例治疗前为YMDD型的患者,用3TC治疗后36例没有变异、5例变异为YVDD、13例变异为YIDD、9例变异为YMDD+YVDD、1例变异为YMDD+YIDD;36例治疗前后DNA没有变异的CHB,治疗前后的HBV-DNA、ALT、r—GT含量差异有显著意义;13例治疗后由YMDD变为YIDD,治疗前后的HBV—DNA含量差异有显著性,而ALT、r—GT含量在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意义;5例治疗后由YM-DD变为YVDD和9例经治疗后由YMDD变异为YMDD+YVDD混和型,治疗前后HBV—DNA、ALT、r—GT含量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CHB用3TC治疗前已经存在着9.85%变异率。64例YMDD用3TC治疗1年后,有43.75%发生变异,变异的类型以YIDD为主。HBV—YMDD没有变异时,经3TC治疗CHB后患者的HBV-DNA、ALT、r—GT含量比治疗前有较大降低,效果明显。YMDD变异为YIDD时,经治疗后患者血液中的HBV-DNA含量比治疗前有较大降低,而血液中ALT、r—GT含量比治疗前降低不大。YMDD变为YVDD时,其血液中的HBV—DNA量高于治疗前,ALT、r-GT含量比治疗前降低不大。YMDD变为YMDD+YVDD混和型时,经治后CHB患者血液中的HBV—DNA量比治疗前稍高,ALT、r-GT含量比治疗后降低不大。  相似文献   

2.
3.
未经拉米夫定治疗HBV YMDD变异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未经拉米夫定治疗的HBV病毒YMDD变异出现的情况,探讨HBV病毒YMDD变异出现可能的机理,了解以YMDD自然变异的慢性HBV感染患者的肝损害情况。方法对140例HBVDNA阳性,未经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进行YMDD检测,同时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发病年龄、HBeAg与抗HBe等临床相关指标。结果140例未经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20例自然发生YMDD变异,YMDD变异组与未变异组引起的肝损害无显著性差异(P>0.05)。YMDD变异与HBeAg与抗HBe的阳性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BV病毒YMDD变异株作为一个准种与野毒株同时存在感染个体,YMDD变异对肝损害严重性无关,YMDD变异与HBeAg阳性率与抗HBe阳性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盱炎后乙型肝炎病毒YMDD基序变异的情况。方法10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68例为治疗组给予拉米夫定;另一组37例为对照组,给予除拉米夫定外的其他治疗。治疗1年后对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多聚酶基因YMDD基序进行定性检测,观察突变情况。结果拉米夫定治疗组:用药1年后有12例发生YMDD突变,其中YVDD变异有8例,YIDD变异4例,变异株中有9例伴血清ALT、HBV-DNA水平回升;对照组无变异株产生。结论拉米夫定可诱导乙型肝炎病毒YMDD基序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基因芯片检测乙肝病毒YMDD变异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拉米呋啶治疗慢性乙肝病人YMDD变异情况与血清HBV DNA、ALT水平等指标的关系。方法 利用基因芯片、ELISA及生化检测技术检测180例慢性乙肝患者服用拉米呋啶6~24个月后YMDD变异、HBV DNA及ALT水平变化。结果 180例患者中,168例HBV DNA、ALT不同程度下降,随用药时间的延长,部分患者(2g例)的YMDD出现变异,同时HBV DNA及ALT水平出现反跳。结论服用拉米呋啶的慢性乙肝患者的YMDD发生率与时间长短有关,血清HBV DNA及ALT与YMDD相关,由此可以预测拉米呋啶治疗的乙肝病人的YMDD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YMDD变异发生与治疗前HBVDNA水平的关系。方法98例拉米夫定治疗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测定治疗前HBVDNA水平,定期随访,分别以PCR和PCR-RFLP法检测HBVDNA水平和YMDD变异。结果25例病例出现YMDD变异,出现的平均时间为11.2±7.45周。按治疗前病毒DNA水平分为5×102~5×104,5×105~5×106,5×106~5×108和大于5×108copies/ml四个组,YMDD发生率分别为8.3%,15.6%,30.2%和55.6%。结论乙肝患者进行拉米夫定治疗时,病毒DNA水平越高,发生YMDD的机率越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YMDD变异发生与治疗前HBV DNA水平的关系.方法 98例拉米夫定治疗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测定治疗前HBV DNA水平,定期随访,分别以PCR和PCR-RFLP法检测HBVDNA水平和YMDD变异.结果 25例病例出现YMDD变异,出现的平均时间为11.2±7.45周.按治疗前病毒DNA水平分为5×102~5×104, 5×105~5×106, 5×106~5×108和大于5×108 copies/ml四个组,YMDD发生率分别为8.3%,15.6%,30.2%和55.6%.结论 乙肝患者进行拉米夫定治疗时,病毒DNA水平越高,发生YMDD的机率越大.  相似文献   

8.
