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胎盘特异性基因PLAC1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及肝转移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析PLAC1在62例结直肠癌、13例肝转移癌、28例癌旁10cm正常组织标本的表达情况。结果 PLAC1表达在癌旁10cm正常黏膜、结直肠癌组织、肝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0(0/28)、56.5%(35/62)和61.5%(8/13),结直肠癌和肝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10cm正常黏膜,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直肠癌组织和肝转移组织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LAC1在女性表达高于男性;PLAC1表达增高与结直肠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因素相关。结论 PLAC1异常表达可能在结直肠癌及其肝转移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Surviv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谭海燕  刘军  邬善敏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22(10):1175-1176,i0001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原位观察4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凋亡。结果癌组织Survivin的阳性表达相对含量(PU)值(38.76±5.14)明显高于癌旁(25.17±7.26)和正常组织(0.57±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P<0.05),正常大肠黏膜中极少见Survivin蛋白表达;癌旁和癌组织凋亡指数(AI)分别为(7.51±2.63)%和(4.65±1.7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P<0.05);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相关,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和DukesC/D期的Survivin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相关组别(P<0.05)。结论Surviv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Survivin表达可抑制结直肠癌的细胞凋亡,这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有关因素;Survivin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癌性锚蛋白重复序列(gann ankyrin repeats, Gankyrin)在结直肠癌和正常黏膜组织的表达情况及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5例结直肠癌组织、30例癌旁黏膜组织检测Gankyrin蛋白的表达,检测所得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各组资料的比较均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Gankyri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2%,在癌旁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3.3%,其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黏膜组织(χ2=24.109, P<0.01);Gankyrin蛋白在同一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阳性表达高于癌旁黏膜组织的阳性表达(χ2=6.722, P<0.05);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Ganky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χ2=6.139, P<0.05),在TNM分期中,(Ⅲ+Ⅳ)期的癌组织Ganky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阳性表达率(χ2=5.130, P<0.05);Gankyrin蛋白在结直肠癌的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有无浆膜浸润和肿瘤的分化程度无显著关系(P>0.05)。结论 Gankyri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对判断预后的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生长抑制因子2(ING2)、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2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ING2和MMP-13蛋白的表达.结果 ING2和MMP-1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1.7%和78.3%,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χ2=13.611,P=0.000;χ2=20.138,P=0.000).ING2、MMP-13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相关(P<0.05 ),浸润程度越深,两者的表达率越高;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Duke’s分期C、D期显著高于A、B期.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ING2与MMP-13阳性表达之间有显著正相关性(r=0.477,P<0.05).结论 联合检测ING2和MMP-13蛋白的表达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和评估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 S-转移酶π (GST-π )和 DNA拓扑异构酶Ⅱ-α (Topo Ⅱ-α )在肿瘤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 ABC法检测 GST-π和 Topo Ⅱ-α在 60例结直肠癌、癌旁组织和 15例正常结肠黏膜中的表达并分析其意义.结果 GST-π和 Topo Ⅱ-α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90.0%和 86.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黏膜( P〈 0.01). GST-π和 Topo Ⅱ-α表达强度与肿瘤大小和组织学类型无关( P 〉0.05),但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与否密切相关( P〈 0.01). GST-π在低分化癌组织中高表达;Topo Ⅱ-α在高分化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高于低分化癌( P〈 0.01).结论 GST-π和 Topo Ⅱ-α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关,可作为衡量肿瘤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wist、E-钙黏蛋白和β-连环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60例结直肠癌和20例同期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中Twist、E-钙黏蛋白和β-连环蛋白的表达。结果 Twist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53.3%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0%;E-钙黏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35.0%显著低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100%;β-连环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18.3%显著低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100%。Twist、E-钙黏蛋白、β-连环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异常表达均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与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无关。Twist与E-钙黏蛋白和β-连环蛋白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Twist、E-钙黏蛋白和β-连环蛋白可能协同参与了结直肠癌的早期转移等过程,可能作为反映结直肠癌早期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指标,Twist将来可能成为结直肠癌靶向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hPer2蛋白在人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取人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各38例,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中hPer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l临床及病理常用指标的关系.结果 在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黏膜细胞中hPer2均有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6%(31/38)及97.4%(37/38),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癌旁组织为参照,hPer2在癌组织中表达下调者占63.1%(24/38),表达上调者占5.3%(2/38),无明显区别者占31.6%(12/3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er2表达失调与结直肠癌患者年龄≤50岁、肿瘤组织学分级高、浸润深度深、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晚相关(P<0.05).结论 hPer2在人结直肠癌中表达下调.hPer2表达的失调甚至缺失可能与结直肠癌的生长、浸润、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8.
