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近10年有关抑郁症现代文献的研究分析,总结抑郁症常见证候及其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方法]通过文献检索,选取2001—2010年有关抑郁症的现代文献,利用Epidata2.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初步规范后,涉及证候名称86个,出现频率≥5%的常见证候为肝气郁结、肝郁脾虚、心脾两虚、肝肾阴虚、肝郁痰阻、肝郁血瘀、气滞血瘀证。在此基础上提取病位类证候要素8个,病性类证候要素18个。病性类证候要素出现频率≥5%分别是气滞、气虚、阴虚、血虚、热(或火)、神、痰;病位类证候要素为肝、脾、肾、心。[结论]抑郁症的证候分布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证候要素分布则相对简约。通过文献研究,可为揭示该疾病常见的中医证候及其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提供相应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规范专家经验辨证,提取证候要素,总结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见证候及其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方法对符合疾病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7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在专家经验辨证证候名称规范化的基础上,提取病位和病性类证候要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初步规范后,涉及证候名称20个,常见证候是大肠湿热、脾气虚、肝郁脾虚、脾胃虚弱和脾肾阳虚证。在此基础上提取病位类证候要素6个,病性类证候要素11个。出现较多的病位类证候要素是脾、大肠、肝、肾、胃,病性类证候要素是气虚、湿、热、阳虚、气滞。活动期大肠湿热的分布较缓解期明显增多,而缓解期则多见脾胃虚弱、脾气虚和脾肾阳虚证;缓解期的病位多在脾、胃、肾,活动期病位多在大肠,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的证候分布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证候要素分布则相对简约。活动期和缓解期两期的证候、证候要素在总体分布上存在差异,可为揭示该疾病常见的中医证候及其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提供相应的依据,并为临床治疗本病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抑郁症中医证候文献研究分析抑郁症中医证候、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常见中医证候的表现特征。方法:对CNKI数据库,检索近20年的相关文献,规范名词术语,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描述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抑郁症的常见中医证候有6个:肝郁脾虚、心脾两虚、气滞血瘀、肝郁气滞、肝郁痰阻、心肾不交;证候要素17个,其中病性类证素11个,病位类证素6个,见表2。证素的组合形式主要有4种,其中二证组合和三证组合最常见。结论: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有6个,证-症关系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为下一步抑郁症中医证候标准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文献及临床调查口腔干燥综合征证候及其证候要素分布特点。方法:通过检索文献,选取2000—2015年有关口腔干燥综合征中医辨证文献,建立Epidata2.0数据库,应用SPSS 17.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在文献研究方面,有关口腔干燥综合征出现频率大于10%的常见证候类型依次为:肺阴不足、胃阴不足、阴虚火旺、肝肾阴虚、肾阴不足;出现频率≥5%的病位类证候要素分别为:肺、肾;≥5%的病性类证候要素为:阴虚、火。临床调查方面,出现频率大于10%的常见证后类型依次为:肺阴不足、气阴两虚、胃阴不足、肝肾阴虚;出现频率≥5%的病位类证候要素分别为:肺;≥5%的病性类证候要素为:阴虚、火。结论:口腔干燥综合征的辨证分型复杂多样,证候要素相对简约,对临床辨证论治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现代文献中经前期综合征证候及证侯要素的分布特点.[方法]在对近20余年经前期综合征文献资料进行全面检索的基础上,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对其证候及证侯要素进行频次分析.[结果]经初步规范后获取证候67个,出现频率在5%以上的依次是肝气郁结证、气滞血瘀证和阴虚火旺证;将证候拆分为病位类、病性类证候要素,其中病位类证候要素9个,出现频率在10%以上的是肝、肾和脾,病性类证候要素21个.出现频率在10%以上的是气滞、火和阴虚.