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剂量0.75%左旋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剖宫产手术中的阻滞效应,评价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足月初产妇60例随机双盲分成两组:L组(n=30)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药为0.75%左旋布比卡因10mg,R组(n=30)腰麻用药为0.75%布比卡因10mg,使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行剖宫产术。术中两组麻醉效应不足时经硬膜外导管补充2%利多卡因。术中连续监测生命体征,评估麻醉效应,并观察新生儿情况。结果两组的感觉阻滞效应,包括起效时间、回复、T10的时间及镇痛作用时间和最高阻滞平面相比基本相似(P〉0.05);两组的运动阻滞到达BromageⅠ级和BromageⅢ级的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肌松效果,L组28例(93%)优,R组29例(97%)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L组有1例产妇发生低血压(3%)明显小于R组6例(20%)(P〈0.01);L组无产妇发生心动过缓,R组有4例(13%)(P〈0.01),新生儿Apgar评分:1.5min评分均为10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75%左旋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下的感觉和运动阻滞效应与0.75%布比卡因相似,用于剖宫产手术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程艳 《海峡药学》2010,22(8):144-145
目的观察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86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用0.375%的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25mL臂丛神经阻滞,观察起效时间和阻滞满意度。结果两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比较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的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长于B组。两组的阻滞满意度均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麻醉并发症出现。结论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均为臂丛神经阻滞安全有效的药物。但左旋布比卡因持续时间长,对术中镇痛作用好。  相似文献   

3.
左旋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0.5%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I~Ⅱ级,拟在腰麻下行剖宫产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左旋布比卡因组(LB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所有病人分别蛛网膜下腔注射0.5%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2ml,记录各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新生儿1min和5min Apgar评分和麻醉并发症。结果LB组病人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14.1±1.6)min,要晚于B组(8.9±2.7)min(P〈0.05),术中运动阻滞级别、新生儿LApgar评分以及术后感觉和运动消退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0.5%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并能达到较为完善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腰麻在侧卧位调整麻醉平面用于急诊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下行急诊剖宫产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等比重(E)组和重比重(H)组。分别蛛网膜下腔注射0.5%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和重比重左旋布比卡因2ml,观察麻醉起效时间、运动和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和麻醉并发症。结果两组麻醉的起效时间、感觉和运动阻滞有关参数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血压下降、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E组麻黄素用量(2.95±1.46)mg显著低于H组(9.21±3.42)mg(P〈0.05)。结论等比重左旋布卡因腰麻在侧卧位调整麻醉平面用于急诊剖宫产术的麻醉与重比重左旋布比卡因效果相当,麻醉并发症更少,麻醉更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肛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以探讨最佳麻醉剂量。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4月~2013年12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行肛周手术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2例,A组采用0.5%布比卡因2.0ml麻醉,B组采用0.5%布比卡因1.5ml麻醉,C组采用0.5%布比卡因1.0ml麻醉,观察3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术后运动阻滞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时C组患者运动阻滞均为0~Ⅰ级(100.0%),A、B组下肢运动阻滞0~Ⅰ级者分别占12.5%、31.2%,明显低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周手术中采用0.5%布比卡因1.0ml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同时,能够有效减轻术后下肢运动神经阻滞,避免术后尿潴留,可作为肛周手术的最佳麻醉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0.25%左旋布比卡因和0.25%布比卡因用于颈丛阻滞的麻醉效果和并发症。方法:ASAⅠ-Ⅱ级病人加例.随机分两组行颈丛阻滞,LB组使用0.25%左旋布比卡因,B组使用0.25%布比卡因。观察两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平面固定时间、麻醉质量评级、对循环的影响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对循环的影响以及并发症发生均相似P〉0.05)。