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传统肠道外营养(TTPN)与早期肠道外营养(ETPN)的不同效果。方法2000年1月至2008年4月我院收治的生后24 h内入院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2006年以前入院为TTPN组,2006年以后入院为ETPN组。TTPN组出生24 h后给予氨基酸0.5 g·kg~(-1)·d~(-1),每日递增0.25~0.5g/kg,出生第3天给予脂肪乳0.5 g·kg~(-1)·d~(-1),每日递增0.25~0.5g/kg;ETPN组出生12~24 h给予氨基酸1.0 g·kg~(-1)·d~(-1),每日递增0.5 g/kg,出生24 h给予脂肪乳0.5~1.0 g·kg~(-1)·d~(-1),每日递增0.5 g/kg。观察生后1周内非蛋白热卡(不计奶量),生理性体重下降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体重增长情况、过渡至全肠道营养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等。结果共入选58例,TTPN组30例,ETPN组28例。ETPN组较TTPN组非蛋白热卡摄入多,体重下降持续时间短,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短,体重增长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期相关并发症及过渡至全肠道外营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低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方式鼻饲喂养方法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LBW)喂养耐受性及喂养效果,探讨最适合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鼻饲喂养方式。方法 将77例胎龄在29~33周,出生体重在1000~1400g活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男婴38例,女婴39例,随机分为ABC组。A组:间歇鼻饲注入喂养,起始每次奶量2ml/kg,持续时间3~5min,2h1次,每天递增2ml/kg;B组:持续鼻饲输注喂养,使用电子微量输液泵持续鼻饲输注,奶量1ml/(kg.h),持续时间24h,每天递增1ml/(kg.h);C组:间歇持续鼻饲输注喂养,先采用电子输液泵持续鼻饲喂养2h,奶量2ml/(kg.h),间歇2h后,再继续交替进行,每天递增2ml/kg;所有VLBW均同时进行部分外周静脉营养,逐渐过渡到完全肠道内营养,观察3组患儿喂养过程中体重增长,喂养耐受情况以及黄疸持续时间。结果 间歇持续鼻饲输注喂养组喂养不耐受例数最少,黄疸持续时间短,达到完全胃肠道营养时间最少。结论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采用间歇持续鼻饲输注喂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最低,达到完全胃肠喂养时间最短,有利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和胃肠功能完善,优于单纯的间歇或持续鼻饲喂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胃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PNAC)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在本院应用胃肠外营养的VLBWI,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入院即开始应用GSH(阿拓莫兰)0.2 g/d连用7 d.两组患儿在日龄2 d及21 d时分别检测肝功能、血浆丙二醛(MDA)和GSH含量,对应用胃肠外营养14 d以上者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98例,发生胆汁淤积41例(41.8%),观察组110例,发生胆汁淤积28例(2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49.1±18.3)d,血浆MDA值(31.4±2.5)nmol/L,GSH含量(56.2±3.8)mg/L,DBil(32.7±4.1)μmol/L,TBA(64.2±10.6)μmol/L.观察组住院时间(38.5±12.9)d,血浆MDA值(22.3±4.1)nmol/L,GSH含量(96.5±6.7)mg/L,D Bil(18.3±5.2)μmol/L,TBA(32.1±6.9)μmol/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H可显著降低VLBWI PNAC的发生率,减少住院天数,未观察到药物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减少体内脂质过氧化提高机体抗氧化防御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方式鼻饲喂养方法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LBW)喂养耐受性及喂养效果,探讨最适合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鼻饲喂养方式。方法将77例胎龄在29~33周,出生体重在1000~1400g活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男婴38例,女婴39例,随机分为ABC组。