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人胃癌的特点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Jin F  Wang S  Chen J  Qi C  Shan J  Xu H  Zhang W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3):154-156
探讨青年人胃癌的生物学特点,评价不同手术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89例青年人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肿瘤切除率73.0%,其中根治切除率48.3%,姑息性切除率24.7%;5年生存率24.7%,其中胃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为48.8%。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青年人与老年人早期胃癌的特点和差异,采取更为合理的治疗手段。方法 对比分析1990~1999年经外科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的30岁以下早期胃癌20例、60岁以上早期胃癌39例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青年组发病年龄平均(25.1±2.3)岁,老年组发病年龄平均(64.9±4.4)岁。青年组男:女=1:1.5,老年组男:女=3.9:1(P<0.05)。青年组胃底贲门癌2例(10.0%),老年组12例(30.8%);青年组胃体癌8例(40.0%),老年组16例(41.0%);青年组胃窦癌10例(50.0%),老年组11例(28.2%)(P<0.01)。青年组分化较好的胃癌6例(30.0%),老年组23例(59.0%),P<0.05。多数病例经D_2根治术。青年组术后5年生存率85.7%,老年组90.5%(P>0.05)。结论 青年人早期胃癌以女性多见,多位于胃窦部且分化较差;老年人早期胃癌以男性多见,多位于胃底贲门且分化较好。二者5年生存率相似,因而早期诊断、早期行根治性手术,可能是影响胃癌预后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5.2005年青年人大肠癌43例患者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和生存率。结果43例青年人大肠癌,平均病程5.9个月,误诊率55.8%。Dukes分期C、D期共31例,占72.1%。病理类型以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多见,共31例,占72.1%。根治组1年生存率62.7%,2年生存率35.6%,5年生存率25.4%。结论青年人大肠癌误诊率高,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如何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初治的56例青年人胃癌(年龄≤40岁)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取同期56例老年人胃癌(年龄≥60岁)作对照。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56例青年人胃癌女性比例高于男性(χ2 =11.593,P=0.001);肿瘤多位于胃窦部;病理类型以低分化腺癌和未分化癌为主,高于对照组(χ2 =16.586,P<0.001);临床分期以中晚期多见;术后生存中位时间为39.56个月,1、3、5 年生存率分别为80.0%、52.0%、24.0%;行根治性手术患者生存率高于姑息性手术患者(χ2 =5.836,P=0.016);手术方式、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是影响青年人胃癌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青年人胃癌以女性居多,起病隐匿,确诊多为中晚期,恶性程度高,应重视青年人胃癌的早期诊断,尽早行根治性手术,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青年人结直肠癌7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青年人(≤35岁)结直肠癌的临床特征,为青年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至2005年广西自治区肿瘤医院收治的71例青年人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情况及随访资料。结果本组71例患者均为手术患者,其中行根治性结直肠切除47例(66.2%),行姑息性手术24例(33.8%)。癌肿好发部位为直肠和乙状结肠,临床表现以便血或黏液血便、大便习惯改变、腹部疼痛不适多见。病理类型以管状腺癌、黏液腺癌多见,共55例,占77.5%。Dukes分期以C、D期多见,共46例,占64.8%。术后随访54例,总的3年生存率为59.3%(32/54)。结论青年人结直肠癌临床症状不典型,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进展快,易误诊、漏诊,手术根治率和生存率低,预后差。如何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如提高对青年人结直肠癌的认识,预防致癌因素,高发地区及人员定期做好普查工作等)是提高手术根治率从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与青年人胃癌不同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本院1981年~1996年住院手术治疗,经病理检查确诊的胃癌1 086例,按年龄不同分为老年组(≥60岁)373例,青年组(≤35岁)52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指标。结果:老年组男:女为3.2:1,青年组为1:1.9;老年组肿瘤位于胃窦部以上占66.5%,青年组肿瘤位于胃窦部多见,占78.8%;老年组中高份化腺癌占62.2%,而青年组中低分化、未分化及粘液腺癌居多,占73.0%;老年组手术切除率为75.5%,青年组为59.6%;老年组5年生存率为49.8%,青年组为15.4%。结论:老年人和青年人胃癌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应加以区别对待;但由于青年人胃癌较老年人胃癌发病年龄早,预后更差,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P53、nm23基因变化与胃癌转移及预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53、nm23基因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材料和方法:胃癌切除术的手术标本(共9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P53阳性率为49.4%(46/93),nm23为56%(52/93)。P53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学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与胃癌患者预后有统计学意义。nm23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显著的相关性。93例胃癌组织中的淋巴结转移者63例,其中nm23表达阳性28例(44%),无转移者30例,其中nm23阳性表达24例(80%),二组之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nm23表达阳性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65%和24%,而表达阴性者1,3,5年生存率为68%、41%和21%。二组间生存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胃癌nm23低表达有发生淋巴结转移倾向,P53高表达和nm23低表达患者预后差。P53、nm23基因变化对胃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老年胃癌的诊治体会。方法对86例60岁以上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6例中有并存疾病者31例,占36%。中、高分化胃癌56例,术后5年生存率15.12%。结论早期诊断,提高根治性切除率是提高老年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不同年龄段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生存期的差异。方法对1994年6月至2004年3月收治的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与生存情况进行不同年龄段的对比分析。结果658例患者中,男∶女=2.2∶1。全组年龄19~89(平均57.0)岁。按不同年龄段将患者分为4组,A组:小于或等于40岁,71例(10.8%);B组:大于40岁至60岁,281例(42.7%);C组:大于60岁至70岁,205例(31.2%);D组:大于70岁,101例(15.3%)。全组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为82.8%,随访率95.7%,中位生存期30.3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5.3%、40.2%和33.2%。