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于ELISA—双夹心法系统中采用B型肉毒毒素单克隆抗体作为包被抗体,可检出B型肉毒类毒素4—31ng/ml,与A型交叉最低浓度为4—8μg/ml,特异性比值为250—1,000;可检出B型肉毒毒素16ng/ml(4LD_(50)/ml) A型大于32μg/ml(大于301LD_(50)/ml),特异性比值大于2,000;检出污染食物标本中的B型肉毒毒素最低浓度为0.67—7.8LD_(50)/ml,与A型间未见交叉现象。其敏感度接近RPHA,特异性明显优于RPHA。  相似文献   

2.
马昭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9):876-877
目的观察肉毒杆菌毒素治疗眼睑痉挛的疗效。方法使用兰州生物研究所生产的肉毒杆菌毒素,稀释后注射于痉挛部位。结果短期治愈(49.4),显效73例(42.9%),有效13例(7.7%)。结论肉毒杆菌毒素治疗眼睑痉挛等症状有明显疗效,可反复多次注射。  相似文献   

3.
真皮内的肉毒杆菌毒素对局部多汗症可产生长效缓解,但其作用机制还不清楚。为研究肉毒杆菌毒素A对手掌多汗症患者汗腺大小和神经分布的作用,取26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前多汗症患者及11例对照手掌皮肤标本,并对12例患者在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治疗1~6个月时取活检,在光镜下进行汗腺形态学观察,通过图像分析汗腺分泌小管横断面面积和管腔,应用神经元标记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生长相关蛋白43(G AP43)、血管活性肠肽(V IP)、降钙素基因相关多肽(CGR P)免疫荧光抗体分析腺周的神经分布。患者和正常对照的总体形态学特征是相似的,两组汗管和…  相似文献   

4.
王承吉  汪浩川 《农垦医学》1989,11(3):192-194
肉毒毒素的检测是诊断肉毒中毒的重要依据。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小鼠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这些方法需要实验动物或一定的设备,基层医疗和防疫单位使用这些方法尚有一定困难。为寻找简易,实用的方法,我们试用点免疫结合试验检测肉毒毒素,现报告如下:材科和方法一、材料:1、肉毒抗毒素(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A 型及 B 型冻干精制肉毒抗毒素。A 型效价每支10000单位,B 型5000单位)。2、肉毒毒素(兰州生物制品研究  相似文献   

5.
肉毒杆菌毒素的应用是眼科治疗学的一新进展。目前在美国等一些国家中,已作为治疗斜视、险痉挛及其他一些肌肉痉挛性疾病的一种方法。1 肉毒杆菌毒素的生物特性及作用肉毒杆菌毒素是梭状芽胞杆菌属肉毒杆菌产生的外毒素,具有神经毒素作用,依抗原性不同分为8型,A型毒素首先制成高纯度稳定的结晶被用于实验研究中,在动物及人体中显示了强大的肌肉麻痹作用。肉毒杆菌毒素A是一高分子蛋白,可以分解为神经毒素及植物血凝素两部分。它作用于运动神经末梢,通过拮抗血清素转移的Ca~(2 ),使运动神经不能释放乙酰胆硷,因而肌纤维不能收缩,这也称为化学去神经作用。在口服中毒的病例中,早期症状表现为眼内、外肌麻痹,需6~9个月才能完全恢复。这引起了  相似文献   

