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宫内节育器 (IUD)是目前国内外使用较普遍的一种可逆性长效节育法 ,是育龄妇女广泛采用的避孕工具。具有避孕效果好 ,使用简便 ,无全身副反应等优点 ;但有脱落、带器妊娠、月经过多、感染等副反应。北京张卓敏进行病例对照研究 ,认为目前使用IUD者发生异位妊娠的相对危险性是未使用者的 2 95~ 4 5 0倍[1] 。我院从 1987~ 1997年间放置IUD5 987例 ,带器妊娠 6 12例占 10 % ,其中异位妊娠 2 8例 ,占 4 6 %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1 1.发病年龄 :2 5~ 2 9岁 15例 ,占 5 3 6 % ,30~ 36岁 6例占 2 1 4% ,40岁以上 1例占… 相似文献
2.
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带器妊娠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置放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长效的避孕方法,是当前我国广大已婚育龄妇女采用的主要避孕方法。但由于各种原因,其保护率并非百分之百,带器妊娠时有发生。现就78例宫内节育器造成的意外妊娠原因分析如下,以期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节育器移位及带器妊娠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节育器移位及带器妊娠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400例置环妇女节育器移位及妊娠原因进行分析。结果:400例中单纯IUD移位43例,带器妊娠37例,惰性金属单环的脱落率及带器妊娠率较高;年龄25~35岁、哺乳期置环或置环第1年内带器妊娠的发生率较高。结论:IUD作为一种高效、可逆的长效避孕方法,其避孕效果不仅依赖于方法本身,还依赖于使用者的个体特征和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 宫内放置节育器(简称带器)后发生输卵管妊娠容易漏诊而延误治疗。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带器输卵管妊娠的认识,我们将我院1984年1月~1993年10月收治的69例带器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我院1984年1月~1993年10月共有23 436例因妊娠而就医者,其中输卵管妊娠216例,占妊娠总数的0.92%。在216例输卵管妊娠者中,有69例为带器者,占31.94%,占全部妊娠者0.29%。 1.2 宫内节育器(IUD)使用年限与输卵管妊娠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置宫内节育器效果及带宫内节育器妊娠的原因。方法对88例带宫内节育器妊娠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时期置环与带环受孕有明显的关系,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带环妊娠者中环下移至宫内口者65例,位置正常者18例,另有节育器嵌顿、扭曲、变形者5例。结论月经期后置环,成功率远远超过其他两时期,是安全理想的置环时期;环位置异常是带环妊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置宫内节育器效果及带宫内节育器妊娠的原因。方法对88例带宫内节育器妊娠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时期置环与带环受孕有明显的关系,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带环妊娠者中环下移至宫内口者65例,位置正常者18例,另有节育器嵌顿、扭曲、变形者5例。结论月经期后置环,成功率远远超过其他两时期,是安全理想的置环时期;环位置异常是带环妊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随着宫内节育器的广泛应用,并发异位妊娠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因放置宫内节育器避孕后而放松警惕,或因病所致带器妊娠。本文从宫内节育器合并妊娠的病因、诊断及对母儿的影响角度出发,分析了预防及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宫内节育器带器妊娠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宫内节育器(1UD)是当前避孕节育措施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具有安全、有效、经济、简便、可逆、长效等特点,我国育龄妇女大部分选择此法,收到了很好的避孕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吉妮宫内节育器用于较大子宫带器妊娠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妮宫内节育器(IUD)适用范围包括子宫腔>9cm的妇女,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子宫较大妇女以规范操作放置吉妮IUD,其中避孕失败2例,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例1:韩某,女,32岁.于2006年11月23日来本中心要求放置IUD避孕.既往月经规律,G4P1,足月顺产,末次月经时间2006年11月18日.曾多次放置IUD,有两次带器妊娠,1次IUD位置下移史.本次要求选择放置可靠性高,不易脱落或下移的IUD.术前体检正常,符合放置吉妮IUD的条件.妇科检查见外阴已婚已产式,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子宫前位略大,质地中等,活动度尚可,双附件(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取宫内节育器(简称取器)后再次妊娠的影响因素,为育龄妇女取器后选择适宜的妊娠时间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 762例取器育龄妇女进行调查,了解取器后妊娠延迟时间、带器年限和宫内节育器(IUD)种类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妊娠比例占86.2 %;取器后1年内妊娠占73.9 %,1~6 个月内妊娠占53.5 %;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11.7 %,,不良妊娠结局中自然流产占6.0 %,早产占4.5 %,胎婴儿畸形占0.8 %,其它异常占0.4 %(8/1 829).取器后不同妊娠时间的异常妊娠结局发生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取器后4~9 个月怀孕异常妊娠的发生率较低,3个月内和10个月以上妊娠者自然流产、死胎、出生缺陷和葡萄胎发生率明显增高;不同带器时间和种类异常妊娠结局发生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取出IUD后妊娠不增加异常妊娠总发生率,取器后妊娠时间与异常妊娠有明显的关系,放置IUD年限和IUD种类对异常妊娠影响不明显,但放置10 年以上的妇女自然流产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3.
