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M RI与C 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方法选取218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的CT检查和MRI检查,比较分析CT检查和MRI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和成像功能中的临床价值。结果218例患者C T检查总检出率为56.88%,M RI检查总检出率为95.87%,两组比较分析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795,P =0.008);24h以内组共有患者85例,患者 CT 检查检出率为37.65%,MRI检查检出率为94.12%,两组比较分析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357, P =0.006);24~72 h组共有患者70例,患者C T检查检出率为48.57%,MRI检查检出率为97.14%,两组比较分析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315,P =0.026);>72h共有患者63例,患者CT检查和MRI检查检出率两组比较分析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提示梗死24h以内组和24~72h组MRI脑梗死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的检出率,而7h组患者CT和MRI检出梗死率无明显差异。患者MRI检查脑梗死病灶数量明显高于CT 检查( P <0.01);患者 MRI检查脑梗死微小病灶的能力明显强于CT 检查( P <0.05)。结论 M RI比C T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中具备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CT灌注成像(CTPI)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并对缺血半暗带灌注情况进行动态观察。材料和方法:26例发病时间在6h内临床怀疑脑梗死的患者进行头颅CT平扫及CTPI检查,测量病变区及镜像侧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各个参数图异常灌注区面积,并计算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第一次扫描24h后复查CT平扫及CTPI。结果:第一次CT平扫示非责任的陈旧性脑梗死6例,其余20例均未见异常。CTPI示超急性期脑梗死20例,其中16例存在缺血半暗带;其余6例为TIA。复查CTPI示超急性期存在缺血半暗带的16例病例于急性期梗死区周围仍然存在低灌注区,与超急性期半暗带rCBF、rCBV及rMTT比较无明显差异(t分别为2,05,1.515,0.081;P〉0,05)。超急性期缺血半暗带区rCBF、rMTT与TIA低灌注区比较有明显差异(t分别为2,868,3,717;P〈0,05),而rCBV比较无明显差异(t=1.748;P〉0.05)。急性期梗死区面积平均1470,75mm^2较超急性期(1387mm。)增大,梗死区面积增加与缺血半暗带所占比例有线性相关关系(spearman相关系数1.00,P〈0.05)。结论:缺血半暗带不仅仅存在于脑梗死超急性期,在急性期亦可能有缺血半暗带的存在;CTPI不但能够早期诊断缺血性脑卒中,而且对不同发病时间病例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带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检查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在发病后1-6h内应用螺旋CT扫描检查,所有病例均在发病后24h复查证实为脑梗死患者。结果:50个病例中出现异常征象者共35例,占总数70%。异常征象包括:梗死区脑实质密度轻度减低。脑动脉密度增高,多见于大脑中动脉水平段。局部脑肿胀,邻近脑沟变浅、脑室变形变窄。皮髓质交界模糊、基底节轮廓模糊可部分消失。结论:超急性期脑梗死虽然CT征象轻微,但结合临床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MR DWI及ADC值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临床上拟诊为脑梗死患者186例进行常规MR扫描及DWI检查,根据发病时间分成超急性期(〈6h)、急性期(6~72h)、亚急性期(3~7d)3个组。测定各组梗死灶ADC值及健侧ADC值,并计算相对ADC(rADC)。结果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梗死灶ADC值均低于健侧相应区域(配对t检验,P〈0.01);超急性期、急性期及亚急性期病例之间rADC有统计学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F=7.663,P=0.001)。结论DWI在脑梗死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均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各期梗死灶rADC值有时间相关性,对脑梗死的准确分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低场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超急性期脑梗死(HC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起病时间6h内临床拟诊脑梗死的16例患者使用0.35T磁共振仪行DWI和常规MRI扫描。结果:DWI诊断HCI12例,DWI阴性4例;常规MRI扫描3例符合脑梗死诊断,9例不符合,最终临床诊断为HCI12例。DWI所见异常高信号区在以后的CT或MR随访中均见明显梗死病灶。结论:低场DWI在HCI诊断中能得到成功运用,且诊断高度准确。能在最短时间内确定患者梗塞部位,为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6.
