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595nmVbeam激光照射对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伤口愈合中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6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激光美容中心完成。成年大耳白兔20只,建立兔耳腹侧面增生性瘢痕模型,上皮化后切取一组瘢痕8处,然后将瘢痕随机分为激光治疗组和对照组,激光治疗组在创面上皮化后按一定参数进行激光照射,开始时每周照射1次,1个月后改为每两周照射1次,共两个月。对照组不进行治疗。在上皮化后1,2,4,6,8周分别切除两组增生性瘢痕各8处,每次取材前用游标卡尺测量瘢痕厚度,对切取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和Masson染色,并对上皮化后4周组织进行电镜观察,对上皮化和上皮化后4周组织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测定,对比研究在瘢痕形成过程中595nmVbeam激光照射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影响,观察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实验大耳白兔2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兔耳增生性瘢痕经595nmVbeam激光照射后,按不同时间段取材与对照组比较,①瘢痕厚度明显变薄:创面上皮化后即出现增生块高出于皮面,且不断增厚,在上皮化后4周时最高,以后逐渐下降。激光照射(即上皮化后)2,4,6周后激光治疗组瘢痕增生厚度显著小于对照组激光治疗组:(1.95±0.08),(2.16±0.09),(1.53±0.08)mm;对照组:(2.04±0.09),(2.37±0.11),(1.68±0.09)mm,P<0.05。②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不同时间取材的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对照组真皮层明显增厚,为周围正常真皮厚度的三四倍。而激光治疗组真皮层较对照组变薄。Masson染色显示瘢痕胶原纤维呈蓝色,对照组可见蓝染较深的胶原纤维,外形粗大,排列杂乱无章。而经激光照射的瘢痕虽然也可见蓝染的胶原纤维,但与对照组比较蓝染变浅且纤细,胶原排列也趋于一致。③高倍镜下成纤维细胞计数在上皮化后随时间逐渐增多,在上皮化后4周时达到高峰,以后又下降,但在上皮化后1,2,4,6,8周激光治疗组成纤维细胞数量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减少(P>0.05)。④透射电镜观察显示经595nmVbeam激光照射4周后成纤维细胞核变小、畸变,胞质中细胞器减少,细胞功能不活跃,线粒体空泡变性,细胞周围的胶原呈溶解状态。⑤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激光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弱(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反应率上皮化后为18.33%,上皮化后4周,激光治疗组为41.93%,对照组为64.26%,P<0.05)。结论:595nmVbeam激光照射可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过程,应用595nmVbeam激光预防和治疗瘢痕可行。  相似文献   

2.
兔耳增生性瘢痕与血管内皮抑制素的抑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从外观形态、微血管计数、微循环血流灌注、组织形态学方面观察血管内皮抑制素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8/11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实验室完成。日本大耳白兔10只,随机将每只兔子的一只耳归人实验组,另一只归入对照组,每组10只兔耳。两组均进行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的复制。兔耳创面上皮化后10d,实验组瘢痕组织局部多点注射血管内皮抑制素,对照组瘢痕组织局部多点注射生理盐水,两组注射剂量及频率为0.2mL/次,1次/隔日,连续6次。30d后观察两组瘢痕组织外观形态、微血管计数、微循环血流灌注以及病理组织形态学的差异。结果:20只兔耳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外观形态变化:实验组瘢痕明显萎缩,略高出兔耳皮肤表面,颜色接近兔耳正常肤色,触之质软;对照组瘢痕呈增生期表现,明显高出兔耳皮肤表面,淡红色,质地坚硬。②微血管计数结果:实验组瘢痕组织表面微血管数量明显减少,散在分布;对照组瘢痕组织表面微血管数量丰富,相互交织成网状;40倍显微镜下微血管计数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7.63&;#177;3.34),(51.23&;#177;5.54)个。P&;lt;0.01】。③微循环血流灌注变化: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1.16&;#177;3.12),(64.27&;#177;4.28)个,P&;lt;0.01】。④病理组织形态学差异:实验组瘢痕组织真皮层变薄,血管及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胶原纤维较细致,排列有序,呈成熟期表现;对照组瘢痕组织可见大量成纤维细胞,血管分布丰富,其间可见较多的炎细胞浸润,胶原纤维粗大,排列紊乱,呈增生期表现。结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兔耳瘢痕增生及瘢痕组织的血管生成、微循环血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血管的发生与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在增生性瘢痕形成早期有针对性的进行血管靶向治疗可有效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动物模型,应用醋酸曲安奈德局部干预.观察病理性瘢痕新生毛细血管的改变,以探讨微血管构筑在病理性瘢痕形成、发展过程中的意义。 