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梦  胡艳 《中国中医急症》2014,(7):1312-1314
胆道闭锁(BA)是发生于婴儿时期的一种先天性疾病,表现为进行性破坏性胆道炎症病变,导致肝内外胆道不同程度的纤维化闭锁,最终导致肝硬化.临床表现为黄疸、陶土样大便、尿色加深、凝血功能障碍等,年龄超过3个月者可伴有肝脾肿大,腹水、生长发育受限等.亚洲地区发病率较高,发生率约1/5000活产儿,欧美地区发病率相对低,发生率约1/15000~19000活产儿.本病自然病死率可达100%,严重威胁婴幼儿的生命安全.目前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外科手术及术后中药干预治疗,延缓了肝纤维化的进展程度,提高了胆道闭锁患儿的生存率.现就其近年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对梗阻性黄疸婴儿进行检查,评价其在鉴别诊断早期小儿胆道闭锁(Bili Aryatresia,BA)与婴儿肝炎综合征(Infantile Hepatitis Syndrome,IH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9年6月收治的病理证实的62例胆道闭锁患儿和63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空腹4 h后进行腹部高频超声检查,记录了每例患儿的肝脏、胆囊、肝管、肝右动脉及"TC(Triangular Cord)征"的情况等,并初步判断是否为胆道闭锁,回顾性分析其高频超声图像结果。结果: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TC征"阳性、胆囊大小形态及收缩功能异常、肝内外胆管未探及、肝右动脉增宽,对诊断BA都具有很高的价值,敏感度分别为61%、93%、90%、84%,特异度分别为100%、88%、95%、90%,准确度分别为81%、86%、93%、87%。肝门区孤立小囊出现率不高,对BA诊断的特异度很高。五种声像图联合判断敏感度97%。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诊断BA的特征性声像图,显著的提高了早期胆道闭锁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胆道闭锁是新生儿时期出现的以肝内外胆管阻塞为特征的胆道疾病,患儿病死率较高。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胆道闭锁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 portoenterostomy),但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存率,部分患儿甚至在Kasai术后需进行肝移植。Kasai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是提高胆道闭锁患儿自体肝生存时间的关键。因此,本文从肠道菌群为切入点,以“肠-肝轴”及中医肝脾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肠道菌群与Kasai术后的关系、脾与肠道菌群的关系及肝病治脾理论,阐述胆道闭锁术后从中医脾论治的主要机制,为胆道闭锁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加味茵陈四逆汤配合预见性护理在胆道闭锁患儿术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2例胆道闭锁患儿,均行肝门空肠吻合术治疗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6例。所有患儿进行加味茵陈四逆汤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后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患儿干预前、干预3个月黄疸消退情况、血清总胆红素及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儿黄疸消退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总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胆管炎发病率、生长发育异常率、腹腔积液和肝衰竭发病率、大便色卡分级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茵陈四逆汤配合预见性护理有能效改善胆道闭锁患儿黄疸情况,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介绍薛征教授采用温阳运脾除湿法治疗先天性胆道闭锁术后黄疸病案1则。案中患儿先天禀赋不足、脾失健运以致湿邪阻遏,本虚标实,发为黄疸;其色黄晦暗,属阴证,腹胀便溏,属寒证。治疗时以温阳运脾、除湿退黄为思路,扶正祛邪,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小儿胆道闭锁Kasai术后的中医证候学特点,为探讨胆道闭锁Kasai术后的中医诊治提供依据;方法:临床收集胆道闭锁Kasai术后的临床资料51例,对常见中医症状频数、中医证候(虚证、实证)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胆道闭锁Kasai术后主要症状有:疲倦乏力发生的机率最高(74.5%),其次为腹胀痞块(68.6%)、纳差(60.8%)、黄疸(58.8%)、腹部青筋暴露(52.9%)、面色晦暗或黧黑(50.9%)、便溏(45.1%)、大便浅黄(35.3%)、畏寒肢冷(31.4%)、尿黄(27.5%)、易感冒(25.5%)、自汗盗汗(21.6%)等。(2)胆道闭锁Ka-sai术后患儿主要舌质表现为舌质淡(82.4%),或舌体胖有齿印(27.5%);舌苔多见白、厚、腻苔为主(62.7%),或有灰黑苔(13.1%);指纹表现多为淡(74.5%)、红(84.3%)、达气关(67.7%)。(3)胆道闭锁术后患儿的中医单一证候以脾虚证、气滞证多见,分别占86.3%、84.3%;复合实证分布以气滞血瘀证,气滞寒湿证,血瘀寒湿证多见,分别占66.7%、56.9%、52.9%,虚实复合证中出现较多的是脾虚+气滞证,占54.9%。结论:胆道闭锁Ka-sai术后中医证候主要集中在脾虚证、气滞证、寒湿证、血瘀证;各种证候常相兼出现,虚实夹杂。  相似文献   

7.
川芎嗪联合中药治疗胆道闭锁Kasai术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中药治疗胆道闭锁肝门空肠吻合(Kasa)i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胆道闭锁Kasai术后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川芎嗪及口服健脾化湿、温阳活血中药,2组均以治疗2月为1疗程,观察患儿黄疸消退、肝功能指标、胆管炎发作次数及身高、体重、生活质量情况,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黄疸消退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对照组为4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且各指标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仅TBil、AST2项指标较治疗前下降(P<0.05)。胆管炎平均发作次数治疗组为1.5次/人,对照组为3.2次/人,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儿身高、体重、体重指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评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联合健脾化湿、温阳活血中药治疗胆道闭锁Kasai术后患儿,可加快黄疸消退,改善肝功能,减少胆管炎发作次数,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对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在广东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出生的4680例出生伴黄疸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均进行了超声检查和病理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的结果。结果:在4680例新生儿中,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患新生儿胆道闭锁的新生儿有12例,患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新生儿有3例;运用超声检查进行诊断的结果是:患新生胆道闭锁的新生儿有11例,患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新生儿有3例。新生胆道闭锁患儿运用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为91.67%,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儿运用超声检查手段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检查诊断新生儿的梗阻性黄疸,其诊断准确率高,对于提高新生儿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1岁11个月。生后2个月时因胆道闭锁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不久开始服用小柴胡汤(1.25g/d)、熊去氧胆酸剂(50mg/d)。术后无黄疸,情况良好。但1岁4个月时出现肝损害,γ-GTP,ALP等升高,  相似文献   

