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寻找眼眶内侧深部肿瘤或异物摘出的手术切口新进路。方法 :应用上下睑缘、睑板、眶隔、结膜联合矢状切口进路 ,然后用深部拉钩扩大创腔视野 ,直视下摘出肿瘤。结果 :16例 16只眼接受本手术切口进路 ,都能完整摘出肿瘤 ,术中出血甚少 ,术后无内直肌麻痹、无明显瘢痕 ,随访 2~ 10年无后期并发症。结论 :上下睑缘、睑板、眶隔和结膜联合矢状切开进路是眶内侧深部肿瘤等摘出首选手术进路。  相似文献   

2.
患者 ,男 39岁。主诉 :左眼眶肿物 5年多 ,左眼视物不见 ,流泪 10余天。5 a前左眼有外伤史。眼科检查 :左眼眶上壁有一约 5 .0 cm× 3.0 cm肿物 ,质硬 ,压痛 ( ) ,无波动感 ,肿物不活动 ,左眼球向外下方突出 ,眼睑不能闭合 ,角膜暴露 ,角膜上有片状混浊 ,前房积脓 ,晶状体看不清 ,双眼球位差 1.0 cm,眼球活动受限 ,左眼结膜充血 ( ) ,对光反应 (- )。入院诊断 :左眼眶肿瘤、左角膜溃疡。B超发现 :应用 PHIL IPS- 10 0型超声诊断仪 ,频率 3.5~5 .0 MHz。左眼直接检查法探测 ,探头轻放于左眼睑上 ,纵、横向扫查 ,发现左眼玻璃体液性暗区…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评价B超联合CT检查在定位球壁异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2007年9月本院收治的15例(17眼)球壁异物采用眼部B超联合眼眶CT的定位效果。术前使用B超联合薄层CT(层厚≤1mm)定位球壁异物.评价B超联合CT检查定位异物的准确性。结果17眼均成功取出球壁异物,其中B超定位准确率达82.35%(14眼),CT定位准确率达94.12%(16眼),两者联合定位准确率达100%。结论B超联合CT定位法可显著提高球壁异物的定位率,利于手术路径选择及异物的取出率,应成为球壁异物取出的术前标准检查。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眼眶肿瘤的CT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眼眶肿瘤的CT表现,所有病例均由手术、病理以及临床随访证实。结果:球内肿瘤23例,钙化是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特征性表现(15/16);眶内原发良性肿瘤18例;眶内原发恶性肿瘤3例及继发转移性病变3例,大多伴有骨质破(5/6);炎性假瘤13例,表现多样,结论CT有助于眼眶肿块定位,对大大部分病变可以单独或结合临床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应用B型超声对35例眼眶肿瘤进行了分析。本组病例超声物理性质分类为囊性9例,实质性18例,混合性4例,脉管性4例。所有病例均与手术、病理对照。超声物理性质符合率82.9%。35例中良性24例,恶性11例,良、恶性符合率81.9%。  相似文献   

9.
卢功源 《广西医学》1997,19(4):586-588
本文对20例眼眶肿瘤进行诊断,全部经病理证实。眼内原发肿瘤占15例,其中良肿瘤9例,恶性6例;眶内继发性肿瘤2例;眼球肿瘤3例。  相似文献   

10.
马吉献 《医学争鸣》1998,19(1):109-110
B超和CT漏诊的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1例马吉献张廷钅戊于纯智(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西安710038)关键词B超CT脉络膜黑色素瘤中图号R779.65脉络膜黑色素瘤为葡萄膜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于(4060)岁,估计每10000只眼病中有26例[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初步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时机?方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31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以及术后随访资料;其中胰腺浆液性囊腺瘤16例,黏液性囊腺瘤8例(其中1例为黏液性囊腺癌),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4例,实性假乳头状瘤3例;肿瘤位于胰头颈部者12例,位于胰体尾部者19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其中1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10例行胰体尾切除术,2例行腹腔镜下胰体尾肿瘤切除术,3例行胰腺肿瘤局部剜除术?4例行胰腺节段切除术;1例黏液性囊腺癌患者仅可行姑息手术,本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2例患者术后发生胃瘫,4例患者术后发生胰瘘,均可经保守治疗痊愈,除1例囊腺癌患者外,其余30例患者随访6~96个月,均未出现胰腺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 胰腺囊性肿瘤的具体病理类型术前很难准确判断,对于难以定性的囊性肿瘤及时手术是防止肿瘤癌变的重要手段;手术方式选择应该个体化,并应遵循损伤控制性原则,有条件的单位应该多开展经腹腔镜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12.
