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T片与X线片在颌面部骨折检查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桂平  周正炎 《口腔医学》1998,18(4):194-196
对42例105处颌面部骨折,根据骨折部位不同,分别摄取相应的X线片及CT片:上颌骨、颧骨摄华氏位片;颧弓摄颅底位片或颧弓切线位片;下颌骨摄全景片,对于骨折在升枝或下颌角区,加拍头颅侧位片或下颌骨侧位片,髁状突区加拍薛氏位片;CT片包括横断位及冠状位扫描,层隔分别为2.0mm及5.0mm.结果发现:对于上颌骨、眶底、眶尖区骨折,应同时作冠状位及横断位CT扫描,CT片较X线片能提供更多更精确的信息量;对于颧骨、颧弓骨折,X线片是理想的辅助诊断方法;对于髁状突骨折,冠状位CT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滕敏  孙芳 《口腔医学》2005,25(2):127-128
目的 观察口内切开复位、口外穿刺内固定法治疗下颌骨及颧弓骨折的效果。方法 应用口内切开复位、口外穿刺内固定法治疗33例下颌角、下颌骨升支、颧弓骨折患者,并与口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4 0例作对比。结果 33例患者中2 9例咬合关系恢复正常,2例颧弓骨折患者面型、开口度恢复正常,面神经功能正常,骨折愈合良好,面部无手术瘢痕与口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4 0例患者相比,咬合关系的恢复,X线片观察断端对位、对线差异无显著性,面瘫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口内切开复位、口外穿刺内固定治疗下颌角、下颌骨升支、颧骨骨折效果可靠,并可避免损伤面神经及面部遗留瘢痕。  相似文献   

3.
陈旧性颞下颌关节外脱位较为罕见,我科于1996年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34岁,汽车驾驶员。因车祸致颌面部外伤9天,于1996年8月19日由基层卫生院转至我院。患者入院时神志清楚,一般情况良好。专科检查:颌面部左右明显不对称。右颊部、咬肌区稍肿胀,左颊部、颧颞部明显肿胀外凸。左颧弓根部外上方可触及脱位的髁状突。左下颌后退,张闭口受限,76河间明显错位,咬关系紊乱。经摄下颌骨前位片、颞下颌关节侧位片及术中证实为左颞下颌关节外脱位。诊断:右下颌l骨体骨折伴陈旧性左颞下颌关节外脱位。入院后先行手法复位及上下牙弓…  相似文献   

4.
髁状突骨折与颞颌关节骨性强直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探讨髁状突骨折与发生颞颌关节骨性强直的关系。方法 对 2 8例有髁状突骨折病史的颞颌关节骨性强直患者 ,术前拍颞下颌骨全景X线片 ,CT横断或冠状扫描 ,部分病侧同时行二维和三维重建 ,并与外伤后X线片对照。在施行颞颌关节成形关节重建术中 ,采用颧弓根水平高位截骨 ,探查髁状突和关节盘的存在。结果  2 8例伤后的X线片均提示 :发生颞颌关节强直的病例为髁状突高位 (囊内 )横断骨折。而且 ,髁状突骨折块移位大 ,下颌升支明显上移。术前冠状CT显示髁状突移位于关节骨性强直区的内侧 ,上移的下颌升支与关节窝骨性融合。术中探查发现 2 0例 2 2侧有明显移位的完整的髁状突和关节盘。结论 在髁状突颈部高位 (囊内 )横断骨折病例 ,若髁状突骨折块发生严重移位、脱出关节窝外 ,可同时伴发关节盘移位。而下颌升支则在升颌肌群牵引下明显上移 ,形成对关节窝的继发损伤 ,最终导致颞颌关节骨性强直。对该类髁状突骨折应积极开放复位固定  相似文献   