A组:间歇鼻饲注入喂养,起始每次奶量2ml/kg,持续时间3~5min,2h1次,每天递增2ml/kg;B组:持续鼻饲输注喂养,使用电子微量输液泵持续鼻饲输注,奶量1ml/(kg.h),持续时间24h,每天递增1ml/(kg.h);C组:间歇持续鼻饲输注喂养,先采用电子输液泵持续鼻饲喂养2h,奶量2ml/(kg.h),间歇2h后,再继续交替进行,每天递增2ml/kg;所有VLBW均同时进行部分外周静脉营养,逐渐过渡到完全肠道内营养,观察3组患儿喂养过程中体重增长,喂养耐受情况以及黄疸持续时间。结果间歇持续鼻饲输注喂养组喂养不耐受例数最少,黄疸持续时间短,达到完全胃肠道营养时间最少。结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采用间歇持续鼻饲输注喂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最低,达到完全胃肠喂养时间最短,有利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和胃肠功能完善,优于单纯的间歇或持续鼻饲喂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极低出生体重儿肠道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肠道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7年2月间在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受肠道外营养(PN)支持超过14d的48例VLBWI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接受PN支持的VLBWI发生PNAC 8例,发病率为17%.8例患儿中,1例死亡,7例好转出院.48例患儿均获得体重增加,平均增加(15.8±7.2) g/d.PNAC组的胎龄小于非PNAC组;PN持续时间、住院天数及PN热卡摄入量均高于非PNAC组(P<0.05).PNAC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有低胎龄、PN持续时间、PN热卡摄入量、禁食时间等,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提示,胎龄与PNAC的发生有显著负相关性(r=-0.432,P<0.01),PN持续时间与PNAC的发生有显著正相关性(r=0.503,P<0.01).随PN持续时间的延长,所有患儿结合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均有明显升高,出生2周后的血清DBIL、DBIL/TBIL、ALP及TBA水平在PNAC组与非PNAC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PNAC发生的重要因素包括胎龄、PN持续时间、PN热卡摄入量及禁食时间,而胎龄与PN持续时间是PNAC最为相关的因素.胎龄越小、PN持续时间越久,PNAC发病率越高.动态监测DBIL、ALP及TBA可早期发现PNAC.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住院期间营养支持、合并症及体重增长情况.方法 将2005-2007年收住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VLBWI分为胎龄<30周组和≥30周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体重增长、营养支持及合并症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宫外发育迟缓(EUGR)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胎龄<30周组(31例)患儿体重下降幅度、恢复出生体重日龄均高于胎龄≥30周组(39例)[9.6%±5.0%比6.9%±3.8%,(11.3±3.4)d比(8.6±3.6)d],前3周体重增长均低于胎龄≥30周组[(-11.3±13.3)g/d比(-4.3±14.7)g/d,(7.9±12.1)g/d比(15.6±12.8)g/d,(16.9±12.6)g/d比(22.7±8.2)g/d],P均<0.05;胎龄<30周组应用胃肠外营养时间及经口达推荐热卡日龄均长于胎龄≥30周组[(27.9±13.2)d比(21.5±12.1)d,(35.1±16.1)d比(27.6±9.4)d],P均<0.05;胎龄<30周组合并呼吸暂停、医院感染及应用呼吸机支持比例高于>30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EUGR 45例(64.3%),胎龄和胃肠外营养时间是EUGR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大部分VLBWI在住院期间存在一定的营养及生长发育问题,胎龄和胃肠外营养时间是影响体重增长的高危因素;胎龄越小发生各种合并症几率越高.  相似文献   

7.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输注不同剂量氨基酸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早期不同方式输注氨基酸的观察,评价VLBWI早期大剂量输注氨基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新生儿科于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VLBWI,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于生后24 h内给予氨基酸2.0 g·kg-1·d-1,第2天增加1.0 g/kg,第3天增加0.5 g/kg;对照组于生后24 h内给予氨基酸0.5 g·kg-1·d-1,每天按0.5 g/kg递增.