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研究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自杀提供依据。方法: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CCMD-2-R)收集221例住院的抑郁症患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抑郁症自杀行为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抑郁症自杀未遂71例(32.1%),自杀与绝望(相对危险度RR=9.312)、负性生活事件(RR=3.843)、自杀家族史(RR=3.625)、妄想(RR=3.567)及自责(RR=2.982)呈正相关(P均&;lt;0.01)。结论:绝望、负性生活事件、自杀家族史、妄想及自责是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自杀提供依据。方法: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CCMD-2-R)收集221例住院的抑郁症患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抑郁症自杀行为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抑郁症自杀未遂71例(32.1%),自杀与绝望(相对危险度RR=9.312)、负性生活事件(RR=3.843)、自杀家族史(RR=3.625)、妄想(RR=3.567)及自责(RR=2.982)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绝望、负性生活事件、自杀家族史、妄想及自责是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段宝海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3(5):464-467
1引言自杀历来是一个倍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国外研究显示[1],多年来死于自杀的人口均多于爱滋病和凶杀。根据Carroll等的术语[2],自杀被定义为死于外伤、中毒或窒息,并且有证据表明这种创伤是由自己造成的,或者死者试图杀死自己。自杀意念被简单的定义成任何沉迷于自杀相关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与自杀意念、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9例惠爱医院住院的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近3个月是否有自杀行为,将患者归入自杀行为组(n=28)和非自杀行为组(n=31);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伴自杀行为组自杀意念较未伴自杀行为组强烈(t=3.03,P<0.05),领悟社会支持度低于未伴自杀行为组(t=2.99,P<0.05)。中介效应分析表明,领悟社会支持在自杀意念与自杀行为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自杀意念会削弱抑郁症患者的领悟社会支持,导致自杀风险增加。结论领悟社会支持在自杀意念与自杀行为间发挥重要中介作用,故在自杀干预中既要丰富社会支持资源和支持方式,又要引导患者主动利用,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抑郁症自杀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是精神科临床普遍关心的问题,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抑郁症患者中约90%有自杀行为,重症抑郁障碍的自杀危险率为12%~19%,平均为15%。近年来由于社会心理因素促发的抑郁症自杀行为,已被越来越多的精神医学工作者所关注。本文旨在综述抑郁症自杀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而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家庭和社会的早期干预,防止自杀行为的发生。 1 社会心理因素 1.1 生活事件 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发生与生活事 相似文献
8.
孙双香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07,8(11):114-114,116
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患病率最高的一种精神病,其患病率为1.56%~4.6%,自杀死亡率为10%。在精神疾病中,精神分裂症的自杀率仅次于抑郁症。中国的自杀率为23/10万,属世界自杀高危地区,而精神分裂症的自杀率一般为正常人群的20倍[1]。有报道称自杀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45%为恢复期患者,这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减少意外的发生,预防自杀、自伤行为,本文对自杀行为的发生原因进行探讨,并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护理防范措施。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院2005年3月~2…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和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减少或杜绝自杀事件的发生,本就我院1995年1月~2001年5月内科所遇到的62例主动服毒自杀的心理社会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86例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欧阳盛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8):685-686
目的通过对86例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调查与分析,寻找其特点,寻求适宜的护理方式。方法本文调查了2003—2004年两年期间,我院精神病房的86例发生自杀行为的患者,占同期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的2.29%。该86例患者中自杀致死1例。结果(1)发生自杀行为男多于女。(2)自杀方式:以撞头最多,割血管次之。(3)自杀时间:入院后第5天内发生率52.33%;1年之中,3月、6月-10月为高发季节;1天之中10:00~12:00之间,15:00—17:00之刚发生率相高。结论掌握病员自杀发生的时间特点,加强病房安全管理,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1.
