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广西籍IgA肾病(IgAN)临床病理表现及汉族和壮族IgAN的特点.方法:对57例IgAN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组织学检查进行分析,并分别比较汉族组和壮族组的情况.结果:①广西籍IgAN临床表现以无症状性尿检异常最常见(43.9%),其次为慢性肾炎(35.1%)和肾病综合征(19.3%).IgAN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Ⅲ级,蛋白尿<1 g/L的患者和中等量以上蛋白尿的患者病理表现不同,前者68.8%的患者表现为Ⅰ、Ⅱ级,后者64.3%的患者表现为Ⅳ、Ⅴ级.非肾病范围蛋白尿组的新月体形成多于肾病范围蛋白尿组(P<0.01).②壮族IgAN 临床表现多为慢性肾炎,而汉族IgAN临床表现多为无症状性尿检异常,两组间病理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广西籍IgAN临床表现最常见为无症状性尿检异常,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Ⅲ级,临床和病理有一定的联系.②汉族和壮族IgAN患者之间的临床和病理表现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国北方人群肾病蛋白(Nephrin)基因G349A多态性对IgA肾病蛋白尿程度,肾功能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肾活检病理诊断确诊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532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方法检测NPHS1基因G349A多态性,选取单纯血尿和大量蛋白尿的IgA患者各16例进行PCR产物测序,对酶切结果进行验证.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尿蛋白程度、肾功能和病理等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基因型之间临床表现的差异.并且对其中138例患者进行了随访观察,研究IgA肾病患者不同基因型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在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532例IgA肾病患者中,单纯性血尿与蛋白尿,以及不同程度蛋白尿患者中,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然而,肾活检时肾功能损害重的患者[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1.73 m2)-1]携带G等位基因的基因型(AG/GG)的频率明显高于Egfr≥60 ml·min-1·(1.73 m2)-1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NPHS1的G349A基因型AG/GG是除发病时年龄、高血压、蛋白尿外引起肾脏损害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1,OR=2.041),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将多因素对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提示G349A基因型GG是除发病时年龄、高血压、蛋白尿和发病时Egfr水平以外影响肾病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OR=14.086).结论 本研究提示NPHS1基因G349A多态性的G等位基因及AG/GG基因型与Iga肾病患者发病时肾脏损害的严重程度相关,GG基因型和lgA肾病患者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山西汉族类风湿关节炎(RA)与HLA—DPB1基因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检测36例RA患者和36例健康人的HLA—DPB1基因型。结果:RA患者HIA—DPB1*2201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HLA—DPB1*2201可能是山西汉族类风湿关节炎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广东籍汉族泛发型白癜风患者与HIA—DR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30例广东籍汉族泛发型白癜风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静脉血样本HLA-DR等位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泛发型白癜风患者DRB1^*0701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升高(RR=5.216,PC〈0.05),DRw52(DRB3^*0101/02DRB3^*0201DRB3^*0301)、DRw53(DRB4^*0101/03/05)和DRw51(DRB5^*0101/02DRB5^*0202)基因频率明显低于正常组,以上三者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C〈0.05)。结论HIJA—DRB1^*0701等位基因可能与广东籍汉族泛发型白癜风的发病有关,而DRw52(DRB3^*0101/02DRB3^*0201DRB3^*0301)、DRw53(DRB4^*0101/03/05)和DRw51(DRB5^*0101/02DRB5^*0202)对泛发型白癜风发病可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IgA肾病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上贵  韦玉兰  黎伟 《广西医学》2008,30(9):1363-1366
慢性肾炎是目前困扰医学界的疑难杂症之一,常见的有免疫球蛋白A肾病和系膜增生性肾炎等.  相似文献   

6.
