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建立一种简便可行的检测HBV前C区1896位G→A突变的方法。采用本室自行构建的HGV前C区1896位G→A突变株和野生株克隆作为标准株,对错配引物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作为检测HBV前C区1896位G→A突变株的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操作较为简便,特异性和重复性较满意,可用于临床和科研。  相似文献   

2.
HBV前C区1896位点变异与HBV感染者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了解HBV前C区1896位点变异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用PCR技术,通过改变引物3’端的方法,检测HBV感染者的前C区第1896位点变异株。结果:105例HEV感染者中的HBV前C区1896位点变异株总检出率为56.2%;男性与女性患者的检出率分别为57.0%与500%;≤30岁组,31-59岁组,≥60岁年龄组的检率分别为60.0%,56.6%,28.6%;无黄疸组,轻~中度黄疸组,重度黄疸组的检出率分别为53.2%,65.1%,40.0%;在HBV携带者、慢性肝炎(包括轻、中、重庆),重症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中的检出率分别为60.0%,57.4%,33.3%,70.0%。结论:HBV前C区1896位点突变株广泛存在于HBV感染者中,而且其检出率与患者性别、年龄、HBV感染时间长短及肝功能损害程度并无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TNF,及IL-6)水平与HBV前C区变异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及3‘-碱基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对43例HBV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TNF,IL-6含量及HBV前C区1896位点突变的检测。结果:HBV前C区突变株,检出率为48.8%,突变株感染组TNFα、IL-6水平明显主于野生株感染组。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及IL-6水平与HBV前C区  相似文献   

4.
应用PCR-ASO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前C区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碱性磷酸酶标记的ASO探针杂交技术对123例临床各型乙肝病毒(HBV)感染后的血清标本PCR后检测了HBV基因前C区1896位已知的G-A点突变株。结果表明:在HBeAb阳性血清中发现有W28X突变株,而HBeAg阳性血清样本中未发现该突变株;有突变株的患者亦未全部表现为重症肝炎。提示HBV基因前C区突变并不一定导致病情加重。野生株、突变株与肝炎重症化之间的关系有必要在临床过程中慎重地观察。  相似文献   

5.
乙肝病毒前C区基因变异对干扰素疗效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国珍  胡国龄 《湖南医学》1997,14(5):272-273
以错配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研究了HBV前C区基因变异对干成素疗效的影响,在29例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中,有前C区1896位G→A突变者HBVDNA阴转7例(46.6%7/15)追踪1年内全部复发;无变异者HBVDNA阴转7例(50.0%,7/14),追踪未见复发,表明HBV前C区1896位G→A突变是影响干扰素远期疗效,导致停药后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TNFα及IL-6)水平与HBV前C区变异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及3′-碱基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对43例HBV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TNFα、IL-6含量及HBV前C区1896位点突变的检测。结果:HBV前C区突变株,检出率为48.8%(21/43),突变株感染组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野生株感染组。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及IL-6水平与HBV前C区基因变异有密切关系,机体免疫压力的增高可能是导致HBV前C区变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用错配引物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对15例血清HBeAg阳性性,HBV-DNA斑杂交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干扰素疗法与HBV前C区基因1896位点突变之间系的观察。结果显示,治疗后HBV野株和突变株的变化有四种类型,即W→W;W+M→W+W(3例);W→W+M(3例);W+M→W(1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启动子(BCP)区1762位和1764位热点突变对HBeAg存在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错配引物的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技术检测90例不同HBeGa状态的HBV无症状携带者的HBVBCP热点突变。结果:60例HBeAg阴性者中HBVBCP热点突变者26例(43.3%),其中20例伴有HBV前C区(Pre-C)区1896位热点突变;30例HBeAg阳性者中仅3例(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BV前C区A83位点的变异和重症肝炎发病机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多态性分析法及末端终止法对3例重症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变异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选择5例其他型乙肝病人作对照。结果:发现3例重症乙型肝炎病人中有2例HBV前C区A83位点突变;其它5例未发现变异。结论:HBV前C区A83位点突变和重症肝炎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患者HBV前C区变异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耀仁  唐锡尔 《宁波医学》1999,11(3):103-104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变异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错配PCR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检测HBV前奁1896位突变,结果 620例乙型肝炎患者HBV前C区1896位变异264例变异率42.58%,在急性肝炎,慢性轻度,慢性中度,慢性重度,重型肝炎,肝硬化中,变异率分别为12.5%,35.0%,55.94%,45.26%,54.72%,48.76%,年龄,性别与变异无关,病程〉5年,中丙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变异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错配PCR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检测HBV前C区1896位突变。结果620例乙型肝炎患者HBV前C区1896位变异264例,变异率42.58%。在急性肝炎、慢性轻度、慢性中度、慢性重度、重型肝炎、肝硬化中,变异率分别为12.5%、35.0%、55.94%、45.26%、54.72%、48.76%。年龄、性别与变异无关,病程>5年、谷丙转氨酶(ALT)异常、抗HBe(+)者变异率均明显增高。结论HBV前C区变异与肝病严重性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沈阳地区乙型肝炎病毒DNA前C区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虹  刘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6,25(5):505-507,510
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对沈阳地区70例血清经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BV DNA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的C基因前C区1896位点进行分析。结果:(1)急性乙型肝有C区变异检出率为4%(1/20),慢性迁延肝炎为25%(5/20),慢性活动性肝炎为38%(5/13),肝硬化为33%(4/12);(2)ALT升高组中,HBeAg及抗HBe均阴性患者和HBeAg阴性,抗HBe阳性患者HBV DNA前C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基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e系统阳性的慢件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乙肝病毒(HBV)DNA,筛选出乙肝e抗原(HBeAg)阳性/乙肝e抗体(抗—HBe)阴性和HBeAg阴性/抗—HBe阳性各20份PCR阳性血清,分别用人工合成的HBV前C区基因寡核苷酸探针M0(无突变),M1(1点突变),M2(2点突变)进行斑点杂交,结果发现HBeAg阴性/抗—HBe附性慢性乙肝患含有17例(占85%)在1896位核苷酸发生点突变,形成终止密码,其中10例(占50%)发生2点突变。选突变PCR产物直接测序,同样证实点突变的存在。提示乙肝患含HBeAg阳性自然转换为抗—HBe阳性、并不一定是病毒复制减弱,而可能足HBVDNA前C区发生了基因变异。  相似文献   

