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观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Th1、Th2及Th17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41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为观察组,同期41例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d和术后1、3、7d的血清Th1、Th2及Th17相关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1、3d血清白介素-2(IL-2)及白介素-12(IL-1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血清Th1、Th2及Th17相关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纽(P〈0.05),而术前1d和术后7d两纽患者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Th1、Th2及Th17的变化优于开腹手术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探讨腔镜卵巢囊肿手术患者术后多项卵巢储备功能相关指标及应激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0例卵巢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组)35例和观察组(腹腔镜手术组)35例,然后将两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卵巢储备功能相关指标及应激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1、3及6个月的卵巢储备功能中的血清E2及窦状卵泡数、血清INHB、卵巢最大直径均高于对照组,而血清促黄体素(LH)及促卵泡刺激素(FSH)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1、3d及5d应激指标中的血清皮质醇(Co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去甲肾上腺素(NE)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卵巢囊肿手术对患者术后多项卵巢储备功能相关指标的不良影响相对更小,且患者的应激程度也较低,因此更为适用于卵巢囊肿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应激程度及血清MIR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1月于本院进行肺癌根治术治疗的8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开胸根治术组,40例)和观察组(胸腔镜根治术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1、3、7d的血清应激相关指标及MIR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1、3、7d血清应激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清MIR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指标检测水平均有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患者围术期应激程度及血清MIR指标影响优于传统开胸手术,手术性创伤更小且患者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8例结肠癌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根治术组,n=34)和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组,n=34),比较2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观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观察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李巍伟  王莹 《西部医学》2018,30(10):1492-1495
【摘要】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疼痛及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6年11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2例肾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开放式肾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进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3、5d的疼痛评分及相关血清指标。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疼痛相关血清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前至术后1、3、5天观察组的重度疼痛率分别为645%、4194%、2903%及1290%,疼痛相关血清指标(SP、BK、PGE2、IL 8、NGF及β EP)均先升后降,且术后1d均高于其他时间,术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疼痛及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效果较好,因此在改善患者术后不适感及相关血液指标方面均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观察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尿动力学及消化道功能状态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74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组)37例和观察组(腹腔镜手术组)37例,然后将两组手术前后的尿动力学及血清胃肠激素、小肠传输功能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后3d及7d的尿动力学指标及血清胃肠激素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1d及3d的小肠传输功能相关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尿动力学及消化道功能状态的不良影响明显小于开腹手术患者,且患者术后的上述方面恢复相对较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围手术期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肿瘤根治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66例临床资料,包括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肿瘤根治性指标、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并与同期传统开腹手术(开腹组)95例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85.2±30.12)min和(121.3±20.4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3.6±57.8)ml和(197.8±87.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肠道排气时间:腹腔镜组为(2.87±0.25)d,开腹组为(3.52±0.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0.70±0.53)d和(13.97±0.28)d,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明显缩短(P〈0.01)。腹腔镜组清扫淋巴结个数明显少于开腹组(P〈0.01),2组标本切缘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微创、出血少、患者术后疼痛减轻、胃肠功能恢复快、下床早等优势,同时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及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但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  相似文献   

8.