5.
对30 例因颌面部外伤而致的间接颞下颌关节损伤且伴有颞下颌关节区肿胀、疼痛,颧弓根部畸形等表现者,应用二维CT扫描及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颞下颌关节区,观察颞骨关节窝、关节结节,比较二维CT扫描及螺旋CT三维重建对骨折诊断的差异性,并行骨折复位、固定或保守治疗.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显示关节结节骨折线呈矢状,关节结节合并关节窝骨折线呈矢状向后弧形延伸至关节窝顶,移位骨折段向外成角隆起.关节结节骨折复位治疗者,未发生颧弓根部畸形及张口受限等并发症.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全面、准确显示关节结节及关节窝、骨折部位、骨折线走形、骨折段移位、关节面塌陷、骨折段与周围结构的空间关系,早期明确诊断并行颞下颌关节区骨折治疗,可有效防止面部畸形、张口受限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自制单齿拉钩治疗单纯颧弓骨折2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纯性颧弓骨折的发生率占颧骨复合体骨折的 10 %。作者采用自制单齿拉钩经皮肤穿刺的闭合复位方法 ,进行单纯性颧弓骨折复位 ,取得良好的效果。1.自制拉钩 使用 4mm直径的克氏针弯制 (见图 1)。2 .临床资料 本组共 2 0例 ,男 14例 ,女 6例 ,年龄 2 0 -5 5岁 ,均经X线摄片或C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肌性斜颈儿童颌面部结构形态对称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先天性肌性斜颈患者颌面部对称性,探讨颈部肌肉功能异常对儿童颌面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替牙期先天性肌性斜颈患者20例(男14,女6),拍摄头颅后前位定位X线片,测量分析双侧颌面结构形态、位置的对称性。结果面中部、面下部中线均偏向患侧(P〈0.01),患侧面部高度、上颌骨垂直高度、下颌骨体长度均较对侧小(P〈0.01),乳突发育优于对侧;患侧髁突、颧弓较对侧偏外(P〈0.01),颧弓相对于颞部塌陷(P〈0.01);同时发生下颌骨向患侧的旋转移位,加重了下颌骨的不对称畸形。结论先天性肌性斜颈可以导致儿童早期发生颌面部发育不对称,颈部结构与功能对儿童颌面部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和微型侧壁螺丝刀在下颌骨和颧骨骨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下颌骨角部、升支、髁突颈和颧骨骨折患者,经口腔或发际内小切口,在内镜辅助下,采用微型侧壁电钻和螺丝刀,小型钛板微创内固定.结果:术后6月~3年复查曲面断层片或螺旋CT三维重建,骨折线对位良好.所有病例面部皮肤均无明显手术疤痕,无面瘫症状.颧骨颧弓骨折术后颧面部外形左右对称,1例颞部皮肤轻微凹陷.下颌骨骨折术后3例2处骨折患者术后前牙轻微开(牙合),经颌间牵引后好转;5例张口时颏部轻微偏患侧.结论:内镜在下颌骨和颧骨骨折中的应用,避免了颌面部皮肤疤痕,具有显著的微创和美容意义.  相似文献   

9.
C臂机导向下颧弓骨折复位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使颧弓骨折复位术能在X线透视下进行,增加复位成功率及即刻评价复位效果,避免矫枉过正现象,拟将该手术在C臂机导向下进行,本文探索该方法的优缺点并评价其疗效。方法:自2003年以来,共对68例单纯颧弓骨折患者,局麻下经口内进路在C臂机导向下进行复位操作。所有患者术前拍颧弓切线位片或CT,明确颧弓骨折的类型,手术当天详细记录病史、张口度和颧面部畸形程度,术后评价即刻效果;3个月后复查,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颧弓切线位或CT)评价。结果:术后即刻影像学复查,67例患者复位优,1例患者复位失败,改为开放性手术。术后3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创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颧面部外形完全对称者占89.55%(60/67),基本对称者占10.45%(7/67);术前平均张口度(2.36±0.25)cm,术后平均张口度(3.7±0.32)cm;CT显示骨折段对位对线好。结论:C臂机导向直视下颧弓骨折复位术,能使骨折段复位更准确,但应选择好适应证和手术时机,并应做好术中X射线的防护。  相似文献   

10.
颌面专用CT下颌骨检查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颌面专用CT(QR-DVT 9000 NEWTOM)下颌骨检查技术的建立方法及技术要点,观察颌面专用CT下颌骨检查技术,在下颌骨X线检查中的优势.方法:对下颌骨疾病患者进行颌面专用CT扫描和重建成像,对其重建轴位影像进行曲面、矢状位、冠状位以及3D影像的后处理,并与常规X线片对比分析.结果:颌面专用CT下颌骨检查技术优于下颌骨常规X线检查,分别以水平位、曲面、矢状位、冠状位以及3D等多方位影像显示下颌骨的信息.结论:颌面专用CT下颌骨检查技术,在下颌骨的X线检查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并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手术.  相似文献   