10.
汉方在小儿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儿外科领域应用汉方改善术后症状、提高QoL,为有效的治疗手段。胆道闭锁术后出现的肝功能障碍、黄疸;食管闭锁术后的上腹部不适;婴儿痔瘘;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便秘等给予相应汉方药治疗均取得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胆闭通络方结合西药治疗胆道闭锁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正虚血瘀型胆道闭锁kasai手术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胆闭通络方。两组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患儿主要症状体征积分、肝功能变化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3.3%,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在TB、DB、ALT及γ-GT指标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TB及DB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闭通络方结合西药可缓解胆道闭锁术后患儿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胆道闭锁Kasai术后的中医病位、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方法:从胆道闭锁Kasai术后的主要证候表现分析其病位及病因病机,结合病因病机探讨其治疗方法。结果:(1)胆道闭锁Kasai术后病位不单在肝胆,更主要在于脾的病变;胆道闭锁Kasai术后的中医病机特点可概括为"虚、湿、瘀、滞",病性为虚实夹杂;(2)胆道闭锁Kasai术后治疗法则主要包括:培本扶正为治病之本,化湿、瘀之邪,调畅气机、软坚散结,坚持长期调治等4个方面。结论:胆道闭锁Kasai术后中医病机特点可概括为"虚、湿、瘀、滞",治疗应标本兼治,坚持长期调治。  相似文献   

13.
乳儿黄疸属于中医"胎疸"范畴,发病率逐年上升,难治型乳儿黄疸属其重症,由多种疾病引发,多见于现代医学的肝后阻塞性黄疸,如先天性胆道囊肿或结石、先天性胆道闭锁、胆汁瘀积征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温阳活血化湿法治疗小儿胆道闭锁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胆道闭锁术后的患儿5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手术后的西医常规抗炎、保肝利胆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温阳活血化湿中药辨证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比较患儿的一般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生长发育状况。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89.29%,对照组的有效率仅为60.71%,两组比较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各项肝功能指标均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胆道闭锁术后患儿采用温阳活血化湿法辨证治疗可以明显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胆道闭锁(BA)是婴儿期以进行性肝内、肝外胆管闭塞为特征的疾病,病因不清,常迅速引起胆汁性肝硬化,导致死亡.早期诊断并行Kasai肝门肠吻合术是治疗的关键,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术后疗效并不满意.  相似文献   

16.
脾功能亢进是胆道闭锁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通常采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其效果不尽一致。此次选择7例胆道闭锁术后脾功能亢进患儿为对象(其中2例已实施PSE),使用汉方方剂治疗。观察临床检查值(特别是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及临床症状(皮下出血斑、因跌打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易出血性等)的改善程度,实施PSE者,观察临  相似文献   

17.
<正> 黄疸是胆石病的常见症状之一。本文所说的顽固性黄疸是指:术中取出结石,祛除胆道梗阻的病因,但术后黄疸迟迟不消超过20天者。一般地说,胆石所致黄疸,随着腹痛的产生很快出现,又随着腹痛的缓解亦即消失。表现为“来得突然,退得干脆”,具有“突来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运用温阳活血化湿法治疗胆道闭锁术后患儿的临床疗效,并从肝功能方面来探讨其治疗的机制。方法:纳入胆道闭锁的手术患儿2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9例予温阳活血化湿法结合西药治疗,对照组14例单用西药治疗,总结术前及治疗后4周患儿的证候积分;并对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进行记录。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儿均完成研究治疗,对照组12例完成研究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胁下肿块性质、腹胀及食欲等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ALT、AST、ALP、TB、DB及IB均较治疗前减低;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治疗组ALT、AST、ALP、TB、DB及IB均差值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基础上加用温阳活血化湿法治疗可改善胆道闭锁术后患儿的胁下肿块性质、腹胀及食欲等症状体征,可改善肝功能指标(ALT、AST、ALP、TB、DB、IB)。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15,(11):2091-2093
介绍陈建杰教授治疗小儿胆道闭锁术后经验。陈建杰教授认为小儿胆道闭锁术后的病位在脾,病变在胆及肝,基本病机为脾虚胆郁,湿热内滞;其临证辨治特点为健脾为要,治病求本;清热化湿,贯彻始终;调畅气机,利胆通腑;行瘀化痰通络,既病防变。  相似文献   

20.
<正> 新生儿黄疸中医称(胎黄)可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两大类,生理性黄疸一般在生后2~3日出现.7日左右消退,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一般原因较多,在生后36小时内出现者,多为母子血型不合的溶血症,生后数日~数周内出现者多为新生儿肝炎综合征,败血症,胆汁栓塞综合征或先天性胆道畸形(如胆道闭锁,总胆管囊肿)等,大多数新生儿黄疸用中医结合治疗可以治愈,中西医药治疗又各有此优缺点。l 西医治疗1.1 治疗原发病如新生儿溶血症,可选用光疗,危重者条件允许可进行换血疗法.败血症应选用针对性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