李英杰  王绍鹏 《人民军医》1997,40(5):267-268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因其与免疫调节关系密切,加之取材方便,易于检测,现已作为衡量体内免疫功能的指标”’。为研究免疫反应与缺血性脑损伤的关系,我们检测急性脑梗死42例血清SIL-ZR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1对象和方法1.且对象急性脑梗死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56.卫士11.3岁。诊断标准参照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诊断标准(2),均经临床及头颅CT检查,明确诊断。如首次CT检查未发现与本次梗死症状、体征相对应的病灶,则在入院后2~5d内复查CT。根据梗死体积(IV)大小分为3组:(1)小梗死组:IVtlocm3;…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扩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weightedimaging ,DWI)和灌注成像 (perfusionimaging,PI)观察超急性期脑梗死影像半暗带的转归。方法 对 41例发病 2~ 72h(其中 3 1例发病 <6h ,为超急性期脑梗死 ;10例发病 7~ 72h ,为急性期脑梗死 )的脑梗死患者行MR扫描 ,并使用平面回波技术(echoplanarimaging ,EPI)进行DWI检查。全部病例在治疗后 1~ 2个月行MRI复查。将发病时DWI呈异常高信号 ,而于复查时T2 WI呈正常信号的脑组织定义为影像半暗带 ;将发病时DWI呈高信号而复查时T2 WI亦为高信号的组织定义为病灶中心区。以年轮状方式由外向内测定上述 2个区域的表观扩散系数 (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值。同时 ,对发病 <6h的患者中的 17例行表观扩散系数比率 (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ratio,ADCR)测定 ,并对 10例行动态对比剂增强血流灌注成像。结果  3 1例超急性期脑梗死在首次发病时T2 WI未能提示梗死灶 ,19例仅提示病变处血管流空信号消失 ;10例急性期脑梗死T2 WI均可见局部异常高信号 ;同一时期DWI于全部 41例明确显示梗死灶。超急性期脑梗死经治疗后 ,最终梗死灶的面积较首次DWI上异常高信号区域的面积减小 (t =17,P <0 0 1)。病灶中心区周边的影像半暗带呈可逆性转归。起病初期DWI上  相似文献   

8.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6  
目的 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卒中样起病且发病时间在6h以内、临床高度怀疑脑梗死的21例患者进行DWI和常规MRI扫描。结果 DWI诊断脑死16例,其最终临床诊断均为急性脑梗死,DWI阴性5例,其最终临床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DWI所见高信号区域的同一部位在以后的CT和(或)MRI随访中均有脑梗死病灶;DWI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100%,常规MRI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敏感度为25%,特异度为100%。结论 DWI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高度准确,其敏感度明显高于常规MRI。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急性期脑梗塞CT检查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在发病后1—6小时内应用常规CT扫描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T征象,所有病例均在发病24小时后复查螺旋CT或MR证实为脑梗塞患者。结果:300例中出现异常征象者共有202例,超急性期脑梗塞CT征象包括:脑实质局部密度轻度减低者126例,局部脑胂胀、邻近脑沟变浅、脑室变形变窄者52例,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者94例,豆状核密度减低108例,脑岛、最外囊和屏状核密度减低、灰白质界线模糊87例。结论:超急性期脑梗塞CT虽然征象轻微,但结合临床,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多层CT脑灌注成像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初步应用和诊断价值。方法:对8例疑有脑梗死的患者行常规CT平扫和CT脑灌注检查,发病时间为l一24h,3例患者同时行MRI检查。结果:8例脑梗死患者CT平扫均未见异常,3例CT脑灌注后见大面积脑梗死灶,其中l例发病仅lh,MRI T2W及DWI未见异常信号,6d后CT复查证实;另2例MRI T1、T2加权阴性,DWI呈异常高信号。其余5例CT平扫和脑灌注成像均未见异常,3—7d后CT复查,其中2例为脑干梗死,2例为左侧基底节区、放射冠区小范围梗死和腔隙性脑梗死,l例未见异常。结论:CT脑灌注成像最早可在出现症状40min后显示脑梗死病灶,超早期诊断的特异性好,异常灌注区以脑血流(CBF)、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对比剂峰值时间(TTP)最敏感,CT脑灌注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改善预后。但对脑干或其它部位小的脑梗死灶,CT脑灌注的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11.
