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研究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与单纯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对比研究。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42例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干细胞移植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与单纯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干细胞移植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组19例,单纯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组23例,对比观察术后3个月两组外周血象主要指标(RBC、WBC、PLT)、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行干细胞移植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组术后3个月各项指标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单纯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与单纯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均有确切疗效,但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脾切除术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干预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钮志林  陈少骥 《江苏医药》2003,29(7):512-513
目的 通过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行脾切除术或脾动脉部份栓塞术后的肝功能观察随访,以探讨稳定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肝功能的方法。方法 对52例行脾切除术、18例行脾动脉部份栓塞术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与同期住院治疗38例患的肝功能状况的观察随访结果加以对比统计分析。结果 脾切除术或脾动脉部份栓塞术后,其免疫功能不受影响,脾功能亢进好转,感染及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得到控制,肝功能得到稳定。结论 脾切除术或脾动脉部份栓塞术能不同程度减少肝硬化失代偿期患感染及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对稳定患肝功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脾动脉栓塞术是通过部分性阻塞脾动脉减少脾动脉血流,降低门脉压力,抑制亢进的脾功能,同时保留了脾脏免疫功能,因此更适用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我院于2004年1月至2006年9月采用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亢45例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吴伟东  李焯永 《中国当代医药》2011,(24):39+41-39,41
目的:探讨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脾栓塞术治疗,观察比较术前、术后脾功能亢进改善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56例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性脾栓塞术后总有效率为94.4%(53/56),3例效果不明显。56例患者1年后随访,2例复发,复发率为3.57%。56例患者中,术后1周时有44例患者血小板均〉10.0×109/L。术后均有一定比例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实施PSE治疗,血细胞数值有不同程度升高,达到了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目的,消化道出血减少,提高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部分脾栓塞术后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新元  耿惠杰  王宝才  张新方 《河北医药》2009,31(19):2555-2556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症和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脾栓塞术后的远期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生存期达5年以上的600例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症和脾功能亢进患者行PSE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脾肿大程度决定栓塞范围,重度脾肿大行多次小范围栓塞。结果术后外周血细胞显著回升,脾脏回缩,消化道出血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为15.17%(91/600),主要为自发性腹膜炎,占10.83%,未出现脾破裂,脾脓肿、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术前、术中和术后采取积极措施,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毛发行部分脾栓塞介入治疗的术中配合及护理。方法我院自2000年至2006年行部分脾栓塞介入治疗过程中,有12例患者采用自体毛发为栓塞剂,年龄在46~72岁。通过对12例患者术前心理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观察。结果应用自体毛发行部分脾栓塞介入治疗,由于其创伤小,且能保留脾脏正常免疫功能,疗效确切,经济实用,适合基层单位经济条件较差的群体,严格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工作,可大大增加手术的成功率。结论我院采用自体毛发做为栓塞剂行部分脾栓塞介入治疗,不良反应轻,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比较适合经济落后地区开展,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查。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36例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用高压消毒明胶海绵颗粒共进行介入治疗。结果3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栓塞范围为30%~60%,患者术后肝功能,血常规获得改善,脾功能亢进症状缓解或消失。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部分脾栓塞术对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有明显疗效,可替代脾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9例真丝线段脾动脉栓塞术的护理王美华我科应用真丝线段脾动脉塞术治疗9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对其术前后护理,亦积累了一定经验,本组9例患者,男3例,女6例,年龄41~63岁,均已确诊为此病。术前有典型之临床症状及完整的实验室检查资料。9例...  相似文献   

9.
黄桂芹  王志杰  徐航  徐福芹 《河北医药》2009,31(18):2399-2400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超声胃冠状静脉联合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随机分成内科药物保守治疗组(对照组)50例,与超声引导下胃冠状静脉联合脾动脉栓塞术治疗组(治疗组)50例。结果治疗组50例患者,49例患者止血成功,成功率98%,其中30例行脾动脉栓塞术。术后随防3个月至3年至无并发症及复发。而对照组50例患者,止血成功26例,死亡24例,止血成功率52%。术后3个月随防出现再出血住院2例。6个月随防患者再次出血住院5例。3年随访再次出血而行超声引导下胃冠状静脉联合脾动脉栓塞术治疗10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胃冠状静脉联合脾动脉栓塞术在肝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手术创伤小、安全、可靠、经济,临床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选择性脾动脉栓塞(partial splemeamrial embolism,PSE)治疗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分析25例肝硬化并脾亢患者临床资料,使用菲利浦800MA数字减影系统,采用sel-deinger’s方法行腹腔动脉造影,超选择至脾动脉下极用明胶海绵碎片行部分栓塞,治疗前后测定血细胞数量,同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脾脏大小的改变。结果 25例患者中,脾栓塞面积在50%~60%19例,70%~80%4例,30%~40%2例。术后25例CT示脾脏体积均缩小。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和腹痛,对症处理后缓解。术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较术前明显上升(P<0.01),红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对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脾亢患者实施PSE治疗效果好,提高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部分性脾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经B超、CT和临床资料证实为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将4~5FRH导管经右侧股动脉插至脾动脉,行DSA检查,观察脾动脉的分支及结构和脾脏大小,对栓塞范围进行评估,然后超选择插管脾动脉远端近脾门处,经导管注入用抗生素浸泡的1mm×1mm×1mm大小的明胶海绵颗粒行部分栓塞术。