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变压置换疗法(又称是负压置换疗法),是采用负压吸引使药液进入鼻窦,进行反复冲洗引流鼻窦内分泌物及局部用药治疗方法,于1941年由Proetz提出的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应用变压置换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成本低、操作简便,已作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一常见方法。但是因连接吸引器的橡胶管和橄榄头需要每次清洗消毒,[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治疗鼻窦炎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置换法,原理是用负压吸引法使药液进入鼻窦.治疗时需在负压吸引器末端连接橄榄头,塞入治疗侧鼻孔.但橄榄头质地较硬,反复使用易擦伤患者鼻腔黏膜,而且由于不是一次性使用,若消毒不严易导致交叉感染.为解决这一问题,我科利用药瓶胶塞代替橄榄头,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鼻窦负压置换疗法在儿童鼻窦炎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诊断为鼻窦炎的患儿161例,随机分为负压置换组(89例)和对照组(72例)。负压置换组患儿按公斤体质量口服克拉霉素片1次/d,藿胆滴丸2次/d,鼻喷糖皮质激素,同时行鼻窦负压置换术。对照组仅给予与置换组相同药物治疗。10 d为一疗程,20 d后观察疗效。结果负压置换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6%,负压置换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置换疗法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疗效显著、治愈率高,无严重并发症,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鼻窦负压置换疗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玲芳 《临床医学》2007,27(5):71-72
儿童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易引发中耳炎、下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鼻窦负压置换疗法在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预防并发症上均能起到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此方法具体操作简便、费用低、疗效佳。2006年2。7月我科门诊应用2%高渗盐水行鼻窦负压置换疗法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180例,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陈贤丽 《全科护理》2014,12(7):601-602
[目的]总结慢性鼻窦炎患儿行鼻腔负压置换治疗的护理。[方法]对178例慢性鼻窦炎患儿行鼻腔负压置换治疗,采用负压吸引法使药液进入鼻窦,进行反复冲洗引流鼻窦分泌物及局部药物治疗,并加强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的护理。[结果]178例患儿经1个或2个疗程的治疗后治愈122例,好转56例。[结论]加强慢性鼻窦炎患儿行鼻腔负压置换治疗的护理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鼻腔负压置换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负压吸引使药液进入鼻窦,反复冲洗引流鼻窦分泌物及局部药物治疗。结果:治疗效果好,有效率达100%。结论:鼻窦负压置换治疗慢性鼻窦炎操作简便、效果好、无创伤,患者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7.
刘艳  黄芳  魏翠芬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1):1052-1053
鼻窦负压置换疗法是治疗慢性鼻窦炎,特别是慢性筛窦炎的常见治疗方法,对儿童患鼻窦炎者尤其合适。在进行此疗法时,我们注意到有些患儿会出现恶心、呕吐现象,严重者甚至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我们在鼻窦负压置换治疗前1h内嘱家长给患儿禁食、禁饮,对防止患儿在治疗时呕吐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进型负压置换疗法用于门诊鼻窦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需进行负压置换法治疗的鼻窦炎门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鼻腔负压置换疗法;观察组采用改进的方法,包括对负压冲洗用的橄榄头进行改造,用输液器实现药物持续滴注冲洗,增加生理盐水稀释量等。比较两组鼻腔负压置换后患者的感受及前鼻镜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患儿拒绝治疗率、冲洗的不适率、鼻腔通畅率、头痛症状减轻率、分泌物残留率、鼻黏膜收缩良好率、鼻黏膜充血减轻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采用改良后负压置换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改良负压冲洗橄榄头实现药物持续滴注,增加冲洗液量等方法,进行鼻腔负压置换疗法,令鼻窦炎患者更容易接受,减少不适,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负压置换治疗小儿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门诊460例经过鼻窦CT扫描,具有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慢性鼻窦炎的小儿随机分为负压置换组(236例),对照组(224例),按照下述方法进行治疗,负压置换组:口服头孢氨苄胶囊,4次/d,鼻炎康胶囊,3次/d,同时行鼻腔、鼻窦负压置换术。对照组:口服药与置换组相同,同时鼻腔滴入0.5%呋喃西林麻黄素液。两组治疗均以7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负压置换组236例,总有效率97.9%。对照组224例,总有效率73.2%。结论:负压鼻腔、鼻窦置换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疗效显著、治愈率高、无痛苦、小儿易接受,是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陈军娥 《全科护理》2011,(36):3328-3328
[目的]探讨鼻窦负压置换法在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中的疗效。[方法]将69例慢性鼻窦炎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系统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行鼻窦负压置换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的痊愈率为80.44%,对照组为43.48%,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窦负压置换法是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鼻窦负压置换疗法(又称交替疗法),是用以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行置换疗法时,患者需头部后仰下垂,颈部呈伸展位,需保持体位20min左右。而头颈部后仰需要有逐渐适应的过程,因此,在治疗前必须进行体位调试,传统的体位是后仰下垂于床头,但存在患者头部易悬空、滑落  相似文献   

12.