两组其他治疗措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氮储存、总的蛋白质摄入、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平均静脉营养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血尿素、血肌酐、血气pH及碳酸氢盐.结果 共入选43例,观察组23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生后一周内氮储存、总的蛋白质摄入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d)、平均静脉营养时间(d)、住院时间(d)、住院费用(万元)上(观察组分别为9.7±1.8、13.6±4.1、30.1±4.2、1.035±0.344;对照组分别为14.9±2.7、18.5±5.9、45.4±5.8、1.687±0.955),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血尿素、血肌酐、血气pH及碳酸氢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大剂量输注氨基酸可以避免负氮平衡、增加蛋白质摄入、缩短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和平均静脉营养时间、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并且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肠道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43名接受肠道外营养(PN)超过14 d的VLBWI PN相关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单因素分析.结果PNAC发生率20.9%.PNAC组和无PNAC组相比,PN持续时间及全肠道外营养时间久、氨基酸及脂肪乳累计用量大、生后14 d时静脉非蛋白热卡所占比例高.多因素分析显示,氨基酸累计用量及感染为PNAC发生的危险因素.随PN持续时间的延长,所有患儿结合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均有明显的升高,出生2周以后的血清DBIL、DBIL/TBIL、ALP及TBA水平在PNAC组与无PNAC组间差异有显著性.9例PNAC患儿中2例死亡,7例好转出院.结论感染及氨基酸累计用量为PNAC发生的危险因素.PN持续时间越久,肠道外营养成分用量越大,PNAC发生的危险性越高.动态监测DBIL、ALP、TBA对早期发现PNAC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住院期间日均体重增长速度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城市的9家医院新生儿科于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期间出院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住院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日均体重增长的不同分为3组:低体重增长组[日均体重增长<10g/(kg·d)],适宜体重增长组[日均体重增长10~15g/(kg·d)],高体重增长组[日均体重增长>15g/(kg·d)],对影响其生长速度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各组随着日均体重增长速度的增加,生后1周、2周、4周、达完全经口喂养前、整个住院期间的日均热卡、蛋白质摄入量均相应增加,热卡、蛋白质累计缺失量则相应减少;高体重增长组(31例)禁食总时间、开始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最低体重出现时间、最低体重下降百分数、恢复出生体重时间、热卡摄入达标时间、蛋白质摄入达标时间等均小于低体重增长组(68例),适宜体重增长组(189例)上述指标介于高体重增长组与低体重增长组之间。结论营养摄入是影响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早期体重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改善早产儿生后早期的热卡、蛋白质摄入可明显改善其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全合一肠外营养中葡萄糖的不同用法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血糖的影响。方法将35例VLBWI随机分成3组,Ⅰ组11例将肠外营养液的葡萄糖水平均配制成10%[d1葡萄糖10 g/(kg.d),7 mg/(kg.min)];后1周内12 g/(kg.d),8.3 mg/(kg.min)];Ⅱ组10例渐增量葡萄糖应用[开始6~8 g/(kg.d),4~6 mg/(kg.min);增加量2 g/(kg.d)];Ⅲ组14例稳定葡萄糖输注速度[1周内葡萄糖7.2 g/(kg.d),5 mg/(kg.min)]。监测血糖1次/2 h,2、3 d后渐延长间隔。结果1周内检测血糖、低血糖(%)、高血糖次数(%)分别为Ⅰ组332次、42次(12.7%)、120次(36.1%);Ⅱ组324次、45次(13.9%)、116次(35.8%);Ⅲ组359次、56次(15.6%)7、1次(19.7%)。3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4 P=0.534);Ⅰ和Ⅱ组高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8 P=0.927),Ⅲ和Ⅰ组、Ⅲ和Ⅱ组高血糖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χ2=23.103,21.996 P均=0)。结论为使VLBWI的血糖更稳定,全合一肠外营养中葡萄糖以5 mg/(kg.min)输注为宜。  相似文献   

11.