14.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选择性地扩增血清标本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前C区(Pre-C)后,以三种寡核苷酸探针M0(野毒株基因序列)、M1(nt.1898位点突变株基因序列)、M2(nt.1898位及nt.1901位上双点突变株基因序列)在极其严谨的条件下分别杂交,检测HBVPre-C的最常见变异,结果一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应用上述方法检测了31份乙肝病人的血清标本,结果7份HBeAg阳性标本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第17位和29位密码子突变体对e抗原合成和分泌的影响。方法用PCR 方法扩增HBV前C/C基因区,克隆后测序及进行序列分析。将HBV前C区T1862/A1899位点突变体亚克隆人表达 质粒 pGEMT中,经体外翻译后,比较野毒株和变异株的表达产物。结果该前 C区突变株在体外仍能合成 HBV e前体 蛋白。结论前 C区 T1862/A1899突变并不能阻断 HBV e抗原前体蛋白合成,e抗原前体可能在分泌过程中受阻。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前C区基因突变与临床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前C区基因变异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应用3′-碱基特异性PCR法(3′-BS-PCR)。结果:55例HBV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检出突变株25例。突变株的检出主要集中在抗-HBe阳性患者中,并随肝损害加重而增加,重型肝炎患者突变株检出率最高。HBV、HCV重叠感染者高于HBV单纯感染者。结论:突变株感染者病情较重,预后差;抗-HBe的出现并不完全意味着病情的缓解;HCV的重叠感染可能是导致HBV前C区基因突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明确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第17位和29位密码子突变体对e抗原合成和分泌的影响。方法 用PCR方法扩增HBV前C/C基因区,克隆后测序及进行序列分析。将HBV前C区T1862/A1899位点突变体亚克隆入表达质粒pGEMT中,经体外翻译后,比较野毒株和变异株的表达产物。结果 该前C区突变在体外仍能合成HBVe前体蛋白。结论 前C区T1862/A1899突变并不能阻断HBVe抗原前体蛋白合成,e抗原前体可能在分泌过程中受阻。  相似文献   

18.
以错配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和中和生物法研究了HBV前C区基因变异及干扰素中和抗体对干扰素疗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有前C区1896位G→A基因突变者HBVDNA阴转7例(46.6%,7/15),追踪一年内全部复发,无变异者HBVDNA阴转7例(50.0%,7/14),追踪观察未见复发。中和抗体阳性者HBVDNA阴转率为26.7%(4/15),明显低于中和抗体阴性的病人(83.3%,10/12)。  相似文献   

19.
乙肝病毒基因前C区突变株感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刘华瑞,王小飞,王锦蓉等。华西医科大学肝炎研究室四川医学1994;15(4)192应用3′-末端突变特异性PCR(msPCR)技术对117例142份临床各型乙肝病毒(HBV)感染者的血清标本进行了HBV基因...  相似文献   

20.
HBV-DNA前C区变异的重型肝炎末梢血T细胞亚群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对17例经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BV—DNA阳性的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的C基因前C区1896位点进行分析,并比较研究变异株组和野毒株组重型肝炎末梢血T细胞亚群分布。结果:①单纯前C区1896位变异株感染3例,单纯野毒株感染8例,变异株和野毒株共同存在6例;②9例前C区变异株感染重型肝炎末梢血CD8+T细胞百分率与单纯野毒株感染重型肝炎组比较明显降低。变异组9例全部死亡,非变异组8例中仅1例死亡。结果说明:乙肝病毒基因组前C区1896位变异与重型肝炎发生有关。C区变异组末梢血CD8+T细胞下降可能由CD8+T细胞向肝脏集聚所致,可能是变异株组重型肝炎预后极差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