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颈椎病临床表现与X线征象间的联系。方法 对356例有详细病历资料的颈椎病患者按颈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和食管型分为4组。摄取正位、侧位和双斜位X线片。对4组病人临床和X线进行对照统计。结果 颈椎间孔变形或(和)颈椎间隙变窄是神经根型患者具有的重要X线征象,二者对产生本组症状和体征无显著差异性(P〉0.05)。颈椎不稳或(和)颈椎钩突增生是椎动脉型患者所具有的X线征象,二者对产生本组症  相似文献   

2.
122例胸片除单纯的胸膜炎外,其它均为两种以上的X线表现并存,间质性肺炎52%,合并索条纤维化33%;支气管肺炎30%;胸(腔)膜改变25.4%;上叶性肺炎5%;节段肺不张4%。作者对X线影像形态进行讨论,重点分析常见结缔组织病肺部X线表现与X线诊断的关系,并强调结合临床与实验室检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X线颈椎生理曲线的改变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0例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患者行颈椎正侧位常规X线检查。结果280例中颈椎生理曲度变直175例(占60.50%),反弓或S形97例(占34.64%),椎体水平位移107例(占38.21%),角度位移88例(占31.43%)。结论颈椎正侧位摄片,尤其是颈椎侧位X线片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是目前诊断颈椎病最简便、直观、经济而有效的手段,是其它检查不可替代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罗良平  李启权 《广东医学》1997,18(3):146-148
对105例经临床、X线及超声确诊的扁平胸综合征高千伏后前位胸片上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出11条较有意义的征象,并对它们各自的发生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利用最大似然法列出了判别记分表,判别的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90%,正确指数为74.3%。作者认为,尽管不能单凭正位胸片上任何一条征象对扁平胸综合征作出确定性的诊断,但当多条征象组合出现时,就可以接近或达到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分析纤支镜检查对17例≥55岁咯血患者病因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95.8%获确诊,其中肺癌占75%,炎症性占19.1%,结核占5.9%,9例X线胸片阴性中4例获得确诊。  相似文献   

6.
肋骨骨折漏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外伤中,常见到肋骨骨折。对肋骨骨折的X线诊断是容易的,但亦有漏诊发生。笔者收集了数年来经复查证实为漏诊的68例肋骨骨折病例进行分析。1 漏诊病例及原因  仅有前后位肋骨片而无斜位肋骨X线片39例;X线片影象质量差。(包括未用滤线器或未分别按要求摄膈上肋,或膈下肋)13例;对肋骨微小骨折X线征象认识不足7例;由于气胸、液气胸或皮下气肿存在影响诊断5例;当时摄正位斜位片均无骨折发现,一周后复查发现骨折4例。2 分 析2.1 在肋骨骨折漏诊中,由于未拍斜位片而漏诊占57.4%。为漏诊主要因素。由于…  相似文献   

7.
报告用猪胆汁和蛇胆汁为主要成分研制而成的复方制剂对90例符合中医风热犯肺或痰热蕴肺证型的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伴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血象及X线征象也有明显改善。其中猪胆汁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5.00%(21/60例)和90.00%(54/60例);蛇胆汁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0.00%(12/30例)和83.33%(25/30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转移瘤的CT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89例骨转移瘤病人的X线及CT片并记录各种征象。结果:CT表现为溶骨性60例(67.4%),成骨性16例(18.9%)和混合性13例(14.6%)。结论:CT扫描在显示病变及确定范围都优于X线平片,对多数病人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颈椎病的X线平片征象病理基础以及X线平片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资料齐全的颈椎病356例进行X线平片诊断。结果 发现椎体骨刺309例占87%;椎间盘狭窄151例占42.5%;钩椎关节退变224例占63%;颈椎曲线改变217例占61%;颈部韧带钙化106例占29.8%。结论 X线平片对颈椎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正位、侧位及斜位均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讨心影后方,脊柱旁侧区病变的胸片和CT检查,总结肺隐蔽部位病变诊断中影像的互补作用。方法:对76例经不同医院手术病理及临床或复查证实病例,均有X线胸片正侧位和CT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胸片对心影后方脊柱旁侧区隐蔽性病变诊断正确33例,占43.3%,诊断不明35例,占46.1%、漏诊12例,占17.9%;CT诊断正确64例,占84.21%,诊断不明9例,占9.47%,误诊3例,占3.88%。结论①胸片是胸部疾病基础影像和首选检查方法,CT是胸片常用首选补充检查。②对心影后方脊柱旁侧区病变,因心影脊柱重迭遮挡,部位隐蔽,是X线检查盲区,CT能清晰显示该中位病变形态、大小、密、边缘及组织关系,能明显病变性质,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弥补了胸片检查之足。③当临床症状表现可疑肺部疾病,而胸片诊断有困难时,进一步检查应首选CT或有目的的增强和(或)薄层发描,以提高检查准确率。④在胸片、CT影像基础上结合临床及实验室辅助检查,综合分析仍是提高诊断率关键。  相似文献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手术与脊柱稳定的观察:附56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获得2年以上随访的5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临床及腰椎正侧位X线片进行手术前后对比观察。总疗效:优329例(58.0%),良196例(33.0%),可42例(7.4%),差11例(1.9%).优良率91%。未发现进行性脊柱畸形、椎体骨脱及明显骨质增生者。认为明确诊断,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术后积极正确地腰背肌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全椎板切除只要不破坏小关节突,或切除部分下关节突内侧骨质不会影响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叶忠  张克智 《南通医学院学报》1994,14(4):457-457,461
分析77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特点。本组均有心电图改变,左房肥大6例,左室肥大32例,传导阻滞25例,ST-T改变15例,低电压11例,异位搏动和异位节律32例。心超声和(或)X线胸片提示左室肥大的69例中,32例(46.4%)心电图亦提示左室肥大;心电图提示左室肥大的32例中,29例(92.6%)心超声和(或)X线胸片有左室肥大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胸部X线检查正常的咯血患者的病因。方法:通过纤维镜检查确定142例胸部X线检查正常的咯血患者的病因,结果:142例患者中,110例(77.46%),患者通过纤支镜检查确定病因,其中炎症88例(61.97%)肺癌16例(11.27%)支气管内结核6例(4.22%),结论:纤支镜对确定胸片正常的咯血患者的病因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人咯血的常见病因及其次序特点,以期及早作出正确诊断。方法:根据临床特点、细胞学、细菌学、结核菌素试验、X线胸片、纤维支气管镜、肺CT、肺MRI、痰结核菌PCR及其他有关检查确定诊断。结果:由肺结核引起者居首位(29.4%),肺癌居第2位(22.7%),慢性支气管炎居第3位(16.2%)。咯血的量、出现的时间及反复性与病因有一定关系。结论:肺结核、肺癌、慢性支气管炎是引起老年人咯血的3个主要原因。对持续性痰中带血或新近出现的难以控制的痰中带血或小量咯血,首先要想到肺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X线检查是肺癌诊断首选方法。典型肺癌以肺内肿块为主要征象,一般诊断不困难,但不典型肺癌有多种表现形式,本文分析25例不典型肺癌X线表现征象.1临床资料1.1病例:男17例,女8例,年龄42~74岁。1.2检查方法:常规X线正侧位胸片25例;胸部点片6例,支气管镜检查8例;经皮  相似文献   