6.
目的使用昆明种小白鼠对苦豆子生物碱衍生物9002~#进行急性毒性实验。使用IRM-2纯系小鼠进行淋巴瘤和乳腺癌的体内抑癌活性的实验研究。方法急性毒性实验:IP方式给药,测定小鼠LD_(50)。抑癌试验:建立荷瘤小鼠模型,以腹腔给药(ip)方式给予2个不同剂量的药物水溶液,观察瘤重和体重,测定抑瘤率。结果经实验测定9002~#的LD_(50)为4362±810mg/kg,毒性较低,经重复试验9002~#确有明显的抑癌作用。对淋巴瘤,剂量50mg/kg×10,抑瘤率51.3%~53.5%(P<0.01),150mg/kg为31.3%~35.7%(P<0.05);对乳腺癌,剂量50mg/kg×10,抑瘤率为57.1%(P<0.01),150mg/kg为48.6%(P<0.01)。结论苦豆子生物碱衍生物9002~#属低毒有抑癌活性的化合物,对IRM-2纯系小鼠移植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以50mg/kg×10剂量组对淋巴瘤和乳腺癌抑制剂果最显著,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用ELISA双夹心法对13种食物、61份标本作了肉毒毒素分型筛检和定量检测。敏感度为:A型31.3~500LD_(50)/ml,B型13.1~125LD_(50)/ml,E型17LD_(50)/ml。分型筛检阳性结果与小白鼠中和试验分型或标本原污染菌型完全相符。缩短试验时间为5.5h,乃能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8.
<正> 去甲斑蝥素的毒性,虽然远比斑蝥素毒为小,但由于它的临床使用前景,就有必要对其毒性作用进行细致的观察。基于此目的,我们对去甲斑蝥素可能导致的肝组织损伤进行病理形态学研究。实验方法和结果使用昆明种小鼠,分四组进行观察: 去甲斑蝥素小剂量组(11只小鼠)1/10LD_(50)(小鼠腹腔)的去甲斑蝥素配制成0.025mg/ml,以0.5ml/10g剂量进行腹腔注射,每日二次,共两天。去甲斑蝥素大剂量组(14只小鼠):1/5LD_(50)(小鼠腹腔)的去甲斑蝥素配制成  相似文献   

9.
肉毒杆菌(Clostridium botulinum),亦称肉毒梭菌,革兰阳性、粗短杆状、严格厌氧,可产生一种剧毒的肉毒杆菌毒素(Botulinum toxin)。该毒素可抑制神经介质-乙酰胆碱的释放,严重影响人神经电生理功能,中毒者常因呼吸衰竭而死亡[1]。急性肉毒杆菌中毒病例在西藏地区鲜有报道,其病情复杂、恶化快,早期明确诊断,尽早应用肉毒抗毒素(Botulinum antitoxins)和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示五步蛇毒类毒素免疫豚鼠可抵御18mg竹叶青蛇毒(6 MLD)或17.5mg烙铁头蛇毒(7MLD);免疫豚鼠血清每毫升可中和五步蛇毒(640μg相当小鼠8LD_(50))、竹叶青蛇毒160μg(4.6LD_(50))或烙铁头蛇毒140~180μg(3.2~4.1LD_(50))。本文提示五步蛇毒与竹叶青毒及烙铁头毒有共同抗原,可引起交叉免疫。  相似文献   

11.
英国科研人员进行一项试验,用肉毒杆菌毒素治疗强直症状。他们给予8名偏瘫引起肌内强直的病人在发作部位注射微量肉毒杆菌毒素。在8~12周中所有病人症状明显改善,改善的持续时间与注射剂量有关。未发现任何局部的或全身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近日的第47届美国头痛学会(AHS)科学年会上,一项来自于美国亚利桑那州 Mayo 诊所的多中心研究报告指出,常规使用 A 型肉毒杆菌毒素(Botox)的注射治疗与其它偏头痛治疗药物相比更能有效地减轻频发性头痛患者和失能头痛患者的偏头痛发作,且治疗副作用较轻。  相似文献   

13.
在1971年发生了一例肉毒中毒。病人食用的家制罐头中含有A型肉毒杆菌。病人大便中也检出A型肉毒杆菌,但是不能完成肉毒毒素的小鼠中和试验。因为大便小含有高毒性的能速迅杀死小鼠的耐热物质,经证明是溴化吡啶斯的明。病人开始时被误诊为重症肌无力,曾用此药达3.4克。为了从标本中除去低分子量的溴化吡啶斯的明使用了透析法。透析能选择性地从吡啶斯的明及肉毒毒素混合物中除去所有的或几乎所有的吡啶斯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一例并发于颅脑损伤的肉毒中毒病人,应用局部紫外线照射配合临床治愈A型肉毒杆菌感染伤口,过去未见报告。患者女,25岁,汉族,工人,因颅顶砸伤46小时于1980年2月24日入院。3月12日出现躁动不安,唇发绀,呼吸较弱,呼吸肌麻痹,咽下困难,行气管切开,使用人工呼吸机后病情较稳定。3月11日血中毒素鉴定有A型肉毒毒素,3月17日送头部创口脓液及痂皮肉毒杆菌培养(24日报告有A型肉毒毒素及A型肉毒杆菌)。3月19日头部扩创,发现伤口外有  相似文献   