方法:实验于2003-05/2004-05在安徽医科大学动物实验室进行。①选取新西兰大耳兔16只随机分为醋酸曲安奈德组和对照组两组(n=8),在兔耳腹侧面制作中6m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每耳4孔,共计128孔.建立增生性瘢痕模型。②模型建立后第20天醋酸曲安奈德组给予醋酸曲安奈德5mg/kg,在增生瘢痕组织周围分点注射,每孔0.25mL,间隔3d给药1次,共3次;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爹给药前及停药后10,20,50d两组同时取材,每次每只兔耳切取一孔,进行瘢痕大体外观形态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镜下观察。停药后50d光镜下计数瘢痕内微血管数目。 结果:15只兔进入结果分析。①大体观察:瘢痕上皮化时间为15~20d.上皮化后20d瘢痕增生高度约为皮肤厚度的3倍,瘢痕约在60d开始自行退变软化,瘢痕增生维持状态最多持续100d。经醋酸曲安奈德干预后的瘢痕色泽变淡,厚度降低,瘢痕持续时间缩短。②瘢痕面积:停药后10,20,50d醋酸曲安奈德组均小于对照组(P〈0.01)。③停药后50d瘢痕内微血管数醋酸曲安奈德组少于对照组[(8.5&;#177;2.7).(20.2&;#177;4.7)个/视野,P〈0.01]。 结论:①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的建立产生类似人类增生性瘢痕样病理改变。②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出现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生成大量毛细血管,显示微血管的生成在增生性瘢痕的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③醋酸曲安奈德通过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起到一定防治瘢痕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苦参碱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生活性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苦参碱(matrine,Mat)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兔耳腹侧面增生性瘢痕模型,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及嗜银核仁组织区染色法(AgNORs)统计NORs颗粒数,对比研究苦参碱在治疗兔耳增生性瘢痕过程中对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 局部注射苦参碱后,兔耳膜侧面增生性瘢痕中的成纤维细胞增生活性受到明显抑制,PCNA表达明显减弱,AgNORs记数明显减少,用药12周后对照组/苦参碱组PCNA标记指数和AgNORs分别为0.87/0.35,2.31/1.07(P<0.05)。结论 苦参碱明显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生活性,对兔耳用腹侧面增生性瘢痕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一种防治瘢痕的外用复方中药对兔耳增生性瘢痕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7/10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中心实验室完成。①选用新西兰大耳白兔8只。进行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的复制。实验分为2组:随机将每只兔子2只耳朵分别设为瘢痕膏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兔耳,48个创面。瘢痕膏组和对照组于创面上皮化时即开始用药。瘢痕膏组涂抹瘢痕膏(本院自行研制的外用复方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为丹参酮、积雪甙、黄芩甙、甘草酸、苦参碱等,按3:3:2:2:1的比例加基质制作而成),对照组涂抹基质(制作瘢痕膏的基质)。将瘢痕膏及基质涂在瘢痕部位,并轻揉直到药物吸收,3次/d,连续用药28d。②第14天根据兔耳创面修复的颜色、质地等统计瘢痕块发生率;第28天观察两组瘢痕组织的外观形态(颜色、质地等);用PeriFlux5000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瘢痕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常规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200倍光镜下微血管计数。③计量和计数资料差异比较分别采用f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兔8只(16耳)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创面上皮化后14d,瘢痕膏组瘢痕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7%(32/48),85%(41/48),P〈0.05]。②用药28d后瘢痕膏组瘢痕略高出兔耳皮肤表面,颜色稍白,接近兔耳正常肤色。触之质软;对照组瘢痕明显高出兔耳皮肤表面,红色,质地硬。③用药28d后,瘢痕膏组兔耳瘢痕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值明显低于对照组[(20.78&;#177;2.47),(36.79&;#177;3.12)PU,P〈0.05]。④用药28d后,瘢痕膏组兔耳瘢痕组织微血管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26.8&;#177;5.4),(42.7&;#177;7.2)个/mm^2,P〈0.05]。结论:此外用复方中药对兔耳增生性瘢痕微血管形成、微循环血流有抑制作用.对增生性瘢痕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干扰素γ(IFN-γ)用于兔耳伤口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后蛋白激酶A(ProtinaseA,PKA)活性变化及对伤口愈合和瘢痕形成影响,探讨PKA的信号转导作用。