16.
根据体质、体态将800人次老年人胸片分3组,对体态不端正者尽量按其自然体态贴合于胸片架上,并采用大容量X线机和光电控制自动曝光系统以及快速增感屏—胶片组合,取得较好效果。3组总计摄后前位/前后位及侧位胸片946张,甲级片占41.8%,超过了卫生部规定的三甲医院甲片率标准。  相似文献   

17.
肺炎性假瘤的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目的 提高X线对肺炎性假瘤的诊断水平。(2)方法 对临床与X线检查资料较全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肺炎性假瘤进行回顾性分析。(3)结果 31例肺炎性假瘤中X线诊断正确者仅5例,占16%;误诊为肺癌12例,占39%;良性病变10例,占32%;结核瘤3例,占10%;错构瘤1例,占3%。总误诊26例,占84%。(4)结论 肺炎性假瘤X线表现以肺部“桃尖征”为较特征性改变。对诊断确有困难者,经皮穿刺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肺源性心脏病(PHD)的心电图、x线胸片与CT表现,探讨综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的肺心病27例,均作常规心电图、X线胸片、胸部CT平扫,其中17例行动态心电图检查,15例行CT增强扫描。对其心电图、胸片、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心电图以肺型P波为多(15例,55.6%),其次是QRS综合波改变、孓T段及T波变化、房室传导阻滞。X线胸片:心脏二尖瓣型22例,普大型5例;右心室增大19例,右心房增大6例,左心室增大4例。均见肺动脉段突出(≥O.3cm),右下肺动脉干增粗(≥1.5cm);肺门截断征21例。慢性支气管炎表现21例,肺气肿征象17例,2例合并支气管扩张。CT表现:大部分病例心脏增大,右心室增大或肥厚21例,右心房增大9例,左心室增大5例。右下肺动脉干增粗,外围动脉变细、扭曲、紊乱。慢性支气管炎表现23例,肺气肿15例,肺大泡11例,5例合并支气管扩张。心电图提示肺心病表现15例(55.6%),X线胸片诊断肺心病19例(70.3%),CT诊断肺心病22例(81.5%),三者综合诊断24例(88.9%)。结论心电图、X线胸片与CT对肺心病诊断都能提供一定的依据,三者综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率,临床应用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19.
咯血X线胸片阴性患者的纤支镜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锐  胡华成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8,18(8):825-825,832
142例咯血X线胸片(-)患者纤维支镜检查,46.5%获定性诊断,42.1%明确出血定位诊断。术前CT扫描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纤支镜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X线胸片与肺功能检查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X线胸片10项定量指标及3项肺功能指标所确诊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作为观察组,与在相同条件下用相同方法所检查的24名健康人进行各项指标的对比观察。结果:肺功能的3项指标,经统计处理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l);X线胸片的10项指标只有后前位和左侧位右膈弧两项指标,经统计处理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提示:肺功能测定诊断阻塞性肺气肿的价值优于X线胸片。故确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时最好同时进行X线胸片和肺功能两种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