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青蒿琥酯是从菊科植物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衍生物,除抗疟作用外,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抑制新血管形成,促进活性氧生成,抗炎,抗氧化应激反应发挥抗结直肠癌作用。探讨青蒿琥酯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为青蒿琥酯的临床价值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青蒿琥酯对大鼠的毒理病理徐在海王翠娥(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学流行病学研究所,北京100071)青蒿琥酯属青蒿素衍生物,具有显著抗疟效果和开发价值.本研究观察青蒿琥酯片剂对Wistar大鼠亚急性毒理病理,揭示中毒靶器官,病变性质和程度,病变与药物剂量的...  相似文献   

3.
化学药品注册分类1 适应症:抗疟疾 项目简介: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疟作用已得到世界公认,如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等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青蒿素衍生物的结构相对复杂、其结构不稳定,使得反应条件苛刻、合成成本较高,不利于其推广。青蒿酮是青蒿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青蒿酮结构相对较简单,  相似文献   

4.
抗疟药青蒿琥酯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旭 《药学进展》1999,23(1):46-52
综述我国创制的抗疟新药青蒿琥酯的药理与临床应用进展,青蒿琥酯给药后在体内血浆中的浓度远大于体外对恶性疟原虫的最小抑制浓度,临床上清除疟原虫95%所需时间仅为16小时,临床应用数千例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可通过口服,静注,肌注及直肠等多种途径给药,青蒿琥酯的半衰期短,可能有利于延迟抗性的产生。该药已成为对恶性疟有快速治疗效果且耐受性好的抗疟药,现已在亚,非,拉等疟疾流行区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疟疾,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抗疟药青蒿琥酯对脓毒症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保护作用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热灭活大肠杆菌建立脓毒症小鼠模型,观察青蒿琥酯对小鼠生存率的影响;采用ELISA法和鲎试剂动态浊度法在体研究青蒿琥酯对脓毒症小鼠血清TNF-α及内毒素水平的影响;采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RAW264.7细胞从离体水平观察青蒿琥酯对不同致炎因子LPS、CpG ODN和热灭活大肠杆菌诱导细胞因子TNF-α和IL-6释放的影响;采用生物传感器技术、流式细胞技术及RT-PCR分别研究青蒿琥酯与LPS和cpG ODN的直接结合、对细胞表面结合及内吞及TLR4和TLR9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青蒿琥酯对热灭活大肠杆菌脓毒症小鼠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明显降低血清TNF-α及内毒素水平;青蒿琥酯在体外不能直接中和或结合LPS和cpGODN,但可抑制抑制热灭活大肠杆菌、LPS和CpG ODNl826诱导的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的释放;青蒿琥酯对细胞内吞或表面结合没有影响,但可抑制热灭活大肠杆菌、LPS和CpG ODNl826诱导的RAW264.7细胞TLR4和TLR9 mRNA高表达。结论:青蒿琥酯可通过降低血清TNF-α释放及内毒素水平保护大肠杆菌脓毒症模型小鼠,其作用可能与降低TLR4和TLR9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体内试验以荷瘤小鼠实体瘤重、抑瘤率为实验指标评价青蒿琥酯对S180移植性肉瘤的抑制作用;以荷瘤小鼠存活时间为实验指标评价青蒿琥酯对H22移植性腹水癌的抑制作用。结果:青蒿琥酯能明显抑制实体瘤重,并延长荷瘤小鼠存活时间。结论:青蒿琥酯对S180、H22诱发的移植性肿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青蒿琥酯经皮肤吸收治疗猴疟的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蒿琥酯为高效、速效、低毒的抗疟新药,但近期复燃率较高。为了提高疗效,方便使用,乃研究其经皮肤吸收制剂。青蒿琥酯经皮肤吸收对鼠疟的疗效,在小鼠及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已取得较好的结果,现报告对猴疟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分析输入性疟疾的临床表现特点及青蒿琥酯对其的疗效.方法 连续搜集我院全年确诊的输入性疟疾患者共55例,分析其临床表现特点、血常规及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 (IL-6)及降钙素原(PCT)变化情况,并观察以青蒿琥酯抗疟为主的综合治疗对其的疗效效果.结果 输入性疟疾全年散发,临床表现复杂,主要有发热、头痛、头晕、肌肉酸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可伴发脑型疟疾及严重肝、肾功能异常.确诊病患中各型疟原虫均有检出.病程早期即出现的实验室异常主要有血小板(PLT)计数下降,以CRP、IL-6、PCT为代表的炎症因子含量升高,血红蛋白(Hb)下降出现则较晚.青蒿琥酯对于各型疟疾及重症疟疾均有良好疗效,以青蒿琥酯抗疟为主的综合治疗治愈率为92.7%,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有疟疾流行区居留史的发热患者,尤其伴有血小板减少、炎症因子指标升高征象的患者需高度怀疑疟疾可能,及时进行外周血涂片找疟原虫有助于尽快明确诊断.尽早采用安全低耐药的青蒿琥酯进行抗疟治疗是抢救该病成功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青蒿琥酯对疟疾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0年两年期间925例疟疾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青蒿琥酯或奎宁治疗疟疾的疗效。