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减少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羊水流出,保持羊水残余量的有效体位。方法将足月妊娠胎膜早破住院分娩的孕妇随机分为三组(A组、B组、C组),并予以不同的体位:A组取臀高头低位;B组取去枕平卧与侧卧交替卧位;C组取垫枕平卧位与侧卧位交替位。三组孕妇均在临产前采用B超监测残余羊水量。结果A组羊水池〉3.0am的孕妇36例,占总观察例数的43.9%;B组羊水池〉3.0am的孕妇44例,占总观察例数的53.7%;C组羊水池〉3.0em的孕妇56例,占总观察例数的67.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57,P〈0.01);A组自然分娩42例,占本组观察例数的51.2%;B组自然分娩47例,占本组观察例数的57.3%;C组自然分娩56例,占本组观察例数的67.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05,P〈0.05)。结论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取垫枕平卧位与侧卧位交替能有效地减少羊水的流失,保持残余羊水量并能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2.
陈俊莲 《全科护理》2013,11(1):31-32
[目的]观察催产素联合地西泮用于胎膜早破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足月妊娠胎膜早破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单独应用催产素引产,观察组采用催产素加地西泮联合应用引产。比较两组产妇总产程、分娩方式以及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总产程短于对照组(P〈O.05),两组均无一例急产;观察组产后出血少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O.05);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催产素联合地西泮用于胎膜早破引产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独应用催产素引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减少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羊水的流出及保持较多的羊水量而采取不同的体位,探讨不同体位对胎膜早破孕妇残余羊水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产科住院、明确诊断为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94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化的原则将94例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孕妇。两组孕妇分别采取不同的体位分娩,其中观察组孕妇采取臀高头低位,对照组孕妇将靠垫放置在腰臀部,并采取平卧位和侧卧位交替进行的体位。两组孕妇在分娩前均进行母胎监护、低流量吸氧,B超监测并记录残余的羊水量。观察比较两组孕妇的平均残余羊水量及孕妇的自然分娩方式情况。结果两组孕妇分别采用不同的体位后,观察组孕妇的平均残余羊水量明显比对照组多,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自然分娩40例,自然分娩率为85.10%,对照组孕妇自然分娩32例,自然分娩率为68.08%,观察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采取平卧位和侧卧位交替进行并将靠垫放置在腰臀部的体位比臀高头低位更能减少羊水的流出,保持较多的残余羊水量,同时还使得自然分娩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所以采取平卧位和侧卧位交替进行并将靠垫放置在腰臀部的体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对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孕妇40例(观察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期分娩的非糖尿病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母婴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年龄及妊娠高血压病、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后出血、羊水过多、巨大儿、早产儿、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羊水过少、胎膜早破的发病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视对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控制血糖是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产前检查对孕妇选择剖宫产的影响,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将自愿选择剖宫产而无医学剖宫产指征的孕妇190例作为病例纽,同期选择无剖宫产指征且成功阴道分娩的15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结果孕期增重、产前体重和体质指数、胎儿双顶径和胎儿体重,病例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脐带绕颈(≤2周)、胎盘钙化、羊水过少(指数〉5cm)、产科检查头先露未入盆、胎膜早破和胎儿窘迫,病例组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孕期增重、产前体重和体质指数、胎儿双顶径和胎儿体重,超声检查脐带绕颈、胎盘钙化、羊水过少、头先露未入盆、胎膜早破和胎儿窘迫,均对孕妇选择剖宫产分娩有影响,值得产科医务人员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妊娠期尿糖阳性对产妇妊娠的影响。方法对1338例妊娠产妇进行尿糖筛查,68例尿糖阳性者作为阳性组,199例尿糖阴性孕妇作为对照组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阳性组和对照组比较,死(畸)胎、妊娠期高血压、羊水异常、胎儿窘迫、巨大儿的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孕妇尿糖阳性可能增加胎膜早破的风险,妊娠期间出现的尿糖阳性应及早处理,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在临产前胎膜破裂,称胎膜早破。胎膜早破可引起早产、脐带脱垂及母儿感染。胎膜早破孕妇应绝对卧床休息,对先露部尚未衔接或异常胎位者应抬高孕妇臀部,以减少羊水流出,防止脐带脱垂。本文所设计的胎膜早破孕妇抬高臀部的卧具,于2008年8~12月用于胎膜早破孕妇,有效地抬高了孕妇臀部,使孕妇更换卧位方便,翻身、伸腿自如,安全性及稳定性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中有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孕妇的血浆D-二聚体(DD)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30例对照组(健康非妊娠妇女)和356例住院分娩孕妇(分为正常妊娠组180例,妊娠合并症组55例,妊娠并发症组121例)的DD值。