12.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两种静脉营养方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静脉营养已经成为低出生体重儿现代综合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对于早产儿静脉营养时何时加用氨基酸和脂肪乳,国内外有很大差别,国内传统静脉营养法为生后48h后加用氨基酸,72h后加用脂肪乳,而国外早期静脉营养法为生后第1天即给予氨基酸和脂肪乳。该实验对比研究两种静脉营养方法的效果。方法:将40例不能耐受全肠道营养的符合条件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早期静脉营养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营养法,记录两组患儿生后1周内营养摄入及2周内体重增长情况、过渡到全肠道喂养时间、静脉营养相关并发症,并于生后第1,3,7天采静脉血测血清前白蛋白。对其中21例(实验组11例,对照组10例)于生后6个月测量身长和体重。结果:①实验组生后1周内每日摄入的非蛋白热卡量、2周内平均每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P<0.001);②相同日龄血清前白蛋白检测结果:第1天实验组与对照组无差异;第3日及第7日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1±11.2mg/Lvs31.5±8.5mg/L;91.5±10.8mg/Lvs78±10.9mg/L,P<0.001);③实验组与对照组过渡到全肠道喂养时间无差异;④两组均无静脉炎、血栓形成、氮质血症、高脂血症及胆汁淤积的发生,两组呼吸暂停、高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生后6个月的体重,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采用早期静脉营养比传统静脉营养摄入热卡多,体重增长快;可以避免早产儿早期营养不良的发生;对胃肠功能的恢复无明显作用;不会增加静脉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极低出生体重儿肠道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 研究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肠道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43名接受肠道外营养(PN)超过14d的VLBWI PN相关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单因素分析。结果 PNAC发生率20.9%。PNAC组和无PNAC组相比,PN持续时间及全肠道外营养时间久、氨基酸及脂肪乳累计用量大、生后14d时静脉非蛋白热卡所占比例高。多因素分析显示,氨基酸累计用量及感染为PNAC发生的危险因素。随PN持续时间的延长,所有患儿结合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均有明显的升高,出生2周以后的血清DBIL、DBIL/TBIL、ALP及TBA水平在PNAC组与无PNAC组间差异有显著性。9例PNAC患儿中2例死亡,7例好转出院。结论 感染及氨基酸累计用量为PNAC发生的危险因素。PN持续时间越久,肠道外营养成分用量越大,PNAC发生的危险性越高。动态监测DBIL、ALP、TBA对早期发现PNAC有帮助。  相似文献   

14.
15.
Emil S 《Pediatrics》2004,114(5):1367; author reply 1367-1367; author reply 1368
  相似文献   

16.
T Campfield  G Braden 《Pediatrics》1989,84(5):860-863
Renal calcifications have been described in very low birth weight (VLBW) infants, and diuretic drug-associated hypercalciuria is believed to play a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his lesion. Hyperoxaluria is an important cause of renal stone formation in children and adults. Because parenteral nutrition solutions contain the oxalate precursors ascorbate and glyc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administration and oxalate excretion in VLBW infants was examined. Administration of approximately 0.5 g of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protein per kilogram per day to VLBW infants wa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urinary oxalate concentration and an increased urinary oxalate to creatinine ratio, when compared with VLBW infants receiving a glucose and electrolyte solution. A further increase in urinary oxalate concentration and oxalate to creatinine ratio was noted when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protein was increased to approximately 1.5 g of protein per kilogram per day. In VLBW infants who receive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elevated urinary oxalate concentrations may develop and may be a factor in the pathogenesis of nephrocalcinosis in these infants.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早期个体化外周静脉营养方案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s)的耐受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将湖南省浏阳市妇幼保健院2005年8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不能耐受全胃肠道营养的早产VLBWIs115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58例,于生后12h开始应用个体化外周静脉营养方案;对照组57例,于生后48h开始应用传统外周静脉营养方案。每天计算供给2组患儿公斤体重热卡、观察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恢复出生体重后静脉营养期间每日体重增长情况,每天测量体重、监测血糖,每周测头围、身长各1次,在入院时、住院期间定期抽血了解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血常规、碱性磷酸酶(ALP)的情况。观察静脉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周内相同日龄实验组所供热卡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14d时白蛋白分别与同期对照组和住院72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头围、身长增长较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长至2kg所需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