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锁骨上神经加低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在锁骨开放内固定术中麻醉效果。方法120例锁骨骨折病人被随机分为A、B、C、D、E、F6组,每组均20例,采用不同神经阻滞法均注入1.2%利多卡因+0.3%布比卡因混合液(内含1:20万肾上腺素),据患者主诉和骨科医师评定阻滞效果。结果F组中阻滞满意(Ⅰ、Ⅱ级)病人总例数明显多于A、B、C、D、E5组(P<0.01),F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其它各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锁骨上神经加低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病人,阻滞效果明显优于颈浅丛,臂丛(winne氏法及低位肌间沟法)及锁骨上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观念的逐年更新,锁骨折的手术率正逐年上升。对于麻醉医生来说,锁骨手术的麻醉不是一个难点,但如何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给术者提供一个安静的手术空间,同时又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摆在每一个麻醉医生面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锁骨上斜角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根据手术部位确定穿刺点在肌间沟的高低位置。穿刺针口斜面方向、推药速度进行阻滞。此法有适用范围广、麻醉效果确定、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3种神经阻滞法在锁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63例锁骨骨折病人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21例.采用不同神经阻滞法均注入1.0%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混合液(内含1:20万肾上腺素),据患者主诉和骨科医师评定阻滞效果,分Ⅰ~Ⅲ级.结果 B、C组中Ⅰ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1),而Ⅲ级的发生率明显少于A组(P<0.01);C组中Ⅰ级的发生率高于B组(P〈0.05).3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颈丛加低位肌间沟臂丛阻滞应用于锁骨手术,阻滞效果明显优于颈丛、颈丛加臂丛阻滞法.  相似文献   

5.
神经刺激器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维斌  覃宝全  文莉 《华夏医学》2003,16(2):214-215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广泛用于患者上肢手术 ,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的关键在于神经定位准确 ,神经刺激器的应用可满足这一需要。利用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可提高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和质量 ,同时能避免为了寻找异感而引发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现就利用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总结。1 资料与方法选择上肢外科手术患者 3 5例 ,男 2 0例 ,女 15例 ,年龄 8~ 71岁 ,ASA I~ 级 ,无神经系统疾患。 3 5例患者均经肌间沟入路 ,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神经刺激器为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 STMUPL E…  相似文献   

6.
改良锁骨上臂丛阻滞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 观察改良锁骨上臂丛阻滞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对50例行上肢手术的病人予改良锁骨上臂丛阻滞,观察腋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肌皮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及前臂内侧皮神经的阻滞情况及有无并发症。结果 改变锁骨上臂丛阻滞术定位方便,麻醉效果确切,可满足上肢手术的麻醉需要。  相似文献   

7.
改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最为简便的麻醉方法,病人清醒且安全系数大。传统的肌间沟阻滞法,反复寻找异感或探触G横突,可引起较多并发症,而且进针过深,难保穿刺针进入神经血管周围鞘内,导致穿刺失败。笔者根据臂丛神经的解剖和实践经验,对传统的肌间沟臂丛阻滞法加以改进,取得了满意效果。上肢手术,从锁骨、肩、臂到手,麻醉效果均优良,并且无1例由穿刺引起的并发症。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颈一臂丛神经联合阻滞在锁骨外段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锁骨外段骨折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观察组(颈-臂丛神经联合阻滞组)38例,对照组(颈丛神经阻滞组)39例,观察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优良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麻醉不良反应。结论:颈-臂丛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应用于锁骨外段骨折手术中,麻醉效果与颈丛阻滞麻醉比较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臂丛由颈5—8及胸1脊神经前支组成,臂神经丛自颈椎到腋窝远端一直被椎前筋膜及其延续的筋膜所围绕,臂神经丛实际上处于此连续相通的筋膜间隙中,故从臂丛鞘注入局麻药,只要有足够量,便可一直阻滞到颈神经丛。  相似文献   

10.
肌间沟两点臂丛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肌间沟两点臂丛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60例锁骨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改进组,每组30例,采用不同神经阻滞法均注入1.2%利多卡因+0.3%布比卡因混合液(内含1:20万U肾上腺素),据患者主诉和骨科医师评定阻滞效果。结论 肌间沟两点臂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手术,阻滞效果明显优于高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11.
改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743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收集60例锁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为颈丛神经阻滞组,用1%利多因+0.375%罗哌卡因8mL阻滞颈浅丛.B组为臂丛神经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组,用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20mL阻滞臂丛,颈丛阻滞方法同A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B组明显好于A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臂丛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手术能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是一种比较完善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收集60例锁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为颈丛神经阻滞组,用1%利多因+0.375%罗哌卡因8 mL阻滞颈浅丛。B组为臂丛神经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组,用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20 mL阻滞臂丛,颈丛阻滞方法同A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B组明显好于A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臂丛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手术能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是一种比较完善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臂丛神经阻滞的入路很多,临床上采用的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易出现挠侧阻滞不全,传统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由于其穿刺点位置较高,常常出现上臂阻滞较完善而前臂及尺侧神经阻滞不全.我们采用低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了增强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笔者尝试采用颈浅丛配合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肩部及锁骨部位手术97例,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神经刺激器定位臂丛神经在锁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波  杨亦斌  王寿根  沈跃 《浙江实用医学》2005,10(2):108-108,129
目的将外周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用于锁骨手术中的臂丛神经阻滞,观察其麻醉效果与并发症.方法选择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或内固定取出术患者40例,选用1%利多卡因加0.25%布比卡因混合液15ml,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Meire法).结果麻醉效果Ⅰ级37例(占92.5%),Ⅱ级3例(占7.5%),未发现膈神经麻痹等麻醉不良反应.结论外周神经刺激器定位用于锁骨手术,定位准确,麻醉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锁骨骨折手术寻找一种更完善简便的麻醉方法.方法 改变阻滞位点,并与传统两点法以VAS法作效果对比.结果 新方法的镇痛效果与传统方法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且与性别、年龄无关.结论 新方法在镇痛效果和操作简便性方面均优于传统方法,并与理论相印证,符合循证医学要求,是一种较为可靠的锁骨手术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提出防止肌间沟臂从神经阻滞常见的尺侧阻滞不全。关键在准确定位,根据手术部位选定穿刺点,避免避免局麻约容量的相对不足。200例上肢手术据此改进操作,一针阻滞完善率92%,总完善率99%。  相似文献   

19.
在同侧肌间沟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下行锁骨手术16例,结果表明,本法麻醉效果确切,手术范围阻滞完善,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肌间沟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锁骨手术30例进行系统分析。结果:30例锁骨手术均采用肌间沟阻滞。其中5例术中使用静脉镇痛药物。阻滞效果判断:满意:阻滞完善。无痛:肌肉松弛。欠满意:阻滞不全,病人有轻度痛感,需加局麻或使用静脉辅助药物。无效:失效,无麻醉效果,需改用其他麻醉方法。结论:锁骨手术采用臂丛肌间沟阻滞,麻醉效果满意率达83%。其阻滞完善,术中病人安静。操作方法简单,易于掌握,不需要特殊的医疗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