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溶栓治疗,可使已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救治濒死心肌,有效缩小梗塞面积,改善左室射血功能,降低病死率。但在溶栓治疗过程中,患不了解其过程、目的和意义,对治疗带来了一些不适感。我们针对患心理反应,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溶栓治疗,可使已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救治濒死心肌,有效缩小梗塞面积,改善左室射血功能,降低病死率。但在溶栓治疗过程中,患者不了解其过程、目的和意义,对治疗带来了一些不适感。我们针对患者心理反应,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12例,女8例;40~70岁;文化程度:大学8例,高中6例,初中4例,文盲2例。在溶栓过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2静滴溶栓剂后患者的心理特点①忧郁和沮丧:患者普遍存在明显的忧郁情绪,沮丧心理,承受力下降。患者在静滴尿激酶后,感到自己病情较严重,治愈…  相似文献   

3.
我院2000年1月~2001年12月应用尿激酶(UK)溶栓治疗AMI10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00例急性心肌梗塞者中,男78例,女22例,年龄46~75岁,平均60岁。根据WHO1979年AMI诊断标准确诊为AMI。其中,前间壁梗死30例,下壁梗死26例,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对于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AMI)普遍开展溶栓治疗尚有争议。我院内科自 1996年 8月至 1999年 6月对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发病在 6h以内的AMI患者进行对比观察。一、对象与方法1.病例选择 :老年组 2 0例 ,男 14例 ,女 6例 ,年龄 6 5~ 85岁 ,其中 6 5~ 6 9岁 10例 ,70~ 79岁 7例 ,80~ 85岁 3例 ,平均 (70 8± 5 8)岁。非老年组 30例 ,男 19例 ,女 11例 ,年龄 35~6 4岁 ,平均 (5 5 1± 8 7)岁。老年组梗塞部位以前壁为主的 14例 (70 % ) ,非老年组为 2 0例 (6 6 7% ) ;老年组梗塞部位以下壁为主的占 6例 (30 % ) ,非老年…  相似文献   

5.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310014浙江省人民医院吕伟丽,胡雪烈溶栓疗法是80年代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一大进展。而尿激酶静泳溶栓以其方法简便、并发症少、易被病人接受并能及早溶栓而被广泛应用。溶栓治疗的成功与否及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密...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再灌注治疗目前已成为AMI的主要治疗方法。其中经静脉溶栓简单易行,效果明显,可使已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缩小梗塞面积;维持心肌正常功能,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1]。现将我科1994年3月至1997年12月应用尿激酶(Uk)溶栓治疗AMI23例护理观察体会探讨如下:1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急诊发病在24小进以内的AMI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49~78岁。其中发病在溶栓时间6小时以内者20例,6至12小时3例,均有持续心前区疼痛。出汗、气促19例。用硝酸甘油无效。心电图示相邻的两个导联ST段抬高>0.2mv。血压在正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的护理。方法 对16例心肌梗塞患者溶栓前做好心理护理,溶栓时加强心电和血压监护,溶栓后密切注视用药后的反应,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 溶栓治疗后15例寇脉再通,1例未能再通。结论 尽力缩短入院至治疗时间,早期进行溶栓。是提高溶栓获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1994年2月至1996年2月,我科对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了早期尿激酸溶栓治疗。年龄35~82岁;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3例,急性前壁心肌梗塞1例,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塞各1例;发病时间在7h以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前区疼痛,ST段明显抬高。1例死亡,余皆存活。1溶栓治疗前的准备及给药时的注意事项1.1实验室检查 患者入院后立即检测心肌酶,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各项有关生化检查。1.2药物准备 尿激酶不得用酸性液体稀释,以免药效下降,且药物溶解后易失活,应立即使用。2溶栓过程中的观…  相似文献   

9.
应用溶栓的药物溶解已形成的血栓称为溶栓治疗。尿激酶做为溶栓药的一种,在我院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当中,能够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恢复心肌的再灌注,挽救濒死的心脏,限制和缩小心肌梗塞范围,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我院自1996年12月-2005年12月期间,采用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56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988年1月~1989年1月我们使用进口或国产尿激酶(UK)静脉注射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1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2例病人(男10、女2),为1988年1月~1989年1月入院的AMI病人,占同期住院AMT病人的13.7%。均有剧烈胸痛,损伤ST段抬高,无坏死Q波或Q波较小,无严重高血压和出血性疾病。从疼痛发作到开始溶栓时间最短20分钟,最长9小时,平均4.5小时。广泛前壁3例、广泛前壁加下壁2例、下壁2例、下壁加后壁2例、下后加右室1例、前壁2例。溶栓前已有心源性休克2例、左心衰4例、心律失常3例。  相似文献   

