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赵东海一、定义消化道出血是指从食管至肛门间任何部位的出血。特征为呕血、黑便或鲜血便。各年龄组均可发生,但以老年较多。出血可为急性、大量;亦可慢性、微量或仅呈粪潜血试验阳性。急慢性出血可合并存在。出血的原因很多,但最常见的仅几种。...  相似文献   

2.
3.
消化道出血诊断与治疗研究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的常见急症之一,其诊断与治疗手段进展十分迅速,本文就近年来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在位置上可分为上、下消化道急性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内镜检查因其直视性与准确性,在诊断急性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内镜诊断时机的选择与再发出血的判断也愈发重要。内镜治疗是急性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治疗环节中极其重要的方法,应明确诊治各类出血类型的最...  相似文献   

5.
老年下消化道出血多数由憩室和血管扩张所致。结肠镜检查一般可确诊,但必须加用放射学检查和内窥镜检查,尤其是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出血性病变常可采用非手术疗法治愈。但是,老年患者的年纪大,如需外科手术,应立即进行。  相似文献   

6.
下消化道出血临床常见 ,急性大量出血常常会危及生命 ,发病病因纷繁多种 ,其出血量多少 ,速度快慢 ,在肠腔内停滞时间的长短 ,临床表现不同 ,故常常容易漏诊、误诊。本文总结了我院 1992年~ 1999年收治的下消化道出血 4 0例的诊治经验 ,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 2 4例 ,女 16例 ,年龄 32~ 7岁 ,平均年龄 5 7.3岁。 31例有黑便或大便潜血阳性 ,3例有果酱样便 ,7例大出血者为血水样便 ,无呕血史。病史最长 5年 ,最短 2 4小时。除 7例外 ,均因消化道出血或下消化道出血住院 2次或 2次以上。1.2 检查方…  相似文献   

7.
消化道出血病因中,无论是上消化道或下消化道,成人或小儿,经常规的X线钡剂检查摄片、胃镜、肠镜等检查,一时得不到确诊,均称为潜源性。但通过全面收集病史,详细的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运用辅助检查手段,潜源性出血亦可查明其病因。国内外学者报道,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占5%~10%左右。一、潜源性消化道出血不能查出原因分析 (一)消化道粘膜病变浅表,X线检查不易  相似文献   

8.
消化道出血诊断与治疗研究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的常见急症之一,其诊断与治疗手段进展十分迅速,本就近年来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诊断】一、临床表现 (一)典型表现主要是便血,可表现为急性大出血,慢性少量显性出血和慢性隐性出血。粪便的色泽、性状取决于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以及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出血部位愈低,出血量愈大,出血愈快,则粪便颜色愈红。高位出血在肠内停留过久可呈柏油样,不易与上  相似文献   

10.
消化道出血是胃肠疾病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占内科住院病人的2%~3%。尽管近年来在治疗上,包括中西医药物治疗、内镜和手术治疗等,方法均有改进与提高,然而病死率仍在10%左右,其预后与能否迅速确定出血部位和病因,以及是否得到有效救治等因素有关。 临床上将消化道出血分为上消化道及下消化道出血两种。以Treitz韧带为界,位于其上方的出血为上消化道出血,包  相似文献   

