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运动意象护理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入科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运动意象疗法协同常规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中转移、行走及上下楼梯评分评定肢体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进行积分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MBI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动意象协同常规康复护理可显著恢复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点穴配合常规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障碍的疗效。方法5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与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常规康复及点穴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采用Fugl-Meyer量表(FMA)评定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上下肢FMA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FMA积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点穴配合常规康复治疗可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且效果优于常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康复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康复训练护理;对照组按照一般常规护理。结果 4周后两组FMA和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提高(P〈0.001),治疗4周后FMA、MBI得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康复护理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4.
李灵芝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122-2123
目的探讨阶段化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康复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分阶段三级康复治疗护理。采用Fugl Meyer(FMA)评定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生活质量测评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6月观察组FMA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阶段化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黄三桃 《当代护士》2016,(10):136-137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结合运动功能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临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遵循循序渐进、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心理干预,良肢摆放、肢体按摩及日常生活训练等运动功能康复治疗。在入院时及出院前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改良Barthel(MBI)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恢复进展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护理结合运动功能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减轻偏瘫肢体的致残程度,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7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观察组接受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为常规康复训练及护理。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及第30 d后进行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在下肢机器人康复训练中辅以品管圈管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下肢机器人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下肢机器人康复训练过程中辅以品管圈管理。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2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FMA及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发现观察组、对照组患者FMA评分[分别为(28.1±7.4)分和(24.6±5.3)分]及MBI评分[分别为(67.5±2.5)分和(44.1±3.9)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下肢机器人康复训练中辅以品管圈管理,能进一步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该治疗模式值得康复临床医护人员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应用四肢联动康复训练系统对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的疗效.方法:将76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四肢联动康复护理加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为单纯常规康复治疗.采用Fugl-Meyer积分法评定肢体运动功能,应用Barthel指数评分法评定日常生活能力,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8周进行.结果:治疗后两组各评定值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肢联动康复训练护理对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可增强肢体运动功能及协调性,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实验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0d进行评定。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定,日常生活能力采用国际通用量表Barthel指数(BI)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FMA、B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方法(P〈0.01或P〈0.05),实验组FAM、BI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所致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康复护理组除同对照组常规的药物和康复治疗外实施康复护理,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评分(FMA)、Barthel指数(MBI)评定对两组进行康复评价。结果8周后两组FMA、MBI评分均较前有提高(P<0.05),康复护理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康复治疗中康复护理对预防并发症、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压氧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康复加高压氧及运动想象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患者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综合评定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D)。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MA、MBI及NF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结合运动想象疗法不仅能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而且能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以及脑卒中术后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2003年8月-2006年4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68例作为观察组,在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采用合理的肢体位置摆放、运动训练、手法按摩、心理干预等方法进行护理;将2003年8月以前收治的83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采用rusl—Meyer评定法(FMA)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ADL进行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脑卒中术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rusl—Meyer评分和M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为15.6%,对照组发生率为2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能避免和减少脑卒中术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早期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运动疗法,1 次/d,45min/次,训练5次/周,连续6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Lindmark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对2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和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经6周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和ADL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及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如早期(病情稳定后)辅以运动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肢肢体功能、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相似文献   

14.
帅记焱  刘雅丽 《中国康复》2013,28(6):437-438
目的:观察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给予运动再学习疗法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NS)、简式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价法、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分别评定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8周后,2组CN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FMA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有助于患者功能恢复,运动再学习疗法较传统康复治疗方法更能有效地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2017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结果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应用自助式下肢训练带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康复的效果。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功能锻炼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功能锻炼和护理的基础上应用自助式下肢训练带进行上、下肢体的早期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自助式下肢训练带可以提高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除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外,为患者制定康复护理计划,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对照组只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随访3个月,应用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两组患者上肢、手、下肢运动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上肢、手、下肢功能恢复的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8.
综合康复护理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ADL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康复护理组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进行正规的康复护理: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分别于入选治疗前24h和治疗后12周进行测评。采用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fADL)。结果:经12周治疗后,两组在Barthel指数和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综合康复护理组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常规康复干预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分为常规组及针刺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针刺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辅以头针及体针治疗,其中头针为统一选穴,体针则根据患肢运动功能分级选择相应穴位,持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数字消去试验、线段删除试验评定患者单侧空间忽略改善情况;采用Fugl9-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定患侧肢体运动功能情况;采用改良Ba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定患侧肩痛缓解程度。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一般情况及各项疗效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发现针刺组数字消去试验评分[(0.59±0.71)分]、线段删除试验评分[(0.64±0.74)分]、FMA评分[(38.55±22.19)分]及MBI评分[(47.98±20.66)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肩痛发生率(34.04%)则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常规康复训练联合针刺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单侧空间忽略症状,提高其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效减少脑卒中后肩痛发生,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的行为表现和康复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对21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忽略功能筛查,分析其单侧空间忽略的行为表现,并将有单侧空间忽略的患者5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7例。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单侧空间忽略康复护理干预。分别在发病初和住院2,4周时对2组患者进行Fugl-Mever运动功能评定(FMA)、Barthel指数评定(MBI),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住院2周末时2组患者的FMA评分比较差异显著,MBI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住院4周末时2组的FMA和MBI评分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的早期行为分析及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纠正忽略现象,并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