我院耳鼻咽喉科于2007年2月起应用改良鼻窦负压置换方法对95例慢性鼻窦炎的儿童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3.
置换疗法是耳鼻喉科门诊常用的一种护理操作,是治疗慢性鼻窦炎,特别是筛窦炎、额窦炎或慢性多发性鼻窦炎的有效治疗方法。置换疗法的常规操作是将0.25~0.5%麻黄素2~4滴滴入鼻腔,使鼻腔内粘膜收缩,然后注入一定量的抗菌药液,用吸引器间歇抽吸,吸出窦腔内的空气和分泌物,使药物借助于负压的作用流入窦腔内,以达到消炎的治疗作用。我们观察发现,在麻黄素滴入鼻腔后,鼻腔通气  相似文献   

14.
鼻腔负压置换疗法(又称鼻交替疗法)用于治疗亚急性或慢性鼻窦炎,是慢性鼻窦炎病人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但在实践中发现,传统的操作方法对于部分病人进行治疗时抽吸效果差,使症状消失慢,病程延长。我科护士通过多年进行鼻腔置换疗法的经验,在操作方法上进行了改进,并于2004年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鼻窦负压置换与超声雾化联合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效果。方法搜集本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确诊为慢性鼻窦炎的患儿79例,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38例和41例。治疗均采用鼻窦负压置换与超声雾化联合疗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采取优质护理方式。比较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χ~2=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χ~2=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联合方法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有较好的疗效促进作用,明显提高了患儿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总结300例鼻窦置换疗法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护理.通过对慢性鼻窦炎患儿进行明确诊断后采取药物治疗和鼻窦置换治疗,在鼻窦置换治疗前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鼻窦置换治疗位时取正确体位,细心、认真执行鼻窦置换治疗,及时观察患儿治疗过程中的各种反应,指导患儿取得密切配合;鼻窦置换治疗后实施针对性的健康宣教,以确保慢性鼻窦炎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吴爱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1):2711-2712
目的:探讨鼻窦负压置换疗法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护理方法。方法:129例慢性鼻窦炎患儿接受鼻窦负压置换治疗,5 d 1个疗程,1次/d,1个疗程后根据治疗反应改为隔日1次,直至症状完全消失。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护理。结果:129例患儿通过鼻窦负压置换治疗7~15 d(6~10次)后,68例鼻塞、黏脓涕、咳嗽、头痛完全消失,占52.7%;44例鼻塞、黏脓涕症状减轻减少,头痛消失,占34.1%;17例间歇性鼻塞,有粘性涕,无头痛或偶有头痛,占13.2%,总有效率100%。随访12周,95%患儿及其家长对治疗及护理效果评价满意。结论:应用此方法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用药安全,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痛苦感觉小,患儿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正负压置换治疗鼻窦炎的操作及护理体会。方法采用负压吸引法使药液进入鼻窦,进行反复冲洗引流鼻窦分泌物及局部用药治疗。结果1012例患者治疗效果好,有效率达100%。结论正负压置换治疗操作简便,治疗效果好,无创伤,患者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19.
正负压置换治疗鼻窦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正负压置换治疗鼻窦炎的操作及护理体会。方法采用负压吸引法使药液进入鼻窦,进行反复冲洗引流鼻窦分泌物及局部用药治疗。结果1012例患者治疗效果好,有效率达100%。结论正负压置换治疗操作简便,治疗效果好,无创伤,患者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窦负压置换术不同负压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慢性鼻窦炎患者570例,按年龄分3组,即儿童组、青中年组、老年组,3组均采用上海医疗器械工业公司医用吸引器厂生产的鱼跃牌无油式电动吸引器7 A-23 b型脚踏式负压吸引器,分别观察和记录不同负压下的吸引效果和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儿童组最佳吸引负压为0.02 mpa~0.04 mpa,青中年组及老年组最佳吸引负压为0.03 mpa~0.05 mpa。结论合适的负压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