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5 毫秒
1.
鼻内窥镜手术前后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来提高与常规外科相同的治疗目的。方法 观察用鼻内窥镜手术与传统外科手术给患者留下的医源性创伤和合并症进行临床对照。结果 鼻内窥镜手术与传统的鼻窦开放、鼻息肉摘除术,减少了手术留下的医源性创伤与合并症。结论 内窥镜手术明显优于传统的鼻窦开放、鼻息肉摘除术。具有减轻病人手术痛苦,身体的损伤轻,康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使用鼻内窥镜和特殊手术器械进行鼻窦外科手术是在七十年代初期由奥地利鼻科学者Messerklinger开创的,美国鼻科学家Kenn day在1986年率先提出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概念,此手术有创伤小、治愈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鼻内窥镜手术是外科学领域跨时代的变革。内窥镜的使用始于十九世纪。1879年德国Nitze首先使用具有前端照明膀胱镜,开创了医学史中使用光学内窥镜的先例。我国的鼻内窥镜外科创立于80年代,初期主要应用于鼻部疾病的诊断工作。90年代以来,许庚和韩德民先后开展鼻内窥镜手术,并向全国推广,在鼻内窥镜直视下,清除病灶,改善和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功能,并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从而达到治愈鼻窦炎为目的的鼻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4.
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电动切割器在鼻内窥镜鼻窦外科手术中的广泛应用,我院1999年引进德国鼻窦镜及电动切割器(Hummer)为腺样体切除提供了理想的手术器械。我院自2001年6月开始行经鼻内窥镜腺体切除术,术后效果显著。同时我们从护理技术方面进行探索,现特将护理体会总结  相似文献   

5.
鼻窦内窥镜手术在鼻科学范围内已成为一种较先进的手术方式,并逐渐广泛开展.现已突破了鼻窦手术的范围,应用于鼻眼相关外科.鼻窦内窥镜鼻眼相关外科中应用是近年来又一新的临床研究.我们报告11例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眶内压增高症经鼻内窥镜下行筛窦、上颌窦进路眶减压术.作者重点讨论手术配合问题,意在为此类手术的医护协作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鼻内窥镜手术(nasal endoscopic surgery,NES)是指借助鼻窦内窥镜和其特殊配套手术器械经鼻内进行鼻腔、鼻窦、侧颅底区域手术的外科手术,由于术区狭小,术中、术后易出血,局部炎症不宜恢复等原因,容易发生鼻腔黏连、窦口闭锁、鼻腔狭窄等手术并发症,经统计我院2007年1月至2007年7月83例鼻内窥镜术后患者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以来,现代鼻内窥镜外科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很大发展,目前,鼻内窥镜手术主要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为治疗对象.鼻内窥镜外科学CAI光盘的设计,主要内容为鼻窦、鼻腔的解剖生理概述;鼻窦影像学诊断和鼻内窥镜外科学三个主要部分.将相关的临床资料,以文字、声音、动画、图像、视频等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制作完成CAI光盘,应用在临床教学上,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陈国均 《微创医学》2006,25(4):644-645
目的 观察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近期、远期疗效.方法 对38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内病人进行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术后随访0.5~1年.结果 治愈270例(70%),好转91例(23.5%),无效25例(6.5%),总有效率93.5%.结论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的疗效,术后定期随访并继续规范化治疗能提高手术的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脑脊液鼻漏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鼻窦内窥镜外科技术的开展,鼻内窥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的外科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术后精心的护理又是鼻窦窥镜下脯脊液鼻漏修补术手术成功的关键。现将我院1997年~2005年收治的4例脑脊液鼻漏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下行鼻腔、鼻窦手术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原因。方法:对鼻内窥镜下行鼻窦炎、鼻息肉摘 除、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等治疗的118例进行临床总结。结果:术后经6月-12个月随访,鼻息肉、鼻窦炎患者治愈76例(64.4 %),好转24例(20.3%),无效18例(15.3%)。结论:经鼻内窥镜下行鼻腔、鼻窦手术具有优越性;提高鼻内窥镜手术操作 技术以及术后综合处理是提高鼻内窥镜手术疗效的两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张月敏 《广西医学》2003,25(5):765-767
目前 ,鼻内窥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鼻外科〔1〕,它通过采用不同角度的内窥镜结合鼻腔显微手术器械 ,可在直视下彻底清除鼻腔、鼻窦内病变 ,保留鼻腔鼻窦的生理功能 ,使鼻外科的临床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10〕 。随着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应的护理手段也推陈出新 ,现就鼻内窥镜术护理现状综述如下。1 对青少年手术的护理以往对青少年鼻息肉、副鼻窦炎多采用保守治疗〔2〕。现采用内窥镜手术可准确切除病变组织 ,既保留鼻窦鼻腔功能 ,又不妨碍其鼻窦的正常发育。但病人年纪小 ,对于手术多有恐惧心理 ,不愿配合手术 ,针对这种情况 ,术前应和病…  相似文献   