拉米夫定作用于HBV多聚酶逆转录酶的活性部位YMDD基序,抑制HBV DNA复制,抗病毒效果明显,但在临床上必须长期用药,易导致HBV DNA多聚酶活性区的变异(YMDD变异)。自2005年3月-2008年3月,我科应用拉米夫定为6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其中17例患者发生了YMDD变异,经治疗16例肝功能恢复正常,1例肝功能接近正常,现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欣华  蒋卫平  徐玉萍 《浙江医学》2004,26(10):771-772
拉米夫定是新一代核苷类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对HBV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在长期的用药过程中,部分病人出现耐药性.有研究表明,此耐药性与HBV多聚酶基因YMDD(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基序中的核苷酸变异有关[1,2].其变异主要有两种形式:HBV的P基因C区522位密码子蛋氨酸突变为缬氨酸(YVDD变异)或异亮氨酸(YIDD变异).为了探讨YMDD变异对拉米夫定治疗效果的影响,本文对234例经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标本进行了YMDD检测,同时观察其血清HBV DNA和ALT水平的变化以及与乙肝血清标志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绣花针乙肝散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及对YMDD变异的影响。方法从肝病门诊纳入92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试验组采用中药煎剂绣花针乙肝散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治疗,连续观察12个月。2组患者均进行肝功能、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和YMDD变异情况的检测。结果2组病例在治疗后肝功能均有明显好转,但治疗后,试验组的丙氨酸转氨酶(ALT)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单用拉米夫定相比,绣花针乙肝散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可以显著降低HBV-DNA阳性率和YMDD变异率。结论绣花针乙肝散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且能显著减少YMDD变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BV)变异基因诊断芯片,对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出现的肝炎病毒P基因区YMDD变异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诊断。方法:设计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用点样法制备HBV变异基因诊断芯片。选择住院患者30例服用拉米夫定后,HBVDNA转阴[<500拷贝(opies/ml)]68周后又反跳≥5000copies/ml的患者进行基因芯片杂交检测。同时用PCR直接测序法对30例患者血清标本进行双盲HBVDNA聚合酶活性区域测序对照。结果:30例服药后HBVDNA反跳患者中基因芯片测得HBVYMDD变异21例,其中YVDD变异11例,YIDD变异10例。直接序列测定发现有核苷酸A741变为G,使氨基酸由蛋氨酸552变为缬氨酸(氨基酸基序由YMDD变为YVDD)11例,有6例核苷酸A669变为C,使氨基酸由亮氨酸528变为蛋氨酸;核苷酸G743变为T,使氨基酸由蛋氨酸552变为异亮氨酸(氨基酸基序由YMDD变为YIDD)10例。其中有3例伴有核苷酸T781变为C,使氨基酸由亮氨酸565变为脯氨酸。其结果与基因芯片完全一致。结论:HBV变异基因诊断芯片可以同时检测YVDD、YIDD变异,同PCR直接测序法比较,准确率达100%,无假阳性。  相似文献   

12.
选取402例服用拉米夫定后出现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反弹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样品,应用荧光PCR法定性检测YMDD变异情况。402例中有309例(76.87%)检测出YMDD变异,其中120例为YVDD变异,74例为YIDD变异,115例为YVDD+YIDD联合变异;309例YMDD变异患者中同时检测出变异株与野生株占69.26%(214/309),仅检测出变异株占30.74%(95/309)。另外,93例为YMDD野生型阳性。  相似文献   

13.
