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针灸资生经》由宋代王执中(今浙江瑞安人)编撰而成。书中灸法内容全面,对灸疮的处理及治疗方法尤为独到,其后的针灸著作如《针灸大成》《针灸集成》等中的灸法及灸疮内容,多出自本书。化脓灸,又名瘢痕灸,最早在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中已有记载。化脓灸治疗疾病起效的关键在于灸疮是否透发,甚至被视为疾病转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如《针灸资生经》引《下经》云:"凡著艾得疮发,所患即瘥,不得疮发,其疾不愈。"因此  相似文献   

2.
古人有"灸必发疮"方能奏效之说,本文通过考辩灸疮出处、医理及其坏证以明辩真伪。灸疮最早出自汉代《武威汉代医简》《金匮要略》,本义为灸后灼伤疮疡,至晋代《针灸甲乙经》始有用草鞋热烫促使灸疮感染化脓的记载,"发灸疮"法成为化脓灸的标志。考化脓灸须在辨证选穴正确前提下,兼气血充盛、取穴准、灸量足三因素方可得效;若艾灸过度、选穴不准、触犯外邪、护养不当则易产生坏证。历代医家对灸疮安全性和疗效提出质疑,提出禁用八木之火、设禁灸穴以防其害。临床证实灸感"气至"为灸法得效标志,"灸必发疮"之说多系古人为加强灸量刺激达到"气至"得效标准,而过度艾灸所致,非特指灸法得效标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灸疮促发对化脓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372例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护理改进组(248例)和常规护理组(124例),均进行相同化脓灸治疗,穴取大椎、肺俞、膻中、天突,采用艾炷直接灸。护理改进组灸疮用0.5%碘伏消毒,将黑膏药剪成倒三角形贴敷于疮面上;在灸疮化脓后,每次换贴膏药时疮面脓液不予擦拭;指导患者于灸后至灸疮脱落前增加高蛋白饮食。常规护理组灸疮用0.5%碘伏消毒,将黑膏药剪成刚好能覆盖灸疮的圆形贴敷于施灸的疮面上;在灸疮化脓后,每次换贴膏药时对疮面脓液进行清疮消毒后再贴敷黑膏药;饮食护理方面指导患者于化脓灸后至灸疮脱落前禁食"发物"。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清补体C3含量变化和临床表现积分。结果:护理改进组总有效率为93.5%(232/248),优于常规护理组的79.0%(98/124,P<0.01);两组C3含量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均P<0.01),护理改进组较常规护理组上升更明显(P<0.01);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积分治疗后均明显降低(均P<0.01),护理改进组较常规护理组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在应用化脓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时,运用改进后的护理方法促使灸疮发透较常规护理方法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天灸疗法的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灸是非火热性灸法的一种 ,又名自灸、冷灸、药物发泡或敷贴发泡疗法 ,它是指将某些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敷贴于人体的穴位 ,致使穴位局部皮肤充血、发泡甚至化脓 ,对疾病起到“外惹内效”之功的一种外治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用芥子泥敷于百会穴来治疗蛇咬伤的记载。天灸疗法历经数代不断发展和完善 ,在临床应用和理论研究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和进展。天灸的临床应用天灸目前常选用的药物有毛茛、白芥子、斑蝥、大蒜等。天灸的适应症相当广泛 ,下面分类叙述。1.呼吸系统疾病(1)哮喘和支气管炎天灸在治疗哮喘、慢性…  相似文献   

5.
作者陈本宗等根据其三代家传经验,利用三伏日对哮喘的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用中药艾条在患者大椎、风门、肺俞和膏肓四穴灸至发泡,再用元遂散外敷穴道三十小时后取掉,并随着病因加灸配穴,疗效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针灸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治疗糖尿病 ,古代文献早有记载 ,如《千金方》载 :“消渴咽喉干 ,灸胃管下输三穴 ,各百壮 ,穴在背第八椎下 ,横三寸 ,间寸灸之。……消渴口干不可忍者 ,灸小肠输百壮 ,横三间寸灸之……”。古代医家亦有主张“消渴”禁用针灸治疗的 ,如《千金方》载 :“凡消渴病人经百日以上者 ,不得灸刺 ,灸刺则于创上漏脓水不歇 ,遂成痈疽 ,羸瘦而死。”《世医得效方》亦云 :“凡消渴……不可针灸 ,则疮中生脓水 ,或成痈疽 ,脓水不止则死” ,主张禁针灸是由于针灸处理不当 ,易导致皮肤感染生疖而加重病情 ,“亦忌有所误伤皮肉”既为此意。  消渴的针…  相似文献   