11.
髁状突骨折的影像学检查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髁状突骨折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影像学检查包括全景片、关节薛氏位片、下颌骨正、侧位片,80年代以后又引入了CT片检查,Wilbur等1989年曾报道,有些髁状突骨折,X线片未显示出骨折征,而CT片则呈明显的骨折影像。作者在临床工作中,亦发现有类似现象,为此,将本院6年间相关病人资料,作回顾性总结,以探讨其临床意义。资料和方法随机抽取临床资料较全的髁状突骨折40侧,病例均选自本院口腔颌面外科1995年4月~2001年5月间的住院病人,其全景片及冠状位CT扫描片均在本院拍摄,X光机为意大利登士柏公司生产的ORTHOR…  相似文献   

12.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髁突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应用螺旋CT三维影像重建技术诊断髁突骨折。方法:对28例髁突骨折行螺旋CT扫描检查,作冠状平面与颌面骨三维立体重建,与下颌全景X线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螺旋CT对28例髁突骨折均可确诊并分类,低、中、高位骨折分别为9、11和8例,全景X线片分别为9、9、4例.剩余2例中位和4例高位骨折漏诊。术后CT复查显示手术复位效果满意。结论:螺旋CT冠状平面重建对中、高位骨折有特殊诊断价值.三维立体重建影像直观地显示了骨折情况,对髁突骨折的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疗效评价有重要作用。下颌全景X线片的诊断作用有限,可用于颌面外伤患者的初步检查。  相似文献   

13.
王光君 《口腔医学》2011,31(2):126-127
目的探讨X线片、螺旋CT二维成像、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病变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12例颌面部病变患者均行X线片检查,螺旋CT二维成像、三维重建,与术中所见对照分析。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对上下颌骨骨折、颧骨复合体骨折、鼻眶筛骨折能直观地指导临床术前手术方案的制订,优于二维CT和X线片。对颌骨深部结构骨折不如二维CT。X线片对牙齿折断、牙根周围膜损伤效果最佳。二维CT在颌面部肿瘤区分其囊性或实性及周围组织的显示上,优于三维CT,在病变的形态学改变和临近结构的空间关系上三维CT优于二维CT。三维CT对于颌面骨发育畸形的显示,明显优于二维CT。结论在诊断颌面部病变中,X线片、螺旋CT二维成像、三维重建联合应用各取所长,最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三维重建CT在颧骨颧弓复合体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三维重建CT在颧骨颧弓复合体骨折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5年11月颧骨颧弓复合体骨折病例44例,通过三维重建CT对骨折进行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比较三维重建CT与普通X线片在诊断颧骨颧弓复合体骨折中的差异。结果:44例中有42例(95.4%)可以通过三维重建CT明确判断骨折情况。在普通X线片中有仅24例(54.4%)可以明确判断骨折情况。结论:三维重建CT在颧骨颧弓复合体骨折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下颌骨骨折98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下颌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全部下颌骨骨折病例术前拍下颌曲面体层片或下颌X线平片进一步确诊,然后行"颌骨坚固内固定术"加"间断颌间弹性牵引术"。结果:98例下颌骨骨折病例均得到了明确的诊断,获得了理想的复位固定和良好的咬合关系,无张口受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下颌曲面体层片或下颌骨X线平片仍然是目前诊断下颌骨骨折的最佳辅助检查手段,且经济、实用。"颌骨坚固内固定术"加"间断颌间弹性牵引术"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理想术式,值得基层医疗单位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颧骨、颧弓骨折通常需要冠状切口、下睑切口和口内切口进路,逐一进行裂开骨折段的复位固定。本文旨在探索一种简便而可靠的修复方法。方法 针对颧骨、颧弓骨折其内侧相邻的上颌骨结构稳定、颧骨的近中骨折端移位不明显的6例患者,采取半冠状切口,按顺序复位固定的方法,由后向前做颧弓骨折段的复位固定,核查眶外壁颧额缝和颧蝶缝的衔接无误,最后完成颧额缝处骨折的固定。不需做下眼睑、口内切口以及眶下缘颧上颌缝的固定和口内颧牙槽嵴的骨折固定。结果 本组6例病例均顺利完成骨折复位与固定。术后CT扫描显示各个骨折断端,包括上颌窦后外壁、眶外壁等,都获得精确的解剖复位和牢固固定。两侧面部宽度和颧骨突度基本对称,面形恢复满意。开、闭口功能正常。未发生颞下颌关节损伤、视力损害及面神经额支损伤。结论 应用近中骨折端稳定的颧骨骨折的简略复位固定技术,可恢复颧骨、颧弓的解剖位置。  相似文献   