方法:用^32P掺入法测定使用IFN-γ前后兔耳伤后3,6,11~16d(上皮化时),以及上皮后14,30,45和60d组织的PKA活性,观察伤口愈合时间和瘢痕变化。结果:上皮化时肉芽组织和伤口周边组织的PKA活性高于正常皮肤[(1.5&;#177;0.6)pmol/min&;#183;mg,t=3.76,P&;lt;0.001和(1.4&;#177;0.5)pmol/min&;#183;mg,t=2.96,P&;lt;0.01]。IFN-γ延迟创面愈合约1.5d(t=2.64,P=0.01),同时进一步活化PKA:肉芽组织在伤后6d和上皮化时[(1.6&;#177;0.6)pmol/min&;#183;mg,t=2.59,P&;lt;0.05和(1.8&;#177;0.7)pmol/min&;#183;mg,t=2.92,P&;lt;0.01]和周边组织上皮化时[(1.7&;#177;0.6)pmol/min&;#183;mg,t=2.42,P&;lt;0.05]高于对照。增生性瘢痕组织的PKA活性仅在上皮化时升高[(1.5&;#177;0.5)pmol/min&;#183;mg.t=2.26,P&;lt;0.05],非增生性瘢痕组织的PKA活性在上皮化时[(1.4&;#177;0.5)pmol/min&;#183;mg,t=2.08,P&;lt;0.05]和上皮化后14d[(1.4&;#177;0.5)pmol/min&;#183;mg,t=2.08,P&;lt;0.05]时较高;IFN-γ进一步升高上皮化时IFN-γ1组:[(1.8&;#177;0.7)pmol/min&;#183;mg,t=2.92,P&;lt;0.01]和伤后14d时非增生性瘢痕组织的PKA活性[IFN-γ1组:(1.79&;#177;0.6)pmol/min&;#183;mg,t=2.59,P&;lt;0.05和IFN-γ2组:(1.8&;#177;0.6)pmol/min&;#183;mg,t=2.55,P&;lt;0.05],但上皮化前后使用无差异(P&;gt;0.05)。上皮化后60d时,上皮化前后使用IFN-γ的瘢痕增生数分别为8和9个,低于对照的24个(χ^2=13.33和11.61,P&;lt;0.001),而且瘢痕增生程度较低,但两组间无差异。结论:IFN-γ延迟创面愈合与其活化PKA有关。增生性瘢痕组织上皮化后PKA活性即下降,而非增生性瘢痕的高活性维持到14d后,且IFN-γ活化非增生性瘢痕组织的PKA,提示PKA活化介导IFN-γ抑制瘢痕增生的信号。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外科感染常见致病真菌对兔耳创面增生性瘢痕组织块形成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4-02/07在新疆医科大学动物实验室和新疆医科大学病理科完成。选取新西兰大耳白兔12只,随机分为白色念珠球菌污染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组、空白对照组,4只/组。在各组兔耳腹侧制作直径为1c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创面形成时及术后第1天白色念珠球菌污染组分别于创面放置微量白色念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组于创面放置微量金黄色葡萄球菌,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干扰因素。观察各组创面愈合及增生性组织块发生情况,测定各组术后不同时间点成纤维细胞数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胶原Ⅰ的表达。 结果:实验纳人12只兔,兔耳创面制作时因麻醉药物过量4只死亡,予以补充。①白色念珠球菌污染组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组兔耳腹侧创面愈合后可出现类似人增生性瘢痕的增生组织块,愈合时间均长于空白对照组[(14.7&;#177;1.0),(15.3&;#177;1.1),(11.2&;#177;1.3)d,P〈0.01];增生组织块出现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85.4%,91.6%,62.5%,P〈0.05);术后28,49,60d增生组织块成纤维细胞含量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②各组成纤维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及胶原Ⅰ在术后28,49d均为强阳性表达,白色念珠球菌污染组最为显著,随时间的推移各组表达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结论:白色念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创面均易出现增生性组织块,其形成与创面愈合过程关系密切,创面愈合时间越长增生组织块的出现率越高,符合人增生性瘢痕变化规律,验证转化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及胶原之间的密切关系构成了增生性瘢痕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肥厚性瘢痕形态学观察与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汪琴  阎晓初  吴宗耀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378-379,F003
目的:探讨肥厚性瘢痕的形态学特点及其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与其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光镜和免疫组化染色对61例肥厚性瘢痕、8例正常皮肤进行形态学观察、成纤维细胞平均密度计数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检测。结果:肥厚性瘢痕按其形态改变可分为增厚期、成熟期和消退期,其成纤维细胞平均密度分别为289.45&;#177;40.53、217.75&;#177;30.15、68.23&;#177;24.44,统计处理差异非常显著(F=181.9,P&;lt;0.01);肥厚性瘢痕增厚期、成熟期、消退期和正常对照组间PCNA标记指数接近(12&;#177;7—17&;#177;8),各组间均无差异显著性(P&;gt;0.05)。结论:肥厚性瘢痕发展经历了增厚期-成熟期-消退期的病理过程,其成纤维细胞数的多少与细胞增殖活性无关,肥厚性瘢痕的形成并非成纤维细胞增生所致。  相似文献   

9.
