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肝脏多发血管瘤的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特征,评价其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本文收集36例经手术病理和临床及随访证实的肝脏多发血管瘤,全部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找。注射造影剂后20—25秒行动脉期扫描,50—60秒行门脉期扫描,5—10分钟行延迟扫描。分析其各期的CT表现。结果:动脉期病灶大多呈实质性增强或边缘结节状强化,密度类于主动脉或肝动脉;静脉期病灶呈一致性高密度或向心性充盈;延迟期大多表现为等密度或高密度增强。结论:三期螺旋CT增强扫描能充分反映肝脏多发血管瘤的供血情况,是诊断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尤其与需治疗的肝内其它占位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7例肝血管瘤患者的CT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平扫表现圆或椭圆形。少数为分叶状边缘清晰密度均匀的低密度影。较大肿瘤中心可见不规则更低密度区。(2)增强扫描动脉期显示肿瘤周围结节状强化。密度与主动脉一致;门脉期造影剂呈向心性充盈;延迟期表现与肝组织一致均匀等密度。瘤体较小时动脉期及门脉期即可均匀强化。较大肿瘤中心裂隙状低密度区延迟期可持续存在。结论:肝血管瘤的CT表现有其特征性,CT为目前确诊肝血管瘤可靠易行的一种手段。在肝占位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动态增强扫描是其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的螺旋CT新征象及其发生原因。方法报道36例肝血管瘤共51个瘤灶,均作螺旋CT多期扫描。结果在动脉期:①36例中8例出现瘤周肝实质高灌注区14处;②9例肝血管瘤中出现19支门脉早显。三期螺旋CT扫描中出现瘤周肝实质高灌注区和早显门脉分支的密度变化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这两个征象的发生率呈正相关(r=0.8016,P%0.05)。结论肝血管瘤这两个新征象的病理学基础可能是因瘤体内存在着不同水平的动门静脉瘘和分流等所致。  相似文献   

4.
螺旋CT 动脉门脉成像三维重建在肝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原发性肝癌或肝转移瘤基本治疗是行肿瘤切除。外科医生不能观察到肝脏血管和肿瘤的关系,制定肝切除术时经常受到限制。随着肝脏外科学的发展,一个肝段内,某一亚段切除,另一亚段可保留,即肝段、亚肝段甚至楔形切除已成为现实,这就要求依靠现代影像学手段,术前精确确定肝脏病变的解剖部位与切除平面。目前,依靠成像获得和显示的新技术,有条件创造有助于制定手术计划的肝脏血管图像。螺旋CT可在一次屏气状态下完成整个肝脏的容积扫描,消除了因呼吸运动而造成的漏扫或重复扫描,而CTAP扫描是探查局限性肝肿瘤最敏感的非手术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肝血管瘤、肝脏肿瘤诊断过程中实施多排螺旋CT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2020年5月30例病例,均经过病理检查确诊,其中原发性肝癌患者10例、肝脏转移瘤患者10例、肝血管瘤患者10例,分别纳入1、2、3组,诊断过程中均实施多排螺旋CT。结果:1组、2组及3组占位病灶的肝血流(HBF)水平、肝动脉灌注分数(HAF)依次递减,通过时间(MTT)依次缩短(P<0.05);对比2组及3组,1组肝血容量(HBV)明显更高,3组比2组更高(P<0.05);对比三组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水平(P>0.05);1组、2组及3组病灶附近的肝动脉灌注分数(HAF)依次递减(P<0.05);对比1组及3组,2组肝血流(HBF)水平、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水平明显更高(P<0.05);对比三组肝血容量(HBV)、通过时间(MTT)(P>0.05);1组、3组及2组正常肝脏肝动脉灌注分数(HAF)依次递减,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水平也依次递减,2组、3组及1组通过时间(MTT)依次递减(P<0.05);对比三组肝血容量(HBV)、肝血流(HBF)水平(P>0.05)。结论:肝血管瘤、肝脏肿瘤诊断过程中实施多排螺旋CT,肿瘤位置不同,影像学差异显著,可诊断肝脏肿瘤良恶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33例肝小血管瘤病人进行螺旋CT三期动态扫描并与B超检查对比分析,探讨二者在肝小血管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33例病人均采用日立RADIX Turbo螺旋CT扫描机进行全肝平扫和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后30s开始肝动脉期扫描,60-70s开始门静脉期扫描。5-10min开始延迟期扫描。结果 螺旋CT扫描与B超诊断完全符合者21例,符合率63.6%,两者检出率均为100%,B超发现病灶不能定性者11例,超对肝小血管瘤病灶捡出率无明显差别,在病灶定性方面优于B超。螺旋CT扫描不能定性者1例。结论 螺旋CT扫描与B二者对比分析可提高对肝小血管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8.
应用血管造影CT对肝海绵状血管瘤血供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大卫 《浙江临床医学》2005,7(10):1101-1101,1104
肝脏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目前,对>4cm者多采用经皮肝动脉栓塞术(HAE).HAE的理论基础是肝动脉是肝血管瘤占绝对优势的供血血管.然而,近年来多位学者对肝海绵状血管瘤血供方式的研究结果却大相径庭.本研究系应用血管造影CT及CT三维重建技术研究肝海绵状血管瘤血供方式.  相似文献   

