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输卵管不通所致不孕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卵管不通是女性不孕尤其是继发性不孕的重要原因,多由于盆腔慢性炎症导致输卵管腔粘连、僵硬,或受周围瘢痕组织牵拉、扭曲或闭塞,使输卵管丧失其输送精子、卵子、孕卵的生理功能,造成不孕.中医认为,任主胞胎,冲为血海,冲任瘀阻,胞络涩滞则造成不孕. 故本病可见于中医的不孕、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等病中.笔者近年来以活血化瘀、疏通卵道为原则,以生水蛭粉为主药,结合其他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输卵管不通所致不孕症35例,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介绍赵珂副主任医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经验。认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主要病机在于瘀阻胞络冲任,病位在冲任,病本在肾、肝、脾,补肾活血、行气通络是其主要治疗原则。临床上主要以中药口服、灌肠联合治疗,配合运用温灸湿敷、心理疏导,内外同治。  相似文献   

3.
介绍杨正望教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经验。杨教授基于女性相关特点,认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为气血不足、胞脉瘀阻所致,以冲任气血失调为本,胞脉瘀阻不通为标,治疗应在调和气血的基础上祛瘀通络,以助后期受孕。其以"通"为法,运用益气化瘀方,一方多用(口服、保留灌肠、外敷),同治本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输卵管性不孕的中医治疗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卵管性不孕在女性不孕中所占的比例约为30%~40%[1],是女性不孕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关于输卵管性不孕的中医治疗方法报道很多,本文就其中医治疗的思路归纳如下。 1 病机认识 输卵管阻塞是引起输卵管不孕的主要原因。人工流产、经期不洁、房事不节等继发感染,导致输卵管慢性炎症引起输卵管粘连、阻塞,致使精、卵不能结合,故难受孕,这一发病过程已经得到公认。中医认为:“妇人所以无子者,冲任不足,肾气虚寒也”、“任主胞胎”、“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由此可以看出,肾气不足,痰湿内生,冲任失调,气机不利,而致…  相似文献   

5.
输卵管炎性不孕是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影响育龄期女性健康及家庭和谐至关重要的因素,其病因复杂,治疗棘手。李颖教授认为其主要病机特点为肾虚血瘀,瘀血阻滞胞络,瘀阻管腔。治疗采用自拟经验方补肾化瘀汤加减,辨病施治,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6.
输卵管阻塞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因素,占女性不孕53.8%[1],并有逐年上升趋势.输卵管阻塞的病因有输卵管炎症、结核、内膜异位症、手术损伤黏连、先天发育异常等.我科运用手法整复加穴位按摩治疗输卵管性不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育龄女性不孕症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输卵管异常如输卵管积水、粘连、炎症导致的输卵管性不孕是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中医治疗输卵管性不孕辨证施治,内服外治相结合,疗效肯定,其中中药保留灌肠疗法最具特色.本文对近年来中药保留灌肠疗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疗效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羚  顾元烨  江媚 《吉林中医药》2021,41(7):854-857
胞宫胞脉胞络理论是中医基于脏腑理论对女子生殖功能的基本认识.子宫体、宫颈、卵巢、输卵管、盆壁及其相关的血管、神经、韧带及受体当属胞宫、胞脉、胞络功能范畴.胞脉和胞络属于胞官的一部分.胞脉、胞络将脏腑化生之气血全面布散于胞官,心、肾通过胞脉、胞络与胞官相联系."精满" "血足"是良好子宫内膜环境的体现.肾气亏损,胞脉失疏,冲任不充,胞官瘀滞,藏泻失序,表现为子宫内膜较薄及血供不足,不利于孕卵的着床.治疗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应予补肾气,通胞脉,自拟二补助育汤,可以改善子宫内膜血液循环,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提高辅助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介绍刘丽教授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临床经验。刘教授认为瘀为发病的主要原因,瘀滞阻于胞宫,胞络阻闭,气血不能运行,从而影响精卵结合故导致不孕。临床采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方疏肝清热、化瘀通络以减轻输卵管炎症,同时配合输卵管通液术逐步改善输卵管状态,疗效颇佳。并举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0.
不孕症患者病人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输卵管性不孕是女性不孕因素中最常见的,其发病率较高,占不孕症病因中30%-40%,是女性不孕中较复杂的问题之一,我院应用腹腔镜对输卵管性不孕的输卵管进行肉眼直视观察及治疗,获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输卵管炎性不孕(salpingitis infertility,SI)是由于急、慢性输卵管炎症致输卵管增粗、阻塞、通而不畅、积水、粘连,甚至纤维化,继而造成输卵管形态异常,或与盆腔周围组织粘连,导致功能丧失,影响精卵结合而致的不孕病症。据统计全球输卵管性不孕约占女性不孕的25%~35%,是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1],其中输卵管炎性因素约占输卵管性因素的30%[2]。SI临床表现主要有白带异常、下腹部坠胀痛、  相似文献   

