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危急患者死亡的构成梯次与死亡谱规律。方法:回顾整理我院2004—2007年153例急诊就诊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诊死亡患者构成梯次:年龄段主要集中于16~45岁。急诊死亡病谱规律:前五位是循环系统(占23.53%)、创伤(占22.22%)、猝死(占20.92%)、神经系统(占7.19%)、呼吸系统(占6.54%)。急诊死亡高峰时段:6:00—8:00,18:00~22:00,以车祸、施工事故及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结论:急诊死亡病谱前五位疾病和急诊死亡高峰时间段提示在疾病死亡高峰到来前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2.
急诊手外伤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医院急诊手外伤病例的构成及其分布特征。方法:对1999年1-12月在宁波曙光手外科医院就诊的3324例急诊手外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1.9岁,20-50岁青壮年占81.6%,在工作时受伤占76.9%,其他原因受伤占23.1%;开放性损伤占93.4%;手指损伤占所有手外伤的85.1%。结论:手外伤主要发生在青壮年,以工业性手外伤为最常见,这应是开展手外伤预防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军队医院急诊科5年危重病人回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急诊重症病人的病谱特点,为加强急诊科建设及急诊医师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5年中接诊2 310例危重病人的临床资料,从性别、年龄、病种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外伤、肿瘤及消化系统疾病分别为急诊危重症前5位.男女比为1.22∶1,平均年龄为55.65岁.死亡病人213例,占9.22%,死因顺位前3位是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院内急救的主要疾病,晚期癌症急诊量呈增加趋势且已成为急诊主要死因之一,根据危重病谱制定抢救预案,对提高急诊危重症抢救的成功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15000例院前急救病例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院前急救的病种分布及其特点,为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奠定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2月在我院急诊科院前出车急救的15000例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急救的性别分布特点、年龄分布特点、不同年龄组急诊病种的构成特点及死亡病因。结果:15000例中,男性9840例,占65.6%,女性5160例,占34.4%,P〈O.05,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20岁者1600例,占10.7%;21~40岁者7130例,占47.5%;41~60岁者3226例,占21.5%;年龄〉60岁者3044例,占20.3%。院前急救前5位病种依次是创伤、心血管急症、脑血管急症、中毒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原因前5位是心血管急症、脑血管急症、外伤、猝死及中毒。结论:院前急救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且以21~40岁者居多;创伤,心脑血管疾病均为疾病的重要病种及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5.
手外伤是创伤急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急诊创伤病人的26.6%,其中有66.8%的病人仅需在急诊科处理。人类手的结构精细,动作灵巧,功能高度完善,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急诊处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手的功能和外观。现将我院1996年以来130例手外伤急诊科处理体会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急诊外伤缝合的注意事项,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7.01.01~2007.12.31以来急诊科收治的826例外伤患者伤口缝合的预后情况。结果:所处理伤口89.0%甲级愈合,8.8%乙级愈合,2.2%丙级愈合。异物残留2例,占0.2%。结论:所有急诊外伤的伤口均应认真对待,严格施行清创术,一般都能甲级愈合。  相似文献   

7.
急诊抢救危重病例的临床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报告急诊抢救危重组1137例的资料分析,并与第1次报告(1995年)1591例资料相比较,探讨危重病抢救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60~69岁年龄段抢救数最多,60岁以上年龄组病人所占比例下降;(2)病死率最高的年龄组是中年组,总病死经下降,循环系统疾病病死亡率上升,(3)神经系统疾病抢救数仍居第1位,比例上升,(4)各种严重外伤的病死率最高,为27.1%;(5)抢救数据居前4位为神经,循环,中  相似文献   

8.
急诊中毒自杀9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中毒自杀的流行病学规律以及救治情况,为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一年内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所有急性中毒自杀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在调查期间内共收治中毒患者304例,其中自杀病例95例(占31.25%)。男性16例(16.84%),女性79例(83.16%),男女性别比为1:4.93;95.79%为本院初诊病例;20%病例使用了救护车;61.05%为本地自杀病例。自杀病例的平均年龄为26,29岁,自杀年龄主要集中在15~34岁之间。大多数病例能在1小时内送往医院接受抢救(51.58%);前三位职业排序为服务业(21.05%)、待业(21.05%)和家务(15.79%),平均自杀平均为20.53岁;药物(78.95%)和农药(12.63%)是自杀的主要毒物;经急诊处理后继续留观和住院的患者占52.63%;死亡1例。结论:青年人是急性中毒自杀的高危人群;经消化道摄入毒物是最常见的中毒自杀方式;为急诊科医生提供了有关综合性医院急诊中毒自杀特点的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我目目前城市综合医院自杀患者的特征,为早期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急诊科2002年1月~2002年12月就诊的124例自杀患者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自杀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女:男=4.6:1;21-30岁年龄组人数最多为64例(51.6%);服毒是最常采用的自杀方式,占总例数的94.4%;总死亡率为4.03%,男性占60%;多次采取自杀行为者为5.6%,求助于精神心理帮助者只占总例数的3、2%。结论 自杀已成为综合医院急诊抢救患者中常见的致命问题,急诊工作者应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早期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临床资料 一、资料来源:阜康市医院急诊科1997年11月~2004年2月间,急诊就诊的外伤病人11.231例中,颅脑创伤合并多发伤86例,占外伤病人0.77%。  相似文献   

