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BsAg阳性的血清学少见模式病毒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对HBsAg阳性血清学少见模式病毒学进行分析 ,了解各少见模式的HBV -DNA水平 ,以此估计其传染性程度 ,为乙肝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采用ELISA、定量PCR和定性PCR等方法 ,分别检测HBsAg阳性各少见模式病人的血清学标志物 (HBVM )和HBV -DNA。 结果 在各少见模式中 ,均不同程度地检出HBV -DNA ,阳性率介于 4 5 %~ 10 0 %之间 ,其中以HBsAg(+) /HBeAg(+)模式HBV -DNA阳性率最高 (10 0 % )。与HBsAg(+) /HBeAg(+) /HBcAb(+)组比较 ,HBsAg(+) /HBeAg(+)组和HBsAg(+) /HBsAb(+) /HBeAg(+) /HBcAb(+)组HBV -DNA含量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其余各少见模式HBV -DNA含量显著性降低 (P <0 .0 5 )。结论 在HBsAg阳性的血清学少见模式中 ,各种模式均存在病毒的复制。s系统或e系统抗原和抗体的同时存在 ,预示着病人正处在感染相和恢复相动态消长过程中 ,或存在不同的亚型及突变株。HBsAg阳性而抗HBc阴性 ,提示HBV -DNA前C区可能出现突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铁路职工HBV感染情况,为乙型肝炎防治工作提供支持.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结果:28348名体检者总感染率3.81%.男性感染率4.06%;女性感染率2.06%,两组间具有非常显著差异.20岁与50岁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其他各年龄组间均有非常显著差异.HBV感染模式共7种,前3种为HBsAg、抗-HBe、抗-HBc均阳性(小三阳)64.62%;HBsAg伴抗-HBc阳性15.02%;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大三阳)9.44%.结论:28348名铁路职工HBV总阳性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男性高于女性.30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其次为40岁年龄组,20岁与50岁年龄组阳性率较低,HBV感染模式中HBsAg、抗-HBe、抗-HBc均阳性(小三阳)构成最高(64.62%).  相似文献   

3.
定量PCR检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 HBV DNA含量与乙肝标志物 (HBVM)和肝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和酶标法 (EL ISA)检测 2 0 7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血清 HBV DNA含量与乙肝病毒血清标记物(HBVM)。结果 :HBs Ag(+) ,HBe Ag(+) ,抗 - HBc(+)患者血清 HBV DNA含量 (10 7.4 0 70± 2 .3830 拷贝 / m l)显著高于 HBs Ag(+) ,抗 - HBe(+) ,抗 - HBc(+)患者的含量 (10 5.1 2 51± 3.4 797拷贝 / ml) (P <0 .0 0 1) ;不同临床类型 HBV感染者 HBV DNA含量 :慢性肝炎轻、中、重度 ,肝炎后肝硬化 ,慢性重症肝炎 5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HBV DNA含量与 HBe Ag密切相关 ;HBV DNA复制水平与慢性肝病的病期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4.
精神病患者乙肝病毒感染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精神病患者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以便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848例在我院住院的精神病患者进行血清HBV标志物检测.结果:血清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阳性率分别为28.77%、38.68%、9.43%、22.29%、28.07%.HBV总感染率为74.06%,男性感染率为75.61%,女性感染率为71.38%,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HBV阳性率为76.68%,其它精神病67.86%,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乙肝病毒感染率高于人群,对这类患者应采取监测、隔离、治疗等措施防止HBV的传播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携带产妇血液中病毒标志物(HBV M)和乳汁病毒含量HBV DNA的关系,为乙肝产妇产后哺乳提供安全性指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液中HBV M,采用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乳汁中HBV DNA含量情况.结果 113例病毒携带产妇中HBsAg(+)、HBeAg(+)、抗HBc(+)(大三阳)56例,占49.6%;HBsAg(+)、抗-HBe(+)、抗HBc(+)(小三阳)37例,占32.7%;HBsAg(+)、HBeAg(+)9例,占8.0%;HBsAg(+)、抗HBc(+)11例,占9.7%.