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亚硒酸钠诱发幼鼠白内障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亚硒酸钠作为白内障的诱发剂,成功地诱发10~15天龄的幼鼠形成核性白内障。观测到形成白内障后,眼组织中硒含量比对照组高约7.86倍,其眼组织和静脉血中SOD酶活性分别下降54.98%;67.52%。体外模型体系ESR实验表明:亚硒酸钠和类似于眼组织内环境的物质GSH,H_2O_2反应可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由以上动物实验和体外模型体系实验的结果以及对前人工作的总结,证实了亚硒酸钠诱发幼鼠白内障的机理属活性氧自由基损伤眼组织的自由基机理。 相似文献
2.
牛磺酸对亚硒酸钠性白内障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牛磺酸对亚硒酸钠性白内障的抑制作用。方法 从注射亚硒酸钠前2天,给Wistar大鼠每日腹腔注射一定浓度的牛磺酸,定期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结果 0.5%的牛磺酸对晶体无明显的保护作用,而1%、2%和4%牛磺酸可显著延缓核混浊的发生和发展,2%和4%的牛磺酸还可延缓皮质混浊的发展。结论 牛磺酸对亚硒酸钠性白内障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它的作用强度与剂量成正比。牛磺酸有可能成为一种抗亚硒酸钠性白内障 相似文献
3.
亚硒酸钠诱发大鼠白内障实验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白内障是致盲的主要厩因之一,因此,深入探讨发病机理尤为重要,建立一个理想的白内障动物模型对研究白内障的发生,发展机制及防治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许多因素都能诱发白内障,膳食中硒含量的过量与缺乏均对晶体有不利影响,含硒的无机物亚硒酸钠诱发大鼠白内障的实验方法可建立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一些学者分别给大鼠乳鼠注射不同剂量的亚硒酸钠在两周左右时,可诱发大鼠出现间歇性核型或成熟期白内障,其诱发白内障的时间较长,(1,2,3)本实验旨在改进其方法,以小剂量隔日注射(共三次)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硒元素Se,1817年由Berzelins发现,它与硫元素具有许多相似的化学性质;1874年,制备出厂第一个含硒有机化合物乙硒醇(ethylselenol)。在这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硒有机化合物了解得很少,被认为仅仅具有化学特性,主要以无机形式存在,如H_2Se、H_2Se_2O_3、H_2SeO_3、H_2SeO_4等。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发现硒对牛和其它牲畜有很强的毒性作用,硒化合物的生物特性才受到更多的关注。1957年证实了硒是食物中的重要成份,能防止大鼠发生严重肝坏死,牲畜的一些严重疾病实际上是硒缺乏症。1975年, 相似文献
5.
牛磺酸抑制亚硒酸钠性白内障的FT拉曼及FT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亚硒酸钠性白内障中晶状体蛋白成分和结构的变化以及牛磺酸对这些变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首次用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同步研究牛磺酸抑制亚硒酸钠性白内障晶状体中一些基因伸缩振动的变化。结果 亚硒酸钠性白内障晶状体中巯基和色氨酸的伸缩振动明显降低,蛋白质分子一些基团的伸缩振动在白内障形成之初就发生明显改变,牛磺酸可抑制上述变化。结论 亚硒酸钠性白内障形成之初,晶状体蛋白中SH-(巯基)、trp-(色氨酸)、phe-(苯丙氨酸)和CH2-(亚甲基)等就受到损伤,牛磺酸可保护这些基团,这可能是牛磺酸抑制亚硒酸钠性白内障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牛磺酸对大鼠亚硒酸钠性白内障晶状体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测定第一次射亚硒酸钠后及每日腹腔注射一次牛磺酸的大鼠的第2、5、9、14天,大鼠晶状体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除牛磺酸、天冬氨酸和羟脯氨酸的含量明显下降外,其它大部分氨基酸的含量显著升高,在诱发后的第5天最明显;腹腔注射牛磺酸可显著抑制上述变化。其作用在诱发后的第2天和第5天最明显,结论:腹腔注射牛磺酸可显著抑制亚硒酸钠引起的晶状体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牛磺酸对大鼠亚硒酸钠性白内障晶状体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测定第一次注射亚硒酸钠后及每日腹腔注射一次牛磺酸的大鼠的第2、5、9、14天,大鼠晶状体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除牛磺酸、天冬氨酸和羟脯氨酸的含量明显下降外,其它大部分氨基酸的含量显著升高,在诱发后的第5天最明显;腹腔注射牛磺酸可显著抑制上述变化,其作用在诱发后的第2天和第5天最明显.结论腹腔注射牛磺酸可显著抑制亚硒酸钠引起的晶状体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牛磺酸对大鼠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其对亚硒酸钠性白内障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体外反应系统中的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观察腹腔注射牛磺酸对大鼠亚硒酸钠性白内障晶状体中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 应用电子自旋顺磁共振技术,检测不同浓度的牛磺酸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在注射亚硒酸钠后第2、5、9和14天,分别测定正常组、亚硒酸钠组和牛磺酸组大鼠晶状体中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 牛磺酸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大鼠注射亚硒酸钠后,其晶状体中MDA的含量较正常晶状体明显升高,并随着白内障病程的发展逐渐增加。牛磺酸组晶状体中MDA的含量始终低于亚硒酸钠组。结论 牛磺酸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对亚硒酸钠性白内障晶状体中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硒性白内障模型与人老年性白内障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比较人老年性白内障和硒性SD大鼠核性白内障,探讨该白内障模型在运用于对人老年性白内障的研究中的可行性,进而初步研究蛋白质变性过程中二级结构的变化。方法15d龄SD大鼠,经皮下注射2mmol·L-1亚硒酸钠溶液建立白内障模型,通过对蛋白含量的测定,蛋白多肽成分的分析以及蛋白圆二色性的检测,对两者进行比较。结果15d龄SD大鼠皮下注射2mmol·L-1亚硒酸钠溶液4d后晶状体出现明显的乳白色核性混浊;与人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相比较,硒性SD大鼠中LMW的蛋白含量亦明显减少;PAGE电泳中出现与人老年性白内障位置相似的电泳条带,SDS-PAGE中的电泳条带差异较大;其CD谱波形与人晶状体蛋白的波形十分相似。结论硒性SD大鼠白内障模型与人老年性白内障在发生过程中产生了相似的变化,该模型可以应用到人老年性白内障的研究中。并初步探讨人老年性白内障发生过程中蛋白变性过程。 相似文献
10.