12.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长期以来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很难彻底清除鼻窦病症.近年开展的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使鼻外科的临床治疗水平有了迅速提高,我科自2008年10月份至2009年10月末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共计50例完整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内窥镜鼻窦手术的观察和护理冯荣英(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五官科桂林市541001)关键词内窥镜术;鼻窦炎;观察;护理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外科手术是近年来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一项新技术,国内开展这一手术于1990年初[1]。此手术基本取代了传统的鼻窦根治术式...  相似文献   

14.
鼻腔、鼻窦手术部位深、术野狭小、血管神经丰富,因此鼻内窥镜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在鼻内窥镜外科技术应用中显得尤为重要,是临床耳鼻咽喉科医师不断探讨的问题。笔者对鼻内窥镜手术麻醉方式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毋哲生  赵华 《新疆医学》1997,27(2):78-80
鼻窦内窥镜手术由奥地利鼻科学家Messerlinger于1978年首先提出。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实践和完善,由奥地利鼻科学者Stammberger和美国鼻科学者Kennecly的倡导和推广,发展成为今天的功能性鼻窦外科。我国于80年代末用于临床,1991年由许庚博士发表了第一篇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的论文。此后各地相继开展了经鼻内窥镜功能性鼻窦手术,且普及很快。我院于1994年6月开展此项手术,到1995年12月底共做10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鼻内窥镜外科技术是鼻科领域划时代的变革。现代鼻内窥镜外科涵义是在鼻内窥镜直视下,清除病灶、改善和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功能,并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从而达到以治愈鼻窦炎为目的的鼻外科技术。因此更新知识、开发此技术是人民健康的需要。我院自2000年~2002年共开展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40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220例,女180例;病史:2~20年不等,其中有: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156例。鼻源性头痛24例,鼻息肉摘除110例,同行钩突切除术,上颌窦开放术220例,筛窦开放术180例,上颌…  相似文献   

17.
赵建福 《微创医学》2012,7(2):147-148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50例(249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术后随访1年。结果治愈97例(64.7%),好转40例(26.7%),无效13例(8.7%)。结论鼻内窥镜手术彻底清除病灶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安全高效,同期中鼻甲和鼻中隔偏曲的处理以及定期随访均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是鼻外科近十年来运用临床的一项新技术,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具有术区明亮、术野清晰、视角大、分辨率高、创伤小、面部无瘢痕、病变切除彻底又能最大程度保留正常鼻黏膜组织、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通过内镜手术在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同时,又重建了鼻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鼻窦鼻息肉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75例(125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下手术,术后随访1年。结果:治愈48例(64.0%),好转20例(26.7%),无效7例(9.3%),总有效率90.7%。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鼻腔黏连。结论:鼻内窥镜下鼻窦鼻息肉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术中正确处理中、下鼻甲及鼻中隔,术后定期随访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内窥镜鼻腔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100例(156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别施行内窥镜鼻窦手术(一组),传统鼻窦手术(二组),术后随访1年以上.结果 手术一组,治愈61侧(63.5%),好转24侧(25%),无效11侧(11.5%),总有效率88.5%.手术二组,治愈32侧(53.3%),好转20侧(33.3%),无效8侧(13.3%),总有效率86.7%.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鼻腔粘连.结论 鼻内窥镜鼻腔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的疗效,两组患者术式不同,术前分型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鼻面部肿胀明显,而内窥镜鼻窦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效果好而让人更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