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126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瑞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5):1605-1606
目的探讨患者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血糖的相关性。方法对126例糖尿病患者检测其HbA1c,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受试患者HbA1c与当天FBG及2hPB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随着血糖升高,HbA1c也升高。同一天检测的HbA1c与2hPBG相关性密切。结论检测血液中HbA1c对糖尿病患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2hPBG检测在糖尿病疗效观察上优于FPG。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临床确诊的2型糖尿病(T2DM)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测定,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59例T2DM患者及65例体检正常人群。HbAlc用金标定量法,FBG及PBG均用葡萄糖氧电极法,将患者按照HbAlc及FBG测定结果分为A组(HbAlc〈7%且FBG〈7mmol/L),B组(HbAlc〈7%且FBG〉7mmol/L),C组(HbAlC〉7%且FBG〈7mmol/L),D组(HbAlC〉7%且FBG〉7mmol/L)。结果D组HbAlc、FBG、PB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组HbAlc、PBG明显高于对照组,B组FBG、PBG明显高于对照组,A组PBG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临床治疗效果、监测糖尿病控制情况、早期诊断糖尿病,HbAlc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34例首次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2组患者均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清中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2hPG)浓度;对观察组FBG、2hPG均未增高的患者检测HbAlc(以HbAlc≥6.1%作为糖尿病的诊断切点)。比较2组糖尿病的诊断率。结果以HbAlc≥6.1%作为界线,观察组比对照组多检测出10例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14.93%;观察组糖尿病诊断率为95.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9%(P<0.05)。结论通过利用检测HbAlc来诊断2型糖尿病诊断率高,安全性好,更具有实施意义。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检测值与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对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餐后血糖、HbA1c联合检测并做眼底视网膜检查。结果视网膜病变组餐后血糖及HbA1c结果明显高于糖尿病眼底正常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餐后血糖与HbA1c的结果作为DR的发病重要指标,严格控制餐后血糖和HbA1c浓度,可以降低DR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对本院11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HbA1c、FBG检测并作眼底检查或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其中糖尿病正常眼底(NDR)组64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51例。结果HbA1c水平DR组较NDR组高(P<0.01),HbA1c水平越高,DR的发生率越高(P<0.05),而FBG水平DR组与NDR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bA1c测定可作为DR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杨昕 《临床医学》2011,31(4):49-5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糖化血清蛋白(GSP)、空腹血糖(FBG)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对2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HbA1 c、GSP及FBG检测并做眼底检查。其中糖尿病正常眼底(NDR)组11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108例。结果 DR组HbA1 c及GSP值明显高于NDR组(P〈0.01),而FBG水平DR组与ND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1 c及GSP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发现DR的指标,两者结合考虑更有助于DR的发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联合检测与糖尿病病人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对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餐后血糖、HbA1c的联合检测并做眼底视网膜检查。[结果]视网膜病变组餐后血糖及HbA1c结果明显高于糖尿病眼底正常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餐后血糖与HbA1c的结果作为DR的发病重要指标,严格控制餐后血糖和HbA1c浓度,可以降低DR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07例2型糖尿病患者做眼底检查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分为糖尿病正常眼底(NDR)9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209例,其中单纯型视网膜病变(SDR)157例,增殖型视网膜病变(PDR)52例,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检测.结果 HbAlc水平越高,视网膜病变发生率越高(P〈0.01).SDR组HbA1c明显高于NDR组(P〈0.05),PDR组高于S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PG水平在SDR组与NDR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控制血浆葡萄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助于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GHB),空腹血糖(FBG)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与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采用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108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血管病变患者56例,无血管病变患者52例) 及6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PDW),同时采用 Unicel Dxc80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结果 DM有血管病变组与DM无血管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PLT显著减少( P〈0.01),除FBG外,MPV、PDW和GHB显著增高(P 〈0.01), FBG在糖尿病患者二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而DM无血管病变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LT无明显差别(P〉0.05), MPV、PDW、GHB和FBG显著增高(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动态监测血小板参数,联合检测GHB、FBG能及时有效发现微血管病变,有助于早期发现微血管病变发生,及时干预治疗,对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及时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方法选择60例糖尿病及糖尿病伴有并发症患者与30例正常人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进行测定,并做联合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的HbA1c为(5.65±0.43)%,FBG为(4.87±0.63)mmol/L;糖尿病组的HbA1c为(9.82±2.41)%,FBG为(9.31±4.86)mmol/L;糖尿病伴有并发症的HbA1c为(11.08±2.16)%,FBG为(10.31+5.86)mm01/L;糖尿病无并发症的HbA1c为(7.64±0.41)%,FBG为(7.78±1.67)mmol/L,糖尿病患者的HbA1c与FBG呈显著正相关(P〈0.01)。糖尿病伴有并发症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P〈0.01),提示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与HbA1c有关,并且发现糖尿病患者病程的长短以及急、慢性并发症之间的HbA1c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对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血清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变化关系。方法选择10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收集2010~2013年653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的HbAlc与CA199资料,以HbAlc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良好组、尚可组、控制差组)。分析各组间CA199水平差异情况。选出部分CA199阳性的糖尿病患者:良好组9例、尚可组12例、控制差组15例,追踪观察2010~2013年的CA199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与糖尿病组CA199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lc控制差组与良好组、尚可组CA199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lc控制差组CA199水平2013年与2010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高于健康人群;HbAlc控制差组血清CAl99水平明显高于血糖控制尚可组及良好组;控制差组患者的HbAlc水平随病程进展,血清CAl99水平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2.
