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乙肝病毒不同携带形式产妇的新生儿通过母乳、脐血感染HBV的危险性。采用PCR技术检测携带乙肝病毒产妇的最早初乳中HBV-DNA。最早初乳检出HBV-DNA的产妇,24小时后的不同时间再取母乳采用PCR两次扩增技术检测乳汁中的HBV-DNA。携带HBV孕妇产后取脐血用PCR技术检测HBV-DNA携带情况。最早初乳219例,18例检出HBV-DNA,24小时后的不同时间18例产妇第二次母乳仅1例HBV-DNA阳性。检测脐血141例,HBV-DNA阳性24例,阳性率17.02%,大三阳最高35.89%。结果显示,携带乙肝病毒产妇下乳24小时后母乳HBV—DNA携带明显低于最早初乳。脐血中HBV-DNA检测结果提示,孕妇为大三阳,两项抗原阳性,三项抗体阳性之新生儿感染HBV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2.
乙肝病毒携带产妇母乳喂养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讨忆肝病毒携带产妇母乳喂养的安全性问题,我们收集了72例HBsAg阳性产妇的初乳及其新生儿的静脉血,检测其乙肝病毒标志物和HBVDNA。发现HBeAg阳性产妇和HBeAg阴性产妇初乳的乙肝标志物阳性率分别为71%和45%,其新生儿近内感染率分别为29%和16%。结论:HBeAg阳性产妇的乳汁排毒率高,传染性强,不宜哺乳。已发生宫内感染的新生儿母乳喂养利大于弊。尚未感染的新生儿是否喂养母乳要根  相似文献   

3.
张兰英  李晓平 《新生儿科杂志》2000,15(5):193-194,200
探讨乙肝病毒不同携带形式产妇的新生儿通过母乳、脐血感染HBV的危险性。采用PCR技术检测携带乙肝病毒产妇的最早初乳中HBV-DNA。最早初乳检出HBV-DNA的产妇,24小时后的不同时间再取母乳采用PCR两次扩增技术检测乳汗中的HBV-DNA。携带HBV孕妇产后取脐血用PCR技术检测HBV-DNA携带情况。最早初乳219例,18例检出HBV-DNA,24小时后的不同时间18例产妇第二次母乳仅1例HBV-DNA阳性。检测脐血141例,HBV-DNA阳性24例,阳性率17.02%,大三阳最高35.89%。结果显示,携带乙肝病毒产妇下乳24小时后母乳HBV-DNA携带明显低于最早初乳。脐血中HBV-DNA检测结果提示,孕妇为大三阳,两项抗原阳性,三项抗体阳性之新生儿感染HBV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母亲母乳喂养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母亲母乳喂养的安全性.方法 入选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母亲的足月健康新生儿,所有婴儿均接种乙肝疫苗,或联合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按照母亲选择的不同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或配方奶喂养组;婴儿出生时,3、7、12月龄,分别检测乙型肝炎抗原和抗体.结果 母乳喂养与配方奶喂养婴儿比较,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以及慢性HBV感染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在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联合免疫下,乙肝病毒携带母亲的母乳喂养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纯母乳喂养婴儿少量便血的原因。方法:研究对象为75例以少量便血为症状的纯母乳喂养婴儿,记录便血症状出现的年龄、伴随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大便培养、结肠镜及肠黏膜活检等)的结果。75例患儿的母亲均被指导进行膳食回避,即去除饮食中的动物及植物蛋白类食物4周,观察便血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患儿出现便血症状的平均年龄为7.4周,最常见的伴随症状是腹泻(71%),实验室检查中以轻度贫血最多见(60%),大便常规可见红、白细胞,但大便培养均为阴性。结肠镜检查提示结肠炎,20例患儿行肠黏膜活检提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母亲去除蛋白饮食后的72~96 h,患儿肉眼可见的便血消失。结论: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因对母亲摄入的蛋白过敏而出现便血。  相似文献   