11.
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危险因子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者对176例经病史,体征及静脉造影确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致病危险因子凡讨分析。结果发现158例有明显危险因子的占89.8%,18例未发现任何危险因子的占10.2%。各项危险因子中,以外伤手术为主77例占43.8%,其次为感染因素33例占18.8%,动脉硬化、高血压病者23例,妊娠分娩8例,药物7例,肿瘤5例,家系因素5例,分别占13.0%;4.5%;3.8%;2.8%和2.8%,并对各种危险因子进行初步分析,为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病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黔北地区(1989~1992)878例死亡病例的死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疾病死亡构成比,肿瘤为20.84%,居首位;外伤为19.76%,居第2位;第3位是循环系疾病为12.03%。前3位死因构成比约占总死亡的5265%,是黔北地区疾病死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石中秀  王亚莲 《河北医学》1996,2(3):278-279
严重创伤的急救护理体会(312500)浙江省新昌县人民医院急诊科石中秀,王亚莲我科于1992年~1994年共收治急诊外伤病人7875人次,其中严重创伤189例,占创伤总人数的2.4%。我们高度重视了对严重创伤病人的急救护理,赢得了许多抢救时机,抢救成...  相似文献   

14.
头晕是急诊患者最常见的主诉之一。美国平均每年因头晕就诊急诊室的患者约占同期急诊量的3.3%.其中4%为急性脑卒中患者。一项国际调查显示.42%的急诊科医生在进行临床决策时首先选择“识别中枢性或严重眩晕”。因此.寻找一种有助于早期识别高危头晕患者的临床工具是众多急诊科医生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5.
急诊科病种分布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娟 《海南医学》2011,22(8):152-153
目的 调查急诊科就诊患者疾病病种和就诊规律,以合理调配护理人员,提高急诊护理理论及技能水平.方法 对201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11 520例急诊就诊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排列出急诊疾病的构成情况、就诊时段、就诊季节以及就诊患者年龄结构.结果 呼吸、消化、心血管、神经、外伤,占据急诊前5位,男性多于女性.2...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晋城矿区急诊患者的发病年龄、疾病类别、就诊时间和就诊规律,探讨急诊病谱的构成及特点,为急诊科的物资、设备、人员和技术的组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2004年5月至2009年5月5年间23069例急诊患者疾病谱的病历资料,按照性别、年龄、时间、系统疾病和创伤,排列出急诊疾病的构成与排位情况。将数据输入计算机中,以Excel软件对结果进行计算,并列出图表,总结急诊疾病谱规律。结果①急诊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主要集中在20~40岁组;②急诊科疾病谱的前四类疾病为创伤和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占急诊患者的78.92%;③急诊创伤中以四肢创伤为最多,占创伤的44.08%;④午夜及清晨为急诊患者来诊低谷,18~23时为高峰;⑤夏秋季节急诊患者密度略高于冬春季节,不同季节各类疾病的构成不同,各类疾病的季节构成符合疾病的发病规律;⑥各系统疾病的年龄高峰符合疾病的发病规律。结论本研究揭示了我院急诊就诊疾病谱构成以及常见病种的时间分布特点,为急危重病的预防提供了基本资料。应根据急诊患者的疾病谱确定急诊科的技术建设重点和人才培养方向,以提高对急诊患者的诊治水平。在疾病高峰到来之前做好抢救准备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182例创伤并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急救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创伤与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救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82例创伤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科急救资料。结果本组死亡14例,病死率7.69%;好转147例,占80.77%;无变化21例,占11.54%。结论建立有效的抢救预案、合理的液体复苏和尽早确定性治疗是急诊急救创伤并失血性休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手外伤所致经济损失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彭峰  陈琳  赵根明  顾玉东 《上海医学》2000,23(7):404-407
目的 研究手外伤所致经济损失以及在不同类型手外伤中的分布。方法 对1998年1月在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就诊的160例急诊手外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在伤后4周进行随访。结果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6.3岁;20~50岁的青壮年占63.1%;男女性别比为2.08:1。工作时发生的手外伤占36.3%;62.7%的患者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手外伤所造成的人均经济损失为1131.5元,其中生活性手外伤为9  相似文献   

19.
388例中毒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急诊科中毒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中毒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1年7月1日~2002年6月31日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所有中毒病例,由接诊医生填写统一调查表后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中毒病例388例,其中以酒精中毒最常见,占40.98%,一氧化碳中毒和食物中毒列第二、三位;中毒主要发生在家中,有自杀倾向102例,占26.29%;中毒发生职业公布以学生、办公管理人员和待业人员居前三位;经消化道中毒占81.70%;住院救治占5.15%,病死率为0.26%。结论 加强对公众的安全教育,消除一切中毒隐患和危险因素,减少意外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广西农村急诊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农村急诊伤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伤害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抽取广西临桂县2所乡镇卫生院,并将于2007年1—6月在急诊科就诊的所有伤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361名伤害患者,其中男性875名(64.29%),女性486名(35.71%)。性别比1.8:1;平均年龄为(28.7±11.6)岁;伤害多发生于在家中和工作场所,占57.24%,时间呈现出两个高峰,分别为11:00-13:00和17:00~18:00;前5位伤害类型的构成比依次为:碰伤(28.36%)、跌伤(27.55%)、刀割伤(12.78%)、交通伤(7.49%)和中毒(6.69%);对受伤原因、部位、性质等问题也进行了分析。结论农村居民面临伤害的严峻挑战,应积极采取综合防范措施,减少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