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彭智平  杨聘 《新中医》2022,54(5):214-218
通过系统整理张锡纯对元气的认识、肝升发布散元气、三焦是元气运行的通道以及治则方药等方面阐释张锡纯的肝主脱学术思想,该思想核心为收敛固涩元气,治则强调敛肝补肝,药物选择喜重用山萸肉,代表方药为张锡纯创制的来复汤,且在张锡纯肝主脱思想指导下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为代表的慢性虚弱性疾病的诊疗,临床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陈杰 《天津中医药》2002,19(5):22-22
代赭石气味苦寒,归肝、心经,功效在于平肝潜阳、降逆、止血.近代名医张锡纯善用代赭石,对其应用多有发挥.笔者根据张锡纯对代赭石的应用体会,在治疗慢性鼻炎中使用代赭石,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对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全书中与"便秘"相关的条文论述及医话医案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分析张锡纯临床诊治便秘的学术思想.张锡纯认为造成便秘的根本病机是胃气不降,病位主要在胃和大肠,并与心、肝、脾、肺、肾五脏密切相关.张锡纯根据便秘发生的病机、病位提出了"补心、平肝、升脾、宁肺、温肾"五大治则以降胃气.在便秘的治疗上张锡纯...  相似文献   

4.
张锡纯肝虚论治特色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斌 《山东中医杂志》1997,16(9):389-390
从病因、诊断、治法及用药四方面探讨了张锡纯对肝气虚、肝阳虚论治的学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张锡纯论治肝气虚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英才 《四川中医》1993,11(2):13-14
近代名医张锡纯,对肝气虚的论述独到,自成一系。虽未设专篇,但散在其代表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多篇之中。他对肝气虚的病因病机论述较简,对证候表现记载  相似文献   

6.
张锡纯为清代名医,学贵中西,善发前人所未发,临证流方,注重实效,对肝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其治疗肝病多方位用药特点浅析如下.1根据昨任本身的持点用药肝为后明,中见少阳,相火寄其中,名为将军之官,因此张锡纯认为肝有三大特点:一是肝其性至刚;二是肝于五行记本,术性原善条达;三是肝喜润恶现。张锡纯根据肝脏的三个特点确立了养肝、柔肝及疏肝、舒肝的治法.疏肝药中客用柴胡、茵陈、)11捧于,认为柴胡、茵陈秉少阳生发之气,其性能做,而首际之力较柔和,凡其人虚弱阴由不能任柴胡之升散者,皆以茵陈代之;川谏子…  相似文献   

7.
略论张锡纯的敛肝固脱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证是内科临床中常见之危急重证。本文论述了张锡纯对脱证病因病机的不同理解和敛肝固脱学说,并从临床和现代药理研究寻求敛肝固脱的临床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河北盐山县人,中西医汇通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创新中医理论方面建树颇多,"肝理论"是其特色理论之一。张锡纯宗《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难经》之旨,参《医林改错》等著作,受西方解剖医学的启发,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充实诠释了中医的"肝理论"。并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详辨肝的"体""用"之别,重新阐释了肝的位置、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着重阐述肝的气化功能对人体的影响,对肝气虚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常用药物进行详细论述,丰富了中医对肝的理论认识,深化了脏腑辨证理论,对指导现今临床实践仍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傅文录  石显方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0):1017-1018
自《内经》降世以来,寸口之脉“肝脉左,脾脉右”之分配脏腑方法沿用已久,近代名医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对此问题有深入之研究,并认为“肝体居于右,而其气化之用实先行于左,故肝脉见于左关。脾之体居左,而其气化之用实先行于右,故脾脉见于右关”,这是《内经》时代重视体与用的关系的体现,张锡纯并通过自己的理解与临床实践,证明了上述“肝左脾右”合理性与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锡纯作为中西医汇通派的代表,衷中参西,在治疗脑充血性中风病方面别具特色,特设镇肝熄风汤,别具特色,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从4个方面论述了张锡纯在肝郁论治中,疏肝注重调理中焦脾胃,时刻注意顾护元气,慎施平肝伐肝,喜用柔肝和肝之法及在遣方用药方面的特色及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2.
通过阅读相关著作及文献,归纳唐容川和张锡纯在脾阴虚证理法方药上的异同。病机方面,唐容川重脾阴亏虚、脾不统血、脾失健运间的相互影响,张锡纯重肝木克乘脾土。治法方面,两人均重津液存亡,唐容川创“开胃补脾阴法”,且关注营血存亡,遣滋阴、降火、生津于活血养血诸法中,张锡纯倡“汁浆荣津法”和“佐金平木扶土法”,且常气阴双补。药性理论方面,二家均遵“欲令脾实……宜甘宜淡”之则,但唐容川重甘味而张锡纯重淡味。性味配伍上,二家均崇“甲己合化”,但唐容川扬“酸甘化阴”之法,而张锡纯倡“甘苦合化”之道。具体用药方面,唐容川善用经方,以人参和天花粉为要药,且善用血肉之品,张锡纯以山药、甘草为要药,且喜用食疗剂型。唐容川和张锡纯之脾阴虚辨治思想相得益彰,对临床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论及多科疾病,后世论述其治疗杂证的文章不少,但未见有其治疗痹证的论述。本文对张锡纯治疗痹证的特色作以归纳。其特色为:1.重用山茱萸,补肝通络;2.腰痛多瘀,注重驱邪;3.痹在肢体,调以脏腑;4.衷中参西,灵活变通。  相似文献   