结论:左旋布比卡因用于颈丛阻滞能提供和同浓度布比卡因相似的麻醉效果,在安全性方面左旋布比卡因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研究不同比重的布比卡因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病例80例,随机分为重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组(A组,40例)和等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组(B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及消退时间,及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与A组(重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组)相比,B组(等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组)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平面固定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和运动阻滞的持续时间显著增加(P〈0.05),两组在感觉阻滞最高平面、Browage分级、血流动力学和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相比,等比重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在临床上应用不同比重的布比卡因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均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汤昌明  黄贤辉 《海峡药学》2008,20(12):144-145
目的观察0.5%盐酸左旋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CSEA)的安全性与副反应。方法选择100例足月妊娠ASAⅠ-Ⅱ级需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无心肺肝肾等脏器严重合并症。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用0.5%左旋布比卡因.对照组用0.5%罗哌卡因。结果两组麻醉效能和安全性无明显差别(P〉0.05),未见明显毒副反应(P〉0.05)。结论0.5%左旋布比用于剖宫产手术CSEA,效能和安全性与0.5%罗哌卡因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老年人下肢手术中比较0.2%盐酸左旋布比卡因和0.5%盐酸左旋布比卡因腰麻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单侧下肢手术的80岁以上老人40例,分成两组,ASAⅢ-Ⅳ级。A组20例,侧卧位,患肢在上,蛛网膜下腔注比重0.2%左旋布比卡因3ml(0.5%盐酸布比卡因1.2ml+生理盐水1.8ml),患肢麻醉。B组20例,同样方法蛛网膜下腔注0.5%盐酸左旋布比卡因1.2ml,双下肢麻醉,观察两组病人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与B组比较,A组病例血压(MAP)显著降低(P〈0.01),A组心率明显降低(P〈0.01)。与A组比较,B组麻醉过程中盐酸麻黄碱用量明显增多(P〈0.01),B组麻醉过程中使用阿托品例教明显增多(P〈0.01)。结论本研究配方0.2%盐酸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腰麻,达到单侧肢体阻滞完善,用于老年人下肢麻醉血液动力学平稳,是老年人下肢手术选择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甲磺酸罗哌卡因腰麻-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在基层医院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足月单胎产妇60例,术前麻醉病情评估ASAⅠ~Ⅱ级,随机数双盲均分为甲横酸罗哌卡因组(A组)、盐酸罗哌卡因组(B组)和盐酸布比卡因组(C组),对比观察麻醉起效时间、感觉(运动)阻滞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三组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最高阻滞平面、达到最高阻滞平面时间及最大运动阻滞程度平分、最大运动阻滞时间等指标无显著差异;A、B组感觉阻滞恢复到T10时间和维持时间显著短于C组(P〈0.01);A、B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维持时间均短于C组(P〈0.01);相关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磺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较盐酸罗哌卡因效果相近,明显优于盐酸布比卡因,是基层医院剖宫产手术麻醉较理想的椎管内麻醉用药。  相似文献   

11.
0.5%罗哌卡因与0.5%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在下肢手术的麻醉效能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60例下肢手术患者分为2组:A组0.5%罗哌卡因,B组0.5%布比卡因。记录蛛网膜下腔阻滞后感觉和运动的起效和持续时间、心率、血压等变化。结果A和B组比较,A组起效慢、感觉阻滞好、运动阻滞稍差、阻滞平面低,平面固定时间长,循环变化小,不良反应少,术中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0.5%罗哌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行下肢手术时,其效能优于0.5%布比卡因,循环稳定,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8例需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剂量布比卡因)和观察组(小剂量布比卡因)。比较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2%(P〈0.05)。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腰一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邱飞梅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1):2061-2062
目的观察左旋布比卡因在老年膀胱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择期行膀胱镜检查的老年患者80例,ASAⅠ~Ⅲ级,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以0.5%左旋布比卡因8mg与脑脊液配制为2ml行蛛网膜下腔阻滞,B组以0.5%布比卡因8mg与脑脊液配制为2ml行蛛网膜下腔阻滞,记录感觉阻滞最高平面,感觉、运动阻滞消退的时间,运动神经阻滞的程度,记录麻醉各时点血压、心率变化,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能提供较为完善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阻滞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旋布比卡因在老年病人膀胱镜检查中完全可以替代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下的麻醉,且安全、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4.
