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流动人口为主的批发市场商贩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和行为干预模式,为在该人群中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一家批发市场的商贩进行艾滋病防治方面的健康教育,并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后,商贩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正确认识艾滋病及正确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的比例增加,安全套的使用率提高,对干预活动的形式及健康教育的内容表示满意。结论对批发市场商贩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该人群对艾滋病预防控制知识的认知水平,有效改善相关态度及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杭州市开发区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评价对流动人口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对流动人口实施艾滋病干预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对开发区流动人口开展多种形式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包括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宣传版面展示、提供咨询、发放宣传资料、免费提供安全套等形式,在健康教育前后对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健康教育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被调查人员对问卷中13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除“输血会传染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没有统计学差异外,其他12项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健康教育后被调查对象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与健康教育前比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P〈0.05)。健康教育后被调查对象“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国家针对艾滋病的四免一关怀政策”两项知识的知晓率仍低于50%;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态度正确率也低于50%。流动人口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电视(78.20%)、报纸和杂志(65.92%),喜欢的宣传方式主要为电视(58.13%)、报纸、杂志等(43.08%)。结论 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但被调查对象对艾滋病部分知识认知程度仍很低,应继续有针对性的加强该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在流动人口中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艾滋病知识干预,了解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变化,探索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上海浦东、长宁、嘉定、青浦4个区5个镇的3287名流动人口作为干预对象,按照不同人群分5组进行基线调查,然后分别进行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干预,并对干预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平均得分为47.1分,干预后平均得分为60.1分,不同人群有敏感度不同的健康教育形式,同时,健康教育效果受到年龄、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等因素影响。结论对流动人口来说,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是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比较有效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在建筑工地流动人口中有效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通过需求评估,对目标人群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15天后通过问卷调查,对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后,建筑工地流动人群对"正确使用安全套可否降低艾滋病传播"等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对艾滋病的相关态度、行为有了明显变化,差异均存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掌握安全性行为的观念和技能、消除歧视是建筑工地流动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干预的重点,能有效地引导、动员民工参与预防艾滋病。  相似文献   

5.
海口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海南省海口市吸毒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现状及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促进该人群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为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取某区戒毒中心某一期学员进行基线调查,对280名吸毒人员实施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干预,对教育前后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健康教育后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高,健康教育前吸毒者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最低为23.2%,最高为92.0%,健康教育后,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最低为51.1%,最高为93.O%.结论 在吸毒人群中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6.
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流动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的认识,以利于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方法流动人口按照其工作特点分为3组:建筑工人、服务行业者和个体经营者。对3组人员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资料,比较各组的一般情况以及干预前后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各组干预后的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对健康教育方式的敏感度各组间有差异。结论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防治意识较弱,加强健康教育是艾滋病防治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暗娼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核心信息传播效果,探索适合暗娼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通过整群随机抽样,抽取10家桑拿按摩、歌舞厅场所活动的暗娼,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向调查对象传送暗娼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干预前后均采用一对一匿名调查。结果该市暗娼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核心信息知晓率不是很高,为70%左右;干预前后艾滋病防治知识、性行为相关情况及对于艾滋病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变化不明显。该人群对艾滋病相关节目的关注度都比较高,但主动性不强,电视是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最主要的途径,让她们觉得不舒服的前3个词汇为卖淫、性交易和暗娼。结论该市本次干预效果不是很理想。充分利用视频类节目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传播是今后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由于暗娼人群流动性大,要保证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的持续性和经常性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丹东市纺织业女性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评价对其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实施艾滋病干预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辽宁省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项目》为依托,结合丹东市农民工实际情况,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丹东市纺织企业300名女性农民工进行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基线调查和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均采取问卷调查方法,6个月后对该人群进行干预效果评价。结果被调查对象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除"艾滋病可以通过性行为感染"、"输入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血液可以感染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艾滋病可以通过共用注射器吸毒感染"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76.27%增加到95.19%。该人群不介意与艾滋病病人共同工作健康教育前占36.3%,健康教育后占71.4%(P0.01),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有着全面的提高,特别在日常生活中不会传播艾滋病及安全套使用知识方面有显著的提高。结论在纺织企业女性农民工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应继续有针对性的加强对该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9.
