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的血糖代谢水平。方法对30例精神分裂症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与30例精神分裂症非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和30例性别、年龄与患者匹配的正常健康体检者的空腹血糖水平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精神分裂症非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和正常对照组(t=9.859、9.879,P均〈0.01);而精神分裂症非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031,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血糖水平显著降低,在临床治疗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及脂联素(APN)水平,探讨其相关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胸痛发作在6h内的疑似AMI患者180例,其中108例确诊为AMI患者(AMI组),余72例患者为非AMI(NAMI组),同期选择5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检测血清IMA(游离钴比色法)及APN(ELISA法)水平,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AMI组,血清IM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4.541,P〈0.01),血清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7.453,P〈0.01);血清IMA水平显著高于NAMI组(t=10.711,P〈0.01),血清APN水平显著低于NAMI组(t=7.109,P〈0.01)。NAMI组,血清IM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15.079,P〈0.01),血清APN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016,P〉0.05)。早期AMI患者血清IMA水平与血清APN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49,P〈0.01)。结论:早期AMI患者血清IMA与血清APN呈显著负相关,联合检测疑似早期AMI患者血清IMA与APN水平有助于AMI的早期临床诊断,也有利于临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3.
抗精神病药物源性肥胖女性患者性激素水平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女性抗精神病药物源性肥胖的性激素水平及其发病机理。方法采用磁性分离酶联免疫对抗精神病药物源性肥胖的44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4例非肥胖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催乳素、雌二醇、睾酮,以及身高、体重、体型指数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催乳素、睾酮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7.71,9.29,P〈0.01),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5.92,P〈0.01)。两组血清催乳素水平均与体型指数呈正相关(P〈0.05);雌二醇水平均与体型指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源性肥胖的女性患者存在性激素水平异常,而性激素异常可能是抗精神病药物源性体重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多巴胺D2受体基因TaqIA多态性、多巴胺D3受体基因Ser9GIy功能多态性、5-羟色胺2A受体基因A-1438G、T102C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伴发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相关性。方法:于2000-10/2001-11选择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长期住院的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的籍贯江苏省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94例为观察对象。患者住院时间至少8年以上。在住院期间一直服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并使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无迟发性运动障碍,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总分≥3分(躯体有一处≥3分,躯体有两处或多处等于2分)即可诊断为迟发性运动障碍;量表评定先后于半年内进行3次,3次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评分均大于3分者为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其中迟发性运动障碍者42例,非迟发性运动障碍者52例。常规氯仿一饱和酚白细胞提取法提取DNA,引导引物和折返引物的合成、PCR的反应条件及扩增产物经MspI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方法参考文献进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分析两组多巴胺D2受体基因TaqIA多态性、多巴胺D3受体功能基因Ser9Gly多态性、5-羟色胺2A受体基因A-1438G、T102C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结果:94例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测得,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患者的多巴胺D2受体基因TaqIA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0.19,P〉0.05);(r=0.51,P〉0.05)]。②两组患者多巴胺D3受体基因Ser9Gly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0(2=4.98,P=0.08);(r=0.84,P〉0.05)1。③5-羟色胺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位点与A-1438G为完全连锁不平衡,迟发性运动障碍组与非迟发性运动障碍组的基因型总体分布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4.37,P〉0.05),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等位基因A54/64.3,50/49.1),(等位基因G30/35.7,52/50.9),r=4.36,P〈0.05]。结论:在中国汉族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多巴胺D2受体基因的TaqIA多态性、多巴胺D3受体功能基因的Ser9Gly多态性可能不是影响迟发性运动障碍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5-羟色胺2A受体基因的T102C、A-1438G多态性可能与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迟发性运动障碍相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硒(Se)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与清蛋白尿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ELISA法检测76例伴微量清蛋白尿(A组)和184例伴正常清蛋白尿(B组)的T2DM患者及60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Se与GSH-Px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组和B组的血清硒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5.660,4.511),而A组与B组间的血清S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348)。