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建立健全幼儿视力检查制度和档案,定期检查幼儿视力,是做好幼儿视力保护工作的保证,是了解幼儿视力发育状况,及时发现和矫治弱视儿童,促使视力正常发育的重要措施。本中心自2008年以来,坚持每学期给本区幼儿园的中、大班幼儿进行视力检查,现将第二幼儿园幼儿视力发育状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视力是反映视觉功能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尽早I解学龄前儿童的视力状况,对早期发现眼部疾患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对南京市129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调查,现述如下:1对象和方法11调查对象南京市十一所幼儿1294名儿童.$ffi#1~FW_12调查方法用丹佛智力筛选试验(D~)对1294名儿童进行智力测定,结果表明智力均属正常。在室内,采用灯箱式国际标准E字视力表,视力表的现照长为500if]X,将表悬挂的高度以50行视标与被检查儿章双眼基本等高。2结果表11294名学龄前儿重视力的分布2,1从表1看到3岁儿童584只眼中,不小于48视力的有51…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南京市秦淮区学龄前儿童视力状况,为学龄前儿童视力矫正和防治视力异常提供策略支持。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南京市秦淮区30所幼儿园3~6岁在园儿童共12 094人为研究对象,进行视力筛查,包括视力检查、屈光检查和必要的散瞳检查;向视力异常儿童家长及同比例视力正常儿童家长发放《儿童视力影响因素调查表》,分析可能的视力异常影响因素。结果:2019年3岁组、4岁组、5岁组和6岁组儿童视力不良率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980,P0.05);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率与其每天户外运动时间、家庭生活采光、父母视力、偏食挑食、父母掌握眼保知识情况、用眼不良习惯、玩电子产品时间和看电视时间等因素有关,其χ~2值依次为91.326、386.276、173.544、219.865、116.188、65.034、437.023、650.305,均为P0.05。结论:南京市秦淮区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率较高,儿童视力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应对学龄前儿童视力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及时诊疗,预防和控制儿童视力不良的发生,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宁波市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宁波市学龄前儿童的视力不良状况,为视力保健工作提供依据和对策。方法在宁波市辖4个区随机整群抽取5所幼儿园进行调查,共有1 146人2 292眼接受调查。结果儿童视力不良检出率为33.25%,按眼数统计为30.02%,随年龄增加,视力不良率下降,其中4岁组与6岁组,5岁组与6岁组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3,P0.01;2χ=6.13,P0.05)。各年龄组均是轻度视力不良者最多,其次为中度视力不良者,高度视力不良者很少。散光是导致视力不良的第一大原因,构成比为52.33%,其余依次是发育因素(17.73%)、近视(9.30%)、远视散光(7.12%)、近视散光(6.69%)、远视(4.22%)、其他(2.62%)。结论宁波市学龄前儿童的视力不良情况比较严重,建立幼托机构的三级分工合作的视力保健工作模式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围生期相关因素对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的影响,为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抽取的儿保门诊和托幼机构的2 032名6月龄~6周岁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同时调查母亲孕前3个月至新生儿围生期的相关情况。结果:接受调查的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率为31.1%;母亲怀孕前3个月经常接触电脑电视、行剖宫产出生、早产、巨大儿、出生时吸氧、出生时患有新生儿肺炎是儿童视力发育的危险因素,而其他暴露因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围生期相关因素对学龄前儿童视力的发育有重要影响,应加强围生期保健工作,保护儿童视力发育。 相似文献
6.
王海燕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3,(2):117-118
目的研究上海市宝山区杨行镇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其防治、保护儿童视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法,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对杨行社区13家托幼机构3~6周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裸眼远视力检查和问卷调查。筛查人数4465名,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杨行社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异常率为:小班9.27%、中班13.77%、大班22.36%,3~6周岁学龄前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增加;公办幼儿园儿童的视力发病率比民办幼儿园儿童的发病率高;学龄前儿童每日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长短与儿童视力异常有关。结论杨行社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异常率较高,弱视是影响儿童视力发育的主要原因,学龄前儿童视力、眼位、屈光状态的普查应引起重视,并做好视力保健。 相似文献
7.