结果正常妊娠组、妊娠合并症组、妊娠并发症组与对照组相比,其血浆DD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而妊娠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胎盘早剥的孕妇,其血浆DD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均〈0.05);而血小板减少、缺铁性贫血、前置胎盘、胎膜早破、ICP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孕妇血浆DD值有重要临床意义,可以筛查出妊娠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胎盘早剥等高危孕妇并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取自由体位对头位已衔接的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5月至我院就诊的头位已衔接的足月胎膜早破孕妇12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自由体位待产,对照组给予高臀卧位,比较两组孕妇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孕妇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第一与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羊水流出量少于对照组(P 0. 05),尿潴留发生率、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产妇产褥感染、产后出血、粪便污染、宫颈撕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吸入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头位已衔接的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给予自由体位待产,利于增加舒适度,减少羊水流出量,缩短产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徒手旋转胎头助产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潢川县人民医院分娩的孕妇108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采用徒手旋转胎头助产,对照组采用常规自然分娩,比较两组产妇顺产率、产伤率、产后出血情况及新生儿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顺产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伤率及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徒手旋转胎头助产能够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伤及产后出血,保证良好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与胎膜早破(PROM)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临产前行剖宫产分娩的初产妇,检测肘静脉血、羊水及胎膜,分为正常完好胎膜组、足月胎膜早破组和足月前胎膜早破组。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组对象血清、羊水中HLA-G的浓度,比较各组间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完好胎膜产妇体内的HLA-G水平以及表达率均比胎膜早破产妇高,并且无感染的正常妊娠产妇胎膜的HLA-G表达率明显比亚临床感染要高,两者经检验均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LA-G在胎盘中的低表达可能与孕妇感染有关,而HLA-G在胎盘中的低表达可能又与胎膜早破的发生有关,这对于HLA-G在PROM上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预防糖尿病孕产妇不良妊娠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收治待分娩伴糖尿病孕妇共131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比较2组孕妇羊水指数(AFI)、BMI、孕期增体质量量、分娩体质量、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2h PG)妊娠期指标。比较2组孕妇前置胎盘、早产、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羊水过多、胎儿窘迫、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尿路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指标。记录和比较围产儿健康状况。结果综合护理组孕妇AFI、BMI、孕期体质量增量、分娩体质量、FBG及2 h PG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综合护理组孕妇前置胎盘、早产、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羊水过多、胎儿窘迫、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综合护理组围产儿肺炎、缺血缺氧性脑病、巨大儿、低血糖和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以及窒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胎膜早破产妇胎盘病理特征,分析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20年3月接收的100例胎膜早破产妇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段内于我院分娩的100例非胎膜早破产妇为对照组。在两组产妇分娩后对胎盘进行统一固定处理,然后送至病理科进行病理检查。比较两组产妇的胎盘胎膜病理变化情况、绒毛膜羊膜炎程度及妊娠不良结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绒毛膜羊膜炎、合体结节增多、胎盘梗死及绒毛间质纤维化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绒毛膜羊膜炎Ⅲ级产妇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妊娠不良结局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会导致产妇胎盘胎膜出现显著的病理改变,并且后期会诱发不良妊娠结局,因此在临床诊治中需对胎膜早破产妇进行密切监测,在产前可借助病理组织切片重点监测其胎盘胎膜病理改变情况,以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胎膜早破后残余羊水量对母婴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后残余羊水量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397例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残余羊水指数(AFI)的多少分成3组,即羊水正常组(80mm〈AFI≤180mm),羊水偏少组(50mm(AFI≤80mm),羊水过少组(AFI≤50ram),对不同残余羊水指数孕妇的分娩方式及胎儿窘迫、宫内感染率、新生儿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羊水过少组较羊水偏少组及羊水正常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胎儿宫内感染率、新生儿发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膜早破后残余羊水量过少会促使宫内感染率增加,影响胎儿、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残余羊水指数可作为临床监测胎儿宫内安危的指标,予合理干预,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5.