[结论]目前经前期综合征的临床辨证分型仍比较繁杂,引入"证候要素"这一概念能够更好地规范、统一该疾病的临床辨证诊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抑郁症中医证候文献研究分析抑郁症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方法对近20年有关抑郁症的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按照循证医学原则,通过Epi 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二次录入核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数据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结果抑郁症患者出现频率≥5%的常见中医证候有肝郁脾虚、心脾两虚、气滞血瘀、肝郁气滞、心肾不交、肝郁痰阻6个;证候要素有16个,其中病位类证素6个,病性类证素10个。结论抑郁症常见的中医证候共有6个,通过证候要素对抑郁症进行中医证候的研究,可以找到证与征之间存在的一定规律性的关系,继续深入开展证候要素的研究对抑郁症中医治疗标准化研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抑郁症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的文献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抑郁症中医证候的临床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证候要素的提取。总结其分布规律。方法:通过对近10年抑郁症文献资料的统计分析。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应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二次录入核对。运用SPSS12.0软件对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频次分析。结果:出现频次前3位的证候是肝气郁结、心脾两虚和肝郁脾虚,出现频次前3位的病位类证候要素为肝、脾、心,出现频次前3位的病机、病性类证候要素是气滞、气虚和阴虚。结论:目前抑郁症中医临床证候类型分布十分分散,临床辨证的个体性差异大。而证候要素对临床辨证的覆盖率较好。能够更好地统一、规范临床辨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收集和分析14家临床协作单位经验辨证的结果,探索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分布规律,为今后的证候规范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符合要求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采集的经验辨证结果,对其命名进行规范后,借助EpiData3.1软件,运用SPSS16.0进行频率的统计分析.结果规范经验辨证后证候名称,共有39个证候类型,总频数924次.其中频率大于3%的证候有9个: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痰瘀互阻证、水饮内停证、痰浊证、心血瘀阻证、血瘀水停证、阳虚水泛证、心阳虚证,合计频率76.84%;其中气虚血瘀证(174例,18.83%)、气阴两虚证(154例,16.67%)远多于其他证候类型.肾精亏虚证、血虚证、脾胃亏虚证、肝郁脾虚证、寒热错杂证、心虚胆怯证、湿毒浸淫证、痰湿阻络证、肾阳虚证出现频次为1,故而为不常见证候.在规范后的证候命名基础上,提取病性类证候要素16个,总频数为1 740次;病位类证候要素9个,出现总频数为1 397次.其中频次排在前6位的病性类证候要素是:气虚、血瘀、阴虚、水停、痰、阳虚,它们的合计频率95.46%;其中证候要素气虚(497例,28.56%)、血瘀(448例,25.75%)远多于其他病性类证候要素类型.频次排在前4位的病位类证候要素是:心、肾、脾、肺,合计频率占89.26%;其中证候要素心(578例,41.37%)远多于其他病位类证候要素类型.结论冠心病慢性心衰的多中心横断面经验辨证结果,初步反映出冠心病慢性心衰最常见的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规律,为进一步确定冠心病慢性心衰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了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33年来有关老年肺炎现代文献的研究分析,总结老年肺炎常见证候及其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选取1980-2012年6月有关老年肺炎的期刊论文及学位论文,利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初步规范后,涉及证候名称58个,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痰热壅肺证、气阴两虚证、风热袭肺证、痰湿阻肺证、热闭心包证。在此基础上提取病位类证候要素10个,病性类证候要素19个。排名前5位的病位类证候要素为肺、肾、脾、心神、胃,排名前5位的病性类证候要素分别是火(热)、痰、气虚、阴虚、风。结论老年肺炎的证候分布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证候要素分布则相对简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糖脂代谢相关疾病文献的证候分布规律,归纳临床常见证型及证候要素,进一步阐释病因病机。方法:检索CNKI(中国知网) 2006—2016年糖脂代谢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脂代谢相关疾病构成的主要证型分别为气滞痰浊证、痰瘀互结证、肝郁脾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占所有证型比例的75. 