11.
12.
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从1990年起对15例AMI病人进行了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AMI的诊断标准①剧烈持续心前区疼痛30分钟以上;②含化硝酸盐类药物心前区疼痛不能缓解;③心电图出现超急期T波高耸或相应定位导联S—T段抬高>0.1mV;④心肌酶学:磷酸肌酸激酶(CPK)、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升高.溶栓治疗时,主要强调对AMI的早期诊断,故上述条件中以前3条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对1998年至2001年收住院的20例心肌梗塞(AMI)患者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患者年龄28~79岁,所有患者符合WHO诊断标准。其中前壁心肌梗塞8例,下壁前壁心肌梗塞6例,下壁+右心室+正后壁3例,前间壁3例。  相似文献   

14.
李敬旭 《临床医学》2002,22(7):59-60
溶栓治疗是急性心肌梗塞(AMI)再灌注的重要方法。护士若能掌握好溶栓的方法,缩短AMI患者发病至溶栓的迟滞时间,就会使更多的心肌受到保护和功能改善。我们对58例AMI患者进行了尿激酶溶栓加扩冠、抗凝等治疗,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激酶(UK)迅速溶栓、开通闭塞血管。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UK静脉溶栓后2~3周行冠状动脉造影病例29例,评价再灌注的临床判断价值。结果:以冠状动脉动脉造影为金指标。临床判断对血管再通的敏感性为73%、特异性为85.7%,准确性为79.3%。结论: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血管再通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急性心梗后不同时间内用尿激酶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6例拟诊为急性心梗,发病后6—12小时内无溶栓和抗凝禁忌症的患者,在人院后20—30分钟内开始溶栓。结果全部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通率为58.9%,其中溶栓距发病时间(4小时组的再通率为71.49,6,显著高于4-6小时组(63.3%)和6—12小时组(33.39,6),P(0.001,4周病死率为7.19/6,显著低于4-6小时组(13.39,5)和6—12小时组(16.6%),P(0.01;4-6小时组的再通率显著高于6—12小时组,P(0.01,但4周病死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心梗后4小时内溶栓血管再通率最高,4周病死率最低。4-6小时组溶栓的再通率高于6—12小时组,但4周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认识。方法:应用0.9%氯化钠100mL 尿激酶100万^u~150万^u30min静脉输入。结果: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2例中发病6h内溶栓成功7例,发病6h以上5例中溶栓成功2例,血管再通率达75%。  相似文献   

18.
溶栓治疗是近年来急性心肌梗塞辽AMI)治疗的重要进展,80年代以来AMI的溶栓疗法在国内广泛开展,现分析我院近4年来103例AMI中13例采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1)胸痛持续>30分钟,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2)心电图至少两个相邻胸前导联或Ⅱ、ⅢaVF中两个导联ST段抬高分别大于0.2mV、0.1mV;(3)发病在6小时之内;(4)无溶栓禁忌证。1.2一般资料:13例均为男性,发病年龄:40~50岁3例,51~60岁4例,61~70岁6例;梗塞部位:下壁5例,广泛前壁4例,前间壁+后壁4例;溶栓…  相似文献   

19.
溶栓治疗是近十余年来急性心肌梗塞(AMI)药物治疗中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已成为减少AMI病死率。改善病人心功能及提高存活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本文采用国产尿激酶(广东天普生化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AMI3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AMI32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52-72岁(平均595岁)。均符合WHO关于AMI诊断标准一梗塞部位:前壁(包括广泛前壁、前间、前侧壁)梗塞12例,下壁及下壁+正后壁梗塞10例,并发休克或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各4例,并发急性左心衰3例。用药距发病2-4h20例…  相似文献   

20.
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溶栓疗法已成为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主要措施[1]。大量临床统计资料表明,溶栓疗法能明显降低AMI的死亡率[2]。目前国内溶栓疗法一般采用尿激酶150万U/30分钟内静脉给予方法[3]。但大剂量尿激酶溶栓疗法的禁忌症及要求监测指标也较多,而且,溶栓过程中并发出血的发生率也较高,因而对进行溶栓治疗的设备条件要求也比较高,往往延误溶栓治疗的黄金时间。为探索适应基层医院及院前溶栓治疗的方法,近年来我们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肝素、硝酸甘油对AMI进行溶栓治疗,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