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医院感染尤其是经输血感染而引起的医疗纠纷越来越受到卫生部门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已成为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输血治疗引起血源性疾病屡见报道(其发生率为2.4%~27.3%,世界各国不等)犤1犦。为了预防和避免医院感染和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对住院患者尤其是输血治疗前患者进行有关血源性疾病标志物的检测是必要的犤1~4犦。笔者将我院1996-03~2001-12住院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在输血前进行有关血源性疾病标志物的检测资料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①研究对象:取我院自1996-…  相似文献   

2.
目前,血液传播性疾病明显增多,输血前检查对预防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本研究对我院2006年的输血前检查情况作回顾性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患者输血前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5年11月至2009年11月的5568例患者输血前血液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及梅毒抗体检测分析。结果HBsAg阳性率11.5%,抗-HCV阳性率1.44%,抗-HIV阳性率0,梅毒抗体阳性率0.29%。结论对输血前患者进行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对于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预防和减少以及因输血后感染引起医疗纠纷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患者、医院及供血单位均有保护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于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进行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了解患者输血前的传染病感染大况,避免和预防各种的病情感染或医患纠纷,进而探讨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对于临床的意义所在。方法对1900例拟输血患者进行血液样本采集,并进行乙型肝炎5项指标、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梅毒抗体及人类自身免疫缺陷病毒抗体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结果在1900例拟输血患者中HBc-Ab具有最高发的阳性率;以HBe-Ag以外的检测指标,显示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同时HBs-Ag、HBe-Ab、HBc-Ab在性别因素中提示具有统计学意义;低龄组(低于60岁)只有HIV、HBs-Ag及HBe-Ag较高于高龄组(高于60岁),同时在忽略HIV和HBs-Ab的情况下,其他的检测指标均表现出统计学差异性。结论对患者输血前进行8项感染性指标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医疗行为、预防血液传播性疾病的传染、减少因输血后感染引起的多种医疗纠纷,对于医院、医师及患者、供血单位具有重要的临床及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患者输血前检测感染性指标的意义。方法选择输血的患者41200例,在输血前检测并分析其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 Ag),严格依照各试剂于仪器的操作说明书完成全部检测项目。结果本次研究中本院41200例患者的输血前检测结果为:HBs Ag阳性率为5.12%,共2104例,抗-HCV阳性率1.5%,共618例,抗-HIV阳性率1.4%,共62例,抗-TP阳性率0.2%,共82例。结论在输血前检测患者的感染性指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能够避免输血后出感染、预防有关疾病通过血液传播、规范医疗行为,并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供血单位、医院和患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受血者在输血前传染病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166例输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谷丙转氨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抗体检查。结果HBsAg阳性、抗-HCV阳性的百分率分别为13.8%和3.0%。单独ALT〉40u/L者115人次,未检出抗-HIV阳性和梅毒抗体阳性:结论对受血者在输血前传染病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输血前患者的感染状况,避免和预防院内感染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检测1 249例患者输血前乙型肝炎两对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抗体(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1+2型)(抗-H IV)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并分析其结果。结果:1 249份标本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 sA g)阳性率为19.45%,抗-HCV阳性率为1.20%,TP阳性率为1.28%,抗-H IV阳性率为0,ALT异常阳性率为14.57%。结论:输血前已感染乙型肝炎、丙肝、梅毒是严重的,明显高于自然人群的感染率,并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说明了对患者进行输血前常规检测感染因子(九项)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患者输血前相关传染病检测结果,最大限度的避免和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感染和防止输血纠纷事件发生。方法针对2004~2011年永城市各医疗机构16341例输血患者,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结果患者输血前HBsAg阳性率9.64%,与参考文献[1]结果偏低。抗-B阳性4791例,阳性率29.32%,与季阳等撰写的"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8%)偏高1.32%。核心抗体阳性4578例,阳性率28.02%,与季阳等撰写的"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51%明显偏低(见表3)。抗-HCV阳性率2.06%,与全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比偏低[1]。抗-HIV阳性率0.092%,与资料统计:抗-HIV阳性率在一般人群中是0.05%~0.1%之间相同[2],梅毒阳性率0.44%,总体呈上升趋势[3](见表2)。结论开展输血前检测对于医患双方自身保护,减少和杜绝经血传播疾病而引起医疗纠纷及避免交叉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院从2001年开始对受血者输血前进行血液性传播疾病检测,感受到了较高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2001年3月-2006年3月本院各科室需要输血治疗和手术输血的患者32308人,每人采集静脉血4ml,分离血清后及时检测HbsAg、抗-HCV、抗-HIV1+2、TP抗体、ALT。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控制医源性感染,为保障患者和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避免引起因血液传播性疾病导致的医疗纠纷.我们对手术或输血前患者的乙型肝炎5项、抗HAV、抗HCV、抗HEV、RPR、抗HIV进行了检测,现把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避免和减少因输血导致的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260例患者的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情况。结果 2007年947份血液标本,37份传染性指标阳性,阳性率3.91%;2008年1103份血液标本,51份传染性指标阳性,阳性率4.62%;2009年1210份血液标本,95份传染性指标阳性,阳性率7.85%;由此可见,传染性指标的阳性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只有在输血前对患者的血液进行传染性指标的检测,充分了解患者输血前的血液情况,才能避免院内感染,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前,威胁输血安全的因素主要是病原体经血液传播,如艾滋病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等.为了减少、避免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除血站严格筛查献血员、临床医师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外,对住院患者特别是患者进行输血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梅毒抗体检测十分必要.我们对2002年6月~2003年9月在本院治疗输血及术中用血患者(包括急诊治疗和手术患者)1 726例输血前严格按要求进行了上述4项血源性传染病指标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输血前检测血源性传染病指标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威胁输血安全的因素主要是病原体经血液传播,如艾滋病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等。为了减少、避免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除血站严格筛查献血员、临床医师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外,对住院患者特别是患者进行输血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相似文献   

