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2-2005年实验室检测AmpC β内酰胺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是产生β内酰胺酶。按照Bush等的分类方法,AmpCβ内酰胺酶(AmpC酶)属C类酶,头孢菌素酶。该酶几乎不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卡拉维酸、舒巴坦、三唑巴坦)抑制。大量产生时,对所有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除外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和卡巴配能)耐药。AmpC酶多数来源于含有染色体基因的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弗劳地柠檬酸杆菌、摩根摩根菌、黏质沙雷菌和大肠埃希菌。超广谱头孢菌素的广泛使用常常被选择出去阻遏突变株,引起菌血症的肠杆菌属细菌去阻遏突变率高达20%。在20世纪80年代末质粒介导的AmpC酶报告以来,受到极大关注。AmpC酶检测方法的研究更是活跃。赵虎等总结了2002年前发表的AmpC酶检测方法。现就检测AmpC酶的必要性和近3年来方法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铜绿假单胞菌是重要的医院感染条件致病菌,能通过不同的机制产生药物耐受性,特别是多重耐药和对临床上应用最广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困难,从分子水平研究阐明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羽 《护理学报》2003,10(2):68-70
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大多数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机制。笔对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生机制、分类、检测方法、耐药谱及其主要的产生菌种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舒普森与诺佳存在配伍禁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红  崔桂顺 《护理研究》2006,20(8):2117-2117
舒普森(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一种复方制剂。头孢哌酮为第三代头孢菌素,通过抑制敏感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舒巴坦除对瑟菌科和不动杆菌外,对其他细菌无抗菌活性,但是舒巴坦对由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菌株产生的多数重要的β-内酰胺酶具有不可逆性的抑制作用。舒巴坦可防止耐药菌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破坏,并且舒巴坦钠与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本复方制剂对所有对头孢哌酮敏感的细菌均具有抗菌活性,是临床上常用的广谱抗菌药物,主要以静脉给药为主。诺佳(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尤其对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高。主要是通过作用于细菌DNA螺旋酶的A亚单位,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  相似文献   

5.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代表。产ESBLs菌对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耐药,而且对喹诺酮类、磺胺类等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给临床治疗产ESBLs菌引起的感染造成极大的困难。为了解我院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耐药特点,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我们汇总了2002—01~2005—01分离到的269株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ESBLs的产生情况,分析了其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2010-2015年,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Teshome及其同事在重度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成人患者中研究发现,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吡肟、美罗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使用时间与选择出1种或1种以上耐药菌有关,但与患者所携带的病原菌无关。抗菌治疗开始前180 d内未检测到的病原菌对1种或多种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这意味着抗菌治疗筛选出耐药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获得新遗传物质,或在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下筛选出耐药菌。  相似文献   

7.
美罗培南是一种新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小可用于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对革兰阴性菌,特别是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最强。并从耐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酶,AmpC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碳青霉烯酶,沙门菌属中的β-内酰胺酶这5点来阐述感染耐药菌的耐药特点,结合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提高医院感染治愈率及防止细菌耐药率继续上升和新的耐药菌的产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β-内酰胺类是指分子中含β-内酰胺环的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均属此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结合而妨碍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使之不能变联而造成细胞壁的缺损,致死细菌细胞破裂而死亡,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由于细菌细胞有细胞壁,而哺乳动物的细胞无细胞壁,所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人体细胞韵毒性很低,  相似文献   

9.
β内酰胺酶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产生 β内酰胺酶是革兰阴性杆菌对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最重要机制。β内酰胺酶可水解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β内酰胺环 ,使其丧失抗菌活性。β内酰胺酶在青霉素应用于临床前就已经存在。 2 0世纪 60年代 ,希腊一株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中发现了第一个质粒介导的 β 内酰胺酶 (TEM 1 )。随后TEM 1蔓延到世界各地 ,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和淋球菌等多种细菌中均检测出了TEM 1。此后 2 0年中 ,人类研制了许多耐 β内酰胺酶的新β 内酰胺类抗生素。但每种新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于临床不久 ,细菌就会产生一种新的…  相似文献   