等浓度剂量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腰麻临床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四名 《安徽医药》2010,14(2):214-215
目的观察等浓度剂量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腰麻的临床效果。方法ASA1—2级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0.5%罗哌卡因组(R组)和0.5%布比卡因组(B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L2~3或L3—4穿刺蛛网膜下腔给药,R组给予0.5%罗哌卡因注射液2.0ml,B组给予0.5%布比卡注射液2.0ml。观察感觉、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及恢复时间,同期连续监测血压、心率、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最高感觉阻滞平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较B组麻醉起效慢,维持时间短(P〈0.05),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R组显著低于B组(P〈0.01),B组舒张压与术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结论2.0ml的0.5%罗哌卡因用于腰麻安全有效,与等浓度剂量布比卡因比较,起效慢,维持时间短,下肢运动神经阻滞弱,尿潴留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吴达丰  朱俊强 《江西医药》2006,41(6):403-404,419
目的探讨国产左旋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阻滞用于剖腹产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60例足月妊娠产妇,择期剖官产术,随机分两组.腰穿穿刺成功后,左旋布比卡因组(LB)缓慢注入(10~15s)0.75%左旋布比卡因1.5ml+10%GS1.5ml,布比卡因组(B)注入相同剂量布比卡因.方向均朝骶侧。观察两组产妇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最高平面,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以及麻醉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国产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产生相同的麻醉效果,但具有更低的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剂量低浓度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成人下肢手术的可行性。方法30例下肢手术患者,ASAⅠ-Ⅱ级,年龄18-50岁,体重指数.18~24kg/m2,预计手术时间1-2h。随机分为小剂量低浓度布比卡因组(L组)和常规给药对照组(c组)行腰硬联合麻醉,L组0.05ml/s匀速给予0.25%布比卡因2.5ml,C组0.1ml/s匀速给予0.5%布比卡因2.5ml。采用改良的Bromage评分法评估下肢运动阻滞效果,记录起效时间及维持时间;采用针刺法评估感觉阻滞效果,记录麻醉平面达T10的时间、最高阻滞平面及维持时间;评估术中麻醉质量;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相比,L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延长(P〈0.01),运动阻滞维持时间缩短(P〈0.01)。L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延长(P〈0.05),L组感觉阻滞最高平面低于c组,两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效果均满意。L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组。结论短时间下肢手术患者采用小剂量低浓度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满意,且其运动阻滞维持时间较短,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低,患者舒适度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0.25%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肛瘘、肛周脓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肛瘘、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取0.25%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对照组采取骶骨阻滞。观察2组患者麻醉效果、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麻醉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麻醉后10min、手术开始即刻、术中最低值和手术结束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头痛、尿潴留、低血压等并发症。结论 0.25%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肛瘘、肛周脓肿手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施黎辉 《海峡药学》2007,19(4):72-73
目的 观察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拟在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妇科或外科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使用0.5%左旋布比卡因(L组),对照组使用0.5%布比卡因(B组),观察两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最高平面,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感觉阻滞恢复时间,用药前后MAP、HR和SPO2,结果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感觉阻滞恢复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感觉阻滞最高平面平均为T8(P>0.05).结论 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可以产生良好的感觉和运动阻滞.  相似文献   

19.
高龄患者下肢手术小剂量罗哌卡因连续腰麻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剂量0.5%罗哌卡因连续腰麻用于高龄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下肢手术患者40例,年龄70~93岁,ASAⅡ~Ⅳ级,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分别以0.1ml/秒速率蛛网膜下腔分次小剂量注入0.5%罗哌卡因(R组)0.5ml或0.5%布较卡因(B组)0.5ml直至麻醉平面满意,比较两组患者痛觉阻滞程度、最高阻滞平面,运动阻滞程度(改良Bromage分级法),并且记录麻醉前(T0)、麻醉满意时(T1)、切皮后1h(他)和术毕(T3)期间HR、MAP的变化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均可达到完善的镇痛效果,但罗哌卡因的镇痛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均比布比卡因显著延长(P〈0.05);而痛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比布比卡因显著缩短(P〈0.05);罗哌卡因组最大Bromage评分明显优于布比卡因(P〈0.05)。结论小剂量0.5%罗哌卡因连续腰麻用于高龄老年患者下肢手术具有麻醉效果确切,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并能达到完善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临床上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周静芸  刘颖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3):1985-1986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在小儿骶管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尿道下裂修补术和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矫形术的患儿32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儿应用0.3%罗哌卡因1ml/kg行骶管阻滞,B组应用0.2%左旋布比卡因1ml/kg行骶管阻滞,两组患儿骶管阻滞成功后静脉微泵输注丙泊酚加芬太尼(丙泊酚200mg+芬太尼100μg混合液以丙泊酚2mg·kg^-1·h^-1速度输液),术毕前5~10min停止静脉输注。观察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及各时间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结果:A组麻醉起效时间(7.2±2.7)min。维持时间(105±11)min,B组起效时间(15.9±3.6)min,维持时间(104±11)min,两组比较起效时间(P=0.000)P〈0.01,差异有显著性;维持时间(P=0.891)P〉0.05,两组患儿麻醉起效时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明显低于基础值,组内比较(P=0.001)P〈0.01,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间比较麻醉起效时MBP(P=-0.348)、HR(P=0.186),P〉0.05。结论:应用0.3%罗哌卡因或应用0.2%左旋布比卡因1ml/kg行骶管阻滞辅以静脉持续输注丙泊酚行小儿会阴部手术及下肢手术是安全可行的。罗哌卡因组麻醉起效早于左旋布比卡四组,而在麻醉维持及循环影响方面两组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