15.
肉毒中毒是由霉毒梭状芽胞杆菌(简称肉毒梭菌 Clostridium Botulinum)外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性疾病,有三种类型。一、食物中毒型,由食用含有肉毒毒素的食物引起;二、创伤感染型,由肉毒梭菌感染伤口后发生;三、婴儿肉毒中毒,自1976年美国首次报告此型病例以来,随后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陆续有病例报道,而以美国最多已达数百例。现将有关此型资料介绍于后。流行病学特点在已报道的数百名婴儿肉毒中毒病例中,所有患儿均为该家庭中唯一的患者,无一例是进食含有肉毒毒素的食物所引起的(这与食物中毒型肉毒中毒完全不同)。在本病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硫代脯氨酸(Thioproline)的毒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小白鼠一次经口的LD_(50)为276.06mg/kg;亚急性毒性试验提示在50~200mg/kg范围内对大白鼠无明显毒性;小白鼠骨髓PCE微核试验结果也显示对小鼠无致突变作用。实验表明,硫代脯氨酸属于中毒化合物,在正常使用剂量范围内对大、小鼠均无明显毒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肉毒中毒是由革兰氏阴性厌氧肉毒杆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外毒素(肉毒毒素)引起的中毒性疾病.现将临床所见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A型肉毒杆菌毒素在神经科疾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纪源 《安徽医学》2003,24(3):64-66
肉毒杆菌毒素(botulinium toxin,BTX)是由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外毒素,它是神经毒素、血凝素和(或)非血凝素蛋白的复合体.神经毒素根据其抗原性的不同,分为A、B、C1、D、E、F、G等血清型,目前临床上经常使用的BTX基本是指A型肉毒杆菌毒素(BTX-A).其药理作用是由于BTX-A与胆碱能神经元有高度的亲和性,BTX-A可通过阻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在周围神经肌肉接头的释放,造成肌肉暂时的化学性失神经支配,使肌肉收缩减弱,直接在选择的肌肉注射极小量的毒素就可产生肌肉麻痹效应,从而消除症状性肌肉痉挛.  相似文献   

19.
牛艳  范瑞  李雪 《当代医学》2016,(35):46-47
目的 观察眼睑局部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55例.所有患者均采取眼睑局部多点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浓度为2.5 U/0.1 mL,每点注射剂量:2.5~5 U(其中初次治疗和第二次治疗每点注射2.5 U,随着病程延长,治疗剂量增加).记录治疗的疗效、维持时间与不良反应.结果 A型肉毒杆菌毒素眼睑局部注射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痉挛症状2~6天完全缓解,有效率为100%.效果通常持续3~6个月不等.治疗55例未出现上睑下垂、复视、溢泪等并发症.结论 A型肉毒杆菌毒素眼睑局部注射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起效迅速、无创伤、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当注射相同剂量的肉毒杆菌A型外毒素治疗额部皱纹(动力性前额线)时,溶液量的不同对毒素扩散和皱纹缩小程度的影响。设计:10例有动力性前额线的志愿者。每一研究对象在眶上2.5cm注射一次相同剂量但不同体积的肉毒杆菌A型外毒素。随机选取注射部位。在患者的一侧注射0.25mL计5U肉毒杆菌A型外毒素(2U/0.1mL),另一侧注射0.05mL计5U(2U/0.02mL)。注射时体积有5倍的差别。14d后当患者前额肌肉收缩时对注射部位进行目测评估。研究机构:私人皮肤科诊所。主要结果检测:目测皱纹消失区域的高度和宽度。结果:在10例中9例患者在高溶液量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