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05年8月~2005年12月,我院对100例患者应用不同方法行静脉采血,探讨提高穿刺成功率的方法。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58例,女42例,21~60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实验组:采用BD针行静脉采血,在血管上方与皮肤成30°~40°快速刺入0.1~0.3cm,见回血后改为15°沿静脉走向刺入0.6~1.2cm,接采血管留取血标本。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采血法,穿刺时针头与皮肤成20°,由静脉侧方或上方刺入皮下,见回血后再顺静脉进针少许,接采血管留取血标本…  相似文献   

2.
2009年7月~2010年11月,我们对43例宫外孕患者实施一次性采血针接真空采血管行股静脉穿刺采血,经临床实践,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同期宫外孕患者86例,均行股静脉穿刺采血。按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年龄17~44岁,平均28.9岁。两组年龄、体重、危重程度、血管状态及  相似文献   

3.
为了客观评价人文沟通在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我们应用了沟通技巧,换位思考,将人性化服务贯穿到静脉采血中,以疼痛量表为指数观察人文沟通在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2006-04~2006-07在本院门诊采血室接受静脉采血的患者740例,其中男470例,女270例,年龄18~63(42.0±8.5)岁。根据单、双数日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0例,两组性别、年龄、疾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采血方法由两名主管护师对两组患者进行采血,部位均选择前臂肘正中静脉,采用一次性血样采集针(湖北省中融达医疗器械厂生产)采…  相似文献   