眶爆裂骨折CT影像学诊断与外科治疗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眶爆裂骨折所致眶壁畸形、眼球陷没的影像学特征及对其外科治疗的价值。【方法】应用三维CT影像学技术及计算机三维诊断系统,观察11例眶壁畸形特征,测量眶腔容积变化。采用还纳眶内容、植骨恢复眶腔容积的方法进行整复。【结果】CT图像显示本组11例均呈眶底壁和/或内侧壁爆裂缺损,眼球后缩内陷。眶腔容积的增大与眼球内陷程度密切相关(r=0.9113)。经还纳眶内容及眶腔植骨手术,其中10例患者眼球陷没、复视得以矫正,眶、眼睑外形恢复良好。仅1例复视未得到矫正。【结论】CT能对眶壁骨折的性质、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诊断分析。解除眼外肌粘连、还纳眶内容及眶腔植骨,是矫治复视和眶畸形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颞骨高分辨率CT( HRCT) 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前病变评估及术式选择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77例术前HRCT检查, 按HRCT检查提示有无中耳骨质破坏分为A、B组,将术中所见(包括上鼓室、鼓窦病变组织性质,听骨链缺损及咽鼓管鼓室口病变,解剖异常) 与术前颞骨HRCT诊断比较。【结果】 A组32例HRCT显示上鼓室、鼓窦、乳突有软组织影充填,无骨质吸收或破坏, 均行鼓窦凿开探查, 5例行封闭式鼓室成形术,21例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6例行鼓窦探查术+鼓膜成形术,术中上鼓室鼓窦病变组织性质(肉芽、胆脂瘤)、听骨链病变、咽鼓管鼓室口病变与HR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8.8%、0、66.7%、60%;B组45例HRCT显示上鼓室、鼓窦、乳突有软组织影充填,骨质有吸收或破坏,3例行封闭式鼓室成形术,40例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2例行乳突根治术,术中上鼓室鼓窦病变组织性质(肉芽、胆脂瘤)、听骨链病变、咽鼓管鼓室口病变与术前CT显示的病变符合率分别75%、89.7%、90%、64.3%。HRCT较好显示中耳乳突解剖异常(乙状窦前位、天盖低位、颈静脉高位)及乙状窦壁、天盖、骨性半规管骨质破坏情况,与术中发现符合率100%。【结论】 颞骨HRCT检查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式选择、手术入路和病灶清除及手术的安全性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上鼓室鼓窦病变性质、听骨链破坏评估的准确性存在一定局限性,随着中耳病变加重并出现骨质破坏,准确性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细胞癌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峥 《实用全科医学》2004,2(2):135-136
目的 检验螺旋CT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59例HCC患者的CT图像,采用高质量平扫加增强扫描模式,层厚10mm,病灶处3mm薄层扫描。结果 绝大多数原发性肝细胞癌呈典型表现,即平扫表现为低或等密度,动脉期高密度,静脉期为低密度或高密度,延迟期为低密度。结论 CT扫描尤其是动态增强扫描是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一种有效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观察潍坊地区健康妇女腰椎骨小梁的骨密度值,建立正常骨密度定量CT参考值,并探讨骨密度的定量CT的应用价值,为骨质疏松的预防、干预及骨折危险性的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在医院体检的潍坊地区健康妇女15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0~69岁.将研究对象分成5个年龄组,每组30例.利用定量CT软件测量研究对象L1,L2,L3椎体小梁的骨密度,确定潍坊地区健康妇女骨密度参考值.结果 潍坊地区~29岁的健康受试妇女L1~L3平均骨密度值为(168.86±17.34)mg/cm3,~39岁组妇女骨密度值为(160.36±18.59)mg/cm3,~49年龄段妇女的骨密度值为(143.35±19.56)mg/cm3,50~59岁年龄段妇女的骨密度值为(120.31±18.36)mg/cm3,60~69岁年龄段妇女骨密度值为(99.66±15.64)mg/cm3,~59岁绝经前妇女的骨密度值明显高于绝经后妇女(P<0.01).