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果糖灌肠对梗阻性黄疸术后早期血清内毒素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3年8月我科因急性结石性胆道梗阻行手术治疗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乳果糖灌肠组和对照组,各60例。乳果糖灌肠组采用乳果糖口服液60ml+0.9%氯化钠液60ml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液120ml保留灌肠。动态评估术后血清内毒素和肝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前及术后第1d两组血清内毒素水平和肝功能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乳果糖灌肠组血清内毒素水平术后第3d和第5d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乳果糖灌肠组血清内毒素水平第3d起明显低于入院时水平(P0.05);对照组血清内毒素水平第5d起低于入院时水平(P0.05)。乳果糖灌肠组肝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果糖灌肠可降低梗阻性黄疸术后早期血清内毒素水平,并明显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内毒素血症(ETM)和高胆红素血症对梗阻性黄疸(梗黄)患者的毒性作用。方法 对29例梗黄患者血中内毒素(ET)、仙生肌酐清除率(CCr)、总胆红素(TB)、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和淋巴细胞绝对值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梗黄患者55%有ETM,良、恶性梗黄之间无显著差异,有ETM患者比无ETM患者CCr降3低更显著(P<0.01)。梗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有显著的aLYM低下。恶性梗黄患者ALP显著高于良性梗黄患者,ALT虽有不同程度升高,但良、恶性梗黄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梗黄患者ETM常伴有肾功能损害,同高胆红素血症均是患者肝、肾和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硫普罗宁对梗阻性黄疸肝功能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对实验性梗阻性黄疸大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SD大鼠胆总管结扎后分2组,每组20只,分别用1ml硫普罗宁或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假手术组20只。分别于术后10d、20d(每小组n=10)心脏取血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同时测定谷丙转氨酶(AST)、直接胆红素(DB)和总胆汁酸(TBA)浓度,并对肝脏行光镜下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血清MDA浓度在梗阻10d即升高,且随胆道梗阻时间延长进一步升高,SOD在梗阻10d后即下降,同时伴有血清AST、DB和TBA的升高和肝脏病理形态学的进行性改变。硫普罗宁治疗组MDA显著低于对照组而SOD显著高于对照组,并能改善肝组织病理形态。结论大鼠梗阻性黄疸时,氧自由基损害可能是肝损伤的原因,硫普罗宁通过抗氧化作用对梗阻性黄疽大鼠的肝脏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感悟     
  相似文献   

5.
6.
7.
8.
大爱无声     
  相似文献   

9.
10.
11.
梗阻性黄疸的肝血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声像仪对21例肝外梗阻性黄疸患者的门静脉和脾门脾静脉血流进行定量测定,并与17例单纯胆囊结石患者和18例正常人对比。结果发现:肝外梗阻性黄疸患者门静脉血流速度、血流量显著低于正常人和单纯胆囊结石患者;正常人和单纯胆囊结石患者之间无差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型营养评定法(mini-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营养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采用MNA方法评价10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营养状况,同时测量其生化营养指标,分析MNA与生化营养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根据MNA评价结果,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中营养不良者占22%,营养不良危险者占54%;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危险及营养正常患者的生化营养指标间有显著差异,MNA总分与生化营养指标呈相关性(r=0.212~0.553,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危险发生率高;MNA适用于该类患者的营养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胆道引流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测仪对28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在胆道引流前及引流后1,2周时的门静脉直径,平均血流速度进行测定,并计算每分血流量及充血指数。结果:胆道引流2周后,门静脉血量有了显著增加,充血指数则出现了明显下降,结论:胆道引流能使梗阻性黄疸患者门静脉血流量增加,门静脉压力的下降是其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内毒素血症及其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血浆内毒素(PE)动态水平及中西医结合肠道清洁去污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n=24)和对照组(B组,n=24),A组除予常规术前准备外,每日服中药茵陈小承气汤并用0.9%氯化钠碘伏灌肠,B组行常规术前准备。监测两组术前、术后PE水平变化、呼气氢试验(HBT)结果以及术后并发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结果:入院时A、B两组PE水平分别为0.72±0.18EU·mL^-1和0.70±0.22EU·mL^-1(P〉0.05),至术前分别降至0.55±0.21EU·mL^-1和0.67±0.13EU·mL^-1(P〈0.05)。入院时A、B两组HBT阳性率分别为87.5%和83.3%(P〉0.05).至术前分别降至50.0%和75.0%(P〈0.05)。A组术后并发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分别为8.3%和12.5%。较B组有明显降低(P〈0.05);A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闻(78.3±21.2)h较B组(138.4±42.5)h明显缩短(P〈0.05),住院天数(18.7±4.5)d亦较B组(30.3±3.7)d有明显缩短(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痘患者存在肠道细菌移位及内毒素血症。