组织蛋白酶 B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 B( CatB)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法检测 83例患者的结直肠癌原发灶、正常结肠黏膜、转移淋巴结和肝转移灶中 CatB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外周静脉血 CatB水平.结果结直肠癌原发灶、正常结肠黏膜、转移淋巴结和肝转移灶中 CatB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56.6%、 31.3%、 88.4%和 85.0%,癌原发灶、肝转移灶和转移淋巴结中 CatB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χ 2=45.6124, P< 0.01);转移淋巴结和肝转移灶中 CatB表达阳性率高于癌原发灶(χ 2=11.5982、 4.3747, P< 0.05). Dukes C、 D期 CatB表达阳性率高于 Dukes A、 B期(χ 2=16.9385, P< 0.01),低分化腺癌和黏液腺癌 CatB表达阳性率高于高、中分化腺癌(χ 2=14.2338, P< 0.01). 83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静脉血 CatB平均水平为( 5.9± 2.9) ng/ml, 30例健康志愿者 CatB平均水平为( 2.3± 1.1) n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6975,P< 0.01). Dukes C、 D期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 CatB水平高于 Dukes A、 B期患者.结论 CatB增强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有关,检测外周静脉血 CatB水平对临床预测和判断淋巴结和肝转移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评价和观察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Twist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分析两者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并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20例结直肠腺瘤和20例癌旁正常肠黏膜中Twis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1)Twist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56.7%)显著高于腺瘤组织(10%)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0%);E-cadher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35%)显著低于结直肠腺瘤(70%)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100%);(2)Twist和E-cadherin在结直肠癌异常表达均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与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无关.结论 Twist是结直肠癌浸润和早期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指标,联合检测Twist和E-cadherin有助于判断结直肠癌的转移和预后;Twist将来可能成为结直肠癌靶向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SOX2的表达及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指导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据.方法:收集150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采用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中SOX2的表达.采用实时RT-PCR检测其中3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OX2 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SOX2蛋白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结果:SOX2阳性表达主要位结直肠癌癌细胞的细胞核内,且在127例呈中高表达(表达率84.6%)显著高例癌旁结直肠组织中的高表达(8%,P<0.01).SOX2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是癌旁结直肠组织的2.5~15倍.SOX2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肿瘤部位、大小等无相关性(P>0.05),但与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SOX2蛋白和mRNA的表达显著高癌旁结直肠组织,其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无肝转移、术时合并肝转移和术后发生肝转移的各30例结直肠癌组织以及3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对照组)中的COX-2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性别、年龄、Dukes分期等临床特征之间的联系,比较无肝转移、术时肝转移、术后肝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COX-2表达水平。结果COX-2表达情况: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P〈0.05);在术时肝转移组和术后肝转移组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无肝转移组(P〈0.0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分化等级、病理类型、术前癌胚抗原(CEA)和糖链抗原19-9(CA19-9)无关,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COX-2过度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肝转移相关,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促肝再生磷酸酶3(PRL-3)蛋白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等病理学特征的关系,以及其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6例CRC组织及其对应正常黏膜、6例结直肠腺瘤(CRA)及其对应正常黏膜、29例转移淋巴结及6例肝转移灶中的PRL-3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根据随访结果建立生存曲线.分析PRL-3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PRL-3在结直肠正常黏膜和CRA中几乎无表达:46例CRC组织中有26例(56.5%)阳性表达;29例转移淋巴结中有26例(89.7%)阳性表达:6例肝转移灶中有5例阳性表达。PRL-3在CRC细胞浆中呈弥漫性表达,而在细胞膜上表达更集中和强烈。PRL-3表达与肿瘤分期(P=0.019)和淋巴结转移(P=0.026)密切相关,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大小和位置无关(P〉0.05)。CRC中有淋巴结转移的29例(63.0%)PRL-3阳性率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17例(37.0%)(P=0.001)。中位随访时间为41.4个月,CRC表达PRL-3蛋白阴性的患者累计生存率显著高于阳性表达者(P=0.032)。结论PRL-3可以作为预测CRC患者预后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94例大肠癌组织标本中VEGF-C的表达,同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其mRNA在4株大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结果VEGF-C在53.2%的大肠癌患者中呈阳性表达;VEGF-C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中的表达,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C的表达与淋巴管浸润和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1),但与年龄、性别、肿瘤的位置、浸润深度和血管浸润均无明显相关。