A组的男女比例为1:1.1(34/37),女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01);低分化腺癌占90.1%(64/71),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01)。肿瘤部位,各组均以胃下部癌所占比例为最多(35.9%~47.5%);临床分期A组以Ⅲ、Ⅳ期为主(74.6%),B、C组以Ⅲ期为最多(47.3%、45.4%),D组以Ⅱ期为主(43.6%)。根治性手术切除率和总住院日各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和P<0.001),而术后住院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1、3、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青年人胃癌以女性和低分化腺癌所占比例较高;临床分期较晚;根治性手术切除率较低。老年胃癌患者的总住院时间较长,但老年不是手术的禁忌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按照双盲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新辅助化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新辅助化疗组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运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近期疗效比较、手术切除率以及根治性切除率、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新辅助化疗组总有效率为79.4%(27/34),降期率为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1%(16/34),降期率为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组手术切除率和根治性切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效果和近期生存率,且毒副作用较轻,而远期效果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高龄胃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观察及预后情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龄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手术效果、并发症影响因素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80岁以上的高龄胃癌患者8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I期10例(Ia期8例,Ib期2例),II期12例,Ⅲ期45例(53.6%),IV期17例。81%的患者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合并症,主要为心血管疾病(43例,51.2%)。肿瘤切除率为85.7%(72/84),根治性切除率为60.7%(51/84)。51例根治性手术中,27例患者实施了D0/D1手术(52.9%),24例实施了D2手术(47.1%)。总的术后并发症为28.6%,手术相关并发症为6.0%;肺炎为最常见的非手术相关并发症(14.3%)。术后病死率为3.6%。肿瘤体积大小是影响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9)。根治性手术的总5年生存率为56.9%,其中D1手术的5年生存率为63.0%,D2手术的5年生存率为50.0%。I期胃癌5年生存率为80.0%。结论对有轻微合并症的高龄胃癌患者(80岁)行范围较小的淋巴结廓清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并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19931998年收治胃癌病人696例,其中≤40岁的青年人胃癌患者62例。分析其组织学类型、肿瘤部位、大体分型、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和术后生存情况。结果:青年人胃癌的肿瘤部位与全部胃癌组无明显差异,青年人胃癌病理类型以印戒细胞癌、低分化腺癌和未分化癌的比例较高,大体分型以BorrmarmⅢ、Ⅳ型较为多见,TNM分期晚、淋巴结转移率高。讨论:青年人胃癌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针对其病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制定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行扩大淋巴结清扫术,以期提高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胆管癌的诊治方法,如何提高手术切除率。方法:回顾分析57例肝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57例肝门胆管癌手术切除16例(16/57),切除率28%,各种减黄引流术41例(41/57),手术切除组的1、3、5年生存率为56.3%、31.2%、6.25%,减黄组1、3、5年生存率为51%、22%、0%。结论:早期发现病变,尽可能切除肿瘤是治疗肝门胆管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新辅助化疗结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 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17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86例)、SOX组(86例)。两组均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SOX组于术前实施肠内营养+新辅助化疗2周期。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围手术期营养指标、生存质量以(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近期疗效、R0切除率、生存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SOX组治疗总有效率(58.1%)、疾病控制率(89.5%)及R0切除率(70.9%)均比对照组高(43.0%、75.6%、55.8%),P<0.05;术后7 d两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比术前降低,但SOX组上述指标均比对照组高(P<0.05);术后1年SOX组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均比对照组高,3年总生存率(77.9%)及术后第3年无病生存率(74.4%)均比对照组(60.5%、59.3%)高(P<0.05)。 结论新辅助化疗结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确切,可提高肿瘤切除率及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化疗期间接受规范化肠内营养可改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与外科手术切除治疗胃癌外科R0切除术后早期残胃癌(early remnant gastric cancer,ERGC)的远期疗效进行比较。 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的胃癌外科R0切除术后经内镜活检诊断为ERG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ESD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在2020年5月对所有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计算ESD治疗组的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ESD组和外科手术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和病因特异性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ESD组和外科手术组患者生存率的差异。 结果共纳入ERGC患者32例,其中ESD组21例、外科手术组11例。32例ERGC患者中男性31例(96.9%)。ESD治疗组的整块切除率76.2%(16/21)、完全切除率71.4%(15/21)、治愈性切除66.7%(14/21)。ESD组及外科手术组5年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8%比77.1%,P=0.764),5年病因特异性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8%比90.0%,P=0.538)。 结论残胃空间有限及黏膜下严重纤维化都增加了ESD的难度,但ESD与外科手术切除治疗ERGC患者的长期疗效相当,ESD可作为ERGC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6.
