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疾病来源的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临床特点。方法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6例老年COPD患者进行分析。结果206例老年COPD患者中,122例由慢性支气管炎发展而来,其中31例在COPD的发展过程中合并哮喘,84例由哮喘发展而来。由哮喘发展而来的COPD和COPD合并哮喘的患者其PaCO2平均值较高、容易发生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和气胸,并且合并真菌感染和发生死亡的危险也较大。结论由哮喘而来的COPD和COPD合并哮喘的老年患者,其病情相对较重,并发症多,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哮喘控制不良的相关因素与对策。方法选择70例老年哮喘病人并完成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病人的基本情况、哮喘控制程度、用药依从情况;社会、家庭及经济的影响;伴发疾病等。结果70例全部为慢性持续期或急性发作期病人。60岁以前发病61例(87.1%),有吸烟史48例(68.6%),能坚持吸入激素治疗5例(7.1%)。问卷初步发现,有多种药物相关因素和非药物因素与老年哮喘控制不良有关。老年人平均患5种以上疾病,并影响着哮喘的控制。结论老年病人治疗依从性差,导致哮喘控制不良的相关因素较多。应加强对老年哮喘的预防、管理和规范化治疗。从而提高疾病的控制率。  相似文献   

3.
52例老年哮喘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莉  郭英 《临床肺科杂志》2004,9(6):617-618
目的:提高临床对老年哮喘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999年6月~2004年3月本院诊治的老年哮喘5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我院综合救治好转43例(82.7%);放弃治疗5例(9.6%);死亡4例(7.7%)。讨论:老年哮喘多属晚发哮喘,以中重度发作居多,病情复杂,及时正确的诊断治疗有利于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4.
老年支气管哮喘(哮喘)包括60岁以前发病的早发老年哮喘和60岁以后新发生的晚发老年哮喘。老年哮喘患病率高、诊断率低、死亡率高、合并症多,近年来呈现发病增多的趋势。现报道我院晚发老年哮喘20例临床发病因素和血清变应原抗体观察结果,初步分析晚发老年哮喘高发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总结我院1985年至1994年回收冶的54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的临床资料,与同期40例中青年患作对比分析.以加深对老年哮喘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趋势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邓吉聪 《内科》2008,3(1):29-30
目的 观察氧气驱动万托林及爱全乐雾化吸入治疗老年哮喘的疗效。方法 60例老年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住常规治疗的肇础上,应用万托林、爱全乐经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商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常规治疗加氧气驱动万托林及爱全乐雾化吸入治疗老年哮喘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哮喘主要始发于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对老年始发的哮喘缺乏必要的重视,然而国外有关老年哮喘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显示老年哮喘并不少见,只是由于老年生理和病理特点决定了老年哮喘与儿童、青年哮喘从发病机制到临床表现不完全一致.另外老年人多伴有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冠心病及左心衰竭等疾病、使老年哮喘症状更加复杂、其表现主要是咳嗽、气短或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雄.因此就更需要我们对老年哮喘予以警惕、使之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因而有必要对老年哮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哮喘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人哮喘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其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区别。方法对20例60岁以后发生哮喘的患者(晚发老年哮喘)和15例60岁以前发生哮喘的患者(早发老年哮喘)与16例60岁以上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全部患者进行肺功能和支气管舒张试验,测定血及痰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计数、血浆皮质醇水平。结果晚发老年哮喘临床特征如下:(1)肺功能下降严重,吸入喘乐宁气雾剂后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0)改善率明显高于慢性支气管炎组(P<005);(2)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计数显著高于慢性支气管炎组(P<005);(3)血浆糖皮质激素水平明显低于慢性支气管炎组(P<005)。结论(1)晚发老年哮喘患者肺功能损伤严重,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后FEV10可获较大改善;(2)晚发老年哮喘患者气道内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在气道炎症及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痰嗜酸性粒细胞的检测可用于老年人哮喘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9.
陈茜  周建英 《老年医学与保健》2012,25(3):141-143,150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老年哮喘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据2004年美国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老年哮喘的患病率为7%,1088000例患者在过去12m中曾经历哮喘发作,我国北方地区城市资料显示约为5.17%曲。美国门诊医疗调查(TheNationalAmbulatoryMedicalCareSurvey)关于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提示老年患者为哮喘的第二个发病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为0~4岁儿童。可见老年哮喘是一种常见病,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老年哮喘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老年哮喘是指初次发病年龄大于60岁的  相似文献   

10.
老年哮喘76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冬梅 《内科》2009,4(3):485-486
由于老年人呼吸等器官的生理功能的退行性变及基础疾病的存在,增加了老年性哮喘临床表现的复杂性,且往往病情危重,而发展迅速不易控制。因此,做好老年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科自2007年6月到2008年8月,共收治老年哮喘患者76例,经过及时、合理、有效的护理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传统认为支气管哮喘在老年中较少见,其实并非如此,老年期乃是哮喘发病第二高峰,绝不可忽视。老年支气管哮喘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幼年时期或中青年时期开始发病,反复发作,迁延至老年;另一种是进入老年期才初次发病。广义说,凡有支气管哮喘临床表现,年龄超过60...  相似文献   