9.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34例肝血管瘤患者,均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机进行检查,观察患者肝血管瘤的一般情况,包括数量、分布、形态、大小、CT值等,分析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表现和特征。结果34例患者CT平扫显示肝血管瘤病灶多为类圆形的低密度阴影,而且病灶内部密度均匀、具有清晰的边界,CT值在33~50Hu之间。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边缘呈斑状或结节状、C型强化,和腹部主动脉接近;门静脉期病灶强化向中心延伸;延迟期出现部分强化或完全强化,密度均高于或等于肝实质。针对肝血管瘤患者,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明确病灶的性状,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郝伟  关长群 《现代康复》1998,2(11):1238-1239
肝脏普通CT检查.经常遇到海绵状血管瘤与其它实质性肿瘤相混淆。为提高CT对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现将我们应用动态CT扫描检查的56例经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诊断肝门部胆管细胞癌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的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表现。结果 21例肝门部胆管细胞癌中,呈肝门部孤立肿块9例;管壁增厚、管腔不规则狭窄5例;腔内充盈缺损伴胆管扩张4例;3例仅见肝内胆管扩张,未见明确肿块。结论 螺旋CT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扫描不但有利于观察肝门部胆管癌的强化和形态特点,更有利于观察肿瘤沿周围血管浸润的情况和肝内有无子灶的。延迟后病灶局部薄层扫描结合多方位重建在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生率为7.3%,国内外对其CT诊断的研究亦有不少报道,本文分析总结了70例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特征性CT表现,并结合文献复习,提出我们的体会。 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文搜集经CT检查并诊断为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病例70例,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43例,另27例经血管造影证实并行介入治疗。男23例,女47例;年龄22~73岁,平均41.2岁。 2.扫描方法和程序:采用西门子Somaton AR Star螺旋CT机,层厚10mm,进床速度10mm/s,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肝脏血管瘤患者诊断过程中采用螺旋CT增强扫描和MRI诊断所取得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5年8月—2020年8月期间入院就诊的肝脏血管瘤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螺旋CT增强扫描和MRI进行诊断,对两种诊断方法的应用价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诊断结果方面,两种诊断方法的检出率无统计价值(P>...  相似文献   

14.
肝炎后肝硬化由于肝内纤维化及再生结节形成,引起门静脉系统血液动力学改变及门静脉高压,使门静脉系统大小形态发生变化及侧枝循环开放。门脉成像技术的应用为外科术前制定手术方案及术前评估提供了一种无创、快速、多角度、多方位的高质量的影像依据。本文根据本单位的工作实际进行简要总结及介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针对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疾病临床中采用多排螺旋CT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本院在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患者,将所有患者根据实际病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患者30例,主要分为A组(原发性肝癌)、B组(肝脏转移瘤)、C组(肝血管瘤);观察对比三组患者采用灌注CT诊断检查后的效果。结果:C组患者的肝动脉灌注、肝血流指标显著低于A、B两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且B组患者的肝血容量、毛细血管表明通透性指标显著低于A、C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多排螺旋CT可以有效获取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疾病的相关灌注参数,同时也可以有效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瘤诊断中应用螺旋CT与MRI诊断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月于中核四〇四医院行肝脏血管瘤影像学检查的患者共计30例,均开展MRI与CT检查,比较不同检测方式对肝脏血管瘤的检查准确率及图像成像特点。结果:MRI检查肝脏血管瘤的检出率96.67%高于CT检查的9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螺旋CT检查增强成像图显示,患者肿瘤边缘出现了斑点状与结节状的强化,强化强度与大血管密度相一致。从肝脏组织强化的角度看,患者肿瘤强化是较为均匀的,但是从密度上看,较正常肝脏组织实质的密度稍高。通过对MRI增强扫描三期时相图显示,患者静脉期出现了肿瘤增强范围扩展及扩大的改变;其他另两个时相均是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结节状强化。结论:在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中,应用MRI及螺旋CT扫描方式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取适配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双动脉(DAP)、门静脉三期与常规动、门双期CT增强扫描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60例临床实验室检查AFP均为阳性的患者,分别行常规动、门双期CT增强扫描及双动脉、门静脉三期CT增强扫描。常规动、门双期扫描方法以动脉期20~25s,门静脉期35~40s。双动脉、门静脉三期扫描方法以动脉早期(EAP)17~20s,动脉晚期(LAP)25~30s,门静脉期为35~40s扫描。分析两种扫描方法所得全部病灶的各期CT表现,评价两种检查方法对肝细胞癌(HCC),尤其是小肝癌病灶的检出率及准确性。结果常规双期扫描与双动脉、门脉三期扫描检查在HCC诊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89.6%和97.7%,DAP检查小病灶准确性高于常规动、门双期,二组资料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动脉、门静脉三期CT增强扫描对诊断肝细胞癌尤其是小肝癌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肝巨海绵状血管瘤的螺旋CT表现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肝巨海绵状血管瘤的螺旋CT表现并进行评价。方法 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巨海绵状血管瘤的病人30例共32个病灶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平扫21个病灶瘤内为均匀性低密度,11个病灶在低密度瘤灶内可见有更低密度区。增强后动脉期扫描32个病灶均出现边缘部强化,门脉期强化范围由边缘向中央部扩大,延迟期6min有4个病灶呈全瘤均匀性强化,28个病灶呈全瘤大部分强化。结论 肝巨海绵状血管瘤的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表现具有特异性,根据此特点,可以与肝脏的其他常见占位性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