地塞米松预防羊水栓塞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地塞米松预防阴道分娩、剖宫产术羊水栓塞(AF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1年3月-2007年12月在湖北省天门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孕妇10728例作为试验组,与同期在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孕妇10812例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在阴道分娩破膜前10rain和剖宫产于手术前10min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高危分娩和高危手术者另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20mg,对照组不用地塞米松,观察2组AFE的发病率、产后出血的发病率、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结果:AFE的发病率:试验组0.19‰,对照组1.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的发病率:试验组0.98%,对照组6.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试验组5.87%,对照组17.1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娩前和手术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可起到预防AFE的作用,同时还可降低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可作为阴道分娩和手术前的预防性用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以下简称甲减)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检查并住院分娩的甲减孕妇771例,其中临床甲减病例81例作为甲减组、临床亚甲减病例690例作为亚甲减组,随机选取同期42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对其甲状腺功能(TSH和FT4水平)、妊娠并发症及结局(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羊水异常、产后出血)、围产儿不良结局(胎儿宫内窘迫、流产或死胎、早产、新生儿窒息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0698例孕妇中甲减发生率为2.51%(771/30698)。3组间年龄、孕前BMI、产次和孕周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组、亚甲减组在孕中期、孕晚期的TS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F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甲减组在孕中期、孕晚期的TSH水平高于亚甲减组(P<0.05),FT4水平低于亚甲减组(P<0.05)。甲减组的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羊水异常等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亚甲减组的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等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甲减组的妊娠糖尿病、胎膜早破等发生率水平高于亚甲减组(P<0.05)。甲减组、亚甲减组的胎儿宫内窘迫、早产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甲减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妇有较高的甲减发生率,并与母婴不良结局增加有关;应早期筛查和治疗妊娠期甲减,控制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善母婴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TGF-β1在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ROM)患者胎盘组织羊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进而阐述胎膜早破发生的可能分子机制,为PROM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新的思路。方法:97例胎膜早破患者分为早产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和足月胎膜早破(full-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TPROM)两组,其中PPROM 49例,TPROM 48例,匹配同一时间段内正常足月产患者31例为对照组。首先收集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基本信息,进而利用胎盘组织行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羊膜上皮细胞中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C反应蛋白在各组间存在差异,而年龄、白细胞计数、怀孕次数、分娩次数、分娩方式、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在正常对照组、PPROM组及TPROM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TGF-β1表达,PPROM组及TPRO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而PPROM组与TPRO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5)。结论:TGF-β1参与了PROM的发病过程,其作用的增强可能是发生PROM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胎膜早破孕妇的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产科分娩的胎膜早破及非胎膜早破孕妇各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100例,各组分别进行产前、产后的心理状况调查,并对观察组进行心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焦虑和抑郁低于对照组,并且胎膜早破孕妇的焦虑和抑郁明显高于非胎膜早破孕妇,经过积极地心理干预,观察组产妇的心理状况和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差别.结论 通过有效地心理干预可帮助胎膜早破孕妇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孕期羊水中细胞因子水平与中年妇女自发性早产的相关性.[方法]将本院2014年3至2015年11月收治的自发性早产的孕妇43例作为早产组,选取同期正常孕足月的孕妇40例作为正常组.抽取两组孕妇的羊水,检测细胞因子水平,分析其与中年妇女自发性早产的相关性.[结果]早产组的白介素16(IL-16)、白介素8(IL-8)、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别为(201.37±18.74) pg/mL、(786.14±146.28)pg/mL、(141.25±13.87)pg/mL、(176.22±12.34) ng/mL、(114.27±15.64)pg/mL,均分别明显高于正常组(157.46±10.43) pg/mL、(413.91±84.67)pg/mL、(122.94±8.63) pg/mL、(132.18士8.64)ng/mL、(76.48±7.69)pg/mL,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IL-16、IL-8、IL-6、CRP、TNF-α水平均与中年妇女发生自发性早产密切相关(P<0.05).[结论]中孕期羊水中细胞因子水平与中年妇女自发性早产的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早期预测早产发生的一类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及羊水中白细胞介素8(IL-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检测对判断绒毛膜羊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0例胎膜早破及40例正常孕妇母血、羊水中IL-8、MMP9水平的变化,同时进行胎膜的病理检查。【结果】胎膜早破组母血、羊水中IL-8、MMP-9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母血、羊水中IL-8、MMP-9的含量随破膜时间的延长而增高,〉24h增高尤为明显。绒毛膜羊膜炎患者母血、羊水IL-8、MMP-9水平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患者(P〈0.05,P〈0.01)。【结论】孕妇血清和羊水中IL-8、MMP-9水平升高可作为临床诊断早期绒毛膜羊膜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