张玲  刘宏亮  张雪  李世荣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2):7192-7193,i004
目的: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在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尝试寻找一种客观的评价增生性瘢痕的标志物。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24例非增生性瘢痕、增生性瘢痕组织及其周缘正常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结果:增殖细胞核抗原在正常皮肤组织中呈弱阳性,阳性细胞率为(12.3&;#177;2.6)%;在非增生性瘢痕组织中呈阳性反应,阳性细胞率为(18.4&;#177;6.8)%;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呈强阳性,阳性表达阳性细胞率为(45.3&;#177;12.6)%。经配对t检验分析表明,增生性瘢痕组织的PCNA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和非增生性瘢痕(P&;lt;0.01),后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瘢痕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阳性细胞率与瘢痕的类型有关,以增生性瘢痕组织为明显,可用于判断瘢痕组织的增生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反义寡核苷酸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蛋白的表达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5—03/12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完成。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整形美容中心手术标本,包括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将手术中切下的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组织在无菌条件下去除表皮后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于含体积分数为0.1的胎牛血清的RPM11640培养液中,置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条件下原代培养。经2.5g/L胰蛋白酶消化传代,传代至3~5代时进行实验。实验分4组:①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组。②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组。③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5,0mg/L转化生长因子β1组(简称转化生长因子β1组)。④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5.0mg/L转化生长因子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反义寡核苷酸组(简称反义寡核苷酸组)。用5.0mg/L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后,以脂质体介导方法将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用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采用^3H-脯氨酸掺入法检测细胞的胶原合成量。 结果:①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在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无表达,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表达增强,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后表达量0.64&;#177;0.32明显高于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0.31&;#177;0.14,差异显著(P〈0.01);反义寡核苷酸组可以大部分抑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表达量0.12&;#177;0.62明显低于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组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组,差异显著(P〈0.01)。②Western印迹结果:蛋白水平趋势与mRNA水平相一致。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在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无表达,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表达增强84.63&;#177;11.49,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后表达量102.89&;#177;14.35明显高于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组,差异显著(P〈0.01);反义寡核苷酸组可以大部分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的作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表达量41.75&;#177;10.56低于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组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组(P〈0.01)。③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反义寡核苷酸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作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组、转化生长因子β1组、反义寡核苷酸组的^3H-脯氨酸掺入率分别为5381&;#177;185.8273&;#177;357.2475&;#177;859,转化生长因子β1可以显著增加成纤维细胞胶原的合成(P〈0.01);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反义寡核苷酸对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后的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差异显著(P〈0.01)。 