SARS的早期X线及CT表现   总被引:34,自引:12,他引:22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早期X线和CT表现。方法 对28例SARS患者的早期X线和CT表现进行分析。患者在发病1—3d内行X线及CT检查。CT检查包括常规螺旋扫描和高分辨率CT(HRCT)。结果 28例中胸部CT检查均有异常所见。X线胸片发现病变者占60.7%(17/28)。影像表现可分为:(1)单发小片状病灶:占82.1%(23/28)。在CT影像上病变分为3种形态:①类圆形磨玻璃样密度病灶20例;②肺小叶形态的磨玻璃样密度病灶2例;③小片状实变影像1例。(2)多发小片状磨玻璃样病灶2例。(3)大片状影像3例。28例患者共发现31个病灶,其分布上叶7个,占22.6%;中叶3个,占9.7%;下叶21个,占67.7%。病灶最大径多为2.0~3.5cm。结论 SARS早期X线和CT主要表现为肺内单发小片状影像。CT显示病变的形态为类圆形磨玻璃样密度病灶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低场磁共振弥散序列对各期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方法 应用磁共振T1W1,T2WI和水抑制反转恢复成像(T2 FLAIR)和DWI对70例各期脑梗死病人进行86人次MRI检查,并作ADC图,测定ADC值。结果在超急性脑梗死病例中,DWI和ADC图均表现缺血,但T2及T2FLAIR成像表现正常,病灶的ADC值随梗死时间延长,呈由低向高变化的趋势。结论低场磁共振DWI对急性期及超急性期脑缺血病变高度敏感,显示率及敏感性是100%.常规T2WI敏感性37%;ADC图可进一步量化缺血程度,二者结合应用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和病灶的转归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RI急诊快速评价在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313例发病<12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先行CT平扫,排除有明显低密度梗死灶后行MR快速成像序列检查[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时飞法三维血管成像(3D TOF-MRA)及T2加权成像(T2WI)],约5min完成;筛选超急性期脑梗死(DWI略高信号,而T2 WI未见明显高信号)158例(52.1%),并对其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及预后评估.结果:发病<4.5 h组、4.5~≤9h组及>9~12h组的患者中分别75.4%(43/57例)、54.1% (73/135)及34.7% (31/121例)患者符合超急性期脑梗死;其中136例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后发生非症状性颅内出血12例(8.8%),症状性颅内出血4例(2.9%),1例(0.74%)死亡;90 d评估预后良好125例(91.9%).结论:急诊MRI快速评价界定超急性期脑梗死指导的静脉溶栓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能排除发病<4.5 h但梗死灶已非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及界定发病>4.5h或不明确时间窗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  相似文献   

14.