11.
重型肝炎及肝衰竭的人工肝个体化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肝是重型肝炎肝衰竭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1].目前临床上应用的人工肝有多种,每一种的原理不尽相同,适应证也有很大差异,同时患者的病情也千差万别.因此,当为患者确定人工肝治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人工肝方法和患者病情两个方面的因素,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主观愿望,明确治疗目的,并结合每一种人工肝的原理和特点,为特定的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以取得最好的疗效,并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在进行人工肝治疗时,也要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和人工肝的原理制定个体化的操作方案,确保治疗安全有效.此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人工肝治疗不是孤立的,必须与内、外科治疗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活血软坚、化瘀通络法治疗肝脾血瘀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住入院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给予对照组垂体后叶素和奥曲肽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隔下逐瘀汤”加减治疗,治疗14 d。使用Olympus 240/260电子胃镜检查,使用西门子X150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测定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D)和血流流速(V)。观察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结果 试验组平均止血时间为(35.82±12.47) h,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为(49.16±11.58) h,经统计学分析,t=10.254,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为(10.25±7.54),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为(13.47±6.73),两组经统计学分析,t=4.538,P=0.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门静脉血流量为(580.34±176.38) ml/min,对照组为(650.25±142.47) 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脾静脉血流量为(213.36±90.74) ml/min,对照组为(286.74±101.25) 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软坚、化瘀通络法联合止血药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疗效满意,对患者脾静脉和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善明显,治疗方法简便可行,患者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13.
33例胃肠间质瘤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表现、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GIST患者的临床表现,CT、胃肠镜、超声内镜(EUS)等辅助检查资料,免疫组化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的结果。结果 33例患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消化道出血、腹痛、腹胀、腹部包块等。均行手术治疗,肿瘤位于胃24例,十二指肠1例,小肠6例,直肠2例;术后病理诊断9例危险程度为极低度,7例危险程度为低度,8例危险程度为中度,9例危险程度为高度;免疫组化以CD117、CD34阳性率较高,分别为90.9%,87.9%。结论 GIST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依赖于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外科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法,分子靶向治疗可缓解肿瘤复发,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胃肠间质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非定向分化的间叶性肿瘤。自从1983年Mazur等提出这一概念,人们在病因、病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对其认识逐步加深。此文主要对其内镜下的诊治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肝衰竭(liver failure)是一种严重的肝损伤,包括肝脏合成、解毒、代谢和生物转化功能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可能由多种病因导致,主要特征为出现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和腹水等[1]。目前,内科支持治疗仍是治疗肝衰竭的主要手段,但探索更经济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的脚步从未停止,特别是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虽然充满了争议,但是临床上的应用始终没有停止过。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属甾体类化合物,是由肾上腺以昼夜节律方式合成和释放的类固醇激素。  相似文献   

16.
肝衰竭诊疗指南   总被引:36,自引:39,他引:36  
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极高。多年来,各国学者对肝衰竭的定义、分类、诊断和治疗等问题不断进行探索,但迄今尚无一致意见。2005年美国肝病学会发布了对急性肝衰竭处理的建议[1],国内迄今尚无肝衰竭的诊断治疗指南。为适应临床工作需要,规范我国肝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活动,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了我国第一部《肝衰竭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本指南的制定遵守了循证医学原则,借鉴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力求与国际接轨。其中推荐意见所依据的证据共分为3个级别5个等级(表1…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和上消化道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肝硬化患者160例,内镜检查了解食管静脉曲张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情况及出血的原因,同时胃粘膜活检作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Hp).结果Hp阳性组消化性溃疡发生率(64.1%)明显高于阴性组(37.8%,P<0.01).出血率在Hp阳性组(38.5%)也明显高于阴性组(22%,P<0.05).结论Hp感染和肝源性溃疡发生有关,Hp感染者的肝源性溃疡发生率增高及胃粘膜活动性炎症可能导致出血率升高,根除Hp有可能降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8.
急性肝衰竭患者临床常见,病死率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急性肝衰竭发病机制复杂,一直是研究的难点.临床上肝衰竭患者常发生恶心、呕吐、腹胀等现象,提示可能存在胃肠动力障碍.目前,关于急性肝衰竭胃肠动力改变及其机制的研究探讨甚少.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了解急性肝衰竭大鼠胃肠动力的变化、胃肠激素及内毒素水平的改变情况,进一步探讨急性肝衰竭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9.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治:附5例病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治特点。方法总结我科自1999年7月至2005年7月所收治的5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病例,结合1994年至2005年国内有关文献,分析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5例病人均无自觉症状,肝功能、AFP正常,均行肝部分切除手术,病理诊断证实为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术后转归良好。结论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联合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对诊断不明确病例仍应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and study aims

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hospitalis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prognostic factors in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Patients and methods

Clinical outcomes, demographic and laboratory variables of the subject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HIS software and national code with the SQL format from three hospitals in Qazvin. The data were linked to the database software designed by the author. Clinical and upper endoscopic findings of patients’ records were collected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form in the designed software database.

Results

In this study, 29.2% of patients with favourable outcome and 64.2% of patients with unfavourable clinical outcomes had a history of anticoagulant drug use before hospitalisation (p?<?0.001). The prevalence of chron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hronic liver disease, chronic lung disease, diabetes and dialysis was higher in subjects with poor clinical outcomes than those with a favourable clinical outcome.53.1% of subjects with favourable clinical outcome and 90.5% of subjects with undesirable clinical outcomes received packed 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 (p?<?0.001). 16.1% of subjects with desirable clinical outcome and 86.3% of subjects with undesirable clinical outcomes received endoscopic haemostatic treatment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01).

Conclusion

Undesirable clinical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has a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with longer hospitalisation, chronic underlying disease, anticoagulant administration, packed red blood cell infusion, higher Forrest stage, low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higher age, low haemoglobin, low platelet count, high INR and high BUN at the onset of diagno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