骨质疏松的骨密度临界值为112.26mg/cm3;骨密度年丢失百分率为1.58%;平均年丢失量为2.40mg/cm3.结论 使用定量CT可测量并建立该地区健康妇女的骨密度值,明确骨质疏松的临界骨密度值,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干预、预后和骨折危险性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快速扩弓的断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P)患者快速扩弓过程中鼻上颌复合体各层的变化规律。方法对4例恒牙期的UCLP患者(平均年龄13岁)进行快速扩弓,扩弓前后对鼻上颌复合体CT扫描,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CT图像进行裂隙大小和组织密度研究。结果裂隙中央面积扩大大于鼻底和口腭部,各层灰度梯度在扩弓后都有所降低。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腭裂快速扩弓后,扩大最显著的位置在裂隙中央,扩弓后没有骨质的沉积和软组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SPECT)技术对比分析不同剂型的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经静脉注射后在体内的靶向分布情况。方法:将[^99mTc]-NGF川脂质体包裹后,按照以下条件处理:将包裹含有4.0mCi[^99mTc]-NGF的脂质体.注射至新西兰兔体内,利用SPECT分析其在脑部分布的百分数。对照组以相同放射剂量的[^99mTc]—NGF、[^99mTc]—NGF—普通脂质体。处理。结果:自制注射用脂质体、组包裹的[^99mTc]—NGF经SPECT显像,其在脑部的放射性计数较高,而[^99mTc]—NGF组几乎全部从泌尿系统代谢、[^99mTc]—NGF—普通脂质体。组基本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后沉积于肝脏。结论:此自制NGF—脂质体A具有一定的脑组织靶向性,为携带药物透过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照病理结果,对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旨在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多排螺旋CT资料,对照病理结果,评价多排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32例肿瘤均表现为单发肿块,其中良性者5例,潜在恶性者10例,恶性者17例。良性者肿块大多小于5cm,恶性者大多大于5Cm:增强后扫描良性者强化多较均匀,境界清晰,潜在恶性及恶性者多强化不均,边界不清,可有邻近脏器肿瘤侵犯。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多排螺旋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性判断以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但最终确诊仍依赖于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外科治疗技术。方法对1980年8月~1999年6月治疗的24例原发性心脏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全组男8例,女16例,年龄6~69岁(40.3±15.8岁)。其中20例为粘液瘤(左房17例,右房3例),肉瘤2例(平滑肌肉瘤1例,纤维肉瘤1例),血管肉瘤1例,恶性间皮瘤1例。21例子中低温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其中8例未行升主动脉阻断。结果1例于术前死亡。1例围术期死于低心排,手术病死率4.3%。随访2月~8年。良性肿瘤无远期死亡和复发,3例恶性肿瘤分别于术后6月内死亡。结论一旦诊断确立应尽早手术治疗。右房经房间隔切口是最适人路。为改善预后、减少复发,肿瘤蒂应作全层、广泛切除。对恶性心脏肿瘤手术目的主要是改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排CT和1.5TMRI在诊断眶尖区外伤的价值。方法:53例眶尖区外伤病例行64排CT和1.5T MRI检查。结果:64排CT显示本组眼眶壁全部骨折,视神经损伤32例,眼外肌损伤37例,球后血肿12例。1.5T MRI显示视神经损伤47例,眼外肌损伤51例,球后血肿11例。结论:1.5TMRI检查对外伤性视神经和眼外肌损伤等软组织损伤优于64排CT检查,而64排CT检查对眶壁骨折优于1.5TMRI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