17.
患者,芦某,男,47岁。拍颈椎侧位片时发现右侧下颌骨有一骨质缺损区,诊为“右下颌骨囊肿”。半年后复诊,X线片示囊肿略显增大,入院治疗。查体:心肺正常。专科检查:触摸患处骨质无膨隆及疼痛,其它未见异常。X线片示:右下颌角前方下颌骨下缘处有一大小约1.5×1.5cm椭圆形阴影,边界清楚,但无明显的硬化边缘,与牙齿无关。初步诊断为:右侧下颌骨囊肿。在局麻下行右侧下颌骨  相似文献   

18.
应用X线头颅定位片测量儿童腺样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侧位X线头颅定位片在儿童腺样体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X线曲面体层全景机对45例临床考虑腺样体增生的3~13岁儿童行侧位X线头颅定位摄片,其中40例同时用普通X线机摄常规鼻咽侧位片;然后对X线片进行质量评价和腺样体的测量。对X线片质量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侧位X线头颅定位片的摆位简单、准确,可重复性强,对鼻咽部各类结构显示良好。以骨性标志蝶骨翼板根部和枕骨斜坡颅外面连接点,结合下颌骨下缘和蝶鞍垂体窝,作为摄片质量评价的参照。以蝶骨翼板根部和枕骨斜坡颅外面连接点显示清晰,下颌骨下缘和蝶鞍垂体窝边缘锐利、清晰,同时要求腺样体等软组织结构显示清晰为合格片标准。45例侧位X线头颅定位片,完全标准34例,达标率76%。40例常规鼻咽侧位片,完全标准21例,达标率53%。侧位X线头颅定位摄片的质量显著高于常规鼻咽侧位片(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鼻咽侧位片,侧位X线头颅定位片具有可操作性强、成像质量高的优势,便于对属于软组织结构的腺样体进行测量,是儿童OSAHS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二维和三维CT对面中部骨折诊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评价二维CT和三维CT对面中部骨折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50例面部创伤患者行横断二维CT扫描(层厚3mm),并进行三维重建(表面阴影遮盖显示法,SSD)。扫描范围包括上颌牙列至眼眶上缘。21例患者尚行冠状面CT扫描,以作对照。结果 和三维CT相比,横断二维CT较三维CT更好地显示上颌内壁(5/0侧),上颌外后壁(49/44侧),上颌牙槽(14/12侧),眼眶外壁(34/31侧)和蝶骨翼突区(19/9侧)的骨折。三维CT在显示上颌前壁骨折(60/57侧)和骨折形态方面优于二维CT。横断二维CT和三维CT对鼻骨(20侧)和颧骨颧弓骨折(24侧)的显示呈一致性。由于部分容效应,SSD三维CT通常不能区别正常或异常的眼眶内壁。结论 二维CT是诊断面部骨折的基础,三维CT能对二维CT作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颌面部创伤导致下颌骨骨折患者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探讨不同部位骨折患者上气道间隙及舌骨位置的变化情况,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210名研究对象均拍摄标准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将髁突骨折组、下颌角骨折组、下颌体骨折组、颏/颏旁骨折组分别与正常组做比较,分析4种下颌骨骨折上气道间隙及舌骨位置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不同部位骨折对上气道间隙的影响不同,尤其是双侧下颌体骨折和颏/颏旁粉碎性骨折对下口咽气道间隙、喉咽气道间隙影响显著,影响患者通气功能,重者易发生通气障碍。结论:下颌骨不同部位骨折与患者的上气道结构及舌骨位置的变化密切相关,双侧下颌体骨折和颏/颏旁粉碎性骨折对下口咽气道间隙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