拉米夫定治疗后乙肝病毒发生YMDD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陈伟  邓少丽  陈迎春 《重庆医学》2003,32(12):1617-1618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后乙肝病毒发生YMDD变异情况。方法 87例慢性乙肝患者分成两组,一组51例接受拉米夫定及保肝治疗,另一组36例做为对照组只给予保肝治疗,治疗1年后对患者HBV多聚酶基因YMDD基序进行定性检测,观察是否有突变。结果 拉米夫定治疗组在用药1年后有8例发生YMDD突变,其中YIDD变异有5例,YVDD变异3例,变异株中有5例伴HBV DNA、ALT水平升高,而对照组无变异株产生。结论 拉米夫定可诱导HBV多聚酶基因(P基因)YMDD基序发生基因突变,而导致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赵磊 《中国热带医学》2009,9(3):410-411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前与治疗一年期间的乙肝病毒YMDD变异情况。方法103例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开始治疗前和治疗第1、4、8个月以及1年时采集患者外周血,提取乙型肝炎病毒DNA,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方法,进行短核苷酸片段测序分析。结果乙型肝炎病毒DNA多聚酶区,使用拉米夫定治疗前,发生YVDD变异者1例,发生YIDD变异者2例;治疗第1月,发生YVDD变异者2例,发生YIDD变异者2例;治疗第4月,发生YVDD变异者3例,发生YIDD变异者4例;治疗第8月,发生YVDD变异者6例,发生YIDD变异者8例;治疗1年时,发生YVDD变异者11例,发生YIDD变异者13例。结论在进行拉米夫定治疗前,乙型肝炎病毒即有变异情况发生,随拉米夫定治疗变异率增加治疗1年时,乙型肝炎病毒发生变异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期间乙型肝炎病毒(HBV)YMDD变异的情况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通用模板信号扩增(UT-PCR)方法,对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血清出现HBV DNA由阴转阳的5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YMDD变异检测,并结合患者治疗前HBV DNA载量、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免疫标志物及YMDD变异后HBV DNA载量等临床信息进行结果分析。结果YMDD变异的检出率为53.85%,52例患者中,28例发生了YMDD变异,其中YIDD17例,YVDD7例,YIDD和YVDD混合变异4例。发生YIDD变异的患者较治疗前HBV DNA水平显著降低(P<0.05),发生YVDD变异的患者较治疗前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YVDD变异后的HBVDNA水平与YIDD变异后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YMDD变异组治疗前的ALT基础水平高于YMDD野生组治疗前水平(P<0.01),治疗前HBVDNA水平及HBeAg阳性率在变异组和野生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治疗前ALT基础水平高可能是YMDD变异的一个易发因素。密切监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 DNA及ALT水平,有利于及时发现YMDD是否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呋定治疗YMDD变异的失代偿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0例使用拉米呋定抗病毒治疗后出现YMDD变异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1∶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护肝以及阿德福韦10mg/d联合拉米呋定100mg/d抗病毒治疗,对照组予以护肝,对症支持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血清生化学指标、HBV-DNA水平、肾功能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并进行child-pugh评分。结果:治疗组血清HBV-DNA水平中位数下降幅度、病毒学应答率及生化学应答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生化指标好转,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乙肝肝硬化在拉米夫定治疗期间发生YMDD变异后改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呋定治疗,可以较快出现血清病毒学应答,能改善肝功能,减缓病情发展,并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 YMDD变异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 YMDD变异的存在情况及意义.方法检测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 YMDD变异,对发生HBV DNA YMDD变异的20例患者的肝功能、HBeAg、HBV DNA及HBV DNA YMDD变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检出HBV DNA YMDD变异共20例(阳性率12.00%),已服用拉米夫定者36例,检出YMDD变异9例(25.00%),未服用拉米夫定患者54例,检出YMDD变异11例(阳性率20.37%).在20例YMDD变异患者中有5例HBeAg阴性;20例YMDD变异患者HBV DNA在3.021×105~2.369×108 (5.41×107±7.75×107) copies/ml,ALT 34~1 216(288.20±338.07)IU/L,TB 8.9~326.7 (48.74±72. 20) μmol/L.结论 YMDD变异株可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出现,也可天然存在,YMDD变异可与前C基因变异同时存在,提示HBV的变异常常是多位点的;YMDD变异株HBV复制处于中~高度水平;YMDD变异株的致病性轻重不等,肝功能可为正常,也可是轻度~高度等不同程度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与HBV血清免疫学标志物(HBVM)的相互关系。方法:801例血清标本采用ELISA方法对其免疫学标志物进行检测,并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血清HBV DNA。结果:HBV DNA的总检出率为67.0%,在模式HBsAg( ),HBeAg( ),HBcAb( )中,HBV DNA的含量明显高于HBsAg( ),HBeAb( ),HBcAb( )及HBsAg( ),HBcAb( )模式。在HBsAg(-)模式中HBV DNA亦有检出。结论:HBVM能提供乙肝感染的间接证据,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准确灵敏,能真实反映HBV感染、复制及病程变化,在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国产DNA聚合酶和试剂建立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如以溴乙啶荧光显带可检出1fg HBV DNA,继以分子杂交则至少可检出0.1fg,灵敏性与国外报告相近。两组引物可分别获得208bp和415bp的扩增分子,与按序列计算的结果一致,并可与HBV DNA探针杂交,表明反应的特异性。试用于检测2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人血清,检出HBV DNA17例,而斑点杂交仅可检出6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