结果青蒿琥酯组治愈率达91.39%,与奎宁组(31.7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青蒿琥酯组不良反应小,仅在消化系统(4.39%)以及心血管系统(1.88%)存在不良反应,而奎宁组不良反应明显小,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青蒿琥酯与奎宁相比治疗疟疾起效快、治愈率高、复燃率低、副作用小的特点,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青蒿琥酯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为研究青蒿琥酯成为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可能性 ,观察其对新生血管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大鼠主动脉环无血清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迁移等实验 ,检测青蒿琥酯对新生血管增殖与迁移的抑制作用。结果 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表明 ,青蒿琥酯有较强的血管增殖抑制作用 ,对微血管作用强于大血管 ;大鼠主动脉环无血清培养实验表明 ,青蒿琥酯能明显推迟血管新生 ,减少新生血管数量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迁移实验表明青蒿琥酯对内皮细胞具有增殖和迁移抑制作用。在这些体内外实验中 ,青蒿琥酯抑制血管生成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青蒿琥酯具有抑制新生血管生成作用 ,此作用可能与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迁移有关。  相似文献   

11.
青蒿琥酯(arteounate ART)为青蒿素类抗疟疾药衍生物之一.与青蒿素相比其衍生物青蒿琥酯具有水溶性更好,抗疟疗效更强等特点.近年有文献报道[1-3],青蒿素类及其衍生物青蒿琥酯在体内体外都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人类主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之一.研究发现[4-6],它除了与实体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外,在各种血液肿瘤细胞内呈现高表达;并通过促进骨髓微血管的增生,在血液肿瘤细胞增殖和恶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证实[7-8],青蒿琥酯ART抗肿瘤作用与其诱导细胞凋亡有关.近年来,ART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与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的研究少有报道,为此我们对ART诱导K562细胞凋亡作用及其对VEGF表达的影响作一研究,以探讨ART抗白血病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筛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联合放射线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放射增敏效应,并以青蒿琥酯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其对A549细胞的体内、外放射增敏效应,初步探讨其对A549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机制。方法通过MTT法初筛低毒剂量的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的放射增敏作用,发现青蒿琥酯具有较强放射增敏效应;采用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青蒿琥酯联合β电子线对荷痛裸鼠移植瘤生长抑制作用。同时采用Giemsa染色、流式细胞术,观察青蒿琥酯联合电子线对A549细胞的形态学变化以及细胞周期、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青蒿琥酯联合电子线对肿瘤细胞A549的放射增敏作用机制。结果MTT法得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生长抑制的IC10,以IC10为剂量参考,发现青蒿琥酯、双氢青蒿素具有放射增敏效应:联合射线后20rtM和40州的青蒿琥酯对A549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p〈0.05)并呈一定量效关系,10μM、20μM和40μM的双氧青蒿素也有一定放射增敏作用(p〈0.05)。体内移植瘤实验结果表明青蒿琥酯(30mg/kg)可显著增加荷瘤裸鼠肿瘤组织B放射线的敏感性,肿瘤生长抑制率达50.90%。体外Giemsa染色结果表明,80μM的青蒿琥酯可以引起A549细胞出现显著的凋亡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结果提示,20μM青蒿琥酯可将A549细胞周期阻滞于G2仃订期;凋亡结果分析,20μM青蒿琥酯联合放射线不引起A549细胞凋亡。结论青蒿素衍生物中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对A549细胞有一定的放射增敏作用。青蒿琥酯联合放射线在体内、外实验中均表现出较强的放射增敏效应,其放射增敏作用机制可能与青蒿琥酯的过氧桥断裂,产生自由基导致细胞周期的延迟以及诱导细胞凋亡相关,其具体机制与青蒿琥酯剂量之间的联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对脂多糖诱导人结肠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并研究青蒿琥酯对人结肠上皮细胞炎症治疗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人结肠上皮细胞,并分为空白对照组,LPS诱导组,青蒿琥酯低、中、高剂量组,CCK-8法检测青蒿琥酯对人结肠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法检测青蒿琥酯对人结肠上皮细胞分泌IL-6和TNF-α炎症因子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青蒿琥酯对Traf6/p65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与LPS诱导组相比,青蒿琥酯能显著改善LPS对人结肠