12.
肥胖性不孕的辨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静红 《四川中医》2007,25(3):25-26
本文从“肥人多痰多湿”出发,论述了肾虚肝脾失调、痰湿内聚、郁滞冲任胞宫是肥胖性不孕的病理要点;并阐述了脾虚痰实、胞宫闭阻,脾肾阳虚、痰湿阻络,肝经瘀热、痰瘀交阻这三种常见证型的病因证治。  相似文献   

13.
输卵管阻塞是引起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 ,约占不孕症的 2 0 %~ 4 0 %。据报道 ,随着人工流产 ,自然流产次数的增多以及性传播疾病的上升 ,本病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 ,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家庭幸福。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由于经期、产后 ,胞脉空虚、不注意卫生 ,饮食生冷或恶露未尽同房以致邪毒内侵 ,气失宣行 ,血脉瘀阻 ,痹阻脉络 ,冲任失养 ,不能摄精成孕。根据中医理论 ,冲为血海 ,任主胞胎 ,为妊养之本 ,冲任脉盛 ,女子月经才能正常 ,才可孕育。肝藏血 ,喜条达 ,女子以肝为先天 ,肝之经脉循骶下腹 ,而输卵管位于下腹 ,其堵塞多由肝疏…  相似文献   

14.
陈何红  王臻  王停 《新中医》2001,33(7):32-33
以中西医结合及综合疗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100例,结果治愈72例,好转2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认为本病的痛机为外邪内伤致痰浊、瘀血瘀阻胞脉胞络,导致不孕.治以顺应人体月经生理周期,采用综合疗法的治疗模式,以激发自身调节,恢复生殖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认为女性从生长发育到生殖、衰老 ,均在肾一天癸一冲任轴的调节下进行 ,“冲任之本在肾”、“经水出诸肾”、“胞络者系于肾” ,由于肾在女性生理病理中的特殊作用 ,补肾法是中医妇科界公认的治本之法。而肾气是这一性调节轴的基本动力 ,肾气盛则天癸至 ,任通冲盛 ,月经来潮而能受精妊娠 ;肾气衰则天癸竭 ,冲任虚衰 ,而致绝经不孕。肾气不足可见第二性征发育迟缓、性功能减退、月经后期量少、闭经、崩漏、带下、胎漏、胎动不安、滑胎、不孕、阴挺下脱等经带胎产诸疾。由此补肾气又成为补肾法之中的基础治法。《金匮要略》之肾气丸 ,《…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盆腔炎性疾病是指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常见症状为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等,多发生在生育年龄妇女,近年来盆腔炎发病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妇女的生殖健康.中医认为热毒、肝郁或湿热、浊淤滞胞宫、胞络,影响气血运行,使冲任受阻,可致不孕,故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7.
冲任督带理论在妇科具有重要意义,历代医家对冲任督带有不同见解,更有"冲为血海","任主胞胎","督脉为病,女子不孕"等言论。通过分析冲任督带四脉与脏腑经络及与女性生殖生理病理关系,试阐释冲任督带四脉在女性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调节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立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10):594-595
循期疗法是根据中医生殖与肾气-天癸-冲任-胞宫之间的平衡理论,结合现代医学性腺轴中卵巢周期变化的4个阶段周期性用药,以促进卵泡发育、成熟、排出,提高生殖内分泌功能,达到受孕的一种疗法.笔者以中药循期疗法治疗排卵功能障碍、黄体功能不健、女性免疫性不孕、盆腔炎、输卵管不通等所致不孕症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医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卵管阻塞是引起女子不孕症的常见原因,约占女性不孕症的20%~40%[1],是妇科疑难症之一。现代医学认为输卵管阻塞多由慢性输卵管炎症所致,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输卵管先天畸形、结核、肿瘤等均可致本病。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气滞血瘀、湿热阻滞、肾虚肝瘀等致瘀阻冲任,胞脉不通而致不孕。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综述如下。1内服中药一般认为本病多由瘀血阻滞胞脉所致,故中药组方以活血化瘀为主,结合辨病辨证加减用药,配伍温通、补肾、理气、清热、通络等药物,同时配合宫腔注药加强疗效。张小玲[2]等认为本病由…  相似文献   

20.
输卵管阻塞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在妇科临床较为常见,多见于继发性不孕的患者以及有腹部手术史、经期不注意卫生、房事不洁等原发性不孕的患者.其阻塞原因绝大多数为炎症所致,常见的有输卵管粘连、阻塞,输卵管积水、附件炎性包块、盆腔瘀血症等.近年来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综述如下. 1内治法 一般认为本病属瘀血阻滞于胞脉所致,故通常以活血化瘀为主组方,结合辨证或辨病,配伍温通、补肾、利水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