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与硒性白内障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与亚硒酸钠诱发的硒性白内障形成的关系。方法 给SD大鼠注射亚硒酸钠后1,3,7天剥取日状体吓膜。用流式细胞仪(FCM)计数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百分率,DNA片断凝胶电泳检测晶状体上皮细胞核提取物,并应用透射电镜观察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开矿学变化。结果 给药后第1天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百分率即显著增高,第3天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而晶状体混浊程度持续加重,给药后第7天形成典型 相似文献
11.
12.
采用Wistar乳鼠经皮下注射亚硒酸钠诱发白内障,同时皮下注射汞、银、锂、钴等微量元素,动态观察白内障的发生与发展并测定晶体内有活性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结果表明:微量元素汞、银、锂、钴可不同程度地抑制和延缓硒性白内障的发生与发展,晶体内有活性的SOD含量与硒性白内障的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中草药对硒性白内障防治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亚硒酸钠诱发大鼠产生白内障,同时用药予以防治,发现方剂6号和方剂7号对硒性白内障具有显著的防治效应,且能拮抗硒引起的晶体内一些生化变化。方剂6号和方剂7号可望成为治疗人类早期白内障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Clinical Study of Diclofenac Sodium Eyedrops Used before and after Cataract Oper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ngchang Zhang Houren Wei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Union Hospital Tongji Medical University Wuhan China 《眼科学报》1999,15(1):36-40
Purpose: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0.1% diclofenac sodium (DS) eyedrops made in China on preventing surgically induced miosis and inflammation. Methods: Seventy cases of cataract in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DS eyedrops and normal saline as placebo were applied respectively 3h, 1h, 0.5h before operation and once every morning for 7 days after operation. The pupil diameter was measured five times at different stages during the 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 The eyepain, photophobia, conjunctival injection, KP, aqueous flare and light reaction of pupil were observed once a day after operation for a week. Results: 37 eyes in DS group and 33 eyes in placebo group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32 of 37 eyes in DS group (86.5%) maintained mydriasis in all stages of operation and 33 eyes (89. 2%) did not show any obvious sign of inflammation.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o serious side effects occurred in the DS group.Conclusions : The DS eyedr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亚硒酸钠或半乳糖诱发大鼠白内障形成中晶状体和血清的Fe、Al、Zn、Cu、Mg、Ca 和P 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用两种因子诱发白内障后,Ca/P 比值明显升高;在亚硒酸钠诱发的白内障晶状体中Zn 和Ca 含量增加,Zn、Cu、Mg、Ca 和P 元素与半乳糖诱发的白内障发展有密切关系。结果证明,这些元素可能是白内障的继发因子。 相似文献
16.
17.
老年性白内障超氧化物歧化酶与微量元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1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血中红细胞SOD活性进行检测,并同时检测了患者血清微量元素,结果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血中SOD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而血清中微量元素Cu,Zn,Ca并不降低。认为老年性白内障形成与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8.
19.
姜黄素对体外培养的硒性白内障形成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亚硒酸钠诱导的体外培养兔晶状体混浊的影响,探讨姜黄素对抗晶状体氧化损伤的效果。方法将体外培养的40只正常家兔的晶状体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亚硒酸钠组(30μmol/L)、姜黄素A组(30mg/L)、姜黄素B组(50mg/L)及卡林-U组(质量分数1%)。分别于培养后24、48、72、96h观察各组晶状体的透明度,同等条件下用数码相机拍照记录各组晶状体的形态,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晶状体组织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在48h时,不同质量分数姜黄素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分级的晶状体混浊的眼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1.464,P〉0.05),姜黄素组与卡林-U组及亚硒酸钠组比较,不同分级的晶状体混浊眼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607,P〈0.01);72h时,不同质量分数姜黄素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分级的晶状体混浊的眼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3.288,P〉0.05);姜黄素组与卡林-U组及亚硒酸钠组比较,不同分级的晶状体混浊眼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258,P〈0.05)。晶状体培养后96h,不同质量分数姜黄素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分级的晶状体混浊眼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102,P〈0.05);不同质量分数姜黄素组与卡林-U组及亚硒酸钠组比较,不同分级的晶状体混浊眼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9.699,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亚硒酸钠组GSH-Px、SOD活性明显降低,MDA浓度明显升高。不同质量分数姜黄素组和卡林-U组的GSH-Px、SOD活性高于亚硒酸钠组,低于空白对照组,MDA浓度介于空白对照组与亚硒酸钠组之间,卡林-U组的GSH-Px、SOD活性低于姜黄素组,MDA浓度高于姜黄素组。结论姜黄素及卡林-U均具有抗氧化损伤作用,均可推迟亚硒酸钠诱导的体外培养兔晶状体混浊的发生时间,姜黄素的作用强于卡林-U,但姜黄素与卡林-U最终均不能抑制白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