贺涤非  廖蕴华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2):1550-1552
IgA肾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的成熟和发展,一些研究成果显示某些基因如Megsin基因,MCP-1,转铁蛋白受体,T细胞受体,转化生长因子β,IL-10.MMP-9等基因多态性与IgA肾病的易感性、发病机制、病理类型、及进展和预后等明显相关。本文就这些基因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IgA肾病与HLA     
黄莉  孙安远 《广西医学》2003,25(12):2449-2452
Ig A肾病现在已被认为是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 ,也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对 Ig A肾病的发病机理是肾小球疾病发病机理最活跃、最丰富的领域之一。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 Ig A肾病的发病中占重要位置。人类白细胞抗原 (HL A)是第 6号染色体上具有高度多态性的遗传标记 ,自 1 976年提出 HL A在 Ig A肾病的作用以来 ,随着研究的深入 ,一些学者发现 HL A与 Ig A肾病发病、病程进展存在某种关联。本文对 Ig A肾病的易感基因、HL A与Ig A肾病临床表现、病理特征、病情进展的关系进行简要综述。1 HLA与 Ig A肾…  相似文献   

8.
IgA肾病临床与病理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Megsi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IgA肾病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ang ZH  Chen N  Pan XX  Ren H  Wang WM  Zhang W  Hao CL  Zhu J  Lu Y  Han B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9):1337-1341
目的探讨megsi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IgA肾病的关系.方法用直接测序法广泛筛查megsin基因全部编码区、部分调控区和外显子-内含子连接区,发现1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挑选8个中高频SNP(频率>0.05),选取中国汉族散发性原发性IgA肾病患者210例,同时采用103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型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及PCR产物直接测序法进行基因分型,对IgA肾病进行病例对照相关分析.结果外显子1中5'非翻译区267G/A在IgA肾病发病中有显著意义:IgA肾病组中AG+AA基因型频率为29.0%(65/2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5%(17/103),P<0.05;等位基因A频率为14.8%(62/2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18/103),P<0.05.AG+AA基因型与GG基因型相比,比数比为2.07,其95%可信区间为1.15~3.74.基因内部各SNP之间连锁不平衡现象非常普遍.结论megsin基因267G/A多态性与IgA肾病易感性相关,提示AG和AA基因型是IgA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IgA肾病(IgAN)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引起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大量证据表明上呼吸道感染和胃肠感染与IgA肾病密切相关,而牙周炎与IgA肾病可能存在相关性,此研究结果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还可以为IgAN的防治指出方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人群GSTT1基因缺失与当地肝细胞癌发生之间的潜在关系。方法:收集外局血标本:53例健康人,51例肝细胞癌患者,46例鼻咽癌患者;3组人群均来自广西黄曲霉毒索污染严重且HBV高流行的同一地区。从白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应用一对特异性引物与PCR技术,检测上述人群的GSTTl基因缺失情况,对肝癌患者进行病例一对照性研究。结果:肝癌组Tl基因缺失率为54.9%(28/51);而正常组、鼻咽癌组分别为33.96%(18/53)和60.87%(28/46)。肝癌组与正常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GSTTl基因缺失作为暴露因素,肝癌组和鼻咽癌组的危险度分析OR值分别为2.367、3.025。肝癌组与鼻咽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地区肝癌高发与二期解毒酶基因GSTT1缺失有关,GSTTl基因变异可能是肝癌易感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探讨抗原刺激粘膜免疫及封闭网状内皮系统与IgA于肾小球系膜沉积的关系实验用8-10周BALB/c雌性小鼠60只,分别口服饮食抗原(麦胶蛋白和牛-γ球蛋白),并于实验开始后前3周用或不用印度墨水尾静脉注射。实验第14周后杀检,作肾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表明:单纯口服饮食抗原组,免疫荧光显示,肾小球系膜IgA阳性率为(58%~67%);口服抗原加网状内皮系统封闭组,则为(73%~83%),IgA荧光稍强于IgG。光镜和电镜结果均提示肾小球系膜区增生;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在14周明显减弱。24h尿蛋白无异常。第14周静注同类抗原后部分有一过性血尿。结果提示:口服饮食抗原,可导致IgA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如封闭网状内皮系统,则可减慢IgA的排泄速度,进一步促进IgA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  相似文献   

13.
广西壮汉人群肥胖基因第一外显子的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广西肥胖症、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是否与肥胖基因突变有关,同时观察广西壮族汉族人群的肥胖基因(ob基因)多态性。方法:将296例研究对象分为三组:肥胖47例,NIDDM79例,对照组170例,用PCR法扩增各组ob基因的第一外显子,再用改良的SSCP法对PCR扩增片段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异常扩增片段测序。结果:广西壮族人ob基因第一外显子存在多态性A75→T。结论:ob基因第一外显子突变并非导致肥胖症、NIDDM的普通原因。  相似文献   

14.