张锦辉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4):33-34,3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对老年患者机体炎症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40例设为腹腔镜组,选择同期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40例设为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手术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肠道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组(P〈0.01);腹腔镜组患者术后1、3d的血清CRP和IL-6等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开腹组,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相对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而言,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老年患者组织损伤较小,炎症反应更弱,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使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这2种不同术式剥除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术式的选择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卵巢成熟性畸胎瘤60例,30例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30例行开腹手术(开腹手术组)。比较2组手术情况,检测术前、术后3 d及术后7 d,2组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NEU)计数变化、IL-6、TNF-α和Th17细胞水平。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2组术后3 d WBC和NEU计数、IL-6、TNF-α和Th17细胞均高于术前,且开腹手术组升高程度显著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以上观察指标在2组均有下降趋势,但开腹手术组仍明显高于腹腔镜组( P<0.05)。结论对于卵巢成熟性畸胎瘤,采用腹腔镜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及疼痛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诸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86 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腹 腔镜组和开腹组,各43 例。腹腔镜组采用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开腹组采用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 组手术指标和术后并发症,术前和术后3 d 炎症反应[C 反应蛋白(CRP) 和白细胞介素-6 (IL-6)]、免 疫功能[CD3 +、CD4 +和CD4 +/CD8 +] 和疼痛因子[5-羟色胺(5-HT)、P 物质(SP) 和去甲肾上腺素 (NE)] 的变化。结果 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多于腹腔镜组(P <0.05),开腹组胃肠道恢复时间、手术时间长 于腹腔镜组(P <0.05)。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腹腔镜组(P <0.05)。开腹组手术前后血清CRP、 IL-6 的差值大于腹腔镜组(P <0.05)。开腹组手术前后血清CD3 +、CD4 +和CD4 +/CD8 +的差值大于腹腔镜组 (P <0.05)。开腹组手术前后血清5-HT、SP 和NE 的差值大于腹腔镜组(P <0.05)。结论 腹腔镜根治术治 疗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少,胃肠功能恢复快,对机体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和疼痛因子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肿瘤标志物、疼痛与炎性应激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8例食管癌患者为观察纽,并选同期的48例同龄健康人员为对照组,然后将观察组手术前1d和手术后1、3、7、14d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疼痛与炎性应激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前1d及术后1、3、7、14d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均高于对照组,但术后3、7、14d均低于本组术前及术后1d,同时观察组术前至术后1、3、7d的血清疼痛与炎性应激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4d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围术期肿瘤标志物、疼痛与炎性应激指标变化较大,肿瘤标志物持续降低,疼痛与炎性应激则先升后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肾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复发转移及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3月于本院进行肾癌根治术治疗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时以同期同龄的5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前1d及术后1、3、5、7d和对照组的血清复发转移相关指标及糖代谢、脂代谢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前1d及术后1、3、5、7d的血清复发转移相关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3、5d及7d均低于术前1d及术后1d,观察组术前1d及术后1、3、5d糖代谢及脂代谢的指标均差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肾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复发转移及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较大,应给予密切的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盐酸右美托咪定对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应激指标及疼痛状态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本院进行脊柱手术治疗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舒芬太尼组)49例和观察组(舒芬太尼复合盐酸右美托咪定组)49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VRS评分及手术前后的免疫应激及应激激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6、12及24h的VRS评分均好于对照组,手术后1、3d与5d的免疫应激及应激激素指标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盐酸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控制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并改善术后疼痛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综合生存质量、免疫及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3月于本院行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的38例患者为对照组,以同期38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不同时间的综合生存质量、免疫及应激状态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后不同时间的综合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免疫及应激状态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综合生存质量、免疫及应激状态的影响明显优于开腹手术,对患者治疗能产主更积极的全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观察腹腔镜手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43例SAP患者为对照组,同期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然后将两组术前与术后1、3、5d的血清RAAS系统指标、炎性系统指标及其他疾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1、3、5d的RAAS系统指标、炎性系统指标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疾病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RAAS及炎性系统指标的影响更为积极,且对疾病状态的改善效果也较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清热休克蛋白(HSP)、叶酸(FA)、肿瘤标志物及微量元素的变化状态。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月于本院进行传统开胸根治术治疗的41例食管癌患者为对照组,并以同期的41例以胸腔镜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1d和手术后3、5d及7d的血清HSP、FA、肿瘤标志物及微量元素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1d和手术后3、5d及7d的血清FA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观察组手术后3、5d及7d血清HSP、Cu均低于对照组,Zn、Ca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清HSP、FA、肿瘤标志物及微量元素的变化均较为明显,对于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对机体造成的创伤性应激相对更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机体免疫与应激状态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开胸肺癌根治术组)33例和观察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组)33例,然后将两组术前2d及术后3、10d时的红细胞免疫指标、细胞免疫指标及应激激素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3、10d时的红细胞免疫指标、细胞免疫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应激激素指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3d与术前2d及术后10d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机体免疫与应激状态的波动均小于开胸手术的患者,其对患者的不良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胃肠功能及疼痛状态相关血清指标的表达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5月于本院进行根治术治疗的62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2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31例患者以开放式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的31例患者则以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肛肠动力学指标、胃肠激素及疼痛状态相关血清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肛肠动力学指标、胃肠激素及疼痛状态相关血清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而术后1d、7d 及14d 观察组的胃肠激素及疼痛指标均好于对照组,而术后2周、4周及8周观察组的肛肠动力学指标也好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胃肠功能的不良影响及疼痛状态控制效果相对更好,因此更为适用于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