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药物通过注射、内服、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反应称为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型。1诊断要点①有明确的用药史,有一定的潜伏期。②起病急,在红斑基础上发生松弛性水疱及表皮松解,尼氏征阳性。③黏膜损害严重。④全身中毒症状严重。2治疗原则①及早应用大量皮质类固醇激素。②防止继发感染。③注意补充液体及维持电解质平衡。④加强护理。3病因及发病机理引起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常见的致敏药物有:①解热镇痛药,如安痛定、安乃近、去痛片等。②磺胺类药,如复方新诺明、泻痢停等。药疹的发病机制可分为免…  相似文献   

2.
3.
《新乡医学院学报》1987,4(1):053-53
<正> 报告九例小儿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型药疹。致敏药物主要为磺胺类、解热镇痛药,抗生素和镇静药。治疗以足量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抗生素为主。作者还就本病病因,发病机理、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种。近年来药疹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致敏药物的种类几乎涉及各类临床用药[1]。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属重症药疹之一,是皮肤科重症,可发生全身80%的表皮松解坏死,伴大面积表皮剥脱,糜烂、渗出,似Ⅱ°烫伤样,眼、耳、消化道、呼吸道粘膜也常受累,且常伴肝肾等内脏器官损害,全身中毒症状重,易合并感染、败血症、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常因肺部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我科自1989年以来共收治10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0例患者中男6例,女4例,男女之比为3∶2,年龄1.5~61…  相似文献   

5.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是重症药疹之一,它起病急,发展迅速,病情严重,死亡率可达25%~50%[1].近日,我科收治了1例由苯妥英钠引起的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病人,经及时治疗,精心护理,病人在短时间内完全康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31例住院治疗的该型药疹患者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经过。结果致病药物包括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抗痛风药、中药等。皮损面积超过体表面积50%为18例(58.1%),黏膜受损者27例(87.1%)。经综合治疗,均痊愈。结论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病因、临床表现复杂;糖皮质类固醇、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适当局部护理及对症支持治疗对治疗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积累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患者潜伏期4d~27d,平均9.5d,使用糖皮质激素及支持治疗,加强皮肤护理,11例痊愈,1例好转.结论: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采取综合疗法是治疗该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氯氮平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较为少见,现将我院所遇2例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例1,王某,男性,38岁.精神分裂症病期12年.院外曾多次反复应用氯丙嗪治疗,近1年以100~200mg/d 维持治疗,病情稳定.停药2个月后,逐渐睡眠减少,出现幻听及关系妄想.  相似文献   

9.
大疱性表皮松解形药疹21例,致病药物:解热镇痛药6例,磺胺药6例,鲁米那5例(其中2例合用大仑丁),抗生素3例,酚酞1例。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足量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局部干燥暴露疗法。  相似文献   

10.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64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发病规律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研究了64例住院治疗的该型药疹患者。结果 致病药物包括抗生素(头孢类抗生素、青霉素为主),解热镇痛药(安乃近为主)、磺胺药(SMZco)以及抗痛风药(别嘌呤醇)等。57例(89.1%)皮损累及全身,56例(87.5%)伴有不同程度的粘膜损害。死亡14例(21.9%),继发感染是主要死因(占死因的64.3%)。结论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预后与及时停用过敏药物、年龄、皮损范围、皮质类固醇激素起用时间、血尿素氮水平、继发感染及患者机体状况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王一枫  阎永宁 《浙江医学》2007,29(12):1294-1295
大疱型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又称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是重症药疹的一类,症状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加。现对1994年5月至2004年5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和上海华山医院收治的31例大疱型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型[1],较少见,若抢救不及时,治疗不当,可致严重后果。华西医大附一院皮肤性病科于1998年1月至12月收治6例该病,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例中男性1例,女性5例,年龄16~48岁,平均28岁,职业有学生、农民、工人、干部。发疹前均有不同诱因,分别为:感冒、结核、痛风、尿毒症等。由青霉素引起者2例,解热镇痛药、抗痨药、别嘌呤醇、环磷酰胺引起者各1例。潜伏期1~20天,主要症状:红斑、水疱、疼痛、微痒,3例伴有发热,5例口腔糜烂,1例龟头…  相似文献   

13.
栾英 《吉林医学》1994,15(6):371-372
<正>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药疹为皮肤科最严重疾病之一。死亡率近50%,其并发症多、护理难度大。我科自1986年~1993年共收治16例重症药疹,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科16例中,男10例;女6例。年龄16岁~54岁。全身皮肤多处红斑大片水疱12例,面部肿胀不能睁眼2例,会阴糜烂2例,经治疗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平均住院天数27天~30天。2 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4.
李净  金海龙  马冬梅 《黑龙江医学》2004,28(11):881-882
抗癫痫药按化学结构分为乙内酰脲类、巴比妥类及琥珀酰亚胺类。药物主要是通过作用于病灶神经元 ,减少其过度放电 ;或是作用于病灶周围正常脑组织 ,防止异常放电的扩散 ;同时患者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现报告由抗癫病药引起的严重药疹 1例。1 病例摘要患者 ,女 ,2 1岁 ,因 2周前更换抗癫痫药 ,2 0余d后自觉前耳廓、颜面及双下肢瘙痒 ,4d后 ,出现咽痛 ,继之颈、躯干出现小米粒大的皮疹 ,鲜红突出于皮肤 ,伴发热、寒战。口服螺旋霉素、银翘片、先锋霉素、洁霉素、地寒米松未见好转。皮疹蔓延全身 ,臀部、下肢部分皮肤松解脱落。既往癫痫病史 1…  相似文献   

15.
我科收治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药疹 2例 ,经对症治疗后好转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 ,患者 ,女性 ,35岁 ,以全身皮肤呈紫褐色斑疹、水泡糜烂 ,伴疼痛 3天入院 ,自诉 3天前 ,出现发烧、流清涕 ,口服安乃近后第 2天全身皮肤出现暗红色斑片 ,其上附有大小不等的水泡 ,水  相似文献   

16.
1病历摘要 患者,男,60岁,因口服“去痛片”后全身红斑、水疱,痒6天,于2004年7月17日来我科住院治疗。该患12天前因头痛自服数粒“去痛片”,6天后先于上肢起红斑、水疱,自觉痛痒,皮损迅速波及全身,且口腔黏膜、外阴糜烂,由于口腔黏膜疼痛食欲不佳,数日未大便,发热,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药疹”,应用“地塞米松”(剂量不详)静点2天,病情继续发展,无口干、多尿症状。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无药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17.
18.
19.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系一种少见而严重的药物反应。发病时来势凶猛,高热,全身起大疱,表皮松解,酷似大面积烧伤,严重者常伴有粘膜及内脏损害。1护理体会1.1严格执杆消毒隔离制度本型药疹极为严重,它的皮损特征是全身出现红斑,在红斑的基础上迅速起大戒,表皮松解似烂水蜜桃样,有大面积创面暴露,易感染。因此病室应保持空气清新,每天用紫外线照射消毒病房60Tnin或用1:200的"84"消毒液擦试床头柜、凳、门等,每天更换已消毒过的床单。在各种治疗护理中,特别是局部皮肤护理中严格无菌操作.1.2病情观察1.2.正体温、脉搏、呼吸…  相似文献   

20.
报告14例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治疗。以磺胺类药和解热镇痛药引起者居多,各4例。皮损面积按九分法计算,皮损面积80%以上者9例,80%以上者5例,治愈9例,死亡5例,我们认为早期使用足够剂量皮质激素类药物是有效措施。病程中注意防治感染,给予足够的液体以防止水电解质失平衡,局部治疗使用本院中药“五黄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