33%;主要病性证素为气滞、湿、瘀、阴虚、热、气虚、阳虚,占病性证素比例的90. 1%;病位证素主要为肝、脾、肾,占病位证素比例的84%,其中与肝相关的证候最多,为30%。结论:糖脂代谢相关疾病证候类型以气滞痰浊证最多见,其次为痰瘀互结证、肝郁脾虚、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病性类证候要素虚实夹杂,主要以气滞、痰、湿、阴虚、热为主;主要病位依次为肝、脾、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通过分析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的现代临床文献,探讨IPF中医证候和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四大数据库在线检索IPF相关文献,筛选中医证候信息明确且资料完整的临床研究类文献,提取中医证候、病性类证候要素及病位类证候要素信息,建立数据库,通过频数分析、关联规则等统计方法,分析IPF中医证候分布情况、证候要素分布及组合情况、病性类证候要素关联情况。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51篇。IPF中医证候分布以气阴两虚证、痰瘀互结证、痰热壅肺证、肺肾气虚证等最为常见。提取病性类证候要素14个,其中实性证候要素10个,以痰(23.46%)、血瘀(22.84%)、热(火)(17.28%)最为常见;虚性证候要素4个,以气虚(43.38%)、阴虚(40.22%)最为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组合形式有11种,2个实性证候要素组合(72.00%)、1个虚性证候要素+1个实性证候要素组合(65.71%)最为多见。病性类证候要素关联规则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现代文献研究探讨原发性失眠症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方法,通过对2000—2013年原发性失眠症中医辨证文献资料的统计分析,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证候规范及证候要素提取,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频数、频率分析。结果:66个证候类型中出现频率前3位的证候是心脾两虚证、痰火扰神证、肝郁气滞证;出现频率前3位的病位类证候要素为心、肝、脾;出现频数前3位的病性类证候要素为火/热、气虚、阴虚。结论:原发性失眠症的主要病机为心脾两脏的气、阴虚,肝脏气郁或气郁化火。目前原发性失眠症中医临床证候类型分布较为分散,而证候要素对临床辨证的覆盖率较好,能够更好地统一、规范临床辨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现代文献,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常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检索源,检索1994—2009年有关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现代文献,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对证候及证候要素的频次进行分析。结果经初步规范后获取证候名称36个,出现频次居前3位的是肾虚痰瘀、肾虚痰湿和肾虚血瘀;单证候16个,频次居前3位的是肾阳虚、痰湿、血瘀;病位类证候要素5个,出现频次居前3位的是肾、肝、脾;病I陆类证候要素10个,出现频次居前3位的是阳虚、痰湿、阴虚。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涉及的脏腑主要是肾、肝、脾,单证候主要是肾虚(肾阳虚、肾阴虚)、痰湿、血瘀,而且单证候组合形成的复合证候多,表明该病具有病理变化复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279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调查,总结更年期综合征在围绝经期、绝经后期两阶段常见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并比较两阶段的异同。方法: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符合标准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在对专家经验辨证结果规范化的基础上,提取病位和病性类证候要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获取279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其中围绝经期140例,绝经后期139例。专家经验辨证结果,经初步规范后共涉及证候名称37个,其中百分比>5%为肝肾阴虚证、肾阴阳两虚证、肾阴虚证、肝气郁结证等11个。在此基础上提取病位类证候要素5个,病性类证候要素10个,且在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分布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山西地区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临床辨证病位以肝肾为主,病性在虚以阴虚、阳虚、气虚为主,在实以气滞多见。研究提示该疾病证候分布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而证候要素分布则相对简约,可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临床诊疗工作。  相似文献   

15.
