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素梅 《吉林医学》2013,34(9):1732
目的:分析X线检测成人先天性巨结肠(AHD)的影像特点及其诊断相关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ADH患者行钡灌肠X线影像检测的表现,并与病理学检测相对比,探讨其对于诊断的价值。结果:ADH主要X线影像学表现为在直肠部见狭窄长度为3~9 cm的局限性狭窄,并且其近端结肠壁可见明显增厚、肠腔不同程度扩张,最宽达到21 cm,扩张段和痉挛段间可见圆锥或者是漏斗型的长约2~7 cm的扩张移行段。合并有粪石者12例;病变段肠管作病理检查,神经节细胞主要呈稀少、变性者23例,缺如者8例。结论:钡灌肠检查是临床确诊AHD的一种有效手段,为术前手术方法的选择以及方案地制定提高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戚绍林 《当代医学》2007,(23):168-169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的表现特点和X线诊断.方法 对我院20例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病患者行X线腹部平片与钡剂灌肠检查,分析X线腹部平片表现及钡灌肠X线表现.结果 X线腹部平片下均可见肠管扩张;钡灌肠X线表现直肠部均有局限性狭窄,狭窄段上方肠腔均示不同程度扩张,痉挛段与扩张段之间肠腔呈漏斗状膨大,并移行至呈巨管状的结肠,6例出现钡剂潴留,部分患者的结肠上方肠腔内仍有因粪便积留形成的粪块影.有不全性肠梗阻征象.均未见溃疡等表现.结论 钡灌肠检查是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的一种较好的临床确诊方法,便于术前选择手术方法 和制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3.
戚绍林 《当代医学》2007,(12):168-169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的表现特点和X线诊断.方法 对我院20例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病患者行X线腹部平片与钡剂灌肠检查,分析X线腹部平片表现及钡灌肠X线表现.结果 X线腹部平片下均可见肠管扩张;钡灌肠X线表现直肠部均有局限性狭窄,狭窄段上方肠腔均示不同程度扩张,痉挛段与扩张段之间肠腔呈漏斗状膨大,并移行至呈巨管状的结肠,6例出现钡剂潴留,部分患者的结肠上方肠腔内仍有因粪便积留形成的粪块影.有不全性肠梗阻征象.均未见溃疡等表现.结论 钡灌肠检查是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的一种较好的临床确诊方法,便于术前选择手术方法 和制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影像学特征,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2年7月共20例经X线诊断并经外科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为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病例的影像表现。结果:患儿腹部平片表现为肠管不同程度管状积气。钡剂灌肠检查中10例表现为直肠远端狭窄;6例表现为乙状结肠远端、直肠狭窄,均无明显扩张段及移行段;3例无明显可见的狭窄段、移行段及扩张段;仅1例表现有明显狭窄段、移行段、扩张段。20例患儿24~48 h随访均可见不同程度钡剂潴留。结论:钡剂灌肠造影是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首选检查;X线影像表现往往不典型,需要与类似疾病进行鉴别后根据排钡情况及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5.
钡灌肠造影X线表现不典型先天性巨结肠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钡灌肠造影X线表现不典型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钡灌肠造影检查方法诊断先天性巨结肠。结果  16例充盈像时均未见到明显的狭窄段及扩张段。 7例排钡像观察到狭窄段及扩张段 ,但狭窄段不典型 ,7例观察到相当于狭窄段处肠管略僵直的管壁。直肠壶腹部较相邻结肠窄。结论 先天性巨结肠钡灌肠造影时X线表现不典型需加照排钡像  相似文献   

6.
例1:陈××,女,7个月,临床以发育迟,便秘1个月入院。疑巨结肠申请X线钡剂灌肠。常规透视:心肺未见异常,肠淤张,右间位结肠。钡剂灌肠发现:乙状结肠上段有8cm长狭窄段,狭窄前段肠管扩张,还发现膝关节、足跗骨发育延迟如新生儿期。诊为:先天性巨结肠,克汀病?提示临床。临床追问病史:近亲结婚,化验室T_3、T_4低下,TSH低下,符合X线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钡剂灌肠X线检查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钡灌肠方法和X线影像学表现。结果:21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经钡灌肠检查确诊20例,误诊1例,诊断准确率高达95.2%。结论:钡剂灌肠检查为诊断本病首选、有效、简单的方法,且诊断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8.