术前应用稀碘伏灌肠联合中药治疗能降低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内毒素血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治疗前的生活质量状况,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2010年12月至2011年10月于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外科确诊的15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应用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EORTC)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QLQ-C30)和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特异性条目池(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of 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 11,QLQ-MOJ11)对其治疗前生活质量进行测评,并对影响生活质量因素的差异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治疗前QLQ-C30得分大部分领域(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总健康状况)指标均低于参考值(P<0.05),症状领域和单一条目得分高于参考值(P<0.05)。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医疗保险、胆红素水平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治疗前的生活质量严重低下,人口学因素及胆红素水平均可影响患者治疗前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比较胆道内支架置入(PTIBS)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3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分成2组,16例患者予以PTCD治疗,15例患者予以PTIBS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黄疸改善情况、生存质量评分、生存期、中位生存期、并发症情况。结果PTCD组与PTIBS黄疸改善显效率分别为93.75%、93.33%,两组黄疸改善显效率无差别(P〉0.05)。PTIBS组和PTCD组生存质量KPS评分显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6.67%与43.75%,20.0%与62.5%;PTCD组6、12、18、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2.5%、31.3%、18.8%、0,中位生存期8.4个月;PTIBS组6、12、18、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3.3%、73.3%、53.3%、33.3%,中位生存期18.9个月。两组生存质量KPS评分显效率、并发症发生率、24个月生存率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PTIBS是对解除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可明显减轻黄疸,改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药疏肝利湿方结合经皮穿肝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在PTCD基础上加用中药疏肝利湿方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疽患者30例,观察其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D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7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临床症状、卡氏评分变化及治疗后每日胆汁引流量并与单纯PTCD组27例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B、DB、ALT、AST、ALP、γ-GT均明显下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卡氏评分明显上升;在降低TB、DB、ALT、改善临床症状、增加卡氏评分及每日胆汁引流量方面治疗组更为显著(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疏肝利湿方能显著降低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TB、DB、ALT水平、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TI)在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中保护肠粘膜屏障功能的作用。方法: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阻黄组(OJ)、治疗组(UTI),制模成功后治疗组从尾静脉注射UTI1mL(1万U·只^-1),1次·d^-1。UTI3、UTI6和UTI9组分别连续用3d、6d和9d后处死,sham组、OJ组同期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后处死;观察一般情况、下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浆内毒素(ET)、TNF—α、WBC计数、细菌易位率、肝功能(ALT、SB),及取肝、小肠标本作病理分析。结果:UTI在治疗梗阻性黄疽大鼠时,与OJ比较,UTI组白细胞(WBC)、谷丙转氨酸(ALT)、总胆红素(SB)、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菌易位率、腹水、伤口感染、出血、肝淤胆、肝细胞坏死程度、小肠粘膜水肿、糜烂、萎缩、炎性细胞浸润程度等明显降低。结论:UTI在治疗梗阻性黄疸大鼠时对保护肝功能、抑制全身炎症反应、降低肠道细菌易位率、保护肠粘膜屏障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抗胃食管反流治疗对伴有胃食管反流 (GER)的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12 1例COPD患者检测出合并GER 87例。将合并GER的 87例随机分为 2组 :组 1 4 3例 ,组 2 4 4例 ,不伴有GER的 34例列为组 3。组 1仅给予盐酸溴己新 16mg,tid,硫酸特布他林 2 .5mg,3次 /d及抗生素治疗 ,疗程 4周。组 2、组 3在给予上述相同药物 (剂量相同 )治疗的同时 ,加服奥美拉唑 2 0mg ,bid及西沙必利 10mg,3次 /d ,疗程 4周。 3组病例治疗前、后均行肺通气功能检测。结果 :治疗后组 2的各项肺通气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组 1、组 3(P <0 .0 5 )。组 1、组 3的各项肺通气功能指标在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P >0 .0 5 )。组 2治疗后各项肺通气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 (P <0 .0 1)。结论 :伴有GER的COPD患者常规治疗方案中加用抑酸剂和胃肠动力药抗反流治疗 ,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分析梗阻性黄疸的术式选择及疗效。方法:对1998年1月~2004年2月所行减黄术的496例梗阻性黄疸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其中胆总管结石或合并下端狭窄292例(59%),左肝管并肝总管结石146例(30%),壶腹周围癌20例(4%),肝门部胆管癌13例(3%),胆总管囊肿10例(2%),胆管损伤9例(2%),Mrizzi综合征6例(1%)。本组273例(55%)行胆总管探查加“T”管引流术或狭窄成形术,162例(33%)行胆肠吻合术,50例(10%)行左肝叶切除、肝门部胆管胆肠吻合术,11例(2%)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手术)。结果:不同的病例选择恰当的术式可达到有效解除梗阻性黄疸的目的。结论:遵守“解除梗阻、去除病灶,通畅引流”的基本原则,切除病变严重的肝脏,必要时行肝门部胆管整形、胆道镜加压冲洗、术后通畅引流并用中药排石,是防止复发、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