结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反义寡核苷酸能够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引起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蛋白质表达的增高和胶原合成的增多,表明阻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可能是延缓瘢痕纤维化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对冷冻处理后的异体周围神经移植再生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1-06/2003-12在广西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选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6只,取4只作为供体,切取双侧坐骨神经,制成10mm神经段,深低温冷冻储存2周备用。其余32只作为受体,随机分为神经节苷脂组与正常对照组,16只/组,将兔左侧坐骨神经造成10mm长缺损,用复温后的同种异体神经进行移植桥接。神经节苷脂组每天每只局部注射质量浓度为1g/L的神经节苷脂溶液1mL,连续14d;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两组分别于术后2,4,8,12周随机取4只进行电生理检查、组织学观察、超微结构观察、肌肉湿重测定以及形态学定量分析。结果:作为受体的32只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中途无脱落。①两组兔术后大体观察比较:正常对照组均有足底及足趾溃疡,神经节苷脂组有6只发生足跟溃疡。两组动物左后肢均无力,行走不稳。②两组兔术后不同时期电生理检测结果比较:与正常对照组传导速度、电位波幅比较,术后2,4,8周神经节苷脂组基本无变化(P〉0.05),术后12周明显升高[(28.62&;#177;2.42),(21.78&;#177;2.43)m/s;(5.48&;#177;0.36),(4.67&;#177;0.53)mV;P均〈0.05]。③两组兔术后不同时期组织学观察结果比较:术后2周,正常对照组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崩解,许旺细胞增生不明显;神经节苷脂组崩解反应较正常对照组慢,许旺细胞增生明显。术后4周,正常对照组许旺细胞增生活性低,有髓神经纤维密度低;神经节苷脂组许旺细胞增生活跃,有髓神经纤维密度较大;术后12周,正常对照组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少,神经束膜间毛细血管增生明显,神经纤维瘢痕化明显;神经节苷脂组有髓神经纤维数量较多,有少许神经纤维瘢痕化,神经束膜间毛细血管清晰。④组兔术后12周超微结构观察比较:正常对照组可见结缔组织无定形结构中夹杂少量变性神经纤维,轴突电子密度低且有空泡,许旺细胞细胞器及有髓轴突稀少,部分再生轴突及髓鞘发生wallerian变性脱髓;神经节苷脂组可见大量神经纤维髓鞘增厚和雪旺氏细胞细胞器更丰富,轴突电子密度深且均匀,许旺细胞外有完整基膜包绕,变性神经纤维少。⑤两组兔术后不同时期肌肉湿重Guadros指数的测定:术后4,8,12周,神经节苷脂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俨均〈0.05),表明正常对照组肌萎缩较重。⑥两组兔术后不同时期再生神经纤维各项指标测定结果比较:与正常对照组有髓神经数目、纤维直径、髓鞘厚度及轴突直径比较,术后2,4,8周神经节苷脂组基本无变化(P〉0.05),术后12周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183.6&;#177;184.3),(1520.2&;#177;124.3)个/400倍视野;(16.45&;#177;1.86),(10.08&;#177;1.62)μm;(6.48&;#177;0.72),(4.72&;#177;0.56)μm;(4.40&;#177;0.42),(3.04&;#177;0.34)μm;P均〈0.05]。结论:再生神经能够顺利地通过移植体进入远端,使再生神经传导速度、有髓神经纤维数目、肌湿重等指标明显升高,证明免同种异体神经经冷冻处理后桥接神经缺损可引导神经纤维再生,且外源性神经节苷脂可促讲异体祷槽周围神绎的再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氦氖激光重复照射能诱导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进一步探讨氦氖激光功率密度与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于1999—02/10在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以不同功率密度氦氖激光(10,50,100和150mw/cm^2)照射培养人瘢痕成纤维细胞,照射时间分别为10,30min,1次/d,连续照射3d后24h,采用TUNEL技术、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细胞凋亡,锥虫蓝染色法检测细胞坏死。结果:10,50mW/cm^2照射细胞10min或30min,无凋亡细胞出现;100mW/cm^2照射细胞10,30min时凋亡率分别为(7.20&;#177;0.43)%,(12.73&;#177;0.75)%;150mW/cm^2照射细胞10,30min时凋亡率为(14.47&;#177;0.68)%,(16.27&;#177;0.96)%,分别大于同期100mW/cm^2照射(t=0.36,P&;lt;0.01,t=0.24,P&;lt;0.001);DNA裂解片段分析示100,150mW/cm^2照射30min时可见特征性梯带存在;所有功率密度照射培养细胞10min或30min,都无坏死细胞出现。结论:以100mW/cm^2或150mW/cm^2功率密度氦氖激光重复照射能诱导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就诱导细胞凋亡而言,激光的功率密度比能量密度更重要。  相似文献   

13.
苦参碱对兔耳皮肤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抑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使用苦参碱预防兔耳创面增生性瘢痕形成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4/11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心内科实验室及病理科完成.在10只兔耳作80个创面建立增生性瘢痕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苦参碱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5只兔,40个创面.在做兔耳创面后的第2天起,开始使用药物,每次取0.5 mL液体点至创面,3次/d.苦参碱组使用苦参碱贮液,生理盐水组使用生理盐水.在第3周切除兔两耳增生性瘢痕,做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观察两组兔耳创面中不形成增生性瘢痕的创面愈合时间及形成增生性瘢痕的数量;胶原纤维的面密度比、Ⅰ型和Ⅲ型胶原的面密度比值.结果:10只大白兔、80个创面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体观察:苦参碱组未形成增生性瘢痕有12个创面(30%),平均愈合时间为(10.6&;#177;1.7)d,形成增生性瘢痕块有28个创面(70%).生理盐水组未形成增生性瘢痕有9个创面(22.%),平均愈合时间为(10.1&;#177;1.1)d,形成的增生性瘢痕块有31个创面(77.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光镜观察:苦参碱组平均胶原纤维面密度比明显较生理盐水组低(0.481&;#177;0.048,0.604&;#177;0.040,P<0.001);苦参碱组平均Ⅰ/Ⅲ型胶原的面密度比值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2.574&;#177;1.006,2.286&;#177;0.416,P<0.001).结论:苦参碱不影响兔耳创面的正常愈合,也不能预防兔耳创面增生性瘢痕的形成,但可以减轻所形成的增生性瘢痕的增生程度.  相似文献   

14.