分别对以上乳汁作HBV DNA检测,发现大三阳组和HBsAg(+)、HBeAg(+)组HBV DNA阳性率高达87.5%和88.9%,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 乙肝携带产妇乳汁具有一定的传染危险性,应采取措施,指导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合并感染患者与单HCV感染者血清抗HCV抗体分片段阳性率以及HCV RNA阳性率是否有显著性差异以及检测意义。方法 对76例同时感染HBV和HCV患者进行抗HCV抗体分片段以及HCV RNA检测,同时从同期仅感染HCV患者中随机抽取163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以上检测。结果 HBV、HCV合并感染患者与单HCV感染者比较:抗HCV抗体分片段相同片段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S/CO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同片段组合间除抗-C+抗-NS3组合阳性率HBV、HCV合并感染患者比仅HCV感染患者显著要低(P0.05)外,其余各组合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HCV合并感染患者HCV RNA阳性率比仅HCV感染患者低(P0.01或P0.05)。结论 HBV、HCV合并感染时HBV对HCV复制存在抑制作用,从而导致HCV RNA含量显著降低,合并感染与单独感染间抗HCV抗体分片段无显著性差异,但由于HCV复制受到抑制从而导致抗HCV抗体分片段含量降低,这对研究HBV、HCV合并感染时患者体内HBV对HCV间的抑制作用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月海 《西部医学》2013,25(7):1020-1022
目的探讨精神病医院医务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为医院进一步预防医患间HBV交叉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全院281名医务人员用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五项血清标志物。结果精神病医院医务人员HBV感染率53.38%,其中HBsAg阳性率11.39%,男性医务人员HBsAg阳性率10.92%,女性医务人员HBsAg阳性率11.73%,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1);临床医务人员HBsAg阳性率15.17%,非临床医务人员的HBsAg阳性率4.8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临床医务人员的HBsAg阳性率高于全国平均HBsAg阳性率,五项血清标志物全部阴性者占46.62%,主动注射乙肝疫苗获得免疫者(包括部份被动免疫者)占31.67%。结论积极改善精神病患者居住条件,加强预防与及时治疗HBV感染的精神病患者,大力宣传和提高精神病医院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并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预防HBV在医患间和患者之间传播感染,是当前精神病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现状。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70名在职医务人员乙型肝炎免疫系列(HBV两对半),抗丙肝抗体(抗HCV),与同期检测孕妇228人进行有关对照。结果:共检出HBV9种免疫模式,提示为乙型肝炎病毒的不同感染状态者为60人(10.53%),与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差异无显著性,单纯抗HBs阳性率36.49%,高于同期检测的孕妇组5.05%水平(P<0.05);抗HCV阳性率1.23%,低于1992年太原地区健康人群抽样调查4.46%(P<0.01)。结论:医务人员为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但接种乙肝疫苗、规范操作和做好消毒工作是预防HBV、HCV感染的有效措施;在血库、血液制品、输血、医疗器械等,与血液有关的医药卫生工作中,更应注意。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癌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原发性肝癌(PHC)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关系,作者对三组不同人群血清用ELISA法检测HBV感染标志的五项指标,结果PHC组HBsAg、抗-HBe、抗-HBc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肝病组及健康对照组,三组间经统计学处理其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1,P>0.05,P<0.01。而PHC组的抗-HBs阳性率明显低于其它肝病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三组不同人群的HBeAg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PHC组的HBsAg阳性者中HBeAg阳性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PHC组和其它肝病组HBV感染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以上结果说明HBV感染是PHC和肝硬化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167例乙型肝炎血清HBV感染标记为HBsAg(+)、HBeAg(+)、抗-HBc(+)或抗-HBcIgM(+),对其中40例尿及唾液中的HBV感染标记的模式进行检测。