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孙思邈是历史上第一位将道家性命双修养生理论进行总结诠释和推广应用的伟大的医学家和养生家。在他的影响下,道家内丹养生学说在唐宋元时期得到快速发展,促进了中医学与道家养生学继《内经》之后的第二次大融合,从而推动了命门学说和中医养生学的发展、成熟。  相似文献   

2.
命门学说奠基于《难经》,发展成熟于明代。在命门学说发展成熟的过程中,道家养生发挥了重要作用。命门学说是道家养生理论与医学实践逐步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道家思想及养生实践对命门学说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道家的"玄牝学说"肇始于春秋《老子》,而医家的命门学说则脱胎于道家的"玄牝学说".《内经》"眼目命门说"反映了道家及《内经》重视心神的思想;《难经》"肾元三焦命门说"则集中反映了先秦道家及《内经》、《难经》"天人同构"、"阴阳一体"的思想.从命门学说的发生学原理来看,《内经》"眼目命门说"与《难经》"肾元三焦命门说"是密切联系的整体.  相似文献   

4.
从命门学说的发生学原理论《内经》《难经》命门的统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道家思想及养生实践对命门学说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道家的“玄牝学说”肇始于春秋《老子》,而医家的命门学说则脱胎于道家的“玄牝学说”。《内经》“眼目命门说”反映了道家及《内经》重视心神的思想;《难经》“肾元三焦命门说”则集中反映了先秦道家及《内经》、《难经》“天人同构”、“阴阳一体”的思想。从命门学说的发生学原理来看,《内经》“眼目命门说”与《难经》“肾元三焦命门说”是密切联系的整体。  相似文献   

5.
孙一奎提出"命门动气学说"的学术思想,其中,道家学说对其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他将易学和医学相融合,重视养生,主张清心寡欲、恬淡虚无,运用道家学说来充实自己的医学理论,并对治未病的思想有所发挥。文章浅要分析命门动气学说的发展与道家学说的关系,进一步对命门动气学说进行阐述,对后世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6.
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有两大层面:一是临床辨证思维方法的不断丰富、充实、完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体系,另一层面是对生命本质的探讨,对生命之源的深入认识,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命门学说。命门一词出自《内经》,从学说发展的历史看,命门学说是道家养生理论与医学实践逐步结合的产物。自《难经》开创命门学说以来,历代医家对命门都从不同的方面予以探讨,使命门学说不断发展,趋于成熟。兹就其主要内容探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命门探源     
关于命门学说的发生学原理,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难经》《内经》命门说深受哲学界水火之争的影响,另一种观点认为《难经》命门学说起源于“水生万物说”。两种观点均有不尽完善之处。考明代孙一奎、赵献可、张景岳对命门学说的阐述,知医家的命门学说脱胎于道家的“玄牝学说”,而道家的“玄牝学说”则肇始于春秋《老子》。命门学说是道家养生理论与医学实践逐步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各代医家有关命门和命门学说的研究和认识进行整理及分析,从命门为目、右肾命门、两肾命门及肾间命门四个不同思路对命门的功能及虚实之性进行讨论。可知其性多虚少实,与命门相关的疾病多由机体自身精气的亏损所致。因此关于命门系统疾病的治疗应以补为主,培其不足,为临床疾病的治疗和中医养生康复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还原《难经》命门学说的构建思路,寻绎其本意,认为:(1)《难经》“命门”一词借自《黄帝内经》,但在“正名”方法与义意上却又迥然不同。(2)对《黄帝内经》混集先后天功能于肾脏这一理论缺陷的自觉与补救,乃构建命门学说的初衷。(3)“以五脏为中心”观念、“功能以实体为依托”观念、未能发现五脏以外的新实体以及“水生万物”哲学命题共同主导了“右肾命门论”的构建,并为肾命之争埋下了种子。(4)元(原)气根于命门(右肾),但作为“右肾命门论”衍生物的“肾间动气”“其气与肾通”,却又进一步模糊了先天右肾(命门)与后天左肾的畔界。(5)命门为先天之脏,与后天诸脏不同,不存在脏腑表里、经络络属以及与形窍志液时的特定对应关系。指出:以命门为先天、肾为后天,对命门与肾作彻底的剥离,是命门学说重获新生与发展的肯綮所在。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3,(7):1332-1333
肾命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内科病的诊治有指导意义,而且对骨病的治疗也有指导作用。历代医家关于命门的位置及其与肾的关系存在很大的争议,主要有四种观点,总结后得出肾与命门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关系。另外从肾命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方面探讨肾与骨的生理病理关系,得出两者关系密切,故临床上可以运用肾命理论来指导骨病的治疗。最后是肾命理论论治的应用。列举常见骨病:如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性关节炎及骨肿瘤等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命门”一词,初载于《内经》,是指太阳经经气终点之睛明穴。自秦越人始,提出两肾之中,“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说,由此形成“命门学说”。命门这一器质的定位问题,众说不一,总的认为命门与肾有关。作者认为:人体有两个命门,代表两极,是一太极,丘脑—肾上腺是命门。  相似文献   