A组患者血清GSH-Px水平明显低于B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6.545,7.040),但B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755)。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与血清Se(1=-0.212,P〈0.05)和GSH-Px(γ=-0.163,P〈0.05)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低水平的血Se与GSH-Px与T2DM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及游离脂肪酸(FFA)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为早期干预GDM的发生发展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以同期GDM组(71例)、正常孕妇组(50例)及正常非孕组(50例)为研究对象。同时检测空腹血清SF(电化学发光免疫法)、FFA(酶联法)、血糖(FBG)及胰岛素(Fins)水平[FBG,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值1,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非孕组、正常孕妇组及GDM组,三组血清sF水平(119.57±22.04,197.81±46.32,388.79±91.67)依次升高,且相差显著(F=57.543,P〈0.01),GDM组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t=9.826,P〈0.01);三组血清FFA水平(0.43±0.18,0.67±0.14,1.03±0.21)依次升高,且相差显著(F=37.619,P〈0.01),GDM组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t=6.004,P〈0.01);三组HOMA—IR值(1.83±0.45,2.92±0.87,3.94±1.02)依次升高,且相差显著(F=45.071,P〈0.01),GDM组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t=11.183,P〈0.01)。GDM患者空腹血清SF、FFA水平分别与HoMA—IR值呈显著正相关(r=O.832、0.759,P〈0.01),空腹血清FFA水平与sF水平也呈显著正相关(r=0.893,P〈0.01),其相关性良好。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着高铁蛋白、游离脂肪酸血症及胰岛素抵抗状态,血清铁蛋白和游离脂肪酸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此为早期干预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技能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9,他引:7  
目的:探讨社会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象取自无锡市4个街道中病程5年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3例。随机分配到社会技能训练组(以下简称“训练组”)50例和对照组63例。对训练组按顺序进行药物处置能力训练、社交技能训练、职业培训和俱乐部活动。全疗程13个月。结果:社会技能训练前两组的精神症状、住院率、肇事率、社会功能和生存质量满意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期间训练组住院次数、住院天数和肇事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t=3.358,P〈0.01;t=2.954,P〈0.01;t=2.891,P〈0.01)。训练组的PANS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3.300,P〈0.001),其中阴性症状分和一般病理症状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t=3.272,P〈0.001;t=3.123,P〈0.01;),阳性症状分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训练组的SDSS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106,P〈0.05),GAF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154,P〈0.05)。训练组WHOQOL-BREF总分及4个单项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回归分析显示,GAF分与参加训练次数呈正相关(R=0.2891,F=4.3788,P=-0.0417)。结论:社会技能训练能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社会功能和生存质量,降低或延缓精神残疾,降低复发率和肇事率,是当前较为有效的精神康复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脑外伤后出院回归社会患者远期迟发性抑郁发病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2-05/2003-05在中国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神经外科门诊就诊和住院治疗的脑外伤患者106例为调查对象。脑外伤发病后1年接受汉密顿抑郁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评。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包括:躯体化;体重变化;认知障碍;昼夜变化;迟缓;睡眠障碍;绝望感7个方面24项内容,采用5级评分,即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和4极重度。抑郁测试总得分〉8分为抑郁状态,〉20分为中度抑郁,〉35分为重度抑郁)评估抑郁状态。以汉密顿抑郁量表为分组依据,分为无抑郁组(n=115)和迟发性抑郁组(n=31)。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个人利用度3个维度10个项目)评定患者自我感觉获得的和实际获得的支持情况及个人利用别人支持和帮助的程度。采用统一指导用语,于发病后1年进行检测。问卷应由测试对象自行填写。当场收回。组间显著性检测采用t检验。结果:①脑外伤患者146例出院1年后,迟发性抑郁患病率为21.2%(31例),无抑郁患者115例(78.7%)。迟发性抑郁组患者社会支持总分明显低于无抑郁组[(37.41&;#177;10.53),(42.73&;#177;12.18),t=2.634,P〈0.05]。平均年龄明显大于无抑郁组[(46.96&;#177;13,51),(40.22&;#177;14.08)岁,t=3.327,P〈0.01],但两组患者的性别和文化程度等数据分布接近。②脑外伤后迟发性抑郁组患者主观支持各条目得分(您与朋友,您与邻居,您与同事,您与家庭成员)及主观支持总分均明显低于无抑郁组(t=2.262-3.21,P均〈0.01~0.05)。③脑外伤后迟发性抑郁组患者客观支持条目得分(遇到困难时获得的经济来源,精神安慰来源及客观支持总分均明显高于无抑郁组(t=2.237~3.428,P〈0.05~0.01),但两组间“近1年对外联系”条目得分无明显区别(P〉0.05)。④脑外伤后迟发性抑郁组患者个人利用度条目(您遇到烦恼时的倾吐方式,求助方式)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无抑郁组(t=2.237~3.428,均〈0.05~0.01),但两组间“参加各类团体组织活动”条目无明显区别。结论:本调查结果说明脑外伤回归社会患者的社会支持与迟发性抑郁患病呈负相关,拥有较多社会支持的脑外伤出院回归社会患者社会功能较好。