40例尿及唾液HBV感染标记同时阳性者占17.5%(7/40)。尿HBV感染标记总检出率37.5%(15/40),其中HBsAg(+)+抗HBc(+)1例,抗-HBe(+)+抗-HBc(+)2例。唾液HBV检出率62.5%(25/40),其中HBsAg检出率为25%(10/40),抗HBc检出率为40%(16/40)。本组病例提示,唾液及尿亦具有传染性,尤以唾液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记物(HBsAg、抗-HBs、HBsAg、抗-HBe、抗-HBc)与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的关系,探讨乙肝血清标记物及HBV-DNA测定在乙型肝炎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232例乙肝五项指标,利用PCR法测定不同模式血清中HBV-DNA水平,将两者作对比分析.结果 在各种组合模式中,均能不同程度地检出HBV-DNA,在HBsAg阳性标本中HBV-DNA含量明显高于HBsAg阴性的标本,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以HBsAg(+)、HBeAg(+)、抗-HBc(+)模式病毒含量最高,HBV-DNA阳性率为99.5%;HBsAg(+)、抗-HBe(+)、抗-HBc(+)次之,HBV-DNA阳性率为45.7%,;抗-HBc(+)、HBsAg阴性或阳性最低,HBV-DNA阳性率仅1 5.0%.结论 HBV血清学标志物不同模式与HBV-DNA水平存在一定的关系,综合分析两者检测结果,更能准确地判断HBV是否复制及有无传染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不同感染模式病毒复制情况以及各模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minotransferase,ALT)含量差异分析。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定量PCR以及自动化生化分析仪速率法对1 021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进行HBV血清标志物:HBV表面抗原(HBs Ag)、抗HBV表面抗原-抗体(HBs Ab)、HBV e抗原(HBe Ag)、抗HBV e抗原-抗体(HBe Ab)、HBV核心抗体(HBc Ab),HBV-DNA含量以及ALT检测,并对常见三种模式HBV-DNA含量以及ALT进行差异分析,同时依据血清学免疫指标HBe Ag以及病毒复制情况将资料分为四组:HBe Ag(+)HBV-DNA(+)、HBe Ag(+)HBV-DNA(-)、HBe Ag(-)HBV-DNA(+)、HBe Ag(-)HBV-DNA(-),并对该四组资料肝功能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此研究发现HBV感染有7种模式,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阳性百分比为45.25%,ALT40 U/L的人群百分比为20.27%,ALT120 U/L人群百分比为3.13%;HBe Ag(+)组与HBe Ag(-)两组HBV-DNA阳性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 Ag(-)HBV-DNA(-)组ALT40 U/L的人群百分比以及ALT含量均低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复制情况存在相关性,且与ALT水平密切相关,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能准确地判断HBV复制情况以及其传染性,ALT水平能较好地判断感染人群肝功能情况,三者相结合能给临床的诊断以及疗效观察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①目的 探讨经母体对胎儿行被动免疫在预防乙型肝炎病毒 (HBV)宫内感染中的作用。②方法 对自孕 2 0周起多次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的HBsAg(+)孕妇 52例 (A组 )及未注射的 32例HBsAg(+)孕妇 (B组 ) ,用固相放免法和套式PCR检测母血HBsAg、HBV -DNA及新生儿血HBsAg、抗HBs、HBV -DNA。③结果 A组 52例新生儿中 48例血清抗HBs(+) ,与B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5)。A组新生儿血HBsAg、HBV -DNA检出率均明显低于B组。A组孕妇用药后血HBsAg滴度及HBV -DNA水平较用药前明显降低。④结论 经母体对胎儿行被动免疫可有效的预防HBV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乙肝病毒(HBV)的感染情况。方法:对我院96例住院合并乙肝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乙肝病毒(HBV)的感染年龄分布以30~49岁为最多,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感染情况无明显差别HBV感染模式以抗HBS(+)和抗HBe(+)多见(31.25%),其次是小三阳(27.08%)。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是乙肝的高风险人群,应完善隔离制度,加强治疗。  相似文献   

15.