14.
徐冰 《吉林中医药》2021,41(6):734-737
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出肝虚证型,倡导补肝之法.笔者研究张氏其法,试从肝脏病理生理等方面分析,总结肝虚证脾胃病的辨证治法方药,并将温肝、补肝之法运用临床,列举医案2则,以资后学评鉴.  相似文献   

15.
通过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关于对虚喘及其论治的叙述,对其制方用药作一概述,并试从中医理论之"五脏一体"观的角度加以探析。张锡纯在论述"虚喘"及组方用药的过程中,"五脏一体"观为其主导,在治疗虚喘上维护五脏气机的整体运行的思维始终贯穿其内;虚喘不仅属肺在肾,而且与脾胃、肝及心关系密切。总体上讲,张锡纯总以"辨证论治"为纲,组方立足五脏,以维护五脏正常功能为指导来治疗虚喘。  相似文献   

16.
正肝虚腿痛原载于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之"治气血郁滞肢体疼痛篇"内,其名既是症状又为病机。该病主要因肝之气血损伤而致肝虚,相火不能疏泄,与气血凝滞,故而疼痛,疼痛性质多为  相似文献   

17.
陈麒  丰纪明 《四川中医》2007,25(1):31-31
张锡纯认为外感、内伤皆是喘证病因,本文总结了张氏从肺、肾、肝、脾、大气下陷五个方面辨治喘证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朱琳 《光明中医》2011,26(9):1753-1754
张锡纯认为外感、内伤皆是喘证病因,本文总结了张氏从肺、肾、肝、脾、大气下陷、上焦阳虚六个方面辨治喘证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镇肝熄风汤出于清代名医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由怀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杭芍、玄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组成。笔者临证之初用本方治高血压时,将茵陈、麦芽、川楝子去掉,易用夏枯草、草决明、石决明,以增强降压作用,然应用多年其降压作用终不尽理想,后读《医学衷中参西录》,始有所悟。张锡纯在镇肝熄风汤中有这样的记载:“肝木失和,风自肝起,又加肺气不降,肾气不摄,冲气、胃气又复上逆,于斯,脏腑之气皆上升太过……茵陈为青蒿之嫩者,得初春少阴生发之气,与肝木同气相求,泻肝热兼疏肝郁,实能将顺肝…  相似文献   

20.
鲜药的运用历史悠久,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特色之一。医学大家张锡纯对鲜药的临床应用颇有独到的见解,在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大量将鲜药用于治疗疾病的论述。笔者通过对张锡纯临床常用鲜药的性味归经以及应用范围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其临床运用鲜药药性多为寒、凉、平,药味多为甘、苦、辛,以归肺、胃、肝、脾经为主,具有药食通用、重用本性、不拘剂量的特色,重视鲜药在调畅气机、养阴生津和顾护脾胃等方面的作用。归纳张锡纯对鲜药的应用和认识,为鲜药的临床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