超急性期脑梗死CT扫描及阅片技巧(附14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平扫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146例超急性脑梗死病例,64例应用常规CT扫描,82例采用颅窝去伪影软件5mm薄层扫描。对CT平扫图像均采用常规阅片方式和CT影像工作站反转功能读片。结果:CT平扫阳性表现主要有脑动脉高密度征,两种不同扫描方式的阳性率分别为20.31%和47.56%(P〈0.001);局部脑肿胀征应用不同阅片方式阳性率分别为45.2%和46.58%(P〉0.05);脑实质低密度征应用不同阅片方式阳性率分别为19.18%和45.21%(P〈0.001)。结论:CT平扫对半数以上超急性脑梗死病例可做出诊断,应用薄层扫描及CT影像工作站的反转功能读片,可明显提高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低场强MR与CT扫描诊断小脑梗塞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组59例病人分为两组;急性期21例,发病24小时内行CT、MR检查。慢性期38例,发病一月后行MR、CT检查;结果急性期21例,CT发现病灶6例约占28.5%表现为斑点状低密度阴影,MR扫描21例均发现病灶,其表现为等T1或稍长T1长T2信号。慢性期38例,CT发现病变17例约占44.2%,表现为边缘清楚的点片状低密度阴影,38例MR均表现为长T1、长T2高信号。结论小脑梗塞性病变MR检查优于CT检查。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在评价缺血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行常规CT、MRI、DSA检查,并于24h后行CT及MRI复查,根据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到MRI检查时间分为超急性期(发病6h以内)、急性期(6~24h)和亚急性早期(24h~7d)。对比分析不同时期患侧梗死核心区、缺血半暗带与健侧镜像区的ADC及rADC值。结果:超急性期、急性期及亚急性期梗死核心区ADC值及rADC值均低于健侧镜像区,缺血半暗带ADC值及rADC值仅轻度下降,平均降幅为20%。梗死核心区与缺血半暗带ADC值及rADC值随着发病时间延长,上升趋势不同。缺血半暗带ADC值及rADC值均高于梗死核心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DC值及rADC值对判定缺血半暗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望成为一种简便易行的确定缺血半暗带的检查方法,为指导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 脑梗死是常见病,CT诊断容易。但发病在6 h以内的超急性期脑梗死CT平扫准确诊断率极低。脑血管意外患者又常常需要急诊CT平扫区分脑出血与脑梗死,并指导治疗方案。所以目前CT平扫仍然是常用的颅内急症检查方法。我院从2007年7月~2010年6月3年内总结了发病在6 h以内、急诊行CT平扫、临床追踪、CT复查确诊的22例超急性期脑梗死病例,分析超急性期脑梗死CT平扫特点,旨在提高对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分析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其中MRI检查(菲利普的Achieva)者为33例、CT检查(东芝Aquilion16层)者为51例,观察两组在发病后6h内病变检出率及病残率、病死率的比较。结果MRI检查组6h内病变检出率为66.7%,显著高于CT检查组的5.9Vo(P〈O.05),且MRI检查组病残率、病死率分别为3.0%及0%,均显著低于CT检查组的9.8%及7.8%(P〈0.05)。结论对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要将MRI检测作为早期病变检出的首要检测手段,才能有效提高早期诊断率,减少病情恶化,最终降低病残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对临床疑诊或确诊为脑梗死的116例患者包括11例超急性期(发病后6h内),35例急性期(发病后6-24h)及70例亚急性期(发病后2~7d)进行DWI和常规MRI检查,对超急性、急性、亚急性期的MRI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病变演变规律。结果DWI较常规MRI序列显示梗死灶更有明显优势,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灶的敏感度为100%。急性期脑梗死灶在DWI序列上为异常高信号,且信号强度随b值升高而增强,各期脑梗死灶在DWI中异常信号强度由低逐渐增高。弥散全方向比单方向DWI成像显示病变效果好。结论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通过精心调整扫描技术参数,对急性期脑梗死能作出诊断,尤其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及治疗可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动态CT表现与临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在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超急性期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MCA供血区超急性期脑梗死(发病6h内)的CT征象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定期复查CT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MCA供血区超急性期脑梗死46例中表现为HMCAS者32例(71.1%),临床均为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25例死亡(78.1%),其中HMCAS进展且合并MCA点状征的14例中12例(85.7%)死亡,其余均遗留严重神经功能缺损;而无HMCAS的14例中8例为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6例为TACI,仅2例(14.3%)死亡,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例HMCAS在复查随访时消失,病人病情好转且均转化为出血性脑梗死。结论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动态CT变化有助于MCA供血区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