4.
真空静脉采血成功率的方法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真空静脉采血成功率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300例静脉采血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50例.实验组采用真空静脉采血法,对照组则按传统注射器静脉采血法.[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在疼痛情况、采血成功率方面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个体疼痛感低于对照组,而在采血成功率方面高于对照组.[结论]真空静脉采血法可有效减轻病人采血时的疼痛,提高采血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真空采血法对血液标本发生溶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晶 《现代临床护理》2009,8(3):61-62,37
目的 探讨不同静脉采血方法对血液标本溶血现象的影响,并总结真空采血法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 将222例抢救室内需要静脉采血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1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次性注射器静脉采血方法进行采血,实验组采用静脉真空采血法,即使用一次性采血针、持针器和真空试管进行采血。结果 两组血液标本发生溶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采用真空采血法进行静脉采血时溶血率较一次性注射器静脉采血低(P〈0.05)。结论 采用传统的注射器静脉采血法发生溶血的机会高于真空采血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术肢静脉采血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淋巴水肿的影响。方法 :于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选取在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采血中心肿瘤日间接待窗口采血的219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经术肢采血的实验组和经健肢采血的对照组,其中实验组99人,对照组120人。用彩超测量研究对象采血前2小时及采血后1天的术肢和健肢的上肢静脉内径、肘部皮肤厚度、腋窝皮肤厚度,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分析两组彩超测量值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除血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一般特征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广义估计方程结果显示,术肢和健肢的静脉内径、肘部皮肤厚度、腋窝皮肤厚度在两组患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经术肢静脉采血,并不会加重上肢淋巴肿胀,可应用于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急诊患者静脉留置针静脉采血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400例急诊患者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连接注射器采血;观察组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通过采血针头连接真空采血管采血。结果观察组一次采血成功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83%),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标本溶血、凝血现象及采血量不准确等低于对照组。结论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连接真空采血管采血可以提高一次性采血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与桡动脉采血比较,评价股静脉负压真空采血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03-2010-07在我科收治的需采血的新生儿,一次采血量均≥5ml,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例采用股静脉负压真空采血;对照组40例采用手部桡动脉采血,观察两种采血方式一次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局部损伤程度等方面的不同。结果实验组在采血成功率、采血时间、降低局部损伤程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股静脉负压真空采血比桡动脉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同时减少了职业暴露,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2006年7月~2009年6月,我院行无压脉带直刺采血1 200例,并与传统采血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行静脉采血化验检查患者2 400例,男1 200例,女1 200例;年龄20~40岁,平均29.73岁.均选用肘部浅静脉,均意识清楚、语言表达能力正常、皮肤感觉无异常,无血容量不足.抽取血液均为5 ml,采血量相同,均用2 ml、3 ml真空采血器各一个.按首次采血单双日随机分为无压脉带直刺组与传统组各1 20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静脉吸毒肺结核患者静脉采血一次成功的方法.方法 对50例静脉吸毒肺结核患者静脉采血,采用自身对照法进行临床观察.A法:第1月选在患者前臂上较粗的血管,用7号采血针常规采血.B法:第2月选在患者腕关节旁及腕关节以下的细血管,用7号采血针连接5ml注射器采足血量后注入真空试管.观察两种方法的一次采血成功率.结果 2种采血方法的标本均未发生溶血现象;A法一次采血成功率为74%,B法为9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用腕关节旁及腕关节以下细血管,以采血针连接注射器采血的方法可提高一次静脉采血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减少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11.
2007年5~10月,我们对静脉采血过程中避免溶血发生的方法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100例,男52例,女48例,年龄16—7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和真空采血管,均由同一操作者操作采血。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大隐静脉真空管采血和股静脉采血2种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进针方式,进行婴幼儿静脉采血效果的比较。方法:385例静脉采血的婴幼儿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一次性采血针和真空管进行大隐静脉采血)和对照组(采用5 ml一次性注射器直接垂直进针,行股静脉采血),观察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平均采血时间以及局部皮肤情况。结果:实验组一次采血成功率和平均采血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出现局部瘀血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采用一次性采血针和真空采血管行大隐静脉采血具有自动定量、安全可靠、准确高效、操作方便、节省时间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一次性采血针接真空采血管在股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华  边维娜 《当代护士》2008,(12):69-69
目的 探讨一次性采血针接真空采血管在新生儿股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方法300例患儿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实验组采用一次性采血针接真空采血管穿刺采血,比较2组采血效果。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4.67%,标本合格率99.3%,血肿发生率1.33%,平均采血时间21s,均优于对照组指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次性采血针接真空采血管穿刺采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采样合格率高,用时少,血肿发生率低并且操作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易行的股静脉穿刺的采血方法,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对2004年2月~2005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120例烧伤患者,分别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和一次性注射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在采血量相同的前提下,计算采血所用的时间。同时并评价和记录每次穿刺的成败。结果: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行股静脉穿刺采血,比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成功率高,且省时省力,是一种良好的股静脉穿刺方法。结论: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行股静脉穿刺采血,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静脉留置针联合真空采血器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症重症患者三种静脉输液及静脉采血的方法,找出一种最佳的工作方法。方法:将300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传统组采用一侧肢体留置静脉针进行静脉输液,另一侧肢体用一次性注射器进行采血;对照组在静脉留置针末端接一次性头皮针再接一次性注射器进行采血,采血后利用该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实验组在静脉留置针末端接一次性采血针再接真空采血器进行采血,采血后利用该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比较三种方法护士平均操作时间和患者溶血发生率的情况。结果:三种方法在护士操作时间及患者标本溶血发生率方面比较,实验组均明显低于传统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留置针末端接一次性采血针再接真空采血器进行静脉输液联合静脉采血既节约时间又降低标本溶血发生率,在急诊抢救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负压真空采血在新生儿股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需静脉采血的新生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一次性真空采血装置进行股静脉采血;对照组应用注射器和试管进行股静脉采血,比较2组新生儿的疼痛程度、平均每例采血时间、标本合格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的新生儿疼痛程度、平均每例采血时间、标本合格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负压真空采血应用于新生儿股静脉穿刺中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负压真空采血法在幼儿股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4月以来门诊采血的1岁以上的幼儿共126例次,按照门诊号的不同设单号为实验组,共66例次;双号为对照组,共60例次。实验组采用静脉采血针连接负压采血管斜刺穿刺法行股静脉穿刺取血,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器垂直穿刺法行股静脉穿刺取血,观察比较2组护士操作时间、采血量、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的采血时间、采血量合格率、穿刺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负压真空采血法在幼儿股静脉穿刺中可减少操作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幼儿血液污染,较传统注射器采血法具有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联合真空采血器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进行采血的优越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选择两侧肢体,一侧静脉留置针输液,另一侧肢体进行采血;观察组选择一侧肢体行外周浅静脉留置针同时联合真空抽血器抽血化验输液。比较2组在采血中的采血成功率、患者满意率、血源性污染及平均采血完成时间。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采血完成时间短,采血成功率高(均P<0.01);血源性污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抢救中采用留置针连接真空采血针采血,可提高采血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避免了血源性污染,同时缩短了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19.
两种静脉采血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提高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将100例静脉采血穿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0例.实验组采用BD针进行静脉采血穿刺,对照组按常规法进行静脉采血穿刺.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在疼痛情况、穿刺成功率及退针成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个体疼痛感低于对照组,在穿刺成功率及退针成功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 结论 BD 针静脉采血穿刺可有效减轻患者穿刺时的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变化快,有的神志不清甚至烦躁不安,常常需紧急抢救及手术。急救时既要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又要静脉抽血行各种实验室检查,而采血时需用多个真空采血器,往往是15 mL以上的血,同时颅脑损伤患者有时需快速输入甘露醇,时间紧急,且必须保证有通畅的静脉通道。因此作者对颅脑外伤急救患者,为减少其痛苦,赢得宝贵时间,采用了真空抽血器联合浅静脉留置针进行抽血化验、输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颅脑外伤88病例急诊中男63例,女25例,年龄12~88岁,平均54岁。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6例,2组一般资料在病情、年龄、性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gt;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行外周浅静脉留置同时联合真空抽血器抽血化验输液,对照组按常规分别行外周静脉输液及真空抽血器抽血化验。1.2方法准备好用物:按医嘱备好液体(同密闭式输液法排气),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密闭式静脉留置针(一端是针芯,另一端接肝素帽),3 M透明敷贴,奥地利格雷那公司生产的真空采血试管、真空采血双向针头及常规输液用物。分开真空采血双向针头一端及取下一次性密闭式静脉留置针肝素帽,连接真空采血针一侧针头与一次性密闭式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