14.
根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我们对2004年至2005年10月在我院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603例,在输血前进行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 2型)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Anti-TP)、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标本  相似文献   

15.
韩春滔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6):59-59,61
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为了减少和避免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我们对输血前患者进行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的血清标志物检测[1],现将5 044例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患者输血前的感染状况,强调检查相关感染性项目的重要性。方法检测928例患者输血前乙型肝炎两对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并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所检测的928例患者中,HBsAg阳性100例,阳性率10.8%;抗-HCV阳性13例,阳性率14%;抗-TP阳性5例,阳性率05%;ALT异常117例,阳性率12.6%。结论患者在输血前其血清学上述感染性指标已有一定比例的阳性率,说明患者在输血前已有不同程度相关传染性疾病的感染,输血前常规检查4项传染病学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进行肝炎病毒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肝炎的感染情况,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对136例需要输血或手术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五项和抗-HCV、抗-HGV进行检测。结果住院患者输血前和手术前肝炎病毒总感染率为36.03%。结论输血前和手术前住院患者肝炎病毒感染明显高于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说明对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进行病毒肝炎血清学标志的检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利于患者治疗及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19483例患者四项传染性指标的检测分析,探讨输血前和术前四项传染性指标检测的重要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对19483例输血前和术前患者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分析。结果〈br〉 在19483例患者中,检测样本总阳性数1606例,总阳性率5.16%,其中HBsAg阳性1242例(6.37%)、抗-HCV阳性123例(0.63%)、抗-HIV1/2阳性待复检3例(0.015%)、确诊阳性3例(0.015%)、抗-TP阳性238例(1.22%)。结论对输血前和术前患者四项传染性指标进行检测,可以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同时对减少医院感染,减少医患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申春喜 《淮海医药》2010,28(6):552-553
许多传染病是通过输血传播的,由于当前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病毒检测“窗口期”(病毒从侵入人体到能够检测出相应的抗体则需要一段时间)的问题,输血导致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仍然是难以避免的。病毒感染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是输血所致感染还是人院前已经感染或医源性感染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我院输血患者输血前感染性疾病感染状况,避免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EUSA法检测HBsAg、抗-HIV、-HCV、抗-TP检测。结果:我院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总阳性率为12.76%,其中HBsAg性率为11.20%,抗-HIV阳性率为0%.抗-HCV阳性率为0.58%,抗-TP阳性率为1.21%。结论: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可以了解受血者输血前经血液传播疾病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从而减少医患纠纷,避免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