10.
产ESBLs、ESBLs+AmpC酶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β-内酰胺类抗生素,尤其是头孢三代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引起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b)、AmpCβ-内酰胺酶(AmpC酶)、ESBLs+AmpC酶等一系列耐药菌株的产生,细菌耐药现象日益严重。为更好地了解我院临床分离菌株中产ES-BLs、ESBLs+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及耐药性,对138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ESBLs、ESBLs+AmpC酶测定及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由质粒基因编码,通过转导和转化在细菌间扩散,水解含甲氧亚氨基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细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及单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ESBLs多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其中以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和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最为常见。为了解嘉兴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率和耐药率,本次研究对临床分离的121株大肠埃希菌和101株肺炎克雷伯菌菌株标本中进行了ESBLs检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克雷伯茵属是条件致病菌,临床感染中以肺炎克雷伯菌多见,本属细菌因能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BSLs)等耐药机制,导致对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为了解本院临床标本分离出的克雷伯菌情况。我们对从本院临床各种标本中分离出的克雷伯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韦善求 《实验与检验医学》2008,26(5):568-568,576
克雷伯茵属是条件致病菌,临床感染中以肺炎克雷伯菌多见,本属细菌因能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BSLs)等耐药机制,导致对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为了解本院临床标本分离出的克雷伯菌情况。我们对从本院临床各种标本中分离出的克雷伯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夏克蓉  张敏华 《江西医学检验》2005,23(6):607-607,591
支原体是一类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作为正常菌群常寄居于人体呼吸道与泌尿生殖道,而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则主要存在于泌尿生殖道.是性传播疾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前列腺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产后热、新生儿感染、女性盆腔炎等多种疾病,与男性不育及女性不育有关,亦可引起习惯性流产。偶可引起泌尿道以外部位如呼吸道、皮肤、关节的感染。由于支原体缺乏细胞壁.因此对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天然耐药,而链霉素、卡那霉素等多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其它抗菌药物又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应重视对支原体的耐药性监测.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其酶抑制剂对ESBLs产生菌的抗菌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不同β酰胺类抗生素与其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对超广谱β酰胺酶(ESBLs)产生菌、非产酶菌及其他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应用K-B纸片扩散法,分别观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哌拉西林等5种抗生素制剂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产生株及非产酶株等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其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与不含酶抑制剂的抗生素制剂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产生株与非产酶株的抗菌作用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01),并显示:不同的含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对不同种类产酶菌的抗菌活性不同;含酶抑制剂与不含酶抑制剂两组抗生素制剂对阴沟肠杆菌抗菌活性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β酰胺类抗生素与其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对产ESBLs菌的抗菌活性显著增强,但对铜绿假单胞菌抗菌作用的增强不显著,可能与产酶类型不同及产ESBLs不是该菌的主要耐药机制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及细菌耐药情况。方法:根据我院实验室登记的各种标本中细菌培养的阳性报告,回顾调查了1999年2月至200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201份病历。结果:201份病例送检的标本中,检出产ESBLs细菌76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25株,大肠埃希菌51株),检出率37.8%。非产ESBLs细菌为125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24株,大肠埃希菌101株)。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侵袭性操作、第三代及第四代头孢菌素及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的应用以及医院感染是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而基础疾病、免疫抑制剂、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与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感染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ESBLs细菌对氨苄西林、氨曲南、头孢唑林、头孢噻吩、头孢呋辛和头孢曲松100%耐药,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不产酶株都有不同程度增加。结论:影响产ESBLs菌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的应用、医院感染和侵袭性操作。产ESBLs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内酰胺酶是细菌最常产生的、能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一种酶,是革兰阴性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产生耐药的最主要机理。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中应用最多的一类药物,近年来,随着头孢3代抗生素等在临床广泛应用,出现了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这其中大多数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氏菌,而且目前在临床分离的比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我们应用纸片扩散法检测革兰阴性杆菌对常见抗生素的敏感性,应用双纸片协同试验筛选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确证实验采用头孢他啶联合克拉维酸纸片扩散法,来研究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比率,并分析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年来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多重耐药细菌的感染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其中由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引起的耐药性在临床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由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是导致革兰氏阴性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的最重要机制。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一类能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及其单环类抗生素且能被β-内酰胺抑制剂(如克拉维酸、舒巴坦)抑制活性的β-内酰胺酶,它是由质粒介  相似文献   

19.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耐药菌感染在全球广泛播散,给治疗带来了挑战。尽管体外实验显示一些非碳青霉烯类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之也有抗菌活性,一般认为碳青霉烯类是治疗此类感染的首选用药,但可导致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增多。  相似文献   

20.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临床常用的抗生素之一,笔者对我院三年来其门诊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