陈凤超  陈言汤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138-139,i006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1,TNFR1)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病理性瘢痕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成纤维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瘢痕形成机制。方法:对手术切除的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及正常皮肤各1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检测,分析TNFR1和Caspase-3的表达及分布规律。结果:TNFR1在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中成纤维细胞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1.04&;#177;2.52)%,(3.27&;#177;1.30)%和(7.67&;#177;2.35)%,TNFR1在正常皮肤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增生性瘢痕组和瘢痕疙瘩组,而瘢痕疙瘩组阳性表达率又明显高于增生性瘢痕组,3组间阳性表达率相互比较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F=51.453,P&;lt;0.01);Caspase—3在正常皮肤的阳性表达率为(14.84&;#177;2.41)%,明显高于增生性瘢痕组(5.05&;#177;1.47)%和瘢痕疙瘩组(2.95&;#177;1.25)%,3组间阳性表达率相互比较差异亦均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F=161.694,P&;lt;0.01)。结论:在细胞凋亡通路中凋亡关键效应子Caspase-3的激活减少及TNFR1介导的死亡受体凋亡通路受阻在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机制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同时,TNFR1又可能介导了核转录因子NF—κB的激活。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表明TNFR1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具有双重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勇  邢新  周剑虹  姜玉智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2):118-119,i0004
目的:观察反映端粒酶的活性的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实验于2005—05/07在长海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取增生性瘢痕标本和瘢痕疙瘩标本各18例,来源于2004—06/2005—05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整形外科手术患者;正常皮肤标本18例,取自瘢痕邻近的正常皮肤。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3组皮肤标本中成纤维细胞端粒酶催化亚单位蛋白表达进行检测,观察其阳性颗粒的平均吸光度A值和阳性面积率。结果:①端粒酶催化亚单位阳性颗粒的平均吸光度:瘢痕疙瘩组高于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组(5.940&;#177;0.675,0.456&;#177;0.078,1.352&;#177;0.193,P〈0.01).增生性瘢痕组高于正常皮肤(P〈0.05)。②端粒酶催化亚单位的阳性面积率:瘢痕疙瘩组高于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组[(0.203&;#177;0.025)%,(0.038&;#177;0.010)%,(0.067&;#177;0.011)%,P〈0.01],增生性瘢痕组高于正常皮肤(P〈0.05)。结论:端粒酶在病理性瘢痕中表达增高,与病理性瘢痕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过程密切相关。设想减少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在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过度表达从而抑制端粒酶活性或许是抑制瘢痕增生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特异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大鼠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①实验于2004-06/2004-10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取Wistar成年大鼠150只,雌雄不拘。②大鼠自体移植静脉模型的建立:将大鼠麻醉后,显露并游离左颈总动脉及左颈外静脉长约1.5cm,游离并切取静脉长约1.0cm,肝素生理盐水冲洗,阻断并切取动脉0.8cm,将静脉端吻合于左颈总动脉。③实验过程中有4只大鼠因出血而死亡,有6只大鼠因移植静脉阻塞而不符合模型要求,随机将剩余140只大鼠分为2组,缬沙坦组和对照组,每组70只。缬沙坦组于造模前2天开始用缬沙坦灌胃[3mg/(kg&;#183;d)],对照组造模前2天开始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次/d,直至取材。两组动物分别于造模后1,3d及1,2,4,6,8周取材备检,每组每个时间点10只。④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计算新生内膜面积/中膜面积表示内膜增生程度;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和P-选择素的表达。光镜下观察,400倍高倍镜下,随机选取4个视野,计数单位视野阳性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百分比,并取平均值。⑤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实验过程中有4只大鼠因出血而死亡,有6只大鼠因移植静脉阻塞而不符合模型要求,最终进入结果分析140只,缬沙坦组、对照组各70只。