广西IgA肾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广西IgA肾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表现、激素治疗情况,并比较男、女性患者的差异。结果:①发病高峰年龄为15~34岁,男性为15~24岁,女性为25~34岁,男女比例为1:1.5;②男性患者临床表现较女性严重;③病理分级多为Ⅱ、Ⅲ组,分别有92.19%,85.94%的患者合并肾小管病变,IgM沉积;④病理分级严重,合并IgM沉积的病人使用激素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与糖尿病肾病(DN)发病的关系。方法:用PCR方法检测100例NIDDM病人及63例正常对照的ACE基因型。结果:AC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构成比在正常时照组和NIDDM组间无统计学差异;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在DN组(0.06)与非DN组(0.02)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CE基因多态性与DN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Diabetes nephropathy,DN)大鼠p53基因与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N模型组。采用RT-PCR检测肾组织p53基因mRNA表达,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结果:DN模型组大鼠肾脏p53基因表达明显上调,且肾组织凋亡细胞明显增加。结论:DN模型组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增加,与p53基因mRNA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CTLA4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地区壮族1型糖尿病(type l diabetes mellitus,T1DM)的关系.方法:提取37例广西地区壮族T1DM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TLA4第4外显子的3’非翻译区包含(AT) n[CTLA4 (AT)n]重复序列的特异性等位基因,并对两组CTLA4 (AT)n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进行比较.结果:广西地区壮族人CTLA4(AT)n基因中,发现有12种等位基因(86~122 bp).壮族T1DM组88 bp等位基因频率共检出24例(64.9%),与正常对照组8例(20%)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广西壮族T1DM患者与CT-LA4基因多态性明显相关,CTLA4(AT)n 88 bp可能是广西壮族T1DM的易感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KD)病人临床指标和生存质量之间关系,为DKD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DKD病人170例,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 QOL-BREF)测试生存质量,用多因素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对主要的临床指标与生存质量行相关分析。结果 DKD病人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得分分别为22.13±5.70、19.74±5.41、7.91±2.06和26.54±2.39。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生存质量主要影响因素为高糖血症、高血压、高脂血症、DKD期别、病程和抑郁。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病程、高血压和高糖血症均与生理领域得分呈负相关(r=-0.633--0.362,P〈0.01),病程和抑郁均与心理领域得分呈负相关(r=-0.608、-0.285,P〈0.05),高糖血症与社会领域得分呈负相关(r=-0.520,P〈0.01),年龄和经济收入与环境领域得分相关(r=-0.304、0.658,P〈0.01)。结论 DKD病人高糖血症、高血压、高脂血症、DKD期别、病程和抑郁与生存质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广西东兰县壮族长寿老人HLA-DRB1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HLA-DRB1)基因与长寿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引物(PCR—SSP)对东兰县150名90岁以上长寿老人(90~105岁)和143名当地健康、无血缘关系、随机抽样的成年人(20~76岁)进行HLA-DRB1基因分型并进行相应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结果:长寿组HLA—DRB1*1201-1202等位基因频率(10.56%)明显高于对照组(5.39%)(P=0.0239,OR=1.9067);其余各相应等位基因频率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另外,在HLA—DRB1座位各等位基因中,长寿组和对照组均以HLA-DRB1*1501等位基因的频率最高,分别为29.76%、24.74%;其次为HLA—DRB1*1601-1602等位基因,分别为17.94%、20.23%。结论:在东兰县壮族人群中,HLA—DRB1*1201—1202与长寿高度关联,可能通过某种未知的机制影响人类的衰老及寿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 2型糖尿病产生血尿的原因并探讨血尿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 30例 2型糖尿病并发血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产生血尿原因为多方面 ,包括糖尿病和非糖尿病因素 ,如感染、缺血性肾病、高尿酸血症、肾结石、梗阻性尿路疾病、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等。结论 糖尿病并发血尿并不一定存在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