研究 18 8例慢性肝病乙、丙、丁、庚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特点。结果表明 :HBV感染率最高 ,HGV次之 ,HDV最低 ,尚有 8.5 %为非乙丙丁庚型慢肝 ;有六种重叠感染模式 ,以乙庚重叠感染模式最多见 ,单一模式重叠感染未随着肝病慢性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P >0 .0 5 ) ;HBV、HGV重叠感染组的抗 -HBe阳性率和HBeAg阳性率分别与单纯HBV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提示HBV感染是本地慢肝的主要病因 ,HGV感染率较高值得重视 ,尚存在原因未明的病毒性肝炎 ;单一模式重叠感染不一定导致病情的慢性化和重症化 ;HGV重叠感染后对HBV的复制指标可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本地区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模式及其年龄分布,分析HBV感染者与非感染者血清转氨酶异常情况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和速率法,对5046例标本进行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检测和血清转氨酶(ALT、AST).结果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血清(感染者)3070例,其中20岁以下452例,20-50(含20、50)岁2098例,50岁以上者520例.乙肝血清标志物感染模式有18种,其中HBsAb(+)占43.97%,HBsAg、HbeAb、HBcAb(+)占21.63%,HBsAg、HBeAg、HBcAb(+)占9.84%,为三种常见模式,而且这些模式在三个不同年龄组中构成比不同,用卡方检验比较,p值均<0.05,说明这几种模式分布存在年龄差异.3070例感染者血清转氨酶异常率为51.21%,其中ALT↑16.94%、AST↑7.43%、ALT↑AST↑26.84%;1976例非感染者血清转氨酶异常率为27.83%,其中ALT↑11.74%、AST↑4.15%、ALT↑AST↑11.94%,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中各对应项比率间差异,p值均<0.05,说明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血清转氨酶异常情况存在差异.结论 HBV感染模式多种多样,各模式在不同年龄段分布存在差异,常见主要模式差异更明显;HBV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转氨酶异常情况存在明显差异,感染组异常比例高于非感染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HBV -DNA基因含量与HBV -M两者的关系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荧光定量 -PCR(FQ -PCR)法对 5 5 3例乙肝患者及无症状携带者血清进行HBV -M以及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 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阳性率和基因含量与HBV -M模式有很大关系 ,与HBeAg(+)高度相关 ,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0 1,P <0 .0 1) ,在抗 -HBe(+)组或抗 -HBs(+)组也检出了一定浓度的HBV -DNA ;不同临床类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的阳性率和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单凭血清免疫标志物模式难以准确判断HBV的复制程度及传染性的强弱 ,定量检测HBV -DNA能真实反映HBV的复制情况 ,对诊断、治疗乙肝患者及疗效观察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玉溪市红塔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情况,HBV感染在不同年龄组及性别之间的差异性,以便有效地控制人群间的相互传染,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BV的抗原体,进行X2检验分析.结果1999-2002年共检测1625例标本,HBV感染1355例,感染率达83%;其血清标志HBsAg( )、HBeAg( )、抗-HBe( )和HBsAg( )、抗-HBc( )、抗-HBe( )、11-20岁与21岁-30岁比较,21-30岁与41-50岁比较,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HBV感染率86%,女性为78%,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但传染性男性与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HBV的预防保健措施和医学防治意识,有效控制人群间的相互传染.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家庭聚集性感染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HBV感染家庭聚集性影响因素。方法 对 174例乙肝患者家庭成员HBV感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采用ELISA法检测了 174例乙肝患者和 381例家庭成员HBV感染血清学五项指标 ;PCR法检测了 174乙肝患者血清HBVDNA。结果 HBVDNA阳性患者配偶及子女HBV感染率分别为 74 .1%(其中单项抗HBs阳性 4 5 .5 %)和 4 2 .2 %,显著高于阴性组 33.9%(单项抗HBs阳性 2 5 .8%)和 13.9%(P <0 .0 1)。患者感染模式对配偶及子女HBV感染率的影响 ,由高到低依次为 :“135” >“15” >“14 5” >其它模式。母亲为患者 ,其子女HBV感染率 4 8.8%,明显高于父亲为患者其子女的感染率 2 0 .7%(P <0 .0 1) ,特别是“135”模式HBVDNA阳性的母亲 ,其子女HBV感染率达 70 %.结论 血清HBVDNA阳性和“135”模式是HBV感染家庭聚集性的重要危险因素 ;母亲与子女间的HBV传播大于父亲与子女间的传播 ,但父婴传播也应采取相应的阻断措施。  相似文献   

20.
黄锦莲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3):1683-1684
目的:探讨乙肝两对半与HBV-DNA含量的相关性。方法:458份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乙肝病毒(HBV)两对半,用FQ-PCR法检测HBV-DNA含量。结果:乙肝两对半模式不同血清型的HBV-DNA阳性率不同,HBsAg(+)、HBeAg(+)、抗-HBc(+)最高,其HBV-DNA检出率为95.5%,对数均值为7.4±2.15;HBsAg (+)、抗HBe(+)、抗-HBc(+)的HBV-DNA检出率为39.6%,对数均值为4.8±1.02。而HBsAg(+)、抗-HBc(+)其HBV-DNA检出率为73.8%,对数均值为3.7±0.84。结论:3种血清型的HBV-DNA检出率差异及拷贝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