清城区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清城区学龄前儿童的视力状况。方法采用美国伟伦公司suresight视力筛选仪,于2009年对清城区68所幼儿园13755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同时,回顾性总结分析该地区近5年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发展状况。结果各年龄段视力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177.44,P<0.05),视力异常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2009年486名儿童存在视力不良,其中散光占77.16%,远视+散光占7.61%,远视占9.87%,近视+散光占2.26%,近视占3.08%;各类型视力不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734名儿童存在视力问题。结论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异常发生率虽有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必须引起各级地方政府、保健机构、幼儿园老师及家长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及早了解社区学龄前儿童的视力低常状况,以便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及时诊治。方法对学龄前儿童采用国标标准视力表进行裸眼远视力检查。结果双眼视力≥1.0者仅有592名,约占总检查人数的34.52%。视力低常检出率呈逐步上升趋势。结论对学龄前儿童定期进行视力检查,避免发生永久性视觉障碍。早期发现儿童视力缺陷,年龄越小,治愈率就越高。因此,儿童进行视力保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学龄前儿童视觉发育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桂英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13(2):174-176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视觉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保健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对南京市城区14所幼儿园2159名4~7岁儿童进行视力检查及问卷调查,将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于1.0者,进行散瞳验光,并排除眼底器质性病变。【结果】视力正常达标率与年龄密切相关;弱视患病率为2.86%,其中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弱视占首位;视力低常与遗传、出生时窒息及营养有关联。【结论】学龄前儿童视力正常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屈光不正和弱视是儿童时期影响正常视觉发育的主要因素;在学龄前采取综合措施,及时矫治屈光不正,有利于儿童视觉的良好发育。 相似文献
10.
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的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的危险因素,提出早期干预的措施。方法 采用STYCAR字母匹配的视力测验卡片测查视力,采用自行设计、含12个变量的问卷,由医务人员指导家长填写。结果 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检出率为24.7%,视力可疑检出率为17.7%,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看电视的蹁、户外活动的时间、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室内灯光的危险率分别为1.8365(P<0.05),1.7645(P<0.01),1.6897(P<0.05)和1.4676(P>0.05)。结论 重庆地区住宅面积较小,限制了儿童看电视的距离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家长应多带子女到户外活动和自然光线对学龄前儿童不成熟的视力发育有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甘肃省武威市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评价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为我国乙肝防治示范区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甘肃省武威市29个社区或自然村0~6岁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儿童血清抗-HBs,并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结果 武威市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9.11%,抗-HBs阳性率为49.19%.各个年龄组间抗-HBs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73,P<0.001),且抗-HBs阳性率随年龄增大而逐渐降低(Z=-5.10,P<0.001);此外,城市儿童抗-HBs阳性率高于农村儿童(x2=10.01,P=0.002).结论 甘肃省武威市学龄前儿童抗-HBs阳性率较低,抗体阳性率水平下降快. 因此,提高免疫剂量,加强农村边远地区学龄前儿童抗体水平监测和疫苗补种工作,对于控制当地乙肝疫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了解南昌市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水平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的方式,选取南昌市12个县区的17所幼儿园,共招募3~6岁学龄前儿童4 740名,应用《幼儿身体活动教师问卷》和《幼儿身体活动家长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学龄前儿童周末相对于工作日体力活动(PA)、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下降,久坐行为(SB)增加,工作日和周末的PA、MVPA和SB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学龄前儿童工作日期间PA、MVPA达到推荐量的人数比例为44.9%~59.2%,45.4%~61.7%,周末PA、MVPA达到推荐量的人数比例为24.7%~27.8%,24.5%~29.9%,工作日达标比例高于周末.结论 南昌市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水平与推荐量存在很大差距.在工作日和周末表现出不同的活动模式,周末是最不活跃的时段.应建立“社会——校园——家庭”模式,改善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不足现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老年人慢性病、抑郁症状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老年人抑郁症状和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应用老年抑郁短量表、Katz日常生活活动量表(Katz-ADL)和Lawton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Lawton-IADL),对济宁市部分县区≥65岁的504例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济宁市部分县区老年人总患病率为74.01%,抑郁症状阳性率为7.14%,ADL、IADL功能受限率分别为19.05%和66.67%,男性老年人抑郁症状阳性率及ADL、IADL功能受限率低于女性(x2分别为18.15、12.31、30.18,P均<0.05);老年人现患有慢性病的种类数是抑郁症状和ADL受限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1.71、1.53),ADL和IADL受限也是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3.15、9.36);控制性别、年龄因素后,患有慢性病种类数对老年人抑郁症状、ADL、IADL的影响以及ADL和IADL受限对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性别、年龄是老年人抑郁症状、ADL和IADL受限的最根本的危险因素,家庭和社会在对老年人照护时,应积极锻炼提高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升老年人的正性情绪,减少抑郁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哈密市(伊区两县)≥60岁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及健康期望寿命,分析ADL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多阶段抽样抽取调查对象,收集≥60岁老年人的人口学特征、慢病患病情况以及日常活动能力情况。