120例难治性抑郁症中医征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难治性抑郁症的中医证候特点及辨证分型规律。方法:通过对12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史、症状、舌、脉等基本信息,以频数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析难治性抑郁症的证候分布规律及证候特点。结果:难治性抑郁症常见症状共36种,出现频率较高的有:忧愁善感、烦躁、神疲乏力、兴趣索然、食欲下降、倦卧少动等,常见辨证分型分为5类:肝郁脾虚、气郁化火、脾肾阳虚、肝郁痰阻、肝郁血瘀。结论:难治性抑郁症与普通抑郁症在证候特点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王越  丁元庆  王春霞  刘治香 《河北中医》2014,(10):1452-1454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抑郁症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在此基础上分析、挖掘抑郁症的临床特点与病机,为“因人制宜”的抑郁症防治提供有益借鉴。方法通过采集各年龄阶段抑郁症患者的相关信息,挖掘基本证候要素,应用统计学方法探讨不同年龄阶段证候要素的分布差异。结果不同年龄阶段抑郁症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总评分及因子分分值无明显差异;抑郁症患者的主要病位类证候要素为心;肝、肾是与年龄相关的抑郁症病位类证候要素;阳郁是抑郁症的基本病性类证候要素。结论抑郁症的防治需要在“宣阳开郁”为基本治法基础上,充分注重不同年龄阶段的病机特点,形神共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文献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证候及其证候要素分布特点。方法通过检索文献,选取2000年至2014年有关COPD中医辨证文献,建立Epidata2.0数据库,应用SPSS17.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在COPD发作期,频次出现在前10为的证候类型分别为:痰热蕴肺、痰湿壅肺、痰瘀阻肺、表寒肺热、水凌心肺、肺肾气虚、血瘀证、脾肺气虚、气阴两虚以及风热犯肺;稳定期频次出现在前10为的证候类型依次为:肺肾气虚、痰湿阻肺、肺气虚、气阴两虚、脾肺气虚、肺阴虚、脾气虚、血瘀证、肾阴虚、肾阳虚。对证候要素在发作期,出现频率≥5%的病位类证候要素分别为:肺、脾;≥5%的病性类证候要素为:痰、火(热)、湿(浊)、寒、水饮。在稳定期,出现频率≥5%的病位类证候要素分别为:肺、肾、脾;≥5%的病性类证候要素为:气虚、阴虚、湿(浊)、痰、血瘀。结论 COPD临床辨证分型复杂多样,而证候要素相对简约,对临床辨证论治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为中医辨证论治精神分裂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收集3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中医四诊信息,采用SPSS 20. 0统计软件对获得的中医四诊信息先进性频数分析,保留出现频率 10的四诊信息条目,然后对保留条目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进行中医证候要素提取。结果精神分裂症中医四诊信息可聚为10类,根据判别结果分为病性类的证候要素7项,分别为:气虚、气滞、阴虚、阳虚、火热、痰、血瘀,病位类的证候要素5项,分别为:心、肝、脾、肾。结论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以痰、火、气、虚、瘀为其主要病机,系统聚类方法能反映精神分裂症的中医证候要素特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的证候分布特点和证候内部特征,分析老年性痴呆的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以及分布规律,为今后的证候规范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要求的老年性痴呆的文献中涉及的证候和证候要素进行规范,运用EXCEL进行频次统计。结果:老年性痴呆最常见的证候依次是髓海不足证、痰浊阻窍证、肝肾阴虚证、气滞血瘀证、脾肾阳虚证、瘀血内阻证、心脾两虚证、痰瘀阻窍证。证候要素中,病位为肾、肝、脾、心、脑;病性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精虚、痰、血瘀、气滞、热,频率在7%以上者依次为痰、血瘀、阴虚、精虚、气滞、阳虚、热。结论:老年性痴呆的发病主要在肾,与肝、脾、心、脑密切相关,病机属于本虚标实,以阴虚为本,痰,血瘀为标。本研究结果也提示,从证候要素入手对证候进行研究,能为中医证候的规范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癫痫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2002年1月至2012年7月具有明确关于癫痫证候分型的现代文献,人工进行评价和筛选,对入选文献中的证候名称进行规范,提取相应的证素,录入计算机,建立相应的数据库,采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描述分析。结果收集到合格文献63篇。癫痫常见证型为血瘀证、风痰证、痰热证、肝肾阴虚证、心脾两虚证。共提取证素20个,其中病性证素12个,排在前5位的为痰、风、血瘀、气虚、火(热),病位证素8个,排在前4位的是肝、肾、脾、脑。结论癫痫的中医证候类型的分布比较分散,而证候要素的分布相对简洁、集中,因此有必要从证候要素人手进行癫痫常见证候的规范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