7.
天灸疗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灸疗法源流 天灸,是中医灸治疗法中非火热灸法中的一种主要方法,又称发泡疗法。它是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部,使局部皮肤充血、发泡,甚至化脓,有如灸疮。天灸治病.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以“蓟”(芥子泥)敷“中颇”(百会)发泡,以治疗毒蛇咬伤的记载。天灸一词最早见于南北朝宗懔撰著的《荆楚岁时记》中,书云:“八月十四日.民并以朱水点头额,名为天灸”。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载有“治疗痫、肿毒,斑蝥一枚,无足、翅、捻破,复以针画疮上作米字,以之封上,候发赤起即揭去。”  相似文献   

8.
早在《素问·气府论》中言:"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类经图翼》言:"大椎,主治五劳七伤,乏力,风劳食气,咳症久不愈。"《针灸大成》言:"大椎主肺胀胁满,呕吐上气,五劳七伤,乏力……气注背膊拘急,颈项强不得回顾,风劳食气……"足见大椎穴在临床治疗应用中有特殊的功效。现将笔者运用大椎穴治疗鼻衄、高热、头痛、眩晕等急症的体会总结如下。穴性特点针灸穴位中的大椎穴属于督脉之穴,别名百劳,本穴位于背部极上,诸阳之阳,为足三阳经与督脉交会之处,位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功专清  相似文献   

9.
浅谈"天灸"及其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灸"作为常用灸法来讲,目前用其名的已很少,只有在医药院校的教材上,还见到其名列于常用灸法中,原因是后人将"天灸"所用的药物,作为施灸的名称,如用白芥子则称为"白芥子灸",用斑蝥则称"斑蝥灸",用毛莨则称"毛莨灸"等,后人亦称为"药物发泡灸"或"药物发泡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化脓灸治疗过敏性哮喘中化脓量和疗效的关系。方法:随机分为化脓灸9壮组,化脓灸3壮组和化脓灸6壮组,观察灸疮最大面积、灸疮脱痂时间、灸疮初始化脓时间、灸疮结疤时间和各组临床疗效。结果:9壮组的灸疮最大面积明显大于3壮组,与6壮组无显著差异,而各组灸后灸疮脱痂时间、灸疮初始化脓时间和灸疮结疤时间无显著差异,临床疗效显示9壮组明显优于3壮组,而与6壮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化脓灸治疗过敏性哮喘中化脓量的多少和疗效有关,一定的化脓量是化脓灸治疗哮喘取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化脓灸是直接灸法,就是用艾绒高约一公分,椎底直径0.8公分,置穴位上着肉燃烧,使其化脓疼痛长期刺激,而达到愈病目的。我院针灸科观察化脓灸在治疗上是有一定的特殊价值,特別对一般顽固性慢性疾病如哮喘、发育不良、肝硬化、坐骨神经痛等,久治不愈,曾经使用过一般针灸法效果不大时,改用化脓灸,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化脓灸”治疗157例哮喘病的疗效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湖松风臺严氏,用化脓灸治疗哮喘,有一定的效果。我科于1960年和1961年7—9月间,也用化脓灸治疗本病,并定期进行了随访观察。兹将随访观察的157例小结如下。临床现察一、治疗方法:取穴以大椎、肺俞、天突为主,并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及症状而加减应用身柱、灵台、膏盲、膻中、中脘、气海等穴。年幼者,则用灵台;胃脘寒冷者,加用中脘;气虚者用膻中、气海。一般病例选用4—5穴,每天灸治一穴,4—5天为一个疗程。每年在伏令期间灸治一个疗程(即4—5天)。  相似文献   

13.
宋南昌教授采用三伏灸贴发泡疗法防治支气管哮喘,形成了独特的经验。认为三伏灸贴发泡疗法具有化脓灸的作用,而没有化脓灸的不良反应;哮喘病因病机为肺脾肾三脏不足,痰、湿、寒等邪气内蕴于肺,阻塞气道,肺失宣降而发;发泡疗法具有药物少而猛、选穴精而全、发泡大而多等特点,同时,重视与患者沟通和护理工作,疗效显著,适用范围广。  相似文献   