12.
老年哮喘与冠心病危险因子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本文通过对老年哮喘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子检测 ,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采用现场询问调查方法筛选出有症状的老年哮喘患者 40例做为实验组 ,男 2 7例 ,女 13例 ,年龄 61~ 74岁 ,平均68 5岁。按以下标准确定老年哮喘的诊断。( 1)≥ 60岁发生的明确哮喘病例。 ( 2 )阵发性喘息或胸闷、气促、咳嗽。 ( 3)支气管舒张实验 ( +)。 ( 4)能除外其他心、肺疾患。符合上述 4条标准为试验组 ,另随机抽取 40例非哮喘老年人为对照组 ,男 2 8例 ,女 12例 ,年龄 60~ 72岁 ,平…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而老年期则是哮喘的第二发病高峰 ,且老年哮喘极易误诊误治。我院自1995年~ 2 0 0 1年共收治住院老年性哮喘 4 0例 ,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按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系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1977年诊断标准 [1 ]及广义的老年哮喘诊断标准 [2 ] ,确诊老年哮喘 4 0例(包括 6 0岁以前发作及 6 0岁以后新发哮喘 ) ,男 2 3例 ,女 17例 ,年龄 6 0~ 75岁 ,平均 6 8± 7.1岁 ;病程平均 13.4± 11.5年。目前吸烟 3例 ,吸烟戒断 12例 ,非吸烟者 2 5例。合并症 :心脏疾患 2 2例、肺气肿 16例 ,高血压病 …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在社区基层医院老年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28例老年哮喘患者随诊监测,在患者进行肺功能测试时进行ACT,同时由医师根据2009年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评估标准,对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评价ACT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老年哮喘患者全部能够完成ACT,128例患者在随诊研究期间同时进行ACT及医师哮喘控制情况评估共482例次。ACT得分与医师评估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647,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354,P〈0.05;在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哮喘控制水平和治疗调整方案不同的患者之间ACT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CT方法简单、经济、有效,可以用于我国基层医院的哮喘控制评估,同样适用对社区基层老年哮喘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监测。  相似文献   

15.
胃食管反流与老年哮喘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与老年哮喘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15例老年哮喘患者进行食管 2 4hpH值监测 ,对食管括约肌压力、长度、食管近端收缩进行检测。结果 老年哮喘胃酸暴露总时间明显增加 ,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长度缩短 ,食管运动异常、收缩振幅降低。结论 胃食管反流与老年哮喘关系密切。抗哮喘的同时应注意抗胃食管反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皮质激素吸入对老年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32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吸入皮质激素前和吸入后的每个月末,进行症状记分,测峰流速(PEF)、PEF变异率、血压及血糖。结果吸入后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PEF占个人预计值的百分比增加,PEF变异率下降,且血糖不增高,大多数患者的血压也无改变,1例患者的血压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吸入皮质激素对老年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可靠,对血糖无影响,对绝大多数患者的血压也无影响,但极个别患者可能引起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17.
沈阳市城市老年人哮喘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沈阳市城市老年人支气管哮喘(哮喘)的患病情况,分析其哮喘的特点,指导老年人哮喘的防治。方法 在沈阳市城市人口哮喘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对≥60岁的老年哮喘患者的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确诊老年人哮喘164例(男66、女98例),患病率为5.175(男4.31%、女5.97%),女性高于男性(P<0.05);工业区老年人哮喘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文化区(患病率分别为6.49%、4.28%,P<0.01);起病年龄在60岁及以上者46人,占28.05%;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合并哮喘52例,占31.71%;调查发现老年人哮喘的治疗不规范。结论 老年人哮喘是不容忽视的疾病,加强管理与防治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规范化治疗对老年哮喘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及其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轻中度哮喘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治疗前后填写哮喘控制问卷,测定肺功能及血清中硝基酪氨酸的含量,并与30例正常老年人比较。结果规范化治疗后,老年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以及症状均得到明显好转,患者血清中硝基酪氨酸的含量虽得到显著的改善,但与正常组比较仍维持较高水平。结论我们需要更好地方法控制老年哮喘的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功能检查在老年支气管哮喘诊断中的意义。方法调查我院286例老年支气管哮喘确诊患者,其中观察组144例,经肺功能检查确诊,对照组142例患者经身体特征确诊,分析两组患者的误诊率。结果经跟踪调查发现观察组中有10例患者不是支气管哮喘,误诊率6.9%;而在对照组中有21例患者不是支气管哮喘,误诊率为14.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功能检查诊断支气管哮喘的误诊率低,对临床指导治疗支气管哮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老年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测定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主要探讨老年哮喘气道反应性及治疗特点。 方法 老年哮喘50例(激素治疗组28例及非激素治疗组2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48例、健康老年人30例。观察肺活量(VC)、一秒率(FE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