南京市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减少感染性病艾滋病的风险,控制南京市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的蔓延。方法对南京市流动人口聚集地的流动人口开展一系列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干预前后分别作问卷调查,评估健康教育效果。结果除“接受未筛选的血液及血制品可传播艾滋病病毒”外,其余有关艾滋病传播途径及预防知识正确知晓率干预后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P〈0.05)。对艾滋病的认识及态度在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特别是“愿意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交往”的比例由干预前的43.2%(504/1168)上升到干预后的69.7%(798/1145)。求医行为以去公立医院看医生为主,干预前75.3%(879/1168),干预后上升到93.3%(1068/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居地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正确知晓率,减少了对艾滋病的恐惧和歧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对流动人口进行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可行性,探索对该人群的有效管理措施。方法将华泾镇中远船务工厂的外来务工人员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艾滋病防控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2.8%和8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施健康教育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艾滋病防控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5.0%和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在艾滋病防控知识和安全套使用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在流动人口中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同伴教育更易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利用免疫规划网络平台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并观察评估效果。方法选取芜湖市市区流动人口集中的10家预防接种门诊作为本次研究现场,随机从每个接种门诊抽取一定数量流动人口进行艾滋病知识的基线调查;根据预先设计的干预方案对流动人口开展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干预一年后,再次随机抽取样本进行调查,观察干预前后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评价干预活动的效果。结果流动人口干预前后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9.35%和9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96,P0.01)。结论依托免疫规划网络系统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健康干预效果较好,是艾滋病综合防治的一种值得探索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茂名市农村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水平和对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的态度,探索在农村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的有效途径。方法选取茂名市所辖的高州市其中的2个镇的3个行政村的人群,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开展集中观看VCD加现场交流方式、张贴健康海报和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自学的健康干预等方式,采取自制的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匿名调查,比较健康教育前后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以及三种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之间的效果,对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回归分析,探索农村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影响因素。结果健康教育后,调查对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较大提高(P<0.05);性别分布上,男性知晓率高于女性知晓率(P<0.05)。年龄分布上,55岁以上人口知晓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P<0.05);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知晓率也较高。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调查对象对艾滋病人和感染者态度变化不明显。在三种健康教育模式中,以张贴海报的形式获得的成本-效益最高。结论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对提高农村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有良好效果,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影响居民艾滋病知识水平,健康教育前后居民对艾滋病人的态度改变不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南京市建筑工地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前后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信行改变,探索在建筑工地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模式。方法整群随机抽取南京市6所建筑工地的流动人口,采用多部门合作、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随机抽取了337人和273人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传播途径总知晓率、预防措施总知晓率分别由54.3%、55.3%和61.2%提高到69.3%、70.8%和76.2%。对艾滋病相关态度干预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性行为时每次均使用安全套者仅占6.1%,干预后愿意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达84.2%。65.9%的被调查对象愿意接受健康讲座。结论多部门合作、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的干预模式对建筑工地流动人口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流动人口不同方式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针对从事不同职业的流动人群,比较不同干预措施对其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方法逐级整群抽样选定5组人群,其中一组为当地人群(空白对照),另4组为流动人群(流动人口空白对照组、一般干预组、积极干预组、综合干预组)。结果干预前,流动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明显低于当地人群;干预后,3个干预组人群的知识知晓率均有显著提高(P<0·01),而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流动人群中的建筑工人和工厂务工者,采取一般干预措施(如发放知识手册)的效果最佳;流动人群中的五小企业和娱乐行业从业者,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发放知识手册 专题讲座与当面咨询)效果最佳。干预后流动人群与艾滋病相关的态度方面有明显好转,而行为方面的改变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流动人口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时,不同行业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可有效地提高其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改善相关的态度,而相关行为的改变还需要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天津市西青区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为制定针对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西青区1110名外出务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分析显示外来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结论 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应针对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薄弱环节开展宣传教育,切实做好该高危人群性病、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应加强针对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宣传干预工作,减少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艾滋病(AIDS)知识的掌握情况,探索不同的干预措施对其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雨花区2家工厂、1个建筑工地的流动人口共438人,采取播放录像、健康讲座等形式进行干预,了解干预前后该人群AIDS知识知晓情况。[结果]流动人口干预前AIDS一般知识知晓率偏低(56.3%),干预后明显提高。以采取综合干预(播放录像+健康讲座+发放宣传手册)效果最好。[结论]在流动人口中开展AIDS健康教育对提高其相关知识水平有明显效果,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是提高AIDS知识知晓率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铜陵市建筑工人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以及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 ,抽取铜陵市10个建筑工地近500名建筑工人,采取强化干预培训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并通过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强化干预前后工人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态度和行为状况。结果干预前共收集问卷309份,干预后收集问卷487份,对照干预前后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由干预前的46.3%提高到83.9%(P〈0.05),对病毒感染者的态度干预前后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建筑工人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地提高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并改善他们对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态度。下一步健康教育的重点是降低危险性行为的发生率和推广安全套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为平台,对外来育龄妇女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提高外来育龄妇女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水平以及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的知晓率和接受意愿,改变其相关行为以减少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外来育龄妇女实施基线调查。然后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与相关行为干预,1年后,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干预后调查。比较干预前后被调查对象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VCT相关知识和意愿的变化,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外来育龄妇女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HIV感染的意识为4.8%,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最近一个月安全套经常使用率上升为12.8%:VCT知晓率、检测地点回答正确率和检测意愿显著上升,分别为:64.8%、69.1%和82.8%。结论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为平台的干预研究提高了外来育龄妇女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率、VCT相关知识和意愿。因此.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开展艾滋病预防干预是控制外来育龄妇女感染艾滋病有效的、可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在吸毒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干预预防艾滋病试点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索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对预防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的可行性,为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工作提供经验和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社区干预研究方法在戒毒所和社区内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用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艾滋病传播危险行为变化和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率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比干预前高;干预后吸毒人群的艾滋病传播危险行为率比干预前低;干预前后吸毒人群的HIV抗体阳性率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 在吸毒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吸毒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改变HIV感染者的危险行为,控制艾滋病传播。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成都市自愿戒毒医院内戒毒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探索自愿戒毒人群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在自愿戒毒医院设立咨询室,培训并发动医务人员开展干预活动,比较干预前后吸毒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结果]出院组人群艾滋病知识的得分较入院组人群有了明显的提高(P﹤0.05),纠正了吸毒者对艾滋病及其传播途径的的错误观念。[结论]在自愿戒毒医院内建立咨询室、培训并发动医务人员开展干预活动,有助于提高吸毒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