因此寻求增加社会支持的可降低其患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梅毒患者血清IL-4、IL-12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LSA法检测32例一期、19例二期梅毒患者和23例对照组血清IL-4、IL-12含量。结果:一期梅毒组和二期梅毒组血清IL-4含量均高于对照组(t=4.352,P〈0.01;t=4.334,P〈0.01),一期梅毒组和二期梅毒组血清IL-4含量差异无显著性(t=1.692,P〉0.05);一期梅毒组血清IL-12含量明显高于二期梅毒组和对照组(t=15.039,P〈0.01;t=6.015,P〈0.01),二期梅毒组血清IL-12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12.076,P〈0.01)。结论:体液免疫清除梅毒螺旋体的作用有限;宿主感染梅毒螺旋体后,随着病程由一期向二期进展,其细胞免疫功能受到一定抑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测定血浆一氧化氧(NO)含量对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CO)患者与发生迟发性脑病的意义。方法将62例急性CO中毒患者分为两组.迟发性脑病组(A组)29例和末发生迟发性脑病组(B组)33例。采用检测NO的中间代谢产物亚硝酸盐来反映A、B两组患者连续血浆的NO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B两组中毒后第1天血浆NO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A、B两组第5天血浆NO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A组第10天血浆NO含量明显低于B组、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观察急性CO中毒后病人血浆NO变化行助于预测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利培酮与阿立哌唑对女性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女性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研究组口服利培酮治疗,对照组口服阿立哌唑治疗.观察住院全程,出院后随访2 a.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末、随访1 a、2 a末,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变化,同时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各时段血清催乳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有逐渐下降趋势;对照组治疗前后则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血清催乳素与同期疗效、药物剂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利培酮治疗女性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初期血清催乳素水平显著升高,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有逐渐下降趋势,且催乳素水平的变化与疗效及药物剂量无相关性;阿立哌唑对血清催乳素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和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分别口服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并检测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6周末两组显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阿立哌唑组治疗第2周末起血清催乳素水平较治疗前持续下降,而利培酮组则呈持续性升高(P<0.01).阿立哌唑组治疗各时段血清催乳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利培酮组(P<0.01).结论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均能有效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各种精神症状,但阿立哌唑对患者的血清催乳素水平和体质量的影响较小,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IL-18与IL-10水平,探讨其与ACS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75例ACS患者[包括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和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33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和28例正常对照组血清IL-18和IL-10水平.[结果]IL-18水平AMI组明显高于UAP组(P<0.05)、SAP组(P<0.05)和对照组(P<0.01),UAP组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SAP组高于对照组(P<0.01).IL-10水平AMI组和UAP组显著低于SAP组(P<0.05)和对照组(P<0.01).IL-18水平和IL-10水平为负相关关系(r=-0.595,P<0.001).[结论]IL-18水平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稳定性,IL-18与IL-10水平呈负相关,炎性因子与抗炎因子的失衡可能在ACS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血清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为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提供生物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抑郁症患者(研究组)治疗前(76例)及治疗8周末(随访到39例)的血清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并与5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患者的抑郁症状,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测评患者认知功能。结果研究组治疗前血清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8周末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则无显著性差异(t=0.594,P〉0.05);同时,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中总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及完成分类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且血清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与正确应答数呈正相关(R=0.358,P〈0.01)、与持续性错误数呈负相关(R=0.343,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血清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低下,抗抑郁药物治疗可显著提高血清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并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与性相关精神症状的关系。