①移植静脉新生内膜面积与中膜面积比:造模后2,4,6,8周缬沙坦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2752&;#177;0.0061,0.7836&;#177;0.0058.0.8809&;#177;0.0050,0.7609&;#177;0.0053:0.6999&;#177;0.0048,1.6131&;#177;0.0056.1.9339&;#177;0.0071,1.7897&;#177;0.0091,t=173.35,325.29,382.91,308.95,〈0.01)。②移植静脉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百分比:造模后1,2,4,6周缬沙坦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6.88&;#177;6.28)%,(30.45&;#177;6.80)%,(16.20&;#177;3.57)%,(5.37&;#177;1.34)%;(35.33&;#177;8.34)%。(40.49&;#177;10.04)%.(20.87&;#177;4.51)%(9.29&;#177;2.44)%,t=2.56,2.62,2.57,4.45,P〈0.011。③移植静脉P-选择素阳性细胞百分比:造模后1,2,4,6,8周缬沙坦组明显低于对照组[(6.41&;#177;2.61)%,(12.82&;#177;3.71)%。(23.46&;#177;7.75)%,(30.33&;#177;7.78)%.(18.61&;#177;5.90)%;(9.88&;#177;3.05)%。(18.41&;#177;5.33)%.(34.61&;#177;11.19)%.(40.11+7.36)%,(28.71&;#177;5.58)%。t=2.73,2.73,2.59。2.88,3.93,P〈0.011。结论:自体静脉移植后,移植静脉发生了内膜增生性变化;缬沙坦可抑制静脉移植术后增殖细胞核抗原及P-选择素的表达,从而减少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的黏附,达到抑制内膜增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对髂动脉血管内膜损伤后血管狭窄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粉防己碱干预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粉防己碱干预组及对照组均以球囊损伤髂动脉内膜,粉防己碱干预组于术前3d至术后28d予粉防己碱45mg/(kg&;#183;d)腹腔注射,假手术组仅结扎一侧髂动脉。手术4周后处死动物,对成形术部位动脉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及胶原含量测定,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Ⅰ型胶原蛋白。结果:球囊损伤后4周,兔血管壁明显增厚,Masson’S染色可见血管平滑肌(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增殖和以胶原蛋白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大量沉积;计算机图像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粉防己碱干预组内膜面积、内膜/中膜比和胶原面积/管壁面积均明显减少[(0.31&;#177;0.11)mm^2。和(0.23&;#177;0.07)mm^2。,(37.13&;#177;2.97)%和(25.77&;#177;3.74)%,(54、27&;#177;9.78)%和(29.32&;#177;7.33)%,P均&;lt;0.01];粉防己碱干预组动脉胶原含量减少,其差异有显著性[(231.2&;#177;18.9)mg/g和(313.6&;#177;25.3)mg/g,P&;lt;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粉防己碱干预组Ⅰ型胶原表达指数明显减低[(31.2&;#177;4.7)和(23.5&;#177;5.2),P&;lt;0.01]。结论:粉防己碱能有效抑制兔髂动脉球囊损伤术后VSMC增殖和胶原合成,减轻术后新生内膜增生程度,促进代偿性血管扩张,减轻狭窄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转化生长因子-β3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世杰  胡素銮  王玉银  申纪奎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7):3392-3394,i006
背景:哺乳类动物有3种TGF-β异构体即TGF-β1,β2,β3,这3种异构体各自具有独特而不同的生物学作用,TGF-β1是明显的促瘢痕形成因子,而TGF-β3可减少TGF-β1,β2的产生,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因此,TGF-β3有可能是人体内天然的抗瘢痕形成因子。目的:通过外源性TGF-β3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生长增殖及Ⅰ,Ⅲ型胶原及TGF-β1蛋白表达的影响,了解其生物学行为,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整形烧伤外科完成,对象为新鲜无菌增生性瘢痕组织,来源于本科收治及门诊手术的增生性瘢痕患者6例,男3例,女3例;年龄5~45岁。干预:6例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分为4组,实验组又分为5,10,50mg/L组分别加TGF-β3 5,10及50mg/L,对照组加入FBM 1.5mL,采用MTT比色法测定TGF-β3对HSFB增殖活性的影响,^3H-脯氨酸掺入法测定其胶原合成,免疫组化检测Ⅰ,Ⅲ型胶原及TGF-β1蛋白表达情况。主要观察指标:TGF-β3,对HSFB体外增殖,HSFB I,Ⅲ型胶原及TGF-β1蛋白表达的影响,TGF-β3作用后HSFB胶原合成情况。结果:转化生长因子胁可抑制HSFB细胞增殖,作用120h后实验组细胞密度分别为(6.34&;#177;0.51),(6.01&;#177;0.38),(5.24&;#177;0.65)&;#215;10^5/瓶,明显低于对照组(10.69&;#177;0.76)&;#215;10^5/瓶(F=102.432~163.024.P&;lt;0.01);转化生长因子β3可抑制胶原蛋白合成,实验组(10,50mg/L组)脯氨酸含量分别为(164.01&;#177;70.27),(151.02&;#177;49.85)min^-1明显低于对照组9231.56&;#177;67.83)min^-1(q=32.124,31.021,P&;lt;0.01);下调TGFβ1蛋白及Ⅰ型胶原蛋白表达;而对Ⅲ型胶原影响较小。