结果:脾动脉插管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2周、3个月复查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26例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恢复到正常水平,2例部分缓解;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栓塞后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左上腹疼痛,无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SE对脾亢患者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既可减轻脾亢又保留了脾脏的免疫功能,且并发症少、恢复快。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可作为评价脾部分栓塞术后疗效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取代传统的脾切除术,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收集12例被诊断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患者,CT或B超确诊为脾肿大,外周血象三系血细胞减少,采用改良Seldinging技术,经导管动脉栓塞部分脾动脉,术后观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脾脏厚度、脾动脉血流量、脾及门静脉宽度以及患者的一般情况。结果 12例患者中有11例成功进行了部分脾动脉栓塞,栓塞范围为40%~80%,术后外周血血小板及白细胞明显增高,脾动脉血流量降低明显,脾及门静脉宽度减小,术后常见左上腹疼痛、发热、恶心及呕吐等症状,经对症治疗均好转。结论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并发的脾功能亢进能有效改善患者外周血象,是一种损伤小,安全性高,疗效快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的近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卫  朱宏英  黄捷晖  顾岚  高清花 《江苏医药》2005,31(10):783-784
目的对进行部分脾脏栓塞术(PSE)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近期临床观察,探讨不同的栓塞方法及术后处理的临床意义。方法超选择组29例,采用超选择性插管至脾中下叶动脉,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非超选择组21例,将导管插至脾动脉主干近脾门处行栓塞。超选择组术后处理予地塞米松15例、消炎痛栓14例。结果50例患者术后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01);超选择组栓塞范围的符合率明显高于非超选择组(P〈0.05);术后使用地塞米松患者疼痛和发热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消炎痛(P〈0.01)。结论PSE脾脏栓塞术疗效肯定,超选择性插管能很好地控制栓塞范围,地塞米松能明显减轻栓塞综合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应用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PTVE)联合经皮部分性脾动脉栓塞(PSE)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的急诊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不合并肿瘤者)所致的急诊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均急诊行NBCA胶加弹簧圈栓塞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治疗,再于一周后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分析72例病例的近期疗效(6~18月)、并发症,评价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72例病例均应用NBCA胶和弹簧圈栓塞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术中术后未出现重大手术并发症,术后跟踪随访6~24月,有8例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复发,其中2例患者复发出现在介入栓塞后的第二天,再次行栓塞治疗后好转,余6例患者复发的上消化道出血均不严重,经内科保守治疗后恢复。结论 NBCA胶配合弹簧圈栓塞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是有效的安全性,加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可降低门静脉压力,提高单纯性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辽宁省人民医院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脾功能亢进患者58例,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48例,门脉高压患者10例。以上患者均行部分脾栓塞术。术前以及术后1、2、4周观察外周血象变化以及脾脏大小变化。结果①患者脾脏一般在术后1个月开始缩小,6个月后复查,脾脏进一步缩小。②本组患者在术后白细胞计数以及血小板计数均有显著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反应: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2天出现发热;术后1d出现左上腹疼痛,可耐受;2例出现恶心,呕吐,其余均未见恶心、呕吐等反应。并发症:2例术后出现左侧胸腔少量积液,3例术后出现中量以下腹水。结论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具有创伤小、临床效果显著,但是注意术后反应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部分脾栓塞术(PSE)和内镜下静脉曲张硬化术(EIS)联合治疗对门脉高压症及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19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行PSE和EIS联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临床表现、门脉高压变化、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脾脏大小改变。结果18例患者行1次PSE治疗,1例行2次PSE治疗,EIS治疗次数平均为2.3次。PSE和EIS联合治疗后患者脾功能亢进明显改善,脾脏体积减小,门脉高压有所缓解,上消化道出血危险程度减低,治疗无严重并发症。结论PSE和EIS联合治疗相对安全,创伤小,对肝硬化门脉高压造成的脾功能亢进及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和预防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脾亢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分脾栓塞术(PSE)是目前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脾亢的方法,PSE能有效治疗脾功能亢进,改善肝硬化患者并发脾亢所引起的周围血象的降低,同时它又保留了脾脏的功能。我所1999年以来对13例该类患者进行了PSE治疗,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制定适合的护理措施,并按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脾功能亢进(脾亢)是肝硬化的重要并发症,部分脾栓塞不但可以纠正脾亢的临床表现。同时又保留了脾脏的功能。我院于1996年至2003年对8例肝硬化并脾亢患者行部分脾栓塞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徐莹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8):209-210
目的探讨脾动脉栓塞的整体护理要求;方法采用Seldinger法行脾动脉部分栓塞,严格执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原发性脾亢32例,继发性脾亢46例,共78例,总有效率92%;结论通过对脾动脉栓塞的有效护理,提高了有效率,减少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崔建东  李涛  王宝利 《河北医药》2010,32(19):2694-2695
目的观察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治疗肝硬化所致脾功能亢进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32例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的患者接受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术后3、7、30d和6个月检查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较术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红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发热、腹痛、恶心、食欲下降,出现胸水3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肝硬化所致脾功能亢进的一种安全有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