14.
“天灸”治疗肺系病证8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天灸”治疗肺系病证的疗效。方法:三伏天治疗,选肺俞、大椎、风门等穴。“天灸”药物组成:白芥子、生甘遂、细辛、玄胡等。结果:总有效率为91.25%,其中支气管哮喘87.50%,慢性支气管炎95.0%。提示:“天灸”治疗肺系常见慢性病证遵循“冬病夏治”原则,起到春夏养阳功效,对慢性支气管炎更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天灸,又名自灸或称发泡疗法,是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作用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部,使局部充血,起泡有如灸疮而得名,如敷贴时间短,以达到局部充血、潮红为止,则不至起泡[1]。对皮肤有刺激起泡作用的药物主要有毛莨叶、白芥子、旱莲草、斑蝥、蒜泥.吴茱萸、巴豆、蓖麻子等。因其方法简便、疗效显著、使用安全、对内脏无明显损害等优点而逐受当今临床欢迎。1天炙的由来与发展 天灸一词最早见于南北朝宗懔撰著的《荆楚岁时记》中。书云:“八月十四日,民并以朱水点头额,名为天灸。”晋葛洪《肘后方》中载有用毛莨外用发泡治疗疟疾的…  相似文献   

16.
试谈天炙法     
灸法分两大类:一类为火热灸法;另一类为非火热灸法。天炙,是非火热灸法的一种主要方法,此法历代医家十分注视,当今临床又倍受欢迎,现予论述。1 何谓天灸 天灸,又称自灸,即当今称之谓“敷药发泡法”。此法系利用某些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外敷于穴位使之发泡以起到类似火热灸法的效果。如《苏沈良方·论龙芮》载:“石龙芮……亦谓天灸,取少叶揉臂上,一夜作大疮如火烧是也。”2 天灸法渊源 《五十二病方》记载;“蚖……以蓟印其中颠”。即用芥子泥敷贴头顶部使局部红赤发泡以治蚖蛟的方法。初期,古人用此法作为预防保健的自灸方法。如《庄子·盗跖》载:“孔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当  相似文献   

17.
施延庆化脓灸法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延庆化脓灸法的经验314001浙江省嘉兴市中医院王寿椿施延庆主任医师擅用化脓灸法起沉疴、疗顽疾,疗效显著。他认为化脓灸在辨证选穴正确前提下,临床取效是以取穴必准、施灸必熟、灸疮必发为三大要素。现将侍诊所录整理介绍如下:取穴必准《千金方》说:‘灸时孔...  相似文献   

18.
不同灸法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艾灸对人体免疫防卫机能的作用,我们以哮喘及硬皮病患者为对象,用不同灸法进行治疗,并观察淋巴细胞转化率(LTT)和E-玫瑰花环形成率(E-RFC)、IgG、IgA、IgM和C_3的变化。现将结果报导于下。一、对象和方法1.哮喘49例,根据中医辨证,主要为偏阳虚,并有少数偏阴虚但属寒喘的病例,采用化脓灸治疗,病员在灸治时都处在疾病缓解期。灸大椎、肺俞(双侧)。隔日灸1穴,灸治3穴为一疗程。直接将艾灶放在穴位皮肤上,每穴灸7~9壮。灸后,用灸膏封贴,  相似文献   

19.
天灸疗法是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因局部发泡如火燎,形成灸疮,又名发泡灸。这种灸疮的情形和艾灸疗法形成的灸疮有相似之处,但它不是用艾绒及其他材料作热源的施灸方法,与热灸相对而言又称为冷灸、自灸、无热源灸。历史渊源天灸一词,首见于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八月十四日民并以朱水点儿头额,名为天灸,以厌疾。"与《说郛》卷三二引《潜居录》:"八月朔,以碗盛取树叶露,研辰砂,以牙箸染点身上,  相似文献   

20.
逆灸即古代世行的保健灸法。《针灸聚英》曰:"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无病而灸的方法又称长寿灸、养生灸、强壮灸。在身体健康未病之前或疾病发展尚轻之时,先用艾灸方法激发经气,增强机体抗病与应变能力,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古人在实践中注重督脉四穴的防病保健作用,其中百会灸健脑安神,大椎灸振奋阳气,身柱灸促进发育,命门灸温肾壮火,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