PTEN与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PTEN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80例胃癌组织中PTEN、MMP2和MMP9表达,同时检测20例正常对照组胃粘膜中PTEN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PTEN高表达率35/80(43.8%)显著低于对照组20/20(100. 0%)(P<0.01);PTEN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显著相关;胃癌组织中 MMP2、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80(51.3%)、29/80(36.3%),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显著相关;PTEN与MMP2、MMP9表达显著负相关,与病人预后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PTEN高表达者术后累计生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者,PTEN高表达者术后3年、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者;MMP2、MMP9阳性表达者术后累计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者,MMP2、MMP9阳性表达者术后3年、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者。结论:胃癌组织中PTEN表达显著减少,PTEN 与MMP2、MMP9表达显著负相关,PTEN可能通过调控胃癌组织MMP2、MMP9表达,抑制胃癌的浸润和转移,影响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胃癌的新辅助化疗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胃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forgastric cancer),又称术前化疗(preoperativechemotherapy)。主要目的在于使肿瘤缩小,提高手术根治性切除率,改善治疗效果。历史上曾经有应用,终因效果差而废弃,近年由于新型化疗药物的不断出现,又成为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希望和研究的热点。1胃癌新辅助化疗理论基础和沿革1.1胃癌新辅助化疗理论基础手术切除是目前惟一可能根治胃癌的手段,但实际仅限于病变较早的Ⅰ期胃癌,术后的5年生存率为85%~95%。而进展期胃癌术后的5年生存率一般在30%~50%,多不超过60%。进展期胃癌术后局部复发率高,生存率低,…  相似文献   

18.
35岁以下胃癌患者3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35岁以下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80例35岁以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占同时期胃癌患者的3.4%。病理分类中以弥漫型胃癌多见(65.8%);肿瘤的TNM分期中Ⅳ期病例占53.7%,进展期胃癌占94.7%(360/380);手术切除率68.2%,根治切除率32.4%,姑息手术率35.8%。只有20例(7.2%)生存超过6年。预后因素分析表明,肿瘤位置、肿瘤病理分期、肿瘤的浸润/转移以及是否行根治术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35岁以下胃癌患者以弥漫型、进展期癌占多数,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分析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86年12月至1995年12月十年间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56例青年人胃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症状无特异性,病程短,病理类型以中、低分化癌为主;发病部位以胃下部多见;45例获根治性切除,根治性切除率80.36%。全组总体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50%、42%,根治术后其1、3、5生存率分别为77%、60%、50%。结论青年人胃癌虽具有发病率较低、症状隐蔽、恶性度高、发展快等特性,但亦具备普通胃癌的共性。通过恰当与合理的治疗仍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而如何才能进一步强化我们对胃癌的认识,提高早诊率,才是改善预后的首要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和总结残胃癌外科治疗结果。方法:回顾分析1986~1999年间收治的11例残胃癌的临床表现、治疗及生存结果。结果:残胃癌缺乏相对特异性的症状。手术切除及根治切除率分别为54.5%和36.3%。手术并发症率为27.2%。该组总5年生存率及4例根治手术后的5年生存比率分别为18.1%和50%。5例行姑息性或探查术病例。其术后生存均不到1年。结论:积极外科手术,尤其是根治手术是残胃癌有效治疗手段。早期诊断是提高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