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1970年1月~1999年12月32例住院精神病患自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自杀危险因素有自杀前的前驱症状,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季节,气候变化,提出对有自杀前驱症状患安置于监护病房,专人护理,严密观察患服药情况,保证服药效果,密切巡视和观察病情况变化,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加强对患的护理,熟悉掌握各种急救技术,提高对自杀患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自杀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现已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进步、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威胁人类健康的躯体性疾病已有了更多的治疗措施,死亡率有所下降,而自杀死亡率却有增无减。据WHO统计全世界每天约有1000人自杀,自杀已成为人类十大死因之一。在我国自杀身亡的情况并非少见,但人们对自杀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许多临床工作者也缺乏对自杀问题的了解,在如何对自杀者进行危机干预方面缺乏足够的知识。本文对自杀的一般问题和自杀危机干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危险因素。方法:对38例有自杀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再将可能与自杀行为相关的症状因素列为观察指标进行危险度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有自杀史占84.2%,年龄偏小(30.1±14.5)岁,无职业者占65.8%,内向性格者占63.1%;妄想、睡眠紊乱自杀危险度分别增加2.303 1倍、1.878 2倍。结论: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行为可以预防,有自杀史、妄想、睡眠紊乱是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有自杀行为患者的特点和临床特征,以便更好掌握这些高危因素,及时观察自杀先兆,防止自杀行为的发生。方法 用自设一般资料问卷,并检测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锥体外系症状评定量表(SAES),和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吸烟严重程度采用问卷调查和尼古丁依赖测试评估(FTND),并通过与家属和患者访谈,查阅病例资料,对我院住院的341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有自杀行为者发生率为9.7%,其中,男性为10.1%(24/238),女性为8.7%(9/103),男女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自杀行为者相比,有自杀行为者单身人数较多、年龄较轻和住院次数较多(P〈0.05)。虽然有自杀行为者与无自杀行为者吸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自杀行为者开始吸烟年龄早、每天吸烟量较多、尼古丁依赖FTND总分较高(P〈0.05)。另外有自杀行为者PANSS抑郁因子高于无自杀行为者(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抑郁因子与自杀行为呈显著相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有自杀行为患者比一般人群高。护士应掌握这些人口学特点和临床特征,以便防止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自杀是一种有意残害自己生命的行为。 1974年美国 NIMH将自杀行为分为自杀意食、自杀未遂、自杀死亡。尽管这三者之间不能完全区别开来,但许多研究还是发现了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1 自杀的影响因素 (1)自杀的生物学因素:几十年来人们一直从自杀行为的遗传学、脑结构、神经介质及神经分泌等方面来研究自杀的生物学影响因素,但结果不尽一致。 5-羟色胺的代射产物 5-羟吲哚醋酸 (5- HIAA)与自杀行为的关系一致是研究热点且结论较为一致。除此之外,被证实与自杀行为有关的生物因素,还有血小板上单胺氧化酶 (MAO)活性降低,自杀者脑… 相似文献
16.
对近年来自杀未遂者的危险因素研究进行总结、归纳,从而更为详尽地了解自杀未遂者的各种危险因素,合理地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住院传染病患者自杀原因及行为规律,及时预防住院传染病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为医院提供相关干预及防范措施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住院传染病患者自杀行为危险因素调查表对2010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57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住院传染病患者产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果在657例被调查者中有48例产生过自杀意念,占7.31%。医疗保险报销比例为0%~20%、个人月收入低于3000元、有精神病史、患者自评本次疾病严重、疾病康复希望差、制定过自杀计划、有既往自杀史7项因素是住院传染病患者产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χ2值分别为6.206,6.021,6.520,4.937,7.597,4.404,4.416;P<0.05)。结论伴有精神疾病、对疾病康复的绝望、疾病所致经济压力大是住院传染病患者产生自杀意念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19.
青少年自杀行为的产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且与家长有密切的关系。本院急诊科在1999年10月至2002年10月,抢救了38例青少年自杀病人。本文对自杀行为的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徐荷萍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1,17(1):62-63
精神病患者的自杀行为是一种常见的病理性行为,主要受幻觉、妄想以及情绪等因素的影响[1].有文献报道[2],精神病患者自杀危险性增加5-15倍,而70%-95%的自杀者均存在某种形式的精神疾病,其自杀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对1985年-2006年在我院住院期间13例出现自杀行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