12.
一、命火学说的渊源与发展肾病学说始于内、难两经,创于易水学派,继于宋元两朝,盛于明清两代。随着肾命的立说与发展,关于“命门相火”“命门天火”(亦称阴火、龙雷之火)“命门水火之说”相继而立。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出“阴火”之说,拟“补中益气汤”以治脾胃之阴火亢盛之证,首创了以甘温除热的治疗法则。张景  相似文献   

13.
生命的本原“命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家明 《江苏中医》1997,18(8):45-46
“命门”一词,初载于《内经》,是指太阳经经气终点之晴明穴。自秦越人始,提出两肾之中,“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说,由此形成“命门学说”。命门这一器质的定位问题,众说不一,总的认为命门与肾有关。作者认为:人体有两个命门,代表两极,是一太极,丘脑-肾上腺是命门。  相似文献   

14.
浅谈肾与命门一体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与命门 ,其部位与生理功能为历代医家争论之悬案 ,有“左肾右命”之说 ,亦有…肾间命门”之说 ,亦有“肾间动气命门”及“两肾俱称命门”说。本人结合前贤及临床观察 ,从肾与命门的生理功能 ,病理变化、临床治疗三方面论述肾与命门合为一体 ,二者为问一脏器的同一思想  相似文献   

15.
赵献可 ,明末著名医家 ,自幼刻苦学习轩歧之术 ,掌握了深厚的中医理论知识 ,并形成了一些独创性见解。他极力推崇薛己的温补学说 ,并结合古典医籍和个人临床经验 ,创立了肾间命门学说。认为命门位于两肾之间 ,内藏先天无形之真水真火 ,而两肾藏后天有形之水火。命门是人体真君真主 ,主宰人体一切生命活动 ,而人体生病就是由于真水真火失调所致。赵献可的主要著作有《医贯》和《邯郸遗稿》 ,对后世有较大影响。本文试对其倡补肾命的思想作一论述 ,以期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 ,指导中医临床 ,敬请老师、同道斧正。1 学术指导思想1 1 变革易…  相似文献   

16.
内丹术是我国道家重要的修炼方法,其功法要素有凝神、调息等,对于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以及对重大疾病的预防、康复均有重要意义。其功法实践不仅是对中国传统哲学和中医藏象学说的具体运用,而且对中医学心肾相交原理和命门学说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命门概念自《内经》提出之后,一直备受争议,主要有双目、两肾、右肾、肾间动气、君主命门等观点.孙一奎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观点,对命门的发挥有其独到之处.他运用理学太极加以解释,将命门从两肾分离出来,提出命门动气学说.这一学说的提出纠正了当时妄用寒凉治疗虚损的时弊,临床治病注重培补元气以及灵活运用温补与滋阴,明确了温补肾阳的重要性,对“命门”的概念以及温补学派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后世医家在其基础上,提出不同的观点及认识,继承、发扬、间出新意的同时,也推动了命门动气以及温补学派的壮大.  相似文献   

18.
命门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明代著名医家孙一奎在命门学说方面受《难经》影响颇深,提出肾间"命门动气说""命门-太极说"等观点。本文将从命门的位置、功能、属性及孙一奎对命门学说的临床应用四个方面结合《难经》原文进行探讨,阐述孙一奎对《难经》命门学说的继承与发挥,认为孙一奎基本沿袭了《难经》的学术思想,并融合各家学说,取长补短,阐释与完善了命门学说,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医肾与命门理论在传承中存在着概念混乱、临床应用无所适从的尴尬,为此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难经》溯源求本,阐明肾命理论源流、探求其学术内涵,并指出《难经》命门从《内经》肾概念升华而出,开启了中医先天理论的先河,经过后世的发挥和发展,特别是明代医家以太极之理论证命门,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及其哲学方法论的影响,提高了中医先天理论的学术层次和科学价值。最后,梳理了肾命理论的临床应用思路,探讨了两者的不同用药特点,以作为笔者主张命门主先天理论的回应。  相似文献   

20.
孙其新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1):879-881
针对肾命理论中阴阳概念的混乱局面 ,进一步探讨了秦伯未的学术思想。结论 :提出命门的概念 ,突出命门通过心、肾、督脉与脑有着密切的关系 ,揭示命门与脏腑及形体组织的具体联系 ,总结出命门的中医网络系统 ,规范和丰富了命门学说 ;肾与命门是二物一体关系 ,肾不纳气与肾气不固应统一于肾气虚 ;肾精肾气的功能归于肾 ,真阴真阳的全身作用属于命门 ,传统的肾阴肾阳一律统称为真阴真阳 ;对肾精、肾气与真阴、真阳进行严格的界定 ,重构肾命阴阳气精辨证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