金国际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8):923-923
目的观察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表现。方法对34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者的X线平片及钡剂灌肠造影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钡剂灌肠检查可清楚地显示小儿先天性巨结肠较典型的X线表现,可以明确本症的诊断。结论钡剂灌肠是诊断小儿先天性巨结肠较可靠的、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表现,探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表现和腹部平片、钡灌肠的X线表现。结果 26例腹部平片均表现为肠腔充气扩张,其中有16例低位结肠梗阻;钡灌肠检查20例见典型X线征象:痉挛段、移行段、扩张段;6例不典型X线征象:直肠下段局限性切迹,24 h随访均有钡剂潴留。结论钡灌肠检查是诊断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直观的方法,对病变的定位及程度判断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通地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7):160-160
目的:分析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表现,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7例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表现和腹部平片、钡灌肠的X线表现。结果:17例腹部平片均表现为肠腔充气,其中有13例低位结肠梗阻;钡灌肠检查16例见典型X线征象,痉挛段、移行段、扩张段;1例不典型X线征象,直肠段局限性切迹,24小时随访均有钡剂潴留。结论:钡灌肠检查是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直观的方法,对病变的定位及度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婴儿期先天性巨结肠(HD)的钡灌肠造影表现特点及其与病理的关系,并与巨结肠类缘病(HAD)相鉴别。方法搜集经手术证实、病理诊断的1岁以下HD44例及HAD4例,分析其临床、钡灌肠造影表现并与病理所见进行对照。结果HD的钡灌肠表现中均见不同程度痉挛狭窄段,其中64%呈腊肠征,23%呈“S”征,13%呈不规则收缩,HAD中75%呈不规则收缩;95%HD可见移行段,HAD无1例显示移行段;所有HD及HAD见不同程度扩张段。24小时后复查,均见不同程度钡剂滞留。结论钡灌肠检查是HD诊断的必要手段,X线征象中狭窄段最常见,与病理的神经节细胞缺失段相对应;移行段最具特征性,与HAD相鉴别。24h钡剂残留对早期不典型的HD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特征性表现及检查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8例新生儿的腹部X线平片及钡灌肠影像资料。结果 8例腹部X线平片均显示异常,均有全腹小肠胀气,伴气液平面6例,无1例结肠充气扩张;钡灌肠表现为结肠细小,宽径0.4~1.0cm,结肠袋消失,肠腔狭窄,肠管呈细绳状。钡灌肠正确诊断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6例,3/4诊断准确。结论腹部X线平片异常可提示巨结肠,钡灌肠可正确诊断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正确合理使用检查方法及掌握其影像学特征,对早期诊断新生儿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部平片、钡剂灌肠的X线征象对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27例,分析腹部平片、钡剂灌肠的X线征象,对所得的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27例新生儿中,腹部平片表现为结肠扩张及低位不完全性梗阻12例,无明显异常15例。钡剂灌肠发现(直肠直径/乙状结肠直径)1。而先天性巨结肠最易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造成病变部位近端的扩张与远端狭窄的受累部位比值的倒置(图2)。本组17例,见于短段型及常见型。为此,测量直肠、乙状结肠横径比值对新生儿结肠病变的诊断与鉴别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郑爱萍 《当代医学》2014,(12):60-61