赵小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492-1493,1495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 )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血脂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新思路。方法 检测110例T2DM患者和104例体检健康者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的水平;根据HbA1c的水平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间血脂的差异以及HbA1c与血脂的相关性。结果 T2DM 组与健康对照组各项检测结果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bA1c与 TC、TG、LDL-C、Apo-B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与Apo-A1无相关性。结论 HbA1c及血脂水平可作为监测T2DM 患者状况的指标;联合检测HbA1c和血脂对于制订T2DM患者诊疗方案及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用指端末梢血与用静脉血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结果的可比性以及用末梢血检测HbA1c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311例研究对象同时取末梢血与静脉血,用PDQPLUS全自动HbA1c分析仪检测HbA1c,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其中127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末梢血HbA1c结果做血糖控制水平分析。对15例T2DM患者在全天不同时间段取末梢血检测HbA1c,与早晨空腹时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用指端末梢血与用静脉全血检测HbA1c的结果相关性显著(r=0.9888,Y=0.122+0.977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127例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有27.6%控制理想,32.3%控制一般,40.1%控制效果差。同一天不同时间段用末梢血做HbA1c检测的结果与早晨空腹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P=0.36、P=0.33、P=0.22、P=0.24、P=0.42)。结论用末梢血可以代替静脉全血检测HbA1c用于糖尿病的筛查、诊断和监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分娩前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与不良母婴结局的关系,探讨HbAlc在血糖监测及预判母婴结局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593例GDM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前HbAlc水平将其分为3组:229例孕妇HbAlc<5.5%为A组,284例孕妇HbAlc 5.5%~6.0%为B组,80例HbAlc>6.0%为C组。比较3组母婴结局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母婴结局的高危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HbAlc水平预测不良母婴结局的价值。结果:1)C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发生率及新生儿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于A组、B组(均P<0.05),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羊水过多、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发生率最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早产发生率最高,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胎死宫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显示新生儿BMI与HbAlc水平呈正相关(r=0.167,P<0.05)。2)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lc水平升高是不良母婴结局的危险因素(B组OR=1.477,95%CI:1.011~2.158,P<0.05;C组OR=1.848,95%CI:1.022~3.344,P<0.05)。HbAlc水平有预测不良母婴结局的价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601(P<0.001)。结论:分娩前HbAlc水平可作为GDM孕妇孕期血糖监测及预测不良母婴结局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尿微量清蛋白(mALB)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扬州洪泉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8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100例为对照组。抽取两组研究对象静脉血进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记录 HbA1c和尿-mALB水平。结果研究组 HbA1c和尿mALB分别为(7.4±1.0)%、(53.5±12.9)mg/L ,对照组分别为(4.6±0.8)%、(8.8±1.2)mg/L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的 HbA1c所对应的尿mALB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HbA1c水平的升高,尿mALB也随之升高。结论 HbA1c联合尿mALB在辅助糖尿病肾病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杭春中  季中泽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20):2543+2545-2543,2545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D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86例健康人和680例DM患者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用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HbA1c水平,用BS-420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健康组到DM组之间的HbA1c的变化关系可看出:DM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HbA1c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均P〈0.01),以HbA1c≥6.5%作为DM诊断临界值,其诊断灵敏度为99.18%,诊断特异性为94.45%,均优于以FPG≥7.0mmol/L作为诊断临界值的诊断灵敏度(76.43%)和诊断特异性(89.82%)。结论 HbA1c的值为6.5%时用于诊断DM,与FPG≥7.0mmol/L时联合应用可增加诊断DM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A1(HbA1c)和尿转铁蛋白(UTRF)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其与尿微量清蛋白(mAlb)的相关性。方法对128例糖尿病(DM)患者和50例健康者进行HbA1c、UTRF和mAlb检测和比较。结果 DN患者HbA1c、UTRF浓度显著高于健康者(P<0.05),HbA1c、UTRF均与mAlb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60和0.954(P<0.05);HbA1c、UTRF联合检测将检测阳性率提高至80.7%。结论 HbA1c、UTRF联合检测是反映DM早期肾损伤的灵敏、可靠指标,对DN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尿微量清蛋白(mAlb)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对124例已确诊为糖尿病(DM)患者和86例健康体检者的HbA1c和尿mAlb分别进行检测。结果DM患者组根据HbA1c水平分为低、中、高值3组,低、中值组的尿mAlb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的mAl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与高值组的mAl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HbA1c水平升高,尿mAlb水平呈增高趋势,二者呈明显正相关(r=0.538,P0.01)。结论DM患者HbA1c水平与尿mAlb水平呈正相关,二者水平与DM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二者水平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治疗及控制其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洁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163-163,165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Glu)、糖化血清蛋白(GSP)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血糖控制和监测过程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方法 分别以己糖激酶法、果糖胺氮蓝四唑法、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100例患者的Glu、GSP、HbA1c,同时检测5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结果 实验组的三项结果都高于健康对照组,且Glu、GSP、HbA1c相互间均呈正相关性,血糖控制组:rGlu/HbA1c=0.32,rGlu/GSP=0.51,rHbA1c/GSP=0.78;血糖未控制组:rGlu/HbA1c=0.45,rGlu/GSP=0.65,rHbA1c/GSP=0.88.结论 3项指标联合检测能更准确地反映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为临床医师的治疗提供更为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仅上用胶乳凝集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上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HbAle的可比性。方法收集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标本共柏例,分别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用胶乳凝集法、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上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糖化血红蛋白,以HPLC为比对方法,对胶乳凝集法进行精密度试验、回收试验、干扰试验;对两种方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胶乳凝集法批内平均CV为3.33%,批闻平均CV为4.02%,平均回收率为99.6%,胶乳凝集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Y=0.998X-0.0813,r2=0.998。结论胶乳凝集法与HPLC法相关性较好,精密度能满足临床需要适用于临床常规自动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