不同人群ADL依赖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ADL影响因素筛选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抽样调查880人,哈密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ADL依赖率为13.18%。男性60岁及以上老年人ADL依赖率为10.21%,女性为16.59%;不同性别、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户籍类型、社会医疗保险,是否患有慢性病、是否吸烟,是否饮酒,是否进行体育锻炼分组的≥60岁老年人ADL依赖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民族为哈萨克族、文盲、丧偶、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ADL依赖率更高,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ADL依赖率更低。哈密市60~64岁组老年人期望寿命为25.58岁,期望寿命随年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60~64岁组老年人健康期望寿命为20.17岁,ADL依赖健康期望寿命为5.41岁。结论 在老年人健康问题中,应更加关注易发生ADL损失的高危人群,重点关注独居,丧偶老年人。鼓励老年人多参加体育锻炼或社区活动,增强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5.
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浙江省农村老年人的体能状况和卫生保健及养老需求,分析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受损的主要危险因素并评价其危险程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农村老年人800人,应用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测评其ADL得分现状及有关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年龄组、不同慢性病的ADL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不同生活方式的A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导致ADL受损的主要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预防对策,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中国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受损情况,并探究身体素质与ADL之间的关系。方法 数据来源为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全国追踪调查(CHARLS),采用 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率的差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身体素质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 297例(6.6%)老年人存在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的情况,1 167例(26.0%)老年人存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的情况。BMI、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活动能力都与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存在密切关系,而血压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不显著。结论 身体素质与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受损情况存在相关关系,BMI值过高或过低、肌肉力量较差、平衡能力和活动能力不佳的老年人发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的可能性高于身体素质较好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我国城乡社区老年人失能现状及其流行特征。方法 调查对象来自2015年老年期重点疾病预防和干预项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6省市共23 803名≥ 60岁城乡社区老年人,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老年人失能情况。采用χ2检验分析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IADL)各项功能受损率及BADL/IADL失能率在不同特征老年人群间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失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BADL功能中洗澡受损率最高(1.7%),吃饭受损率最低(0.6%);IADL功能中打电话受损率最高(16.6%),其次是乘公共汽车(5.5%),吃药受损率最低(1.8%)。社区老年人BADL失能率2.1%,IADL失能率19.1%。BADL失能率在女性、无配偶、文盲、低体重和肥胖老年人中较高(P<0.05)。IADL失能率在女性、农村、无配偶、低文化程度和低体重老年人中较高(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BADL失能的危险性随年龄增加而升高,非正常体重也增加其危险性,而文化程度较高的老年人群BADL失能的危险性相对较低。增加IADL失能的危险因素有女性、增龄、农村、无配偶和低体重;而文化程度高和肥胖的老年人群IADL失能的危险性相对比较低。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受年龄老化和人口学诸多因素影响,我国老年人群失能率仍维持在一个高水平,加强老年人群躯体性的和工具性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预防和干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19.
在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残疾人老年化和老年人残疾化的问题突显~([1]).社会经济状况(SES)是研究健康的重要视角,国外文献也总结出了两者之间的梯度关系,即SES越好,健康状况越好,反之亦然~([2,3]). 相似文献
20.
Kitamura K Nakamura K Nishiwaki T Ueno K Nakazawa A Hasegawa M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preventive medicine》2012,17(2):16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