结论:TGF-β1可抑制HSFB细胞增殖,下调TGF-β1蛋白表达,减少胶原合成,显示其具有抗组织纤维化的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选择^60Coγ射线小剂量照射处理异体骨软骨移植物,观察辐射对软骨组织形态的影响和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实验于2004-04在泰山医学院基础研究所完成。选取清洁级2~3月龄的新西兰兔47只,随机取17只作为供体,在内、外侧股骨髁关节面上切取柱状骨软骨块30块,分为5组:非辐射组、2.5Gy照射组、5.0Gy照射组、7.5Gy照射组、10Gy照射组,6块/组。其余30只兔作为受体。非辐射组不采取任何处理措施,剩余4组采用^60Co单次照射处理,照射野3.5cm&;#215;3.5cm,照射距离76cm,照射剂量分别为2.5,5.0,7.5,10Gy。照射后将每组移植物分为2份,一份直接进行组织形态学等项目检测,另一份植入受体兔膝关节内。结果:实验选取47只兔,17只作为供体制作柱状骨软骨块移植物30块,剩余30只兔作为受体进入结果分析。①移植物植入后各组膝关节大体观察:各组修复的关节均恢复原有轮廓,滑膜轻度增生,关节面平滑,与周围正常软骨相比无明显差异,可辨明与周围组织的分界。②移植物植入后各组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各组均有一定程度的修复,以5.0Gy照射组修复效果最佳。③照射后各组移植物中透明软骨细胞计数的定量分析:非辐射组、2.5Gy照射组、5.0Gy照射组基本相似(P〉0.05),但均明显高于7.5,10Gy照射组[(1001.33&;#177;62.47),(1061.50&;#177;74.58),(1075.33&;#177;83.87),(893.67&;#177;25.52),(882.50&;#177;46.75)个,P〈0.05]。④照射后各组移植物中S-100阳性细胞计数的定量分析:2.5Gy照射组、5.0Gy照射组基本相似(P〉0.05),但均明显高于7.5Gy照射组、lOGy照射组及非辐射组[(301.33&;#177;18.49),(326.33&;#177;41.89),(289.83&;#177;22.44),(279.33&;#177;18.93),(284.50&;#177;27.65)个,P〈0.05]。⑤照射后各组移植物中Ⅱ型胶原含量百分比的测定:非辐射组及2.5,5.0,7.5,lOGy照射组基本相似[(72.24&;#177;3.30)%,(72.20&;#177;9.16)%,(71.34&;#177;2.38)%,(72.66&;#177;3.77)%,(72.73&;#177;3.48)%,P〉0.05]。⑥照射后各组移植物中Ⅱ型胶原荧光强度定量分析:5.0Gy照射组明显高于2.5,5.0,7.5,10Gy照射组及非辐射组[(29.79&;#177;8.91),(16.74&;#177;3.55),(18.33&;#177;3.79),(19.23&;#177;4.74),(16.63&;#177;3.39)A.P〈0.05]。结论:经γ射线辐射处理后,移植物中仍有大量的软骨细胞存活,其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近期效果较好;以5.0Gy照射剂量修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异搏定对人皮肤正常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治疗瘢痕过度增生提供依据。方法:实验皮肤标本来源于2002—07/2003—07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整形外科5例美容手术或植皮手术患者,取冗余全层皮肤组织,患者知情同意。体外培养3~8代的人皮肤正常成纤维细胞,实验分为异搏定组:包括1&;#215;10^-3, 1&;#215;10^-4, 1&;#215;10^-5, 1&;#215;10^-6, 1&;#215;10^-7, 1&;#215;10^-8,1&;#215;10^-9,1&;#215;10^-10mol/L组,分别在细胞培养孔中加入2mL相应浓度异搏定的培养液;氢化可的松组:在细胞培养孔中加入2mL浓度为1&;#215;10^-7mol/L氢化可的松的培养液;对照组:在细胞培养孔中加入2mL体积分数为0.005的新生牛血清的Dulbecco's改良的Eade's培养基。检测细胞活力采用锥虫蓝染色;细胞增殖状况测定应用^3氚标记的胸腺嘧啶掺入法;观察细胞增殖抑制率[抑制率(1%)=(阴性对照组每分钟脉冲数值-实验组每分钟脉冲数值)/阴性对照每分钟脉冲数值],取各例样本的平均值。结果:①人皮肤正常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动力学结果:对照组人皮肤正常成纤维细胞在接种12h开始增殖,24h达到高峰,48h又逐渐降低。②异搏定对人皮肤正常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的浓度效应:各浓度的异搏定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其中1&;#215;10^-6mol/L异搏定与1&;#215;10^-7mol/L氢化可的松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无显著性差异(t=0.135,P=0.896〉0.05)。③浓度为1&;#215;10^-6mol/异搏定对人皮肤正常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的时间效应:氢化可的松在24h时对人皮肤正常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显著高于6,12,48h时[(60.67&;#177;18.94)%比(-19.69&;#177;21.26)%,(10.89&;#177;11.61)%,(37.03&;#177;12.17)%,q=10.867.6.732,3.197;P〈0.051;异搏定在24h时对人皮肤正常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显著高于6,12,48h时[(51.42&;#177;15.30)%比(-16.83&;#177;16.90)%.(1.09&;#177;11.62)%,(17.41&;#177;13.41)%,q=10.566,7.791,5.265,〈0.051;在药物作用48时异搏定对人皮肤正常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低于氢化可的松(t=2.423,P=0.042〈0.05)。结论:不同浓度的异搏定对体外培养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异搏定可能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达到治疗瘢痕过度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