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是我国育龄妇女使用最广的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避孕方法,取器后不影响生育,颇受育龄妇女欢迎.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带器妊娠时有发生.本文回顾分析我站1999-2008年收治的带器妊娠2 000例,对带器妊娠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IUD)致子宫穿孔的原因、治疗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IUD致子宫穿孔12例的病历资料。结果本站发生3例,乡镇计生服务所及卫生院转入9例;产后哺乳期8例,多次流产史5例,双角子宫1例;7例单纯穿孔,腹腔内无出血者,严密观察下保守治疗,5例复合损伤者剖腹探查,取出IUD、缝合、修补,经治疗未遗留后遗症,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前应详细了解病史,高度重视哺乳期、反复人工流产者;做好术前检查,查清子宫的位置;操作轻柔、仔细,进入宫腔的手术器械方向必须与宫腔的方向、子宫屈度一致,如遇阻力需查清原因,且勿用力过猛地操作,是预防IUD致子宫穿孔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由于宫内节育器 (IUD)的广泛使用 ,对放、取操作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现对本科 4 8例 IUD穿孔、嵌顿处理分析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 :1995年 8月至 2 0 0 3年 3月来本科进行宫内节育器摘取发生穿孔、嵌顿的 4 8例患者。患者年龄 2 9~ 30岁占 6 .3% (3/ 4 8) ,4 0~ 4 8岁占 31.3% (15 / 4 8) ,5 0~ 6 1岁占 6 2 .5 % (30 / 4 8) ,平均 4 3.2岁 ;其中农民占 4 1.7% (2 0 /4 8) ;哺乳期放置占 2 5 .0 % (12 / 4 8) ,月经后放置占 6 6 .7%(32 / 4 8) ,人工流产后放置占 8.3% (4 / 4 8) ,放置年限最短3年 ,最长 2 0年 ,平均 15 .8年。所…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27岁,不规则阴道少量流血35~40d伴下腹隐痛,低烧2周入院。查体,T:37.5℃,P:92次/分,Bp:11.8/7.9kPa,下腹部压痛(+),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无明显停经史,阴道畅,见少量血迹,宫颈光滑,举痛阳性,子宫正常大小,压痛(+),右附件(-),左附件下可及5cm×4cm×3cm大小包块,界限不清,不活动,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WBC12.4×109/L,Hb102g/L,RBC1.98×1012/L,尿HCG弱阳性。B超检查:子宫大小为6cm×3.8cm×5.2cm,外型不规则,表面光滑内回声均,子宫直肠窝见积液,深2.9cm,积液内见密集不均的细点状回声,左附件增厚,右附件未见占… 相似文献
19.
人工流产及放置宫内节育器致子宫穿孔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爱然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98,6(11):507-509
<正> 人工流产(简称人流)及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时并发子宫穿孔若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后果严重。本文将我院收治的子宫穿孔病例报道如下,并对其发生原因及防治加以探讨。 临床资料 一、对象 1987年3月~1995年6月我科共收治子宫穿孔病人19例,其中发生在本院3例,基层卫生院转入16例,年龄在22~36岁。 二、引起子宫穿孔的手术种类 放置IUD6例,负压吸引人工流产9例,不全流 相似文献
20.
带器妊娠1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赵玉凤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3,11(11):692-693
<正>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可逆的节育方法,但是放置后带器妊娠时有发生,本文对148例带器妊娠行人工流产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1.对象1995年1月~2000年11月因带器妊娠在本所行人工流产者共148例。年龄22~43岁,孕周6~10周,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