VEGF-CmRNA表达于大肠癌LoVo及LoVo-5-Fu耐药细胞株。结论VEGF-C的表达可能参与肿瘤淋巴管生成,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nm23-H1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PCR及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测定30例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及癌旁2、5cm组织和远端正常对照组织的nm23-H1 mRNA以及蛋白表达水平,分析nm23-H1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结直肠癌中nm23-H1 mRNA的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明显相关(P<0.05)。nm23-H1蛋白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中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Dukes分期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并同基因转录水平一致。结论 nm23-H1的降表达是结直肠癌转移中的重要的分子生物学事件,检测结直肠癌中nm23-H1的表达情况对评估患者的预后可能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金属硫蛋白和FasL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i SY  Yu B  An P  Zuo FY  Cai HY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7):1118-1120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MT)和FasL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及肝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定量RT-PCR方法检测93例大肠癌原发灶、正常结肠黏膜、转移淋巴结和肝转移灶MT、FasL表达。结果大肠癌原发灶、正常结肠黏膜、转移淋巴结和肝转移灶中MT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8.1%、32.3%、81.1%、64.3%。FasL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1.9%、19.4%、62.3%、92.9%。癌原发灶、肝转移灶和转移淋巴结中MT、FasL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X^2=35.2421、57.5152,P〈0.01)。转移淋巴结MT表达阳性率高于癌原发灶(X^2=8.0565,P〈0.01)。肝转移灶FasL表达阳性率高于转移淋巴结和癌原发灶(X^2=8.6674、22.4455,P〈0.01)。Dukes′C、D期MT、FasL表达阳性率高于Dukes′A、B期(X^2=18.8871、25.1650,P〈0.01)。低分化腺癌和黏液腺癌MT、FasL表达阳性率高于高分化和中分化腺癌(X^2=11.1546、9.2239,P〈0.05)。转移淋巴结中MT mRNA表达高于FasL mRNA表达。肝转移灶中FasL mRNA表达水平高于MT mRNA表达。结论MT、FasL增强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有关,检测MT、FasL表达可作为大肠癌预后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SP27和claudin-10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结直肠癌组织、25例结直肠腺瘤组织、5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HSP27和claudin-10的表达,并分析结直肠癌中两者表达的关系以及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在结直肠癌组织、结直肠腺瘤组织、正常结直肠黏膜中HSP2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0%、20.0%、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laudin-10阳性表达率72.0%、56.0%、5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中HSP27与claudin-10的表达呈正相关(r=0.318,P=0.024)。单因素分析显示,HSP27的阳性表达率与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laudin-10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生存分析显示,HSP27和claudin-10阳性表达患者平均生存期明显低于各自的阴性表达患者(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HSP27、claudin-10表达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均P<0.05)。 结论:HSP27在结直肠癌中组织中表达上调,并可能与claudin-10协同在结直肠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抑制剂-2(TIMP-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0例大肠癌组织MMP-2和TIMP-2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MMP-2和TIMP-2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4.3%和30.3%。MMP-2的表达与大肠癌的病理分期和淋巴转移呈正相关(P<0.05),而TIMP-2的表达与其呈负相关,MMP-2和TIMP-2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MMP-2和TIMP-2的表达与大肠癌的病理分期和淋巴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胞质蛋白(L-plastin)在结肠直肠肿瘤病人的血浆、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结肠直肠肿瘤病人与正常人血浆标本的L-plastin表达水平;并用免疫组化法定位检测,Western印迹法半定量测定组织中L-plastin的表达。结果:结肠直肠肿瘤病人血浆L-plastin的表达较正常人显著增高,肿瘤组织中L-plastin的表达亦较正常组织明显增高。而L-plastin高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转移等密切相关,与肿瘤侵犯深度和远处转移无关。结论:L-plastin在结肠直肠肿瘤病人的血浆、组织中表达显著增高,并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能成为筛查、预后判断及基因靶向治疗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jun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术后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VEGF-C及c-jun蛋白的表达。结果 VEGF-C及c-jun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VEGF-C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侵犯肠壁深度及肿瘤分期有关(P0.05)。C-jun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关。在高、中分化腺癌组中,VEGF-C及c-jun蛋白表达存在关联(χ2=5.222,P0.05)。单因素分析示影响结直肠癌术后总体生存率的因素有肿瘤大小、侵犯肠壁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VEGF-C的表达状态。结论 C-jun基因可能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VEGF-C的表达影响结直肠癌术后预后。C-jun蛋白及VEGF-C的联合检测对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肠良恶性肿瘤中PTEN的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大肠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2 8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 ,3 2例大肠腺瘤的腺体及腺体旁组织 ,12例大肠息肉及息肉旁组织 ,48例大肠癌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TEN蛋白在所有大肠肿瘤组织的表达与其在正常粘膜组织及肿瘤旁组织表达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TEN蛋白在所有大肠肿瘤组织的表达水平 ,尤其在大肠息肉和大肠癌中 ,均显著低于正常大肠组织及其相应的肿瘤旁组织 ,且与肿瘤的大小呈显著负相关 ;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与癌组织分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而与其临床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脏器转移无关。结论 抑癌基因PTEN在大肠息肉 (尤其是腺瘤性息肉 )和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检测PTEN蛋白表达可能对大肠息肉 (尤其是腺瘤性息肉 )和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指导临床术后的进一步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