方法对29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于治疗前及治疗第3周末,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体检时,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血清泌乳素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调查患者性有关精神症状,并与血清泌乳素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病例组治疗第3周末男女性血清泌乳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病例组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治疗前血清泌乳素水平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第3周末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患者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治疗前患者的性有关精神症状累计积分与其血清泌乳素水平似呈正相关,治疗后似呈负相关,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泌乳素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性有关精神症状无关,而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和体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阿立哌唑组口服阿立哌唑治疗,利培酮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8周末,分别检测血清催乳素及体质量,对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8周末,阿立哌唑组血清催乳素水平及体质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利培酮组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前两组血清催乳素水平、体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8周末阿立哌唑组均显著低于利培酮组(P〈0.01)。结论阿立哌唑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和体质量的影响较小,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可作为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阿立哌唑、氯氮平及喹硫平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肌酶和心电图的影响.方法检测单一服用阿立哌唑(30例)、氯氮平(30例)、喹硫平(30例)治疗≥2 a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心肌酶及心电图,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组间两两比较显示,(1)服药时间:阿立哌唑组服药时间显著小于氯氮平组和喹硫平组(P<0.05),氯氮平组与喹硫平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2)心肌酶变化:氯氮平组肌酸激酶同工酶显著高于阿立哌唑组与喹硫平组(P<0.01),阿立哌唑组显著高于喹硫平组(P<0.05);(3)心电图改变:3组心电图改变以窦性心动过速、T波改变最为常见,阿立哌唑组异常率13.3%、氯氮平组异常率86.7%、喹硫平组异常率为16.7%,氯氮平组异常发生率最高,3组差异有极显著性(H=9.5,P<0.01).结论阿立哌唑、氯氮平及喹硫平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肌酶和心电图均可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氯氮平影响更为显著,可能与氯氮平有极强的抗胆碱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叶酸、维生素B12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检测脑血管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Hcy、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结果脑血管病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脑梗塞组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脑出血组(P<0.01)。与之相反,脑血管病组的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脑血管病组的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与Hcy水平呈负相关(r1=-0.80,r2=-0.83)。结论高Hcy血症与叶酸、维生素B12之间存在负反馈的调节机制可能正是导致脑血管病发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认知功能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将5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设为研究组,48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分别进行事件相关电位、探究性眼动分析及血脂水平测定,对两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研究组测定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研究组事件相关电位测定异常率为92.0%,N2、P3波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3波幅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探究性眼动分析测定异常率为96.0%,凝视点数及反应性探索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D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血清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89,P<0.01),而血清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与对照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血清胆固醇水平与事件相关电位N2、P3波潜伏期及探究性眼动分析D值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事件相关电位P3波幅及探究性眼动分析凝视点数和反应性探索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和血清胆固醇水平增高,且血清胆固醇水平越高,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  相似文献   

20.
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急性重症胰腺炎30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16例)和全胃肠外营养组(TPN组)(14例),观察两组治疗结果以及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营养支持2周后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CT评分较前显著降低(P〈0.01),且EN组的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TPN组(P〈0.01)。营养支持后两组的血清白蛋白均较前有明显改善(P〈0.01),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EN组治疗后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与TPN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增加(P〈0.05)。EN组平均住院天数显著缩短,中转手术率、感染率、死亡率方面EN组均显著低于PN组(P〈0.05),且MODS发生率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方式的疗效优于完全胃肠外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