目的: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者采用X线进行检查,观察该病X线检查的表现。方法对74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者分别采用X线平片和钡剂灌肠造影进行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3例患者通过平片确诊;71例患者通过造影确诊,其中69例稀钡灌肠确诊,2例全消化道造影确诊。结论对患者通过钡剂灌肠检查,能够将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比较典型的X线表现清晰地显示出来,诊断结果可靠,是临床影像学检查中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陈苍松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4):143-143
目的:探讨X线检查对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0月经手术证实、病理诊断的25例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5例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中腹部平片示结肠瘀张9例(36.0%),结肠梗阻13例(52.0%);钡剂灌肠检查短段型1例(4.0%),常见型17例(68.0%),长段型2例(8.0%),全结肠型3例(12.0%),阳性符合率92.0%(23/25)。24小时随访钡剂潴留有24例(96.0%),扩张段肠黏膜出现大锯齿状改变1例。结论:规范运用钡剂灌肠、腹部平片等方法可以为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提供很有价值的X线检查。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19岁。因便秘,左下腹隐痛伴肿块一年于1984年5月16日入院。体格检查:较消瘦,慢性病容,血压120/70mmHg,心肺正常。腹部平软,肝脾未触及,左侧腹部可触及条索状肿块,稍活动,无压痛。X 线钡剂灌肠示钡剂通过顺利,结肠边缘光滑,袋形正常;左侧异常肠管内有粗大粘膜,异常肠管开口及其全貌均不明确。钡剂灌肠5天后钡餐检查: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及升结肠均无器质性改变;左侧有一U 形积钡肠腔,长50cm,宽4cm,移动度差,收缩性差,近腹中线呈盲端,在降结肠近端不能与(?)曲分离,降结肠无特殊。X 线诊断为结肠重复症,开口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评价X线在TCA的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小儿TCA的腹部平片及钡灌肠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腹部平片均显示异常,表现为不同程度小肠淤张、结肠少气或无气,结合临床可提示巨结肠可能;钡灌肠显示:结肠框变小10例,整个结肠壁较平坦、僵直、缺乏正常的柔韧度与活动度9例,部分结肠壁不光整、呈现齿状突起5例、钡剂逆流、末端回肠扩大9例,24h钡剂潴留8例。钡灌肠正确诊断TCA10例,诊断准确率达76.9%。结论腹部平片异常可提示巨结肠,是诊断TCA的首选方法;钡灌肠可以正确诊断TCA,是目前诊断TCA主要的影像检查方法.正确合理使用检查方法、掌握TCA影像特征表现.对早期诊断TCA具有萤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作结肠钡剂灌肠X线检查发现限局性狭窄时,鉴别其为机能性收缩(即生理收缩环)抑器质性病变极为重要。因痉挛所致的机能性收缩,常发生在结肠的某些固定部位,可通过变换体位及加大钡剂注入量使之扩张,如例1。 例1 女,46岁,X线号24469。十年来反复发作脓血粘液便,为除外结肠肿瘤,于1973年5月25日行钡灌肠检查,发现乙状结肠及降结肠有狭窄区,边缘光整(图1)。变换体位及推压肠管后,狭窄区即  相似文献   

19.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自2001年以来在我科就诊的先天性巨结肠婴儿共12例。均为足月,其中男婴8例,女婴4例,出生体重2500~4500g,均为新生儿期反复出现腹胀、呕吐、便秘,经灌肠、扩肛等治疗,症状缓解。经X线钡剂灌肠狭窄段位于直肠或乙状结肠远端,诊断为常见型巨结肠。手术年龄6~8月,术后经直肠粘膜活检确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特征性X线表现,以提高本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摄有腹部平片和上消化道钡剂造影X线检查,其中5例做钡灌肠X线检查。结果:腹部平片有12例显示胃及十二指肠第一、二段扩张,小肠充气明显减少,7例未见明显异常;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可见十二指肠降段或水平段外压性狭窄,狭窄以上肠管及胃扩张9例;十二指肠空肠位置异常7例;肠旋转不良合并中肠扭转2例;空肠位于右侧腹,回肠、回盲部位于左侧腹4例。结论:腹部平片对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特异性诊断不大;上消化道造影和钡灌肠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敏感性较高,可作为首选方法,对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有着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医生拟定手术方案提供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