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P<0.05);与LPS诱导组相比,各剂量青蒿琥酯均显著降低了人结肠上皮细胞分泌的IL-6和TNF-α水平(P<0.05);免疫印迹法检测发现,各剂量青蒿琥酯组相对LPS诱导组细胞中Traf6和p-p65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青蒿琥酯可抑制人结肠上皮细胞炎症反应,进而改善炎症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Traf6/p65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青蒿琥酯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对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的体外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光镜形态学、MTT法、流式细胞仪观察不同浓度青蒿琥酯在体外对前列腺癌细胞系PC-3的作用和对细胞DNA含量的影响。结果:青蒿琥酯对前列腺癌细胞系PC-3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能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增殖周期。结论:青蒿琥酯对前列腺癌PC-3细胞有明显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提示青蒿琥酯有用于治疗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胡鑫鹦 《黑龙江医药》2009,22(2):119-120
目的:确立用液相色谱法检测青蒿琥酯的含量.方法:主要参照中国药典的青蒿琥酯片标准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外标法)的描述,采用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的检测。结果:液相色谱法可以用于检测青蒿琥酯的含量。结论:本方法更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6.
岳莉 《黑龙江医药》2014,27(5):1017-1020
目的:对青蒿琥酯片含量测定进行方法学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青蒿琥酯片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采用该方法测定青蒿琥酯片,以浓度对吸收度进行线性回归,青蒿琥酯在1-6mg/ml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日内平均回收率101.1%,RSD为0.77%;日间平均回收率101.6%,RSD为0.80%。结论:本法测定青蒿琥酯片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对大肠癌细胞的侵袭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20、80、160μmol·L-1)作用于人大肠癌Lovo细胞,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检测青蒿琥酯对Lovo细胞锚着不依赖性增殖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其对Lovo细胞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Lovo细胞内HMGB1和MMP-2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青蒿琥酯能有效抑制Lovo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且呈剂量依赖性(P<0.01)。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青蒿琥酯处理组HMGB1和MMP-2蛋白表达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蒿琥酯可明显抑制大肠癌Lovo细胞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MGB1蛋白,下调MMP-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蒿素是从中药青蒿叶中分离出来的具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是我国首先发现的新构型的抗疟药,体内代谢活性产物为双氢青蒿素,目前青蒿素类衍生物有: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蒿甲醚、蒿乙醚。药理学的研究证实青蒿素具有抗疟、抗血吸虫、抗孕、抗肿瘤等多方面作用。随着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认识和研究的深入,其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及其与放疗联用对鼻咽癌CNE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集落计数法和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测定单用青蒿琥酯及其与放疗联用对CNE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对凋亡的诱导。结果青蒿琥酯能够抑制CNE细胞增殖,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药物浓度2.5~50μg/ml的细胞存活率为15.75%~93.64%。青蒿琥酯可诱导CNE细胞凋亡,高浓度组(10μg/ml)作用比低浓度组(5μg/ml)强(P〈0.05)。当青蒿琥酯与放疗联用时作用更为明显,联用组的作用效果均优于单用青蒿琥酯组或单纯放疗组。结论青蒿琥酯对CNE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且和放疗联用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青芒琥酯口服对伯氏鼠疟和诺氏猴疟的血液开明植体杀灭效果。方法:分别在鼠疟和猴疟模型上采用“4-day试验法”、“28day”和“7-day”试验法检测了青蒿琥酯和氯喹的药效。结果:口服青蒿琥酯对伯氏鼠疟K173株的抑制效果低于氯喹,但其原虫血症下降50%、90%和有的时间比氯喹快10-15h,对抗株RC/K173的疗效优于氯喹,无交叉抗性,I90仅为1.4。青蒿琥酯和氯喹对诺氏猴疟在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