6.
HBsAg阳性母亲母乳喂养的探讨:附12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BsAg阳性母亲能否行母乳喂养国内外仍有争议,为此我们在1989年8月至1990年9月进行对照、追踪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评价早产儿母乳喂养强化时机对早产儿住院期间生长的影响,探讨早产儿母乳喂养强化的最佳时机和进程。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011年3月在4家三甲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治疗、住院期间母乳喂养量大于总喂养量50%并应用母乳强化剂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开始添加母乳强化剂的时间分为早强化组[奶量〈90ml/(kg·d)即开始强化]和晚强化纽[奶量≥90ml/(kg·d)开始强化],再根据从开始添加母乳强化剂至足量强化的时间分为快强化组(1~3天完成足量强化)和慢强化组(≥4天完成足量强化)。对不同组间早产儿的合并症、肠内营养情况及生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早产儿共67例。早强化组32例,晚强化组35例,两组基本情况、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等合并症发生率、住院期间体重增长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强化组出院时小于胎龄儿(SGA)比例与出生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强化组出院时SGA比例较出生时增多(72.7%比42.9%,P=0.013)。快强化组41例,慢强化组26例,两组基本情况、NEC等合并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快强化组住院时间更短[(34.0±15.6)天比(43.0-4-13.6)天,P=0.02],住院期间体重增长速率更快[(18.3±5.3)g/(kg·d)vs(15.7±3.7)g/(kg·d),P=0.03]。快强化组出院时SGA比例与出生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强化组出院时SGA比例较出生时更多(65.4%比30.8%,P=0.012)。结论早产儿母乳喂养晚强化或慢强化均加剧宫外生长迟缓,早强化或快强化对早产儿是安全的。建议在早产儿母乳喂养量达90ml/(kg·d)之前开始添加母乳强化剂;足量强化应尽量在3天内完成。  相似文献   

8.
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儿气质比较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质是理解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概念。一些学者证实儿童刚出生后几天的气质大都受遗传的影响,然而在生后3月~4个月时,气质就变得复杂起来,并不断地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婴儿早期的不同喂养方式是一种不同的生活体验,我们测试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儿的气质,进行比较分析,试图寻找不同喂养方式所造成儿童早期的气质差异。对象和方法杨浦区凤城街道儿童保健系统管理门诊中,凡年龄在4月1天至8月29天的婴儿,均由儿童保健专业人员询问母亲后填写婴儿气质问卷。共查144名婴儿,男75名,女69名,其中母乳喂养46名(男20名,女26名),人工…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 (简称乙肝 )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炎 (HBV MN)是儿童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因之一 ,临床上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或肾病样蛋白尿。其蛋白尿形成机制尚未明确。我们测定了HBV MN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培养上清液的细胞因子变化 ,并将其注入大鼠尾静脉 ,以观察对大鼠尿蛋白排泄的影响。对象1.HBV MN组 :8例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6~ 12岁 ,均行肾活检病理学检查 ,诊断符合下列条件 :(1)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2 )血清乙肝病毒 (HBV)标志物阳性 ;(3)病理检查确诊为膜性肾病并可除外其他继发性膜性肾病。其中经…  相似文献   

10.
至今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转阴问题已是全世界医学界研究的热点,遗憾的是目前仍无特效的转阴方法。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乙肝带毒者约1亿多人,孕妇平均每年为1千5百万,其中150万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她们的新生儿60%以上被感染。一般HBsAg(+)母亲的婴儿,单接种乙肝疫苗的有效率低于70%,有超过30%的孩子仍有被感染到乙肝的可能。基于此因素,我院自1999年12月至2004年6月对我院产科孕期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及其所分娩的新生儿进行了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负荷量苯巴比妥防治新生儿惊厥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PB)是预防和治疗新生儿惊厥的首选药物。常规剂量PB治疗新生儿惊厥常不能控制发作,近年来国外研究一致认为应给予大负荷量,为探讨PB大负荷量治疗对我国新生儿是否安全、适当,自1986年5月以来我科治疗24例,临床实践表明,PB大负荷量预防、治疗新生儿惊厥是安全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对胃复安临床使用安全性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13.
安定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惊厥是新生儿常见急危重的临床症状之一,积极查找病因。及时控制惊厥,是十分必要的。为便于探讨安定在治疗新生儿惊厥过程中的安全性,作者回顾性分析了过去20年中应用安定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病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乙型病毒性肝炎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由于HBV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DNAP)缺乏校对酶活性,决定了HBV的高变异性。HBV前C区1896位变异为最常见的变异之一。我们观察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儿HBV前C区1896位变化,以探讨病毒变异与临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婴幼儿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WHO推荐:婴儿在出生后6个月应完全接受母乳喂养。随着医疗卫生营养知识的普及,母乳喂养越来越得到认可。目前有大量证据表明母乳喂养对母亲和婴儿均有益[1,2]。母乳喂养能保证婴儿的营养供给,提高免疫力,减少婴儿过敏,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降低成年后糖尿病、肥胖发生的风险等;同时可以减轻母亲社会经济负担、预防母亲产后心理疾病发生、增进母婴感情。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骨髓检查是确诊ITP的重要手段,骨髓标本的采集作为一种有创性的检查,在小儿ITP特别是重症病例运用的安全性值得关注。我科自1997年起,采用胸骨穿刺采集骨髓,现就1999年1月至2004年5月接受胸骨穿刺的90例ITP患儿术中及术后的安全性进行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